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名门 >

第129部分

名门-第129部分

小说: 名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现象使许多有识之士感到十分忧虑,如此下去极可能会造成朝廷威望尽失,大唐逐渐走向分裂地局面。也有很多李唐宗室也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他们地不满,但是掌握权势的高官都是各大世家之人,这些不满地声音被掩盖了。
  裴俊是个清醒之人,但他也无可奈何,一方面,崔圆在处理世家的问题得到了许多大唐名门世家的支持,裴俊独木难撑,另一方面裴氏家族内部也大都赞成门荫制度地修正。为此裴俊一直保持沉默。
  就在这时,杨死了,他让出了一个内阁名额,崔圆理所当然地提出由崔庆功补缺,但裴俊却认为这会加剧国人对世家的不满。他不同意。他提出让一名宗室进入内阁,以缓和世家与宗室之间日益紧张的矛盾。
  但裴俊还有一个更深的想法。他要为张焕将来入阁扫清障碍,而岭南节度使李勉曾是当年豫太子的支持者,他入阁后会因张焕而偏向自己。此刻,裴俊正站在窗前沉思朝廷目前的局面,门外忽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下人在门外禀报,“启禀相国,凉州都督张焕求见!”
  “让他进来吧!”裴俊立刻收敛了思绪,他来金城郡确实是为了见张焕,一方面张焕是他将来的布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另一方面,张焕在年初礼部交锋中表现出地决断和才智使裴俊已将他视作是自己左膀右臂。
  片刻,张焕和裴明凯走了进来,张焕上前跪下行一大礼,“小婿参见岳父大人。”
  裴俊连忙将他扶起来,上下打量他一下笑道:“贤婿,咱们好久不见了。”
  张焕也笑道:“多谢岳父这半年多来对武威的支持。”
  “关键是你在会西堡一战中给我增了颜面,堵住了很多人的口。”裴俊亲热地将他拉进屋来坐下,他又瞥了一眼长子,有心让他离去,但碍着张焕的面子他开不了这个口,只得淡淡道:“你也来坐下吧!”
  裴俊因为裴明凯腿瘸的缘故一直不甚喜欢他,在五个嫡子中他最喜欢五子裴明远,但碍于族规他不好废除裴明凯家主继承人之位,其弟裴佑也多次劝他,不要轻言废立,以免造成兄弟相残。
  裴明凯是个十分忠厚老实之人,他也极想讨父亲的喜欢,但他在许多问题上的看不透使他失去了许多次机会,比如今天,虽然父亲让他坐下来,但他却没有想到,父亲大老远来寻找张焕,绝不是聊聊家常那么简单,这时候他应该回避,可裴明凯却准备做了下来。
  张焕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这是裴家的家务事,喝了一口茶,他沉吟一下,便直接问道:“明凯告诉我蜀郡杨家出了事,听说被灭了满门,这到底是何人所为?”
  裴俊冷笑了一声便道:“蜀郡刺史杨子琳报来的折子上说是一股山匪与杨家有仇,报复杀人,证据确凿,但也有不少人投书朝廷,说这其实是杨一个爱妾的兄长所为,是为了霸占杨家地家产,只是我有点想不通,一个小小的雒县县尉有什么能耐,居然能调动两千匪人,除非他就是匪人一伙,此事朝廷已派人去调查,在没有事情没有调查明了之前,暂时不下结论。”
  裴俊对杨之死并不是很关心,他是崔圆的亲家,自有崔圆去操心,他关心的是如何能让李勉进入内阁。
  但张焕对杨之死却十分感兴趣,能将七百多人都斩尽杀绝,无一伤者,这种凶狠毒辣的手段让他也自叹不如,这个下手之人绝不是一般人,他如果真掌握了杨家的家产,日后必酿出大乱。
  “不知这个雒县县尉叫什么名字?”
  裴俊见张焕感兴趣,便笑了笑道:“他叫做朱武,吏部备案他是北海郡人,但户部的户籍资料上并没有这个人,这极可能是他的假名。”
  “朱武?”张焕似乎抓到了什么,但一时又看不清,他低下头苦苦思索脑海中地那个结。
  这时裴俊又想到一事,感叹着补充道:“其妹是在去年十一月嫁给杨为妾,听说只有十七岁,杨报应啊!”
  “十一月?”张焕立刻想到了发生在那时的太极宫事变,他的脑海里如电光矢火一般,猛地跳出一个名字:朱!
  在这个名字即将脱口而出的刹那,张焕死死地咬住了自己的舌头。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关陇旧臣
