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下台元首-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斯,他口才极好,能言善辩,有‘北方的金嗓子之称’,你听他的演讲,真够精彩的。”伊梅尔达当时对政治不太感兴趣,她对台上那位头发乌黑光亮、皮肤呈浅棕色的议员只是瞄了几眼,就拉着堂嫂一起回到汽车里去了。回到汽车里后,她们给丹尼尔写了一张便条,说要等他一起回家。丹尼尔怕她们挨蚊虫叮咬,写了个回条,建议她们到有冷气设备的咖啡馆里等他。
夜里11点,马科斯在演讲结束后也到咖啡馆喝冷饮。刚一走进咖啡馆,马科斯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窗子旁边的伊梅尔达。伊梅尔达俊俏秀美的容貌,天真无邪的气质,象磁石一样吸引住了马科斯。马科斯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唯恐坐失良机,于是便频频发起攻击,他首先示意一位同来的记者,记者会意,介绍他们相识。继而他又请在场的一位议员再次介绍,以便让自己引起伊梅尔达的注意。马科斯感到这还意犹未尽,马科斯离开座位,径直走到伊梅尔达身旁,用近于鲁莽的口气对坐在座位上的伊梅尔达说:“请你站起来一下好吗?”伊梅尔达对马科斯提出的这个有点过分的要求非但不反感,反而顺从地站起来,微笑着望着这位三番五次接近她的议员。马科斯敏捷地向前跨了一步,站到伊梅尔达身旁,用手比了比两人的高度,如释重负他说:“我比你高三厘米,真是太妙了。”然后,马科斯请伊梅尔达重新落座,与她轻松而友好地交谈了起来。在交谈中,马科斯悄悄告诉伊梅尔达,说他爱上了她,并说他要娶他,还要在赢得总统大选后,将整个世界奉献在她的脚下。
第二天,马科斯便顾不得参加国会辩论了,他急切地正式向伊梅尔达求爱。马科斯按照家乡传统的求爱方式,给伊梅尔达送去两大束玫瑰花,花里夹着一张写有“一切都如此美好,为什么?”的卡片。伊梅尔达接受了马科斯的赠花,也接受了马科斯的求爱。从比,马科斯就成了议长丹尼尔家的常客。当马科斯得知丹尼尔议长一家要到菲律宾著名的避暑和游览胜地碧瑶度复活节时,他自告奋勇要陪同前往。马科斯驾着他刚买不久的白色小轿车,载着伊梅尔达同行。在汽车行驶的5个小时内,他们由默然相对到谈笑风生,感情急剧加深。
经过11天,他们走完了从邂逅相识到办理结婚手续这段艰苦的历程,37岁的马科斯娶了25岁的“马尼拉女神”,为纪念对伊梅尔达11天的追求,马科斯赠送给她一只镶有11颗钻石的戒指。1954年5月1日,他们在马尼拉圣米格尔大教堂举行了天主教式的盛大婚礼。从此,伊梅尔达正式成了“马科斯夫人”。
婚后,伊梅尔达想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贤妻良母,但马科斯却不以为然,他鼓励伊梅尔达要胸怀大志,成为他攀登权力巅峰的伴侣和助手。
9。4 入主马拉卡南宫
在和马科斯结婚的时候,伊梅尔达的一个叔叔是菲律宾最高法院的法官,另一个叔叔是马尼拉市市长。与马科斯结婚后,美貌聪明而又有政界亲属关系的伊梅尔达,为马科斯的政治地位四处奔走,不遗余力地把马科斯推向菲律宾政治的前台。在伊梅尔达的协助下,马科斯赢得了礼智岛全体选民的支持,于1959年成功地进入了参议院,接着,伊梅尔达广泛接触政界显要、工商界大亨、律师和新闻记者,并赢得了他们对马科斯的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1963年,马科斯当上了议长。
1964年,雄心勃勃的马科斯决定问鼎马拉卡南宫,参加第二年举行的总统竞选马拉卡南宫即菲律宾总统府,它位于马尼拉巴西河下游美丽的风景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那里绿树环抱、草坪常绿、风景优雅,简直就是一个大公园。马拉卡南宫原是西班牙、美国统治时期总督官邸所在地,后来成了菲律宾总统府、最高权力的象征。
为了让丈夫当上国家元首,伊梅尔达利用她的家族的政治背景,使马科斯顺利通过了国民党大会的提名。
1964年4月大选开始后,伊梅尔达竭尽全力配合马科斯竞选,她为马科斯修改讲话稿,参与制定竞选计划,每天招待几十到几百人的来访等。
为了扩大马科斯的影响,伊梅尔达推出一部史诗性影片——《光荣的人》,这部影片完全是为马科斯歌功颂德的,影片将马科斯极力抬高,说马科斯在二战时期弃笔从戎、英勇抗敌,曾组织一个叫做“马哈里卡”的游击队,为菲律宾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影片的情节大部分是无中生有的编造,但因该影片情节曲折、富于感染力,曾轰动一时,马科斯的声望因此急剧提高。伊梅尔达还陪同丈夫到处奔波,笼络人心。他们夫妇几乎走遍了菲律宾的所有城镇,在各种场合向群众发表演说,甚至在尘土飞扬和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徒步行走,同满脸满手乌黑的农民握手拥抱。伊梅尔达在竞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伊梅尔达走到哪里,那里的人们总要让她唱歌,而她总是有求必应。她精力充沛,能胜任这种甚至职业歌唱家也难以胜任的歌唱旅行。她还成立和领导一个“蓝衣妇女助选团”,团员们穿上蓝色工作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工作。她们向选民们散发传单,赠送钢笔、帽子、牙刷、手绢等小礼品,以此来收买人心。伊梅尔达充分发挥了她的魅力,为马科斯拉了大量选票,成了马科斯参加竞选的秘密武器。
