比尔·盖茨全传-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尖端芯片的需求,以保障它55%的利润率。
英特尔的策略是以加速对加速,P6就是这场战斗中产生的第一个产品。过去,英特尔习惯以4年为周期,一个接一个地开发微处理器。面对竞争,英特尔决定将不同产品的开发周期重合起来:在奔腾投放市场前24个多月就开始P6项目的开发。同样的,现在工程师们已为P7的开发投入了两年时间。据传闻,P6微处理器是自1985年386面世以来,英特尔在技术上取得的最大进展。芯片每秒能处理2,5亿条指令,这几乎是奔腾最快速度的两倍。所有这些做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不在竞争中落伍。
微软对盟友的遭遇感同身受。盖茨也“逼迫”自己的员工们一次又一次地优化软件,提高软件运行的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然,微软也并非在每个领域都一帆风顺。比如原本期望靠互动电视(iTV)计划开拓新市场、争取数十亿美元营收的希望,目前看来恐将落空。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亚洲,微软的机顶盒都严重受挫。可单一项目的夭折并不妨碍盖茨的全面布局,如今已经没有人再能拉住他了。
如果对手的速度比微软的速度更快,受伤的则就是微软了。虽然微软多年来一直在打击财务软件公司Intuit。但Intuit通过比微软更快地加入新功能、开发新市场超过了微软。1995年微软提出以20亿美元收购Intuit,失败后,微软试图以自己的个人财务和纳税软件击败Intuit。
但是,微软在推出TaxSaver纳税软件后四个月就放弃了这款产品,因为他发现自己的产品是市场上的落伍者。在个人财务软件方面,Intuit的Quicken占据了72%的市场,远远领先于微软的Money。
但这毕竟还只是一个特例。微软仍然在市场上保持着绝对的领先优势。他不断入侵行业软件和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从而不断造成了新的“流血”事件,在微软手下牺牲的著名企业包括Borland、Lotus Development、Netscape、WordPerfect等,他们在字处理软件、表格软件、浏览器等方面都曾经是市场上的绝对优势拥有者。但如今人们除了在软件史上记录他们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多的印象。尽管微软经常生产出很拙劣的第一款产品,但它总是能不断进步,通过使自己的技术不断超前,微软总能淘汰掉更多的落伍者。
微软的逻辑是:所有行动的目的就是让对手受伤,最终他们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虽然盖茨坚持认为微软公司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并不会妨碍公平竞争和技术创新,更不会垄断互联网。但也许真的有一天,微软的软件和服务将无所不在。
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盖茨和微软一直强调做有用的研究,对于有用的研究,微软有四点定义:第一点是做一流的研究,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研究;第二点是做主流的研究,或者是三五年之后能够变成主流的研究,而不能仅凭好奇心的驱使,特别是大项目,投那么多钱,建立那么大一个团队,一定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定是有希望的、代表学术界主流的研究;第三点是有用的研究,而且是五年、十年内有用的研究;第四点是最关健的,也是我们与其他公司最不相同的,那就是相关性,不仅有用,而且要对公司的发展有用。总而言之,微软的研究思想就是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并不断试图用这些前沿的成果来对整个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盖茨成立微软研究院的初衷所在。盖茨表示:“我们正在完成一些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工作。在过去几年里,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并不引人注目。有一股产品浪潮即将来临,它将显示,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前沿。”
研究院作为公司的智囊,必须帮助公司制定其核心技术战略。在微软研究院,所有的人都以此为己任,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公司的决策层。我们经常与产品部门的人沟通,影响他们,促使他们考虑使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影响微软公司五年、十年之后的产品。
过去,模仿并完善他人成功软件的思路,然后将之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去,是微软在PC时代惯用的杀手锏,现在则不同了。微软正变得越来越富有创造力,原因是它别无选择。一方面,在它的库存中已经没什么好点子令它迅速增长,另外,随着数字化装置之间的互联程度逐渐提高,并能相互协作,自动地处理越来越多的商务往来,互联网已超出人们的正常想象。因此,微软必须开创这一模式。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推动下,改造互联网的 。NET战略和“冰雹”计划出台。
在盖茨的眼中,每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微软来说都是福音。因为利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微软可以通过研发新软件的方式快速进入到这些新的领域。盖茨说:微软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速,走到别人的前面去。
2004年5月底,当病毒和信息安全问题一再困扰电脑用户时,微软宣布开始出售一种可由电脑制造商预装在服务器内的网络安全软件,从而正式拉开了自己进入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帷幕。出于对科技进步的关注,微软从来都不缺乏市场敏感。微软从2002年初开始不断提升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在2003年收购了一家罗马尼亚软件公司的反病毒技术,从此走上了开发杀毒软件的道路。
盖茨知道,杀毒并不是微软的强项。盖茨更清楚地知道,技术是主导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永远是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追逐潮流的结果就是促动企业不断设计、生产出市场需求的各种新产品。一个企业能否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成为决定该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新经济时代,企业产品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不及时更新产品,就可能导致企业的灭亡。
《摩尔定律》一书在阐释微软革命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永远休息。”盖茨也时时把他那句“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名言挂在嘴边。不错,微软的危机感使得它找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那就是持续创新。对处在科技革命时代的企业来说,对科技潮流的把握是他们制胜的前提,持续创新是它们必须拥有的能力,也是最实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会帮助它们打破持续发展的瓶颈。
同时随着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微软的科研集中度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去年微软的科研经费为68亿美元,形成了“大企业支撑大科研,大科研支撑大企业”的良性互动。微软科研能力的提高,让微软在对科技进步的掌控能力上更进一步。加之公司管理层很有远见,能够很好地把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转换,不至于错过了商机或发展一个新兴产业的大好机会。同时,研究院的管理层也不遗余力地把研究院的成果向产品部门推荐。许多科研成果相继涌现,并成为微软生产流水线上的新产品,这对一家完全依赖增长缓慢的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c软件套装的公司来说是极大的动力。
在追赶网络浪潮的过程中,微软研究部门的功不可没。当年,Netscape绝对市场领先已经攻占了90%以上的浏览器市场,但是微软公司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迅速开发出同类替代产品IE,先后推出三套升级版本,并利用Windows的绝对优势,随操作系统免费赠送IE。从零开始,短短数年,IE占据95%的市场份额。
出于对科技和知识的尊重,盖茨表示,尽管全球经济还存在较大的不明确性,但微软每年仍然将在研发方面投资数十亿美元。当然,微软已经不再单纯地注重PC软件的研发了,同时,在语音、手写识别研究和视频技术方面也将投入很大的力量。盖茨还预测,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将不再是个限制,至少在未来10年 内,它还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发展。 盖茨还表示,微软已经在“便笺式”计算机的研发上投入重金,“便笺式”计算机将使计算工作变得更加友善,企业员工使用PC的时间将翻一番,但目前对家庭用户而言,宽带访问仍然太昂贵。
近年来,盖茨最大的梦想就是将他的势力从电脑空间延伸到家电空间。理由是很简单的算术题:美国2000万家庭拥有PC,比例长期徘徊在40%左右,却有6800万有线电视用户,覆盖95%的家庭。如果能在电视这个盒子上开一个眼,向微软流出源源不断的利润,微软的江山就稳多了。
1998年初,盖茨在“家用电子产品展”宣布了里程牌式的消息:微软与美国最大有线电视网TCI达成协议,在TCI将推出的500万台机顶盒中使用Windows CE。有人说,这意义可与1980年盖茨与IBM的谈判相比拟。那一次,MS—DOS成为IBM Pc的首选,从此将盖茨推向Pc业的统治地位。
随后的1999年,盖茨在中国开始大肆推广他名噪一时的“维纳斯计划”。当时,盖茨始终乐观地认为科技发展已经达到大规模普及信息家电的时刻了,因此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上传经布道。虽然由于市场条件的客观限制,他的计划一直没能推广如愿,但是他对市场的把握程度,让他在数年之后开始收获在电视用户领域的果实。