1965年11月,马科斯竟选获胜,当选为菲律宾独立后的第六任总统。马科斯夫妇终于如愿以偿,于1965年12月30日搬人总统官郦—马拉卡南宫,开始了他们长达20年的逐步走向独裁的统治。
9。5 独裁统治
马科斯上台之初,还是颇有作为的。菲律宾是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基于这样的国情,马科斯深知农业是立国之本,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实行了“土地改革”,采用向地主购买土地然后低价转卖给农民的办法,解决了40多万贫苦农民的土地问题。菲律宾过去是殖民地经济,主要种植美国所需要的经济作物,如甘蔗、烟叶、马尼拉麻、椰子等等,而粮食却长期依靠进口。马科斯意识到了不生产粮食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便下决心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农业结构。从70年代初,马科斯发动了一场“绿色革命”,开展全国性的种植“奇迹稻”(优良稻种)的运动,他规定政府工作人员每年必须下乡劳动15天。伊梅尔达率先响应,带领一些省长下田劳动。通过以上种种努力,菲律宾的农业大有起色,从1976年起,粮食已能自给,1977年起,粮食还能少量出口。
按照菲律宾宪法规定,总统每届四年,只能连任一届。
1969年马科斯竟选连任总统获胜,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总统任期,这届任期到1973年为止。
1969年,马科斯蝉联总统职务时,菲律宾社会矛盾与他1965年初上任时的矛盾四伏、政治混乱、犯罪率明显升高、世风日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1970年初,马科斯继任不久,一群游行者公然对马科斯总统提出指责;一伙加入新人民军的大学生冲进马拉卡南宫,烧毁了两辆小轿车。从那时起,菲律宾社会暴力冲突接连不断,逐步升级,这表明马科斯政权日益不得人心。
1971年8月21日,自由党群众大会正在基阿波教堂前的米兰达广场上举行,突然,3颗手雷在人群中爆炸,致使几十人身亡,数百人受伤,8名反对党领袖被当场炸死。马科斯乘机在第二天宣布:中止不可非法逮捕人的“人身保护权”,获得了不经司法机关批准便可随便抓人的权利,开始执行他的对人民的高压政策。
到1972年夏天,马科斯感到他的地位受到了反对党领袖阿基诺的咄咄逼人的挑战,为了达到他长期统治菲律宾、建立马科斯王朝的目的,他公开宣称:“为了菲律宾的长远利益和稳定\他必须继续执政。为此,他于1972年9月21日签署”军事戒严令“,宣布在全国实行军管,并颁布了1081号公告,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军事管制。
在军法管制期间,菲律宾人民生活在高压政治之下:新闻和集会自由被取消,众多的社会团体被解散,政治清洗,逮捕政敌。在短短的几年内,菲律宾至少有6万名“破坏分子,,被捕入狱,几百甚至上千名可疑分子死于军人和警察之手,或无声无息地销声匿迹,这些被秘密逮捕或处死的人中有工人、农民、学生、记者、教士和律师。
不仅如此,马科斯还耍了许多手腕来强化他的统治。1973年,马科斯政权搞了个新宪法,把菲律宾的美国式总统制改为英国式责任内阁,并规定现任总统在军管时期兼任总理,直至临时国会选出新政府为止。1978年6月,临时国会开幕,马科斯宣誓就任总理,正式行使总统兼总理职权。1981年被迫宣布取消军管,为确保权力不被削减,同年4月又通过公民投票再次修改宪法,把政体改为法国式总统制。新宪法规定总统在非常时期拥有绝对权力,总统任期改为6年,不受连任一次的限制。
搞独裁必然要任人唯亲,马科斯深明此理。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马科斯重用亲信,包庇亲属。马科斯让伊梅尔达担任环境保护和安置部长、全国妇女委员会主任兼马尼拉市市长,儿子邦格是北伊罗戈省省长。其他亲属也大沾其光:母亲何塞法拥有一家海运公司和两个木材加工厂;叔父皮澳·马科斯是铜矿和金矿的业主,侄子马里亚诺主管唱片公司和娱乐中心,姐姐福尔图纳控制着旅行社、海运及货运公司,弟弟帕西菲科上20多家公司的总裁。在国会,马科斯的新社会党控制了88%的议席,90%的盛市长也都是新社会党成员。