而且盖茨也丝毫不放过手机、游戏、网络、音视频产品领域的渗透,每当行业内有新的技术诞生,总会看到盖茨和微软站在背后摇旗呐喊的影子。甚至有时盖茨还亲自投入到这些领域与固有的厂商展开激烈的拼抢。
虽然在美国《商业周刊》2003年度全球信息百强的排行榜中,仅仅名列第18位,在规模最大、增长最快、获利最多和股东回报最可观的4项指标中,无一有微软的身影。但是《商业周刊》的评价值得玩味:公司从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产品的销售中获取了能量,这家软件巨擘正在追逐新兴市场,如小型企业软件和游戏机市场。
这不难看出微软的走向所在,他瞄准的是科技发展最快的行业,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在这些领域播种。微软凭借其在PC时代的辉煌所积累的乐观主义和冲天的信息,不断冲击新的市场,“赢者通吃”的原理正在微软所涉足的许多领域变成事实。微软正在与科技联姻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强大。
敏锐对待市场变化
近几年来,微软可以说是麻烦不断,先是美国政府裁定其垄断,后来与欧盟的垄断官司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人们似乎从不担心微软会失去光环。微软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一直为对手们所钦佩。虽然有人说微软在未来网络时代的支配力量将逐渐减弱,但是,微软在每个方面的竞争最后总能异军突起。在垄断案旷日持久的冲击下,微软不仅屹立不倒,反而处处撒网,遍地开花。敏锐的市场感官让微软始终能够闻风而动,抢得先机。1982年,盖茨在参观计算机行业大会时,被一款软件震惊了。这款由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微机应用软件公司VisiCorp展示的名为VisiOn的产品,有三个完整的系列。它的功能类似于今天普遍使用的Windows与Office系列产品。盖茨看完后马上意识到这个产品将是微软的拳头产品MS…DOS的克星,如果这款产品一旦上市,微软通过MS…DOS建立行业标准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针对这一市场变化,盖茨马上进入了进攻状态,他和他的微软迅速发起一场战役,大力向用户宣传还未面世的Windows操作系统。实际上当时这套软件不仅还未面世,而且几乎还没开始设计。这场战役就是不择手段,力求从心理上和精神上赢得客户。目的在于瓦解竞争对手而不是促进销售。依靠先发制人的营销策略和与设备制造商的战略伙伴关系,盖茨对VisiCorp发动了致命的攻击。盖茨的战略生效了。当VisiOn在Comdex大会之后不久开始销售时,已经无法逃脱Windows的幽灵。结果,VisiOn产品卖不出去,因为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Windows。
微软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而确立了自己在软件行业的霸主地位后,其经济实力和人力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扩充。其庞大的资产价值和其他厂商难以攀比的科研投入使得微软成了全球顶极程序员的乐园。其开放性的信息反馈系统使得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微软人的眼睛。微软对网络态度的转变则现实了其对市场变化的跟进程度。
微软在1995年开发出IE浏览器,开始向互联网进军时,还在把让“全世界每一台运转着的计算机都运行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自己的企业理想,以至于有的评论家说比尔·盖茨对互联网的认识慢了一拍,微软因此险些错过了一个时代。
对此应当怎样评价另作别论,但当时微软确实只是站在自己的IT巨舰上,向互联网的广阔大陆迈出了一只脚;相比之下,如今微软推出。NET战略却是向互联网领域的全面推进,微软希望这是它创建25年来继以D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牵引世界计算机发展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而且,从Windows向。NET转变比Dos向Windows的转变要大得多,对业界的影响也广泛和深刻得多。
在整个网络空间里,微软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出击状态,市场上刚刚出现赢利的项目,微软就会迅速地跟进。微软实施丰富产品种类和IT市场的战略,已经进入新的领域,例如企业软件,通过Xbox视频游戏和其他媒体产品,已经打入家庭娱乐行业。现在微软正在咄咄逼人地向PC安全软件领域进军。
在看到门户网站的巨大盈利空间后,微软迅速逐渐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以应对诸如雅虎和美国在线等网站的艰难竞争,让微软可以更容易地接入面向基于网络的电子邮件和搜索等各种互联网门户服务。
微软近来还宣布允许用户直接从微软的“我的MSN”个性化页面上进入流行在线拍卖网站eBay上的账号。微软和eBay的合作也标志着eBay第一次以这种方式与网络门户结盟。
当搜索引擎提供商Google崭露头角时,微软再次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