马科斯对政权的支柱——军权尤为重视,陆、海、空三军司令、总参谋长、总统府警备司令、国家安全情报局长和首都警察部队司令等要职,都是由马科斯亲自挑选的绝对忠于马科斯的人担任。军队中大量的高级军官都是马科斯安插的他的伊罗戈省同乡,三军和保安部队90%的将级军官都是伊洛戈省人,保安军22名将军中就有18名伊罗戈省人。驻守马尼拉周围的卫戍部队中伊罗戈省人占绝大多数。
在政治上搞独裁的同时,在经济上马科斯采取了开放外国投资市场,鼓励赋税、利润自由、保证资金回收、生产面向出口等经济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外国银行的巨额贷款使菲律宾债台高筑;石油和肥料价格飞涨使那些凭着农业改革自立起来的小耕种者无法生存;国际性的经济萧条影响了菲律宾的商品出口和国内市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贪污腐败现象加剧了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马科斯夫妇拼命搜刮民财、榨取人民血汗,他们的财产急剧增长。马科斯就任总统前,拥有财产3万美元,到了1985年,他光是在纽约就有3。5亿美元的财产。马科斯当政二十年,他获得的财富估计在五十亿至一百亿美元之间,其中贪污金额就多达三十亿美元。一百亿美元完全收回的话,能够偿付菲律宾外债的40%,数额相当于菲律宾一年预算的三倍多。
侵吞了巨额财富的马科斯夫妇在生活上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国内到处是他们的行宫,国外许多地方都有他们的豪华别墅。伊梅尔达更是挥金如土,她外出旅游时,总有一队警卫、记者、服务员和马尼拉的贵妇组成的浩荡队伍随行,大摆其谱。1981年,她正式出访肯尼亚、墨西哥和美国的费用共80万美元。在纽约,她下榻的饭店每晚收费1700美元,小费每次给100美元,并且每天要订1000美元的鲜花。有一天,她上午买了100万美元的珠宝,下午又买了200万美元的古董。1978年在保加利亚,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竟买走了价值25亿里拉的珠宝。她在国内的生活也同样奢侈,在她逃离菲律宾后,人们在她的居室里看到的日常用品简直让人吃惊:在卫生间梳妆台上,摆满了法国香水,她的面盆镀了一层纯金。在衣橱里,在2000副手套,3000双皮鞋,1700个小提包,5000条短裤,500个胸罩,200双袜子和数百件出自欧洲时装大师之手的名贵服装,这些东西足够开一家百货商常与马科斯一家挥金如上的奢侈生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菲律宾经济形势逐年恶化。1984年国民经济下降5。5%,1985年下降4%,通货膨胀63。8%,工厂开工率40%,1000多万人失业或半失业,外债高达256亿美元。经济衰竭,捉襟见肘,丧失了偿还国际债务的能力,甚至连利息都拿不出来。全国人口中约有一半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在独裁统治的政治高压下,人民的这种不满情绪总有一天会要爆发出来,掀翻独裁统治。而引起这种爆发的导火线就是贝尼尼奥·阿基诺的被逮捕和在一瞬间饮弹身亡。
9。6 众怒难犯
贝尼尼·阿基诺是位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人物,他17岁时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马尼拉时报》的记者,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报道,基里诺总统曾因此亲手授予他荣誉勋章。他28岁时被选为省长,34岁时当选为参议员,38岁成为自由党最有希望的总统候选人,连续创造了菲律宾政治史上最年轻政治家发展速度最快的纪录。1954年10月11日他与科拉松·苏木陇科胡昂科结婚,婚后生有4个子女。科拉松·阿基诺夫人生于打拉省一个地位显赫的家庭,1946年她随家迁到美国,在美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1953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回到菲律宾,进入马尼拉大学学习法律。与阿基诺结婚后,她便当起了家庭主妇。
阿基诺是菲律宾最著名的反对党领袖,马科斯对他又恨又怕。1972年9月22日,即马科斯宣布实行军事管制的第二天,马科斯以颠覆罪和叛逆罪等罪名逮捕了阿基诺。次日晚,阿基诺被转押到戒备森严的博尼费乔堡。1973年8月,阿基诺被推上军事法庭,法庭指控他犯有谋杀、颠覆和非法拥有武器罪。谋杀罪指的是1967年打拉省一个村庄首领的死亡事件。颠覆与非法拥有武器罪是说他向共产党恐怖分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