  朱,一定是他了,太极宫事变后他便不知所踪,他竟把自己妹妹献给杨,以隐藏在蜀郡,事隔不到一年,又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也只有他才有其父朱希彩的旧部,能够杀杨全家,想通了这一点,一切疑问都迎刃而解。
  以朱的心性,他怎么可能坐以待毙,蜀郡必乱,看来大唐要进入多事之秋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机会要到来呢?
  张焕的脑海里一时闪过无数念头,旁边的裴俊见他神情有异,不由有些诧异地问道:“贤婿想到了什么?”
  张焕摄住心神,笑了笑道:“我在想,如果真是这个朱武所为,他怎么可能束手就擒?这件事处理不好,蜀郡那边可能就会闹出事端来。”
  “蜀郡那边是崔圆的事,他会去解决。”裴俊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他沉吟一下,便道:“关键是杨死后空出的内阁辅臣一职,崔圆欲让崔庆功入阁,我则主张让岭南节度使李勉接任,在这一点上,我们分歧很大。”
  裴俊负手走到窗前,让微风清醒他有些纷乱的思绪,良久,微微叹了口气道:“我也没有料到门荫案的修正会带来如此大的冲击,年初已荫了七十七人,三月又再次荫二十二人,五月时,五六品官员呼吁太强烈,只得又补荫三十七人,可这样一来,吏部从进士中选官本来就少之又少的二十四人,又压缩到了十二人,甚至连明年的官员定额都已经占满了。不仅民间反对声高昂,甚至也激起了宗室地强烈不满。所以我提议让李勉入阁,就是为了安抚宗室。可是他崔圆却丝毫不理会,坚持要崔庆功入阁,他崔圆在这件事上做得有些过了。”
  张焕没有说话,如果仅仅是裴俊说的这样,事情就未免有些太牵强,本来崔、裴二人在内阁中就保持着一种权力平衡,崔圆控制王、杨;裴俊控制楚、卢,然后韦谔中立,现在杨死了,当然应该由崔圆推荐人选。但裴俊现在却想打破这个平衡,崔圆怎么会同意呢?
  张焕越想越觉得事情不会是那么简单,或许还有什么隐情,或许裴俊并没有完全对他说实话,这时,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言地裴明凯忽然道:“去病也许还不知道吧!韦谔之子韦清在二十天前已秘密和崔寓嫡长女订婚。”
  这一语出,张焕的脸色大变,联姻只是一个外在表象,在联姻背后是韦谔最终倒向了崔圆,内阁地力量对比失衡了。林雷难怪裴俊急于想在内阁中拉入宗室,现在崔圆的所作所为已经将自己推到了宗室的对立面,宗室入阁也就意味着崔圆刚刚取得优势将发生逆转,裴俊的真实目的也并非他嘴上说的那么光彩,什么安抚宗室,说到底,一切都还是出于他自己的利益考虑。
  他心中暗暗冷笑了一声,并没有表态。他想听一听裴俊对自己的解释。
  裴俊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自己再三向他叮嘱,此事不能外传,他还是说出来了,一个不知轻重的东西。要坏自己大事。
  裴俊赶来见张焕的真正目地就是要在这件事传开之前。安抚住张焕,不准他轻举妄动。他知道张焕是一个极有主见之人,尤其这件事涉及到他的切身利益,过早的告诉他,会激起他的反弹,会使自己后面许多步棋都无法走出,所以,他打算先将张焕引到自己的思路上来,再慢慢和他商量如何化解此事会引发的后果。
  可是儿子的鲁莽却打乱他在张焕身上的布局,裴俊有些尴尬地笑道:“这就是我来找你的目的,我希望你把事情看得更透彻一些,韦谔虽然和崔圆结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会成为第二个王昂,毕竟他们之间有过太多地宿怨,一两年之内他们不可能消除彼此间的猜疑,所以你不要轻举妄动,我仍然会全力支持你壮大自己的实力,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让李勉进入内阁,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尽管裴俊将崔、韦结盟说得轻描淡写,但张焕还是有一种直觉,促使崔圆和韦谔结盟的动机就是因为自己,极可能是会西堡一战让崔、韦都同时看到了威胁。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之间就不存在裴俊所说的,彼此间有猜疑,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崔圆急不可耐地想对自己下手,这也是韦谔极想做之事,没有了凤翔军的后顾之忧,兵力占优地韦谔绝不会让自己发展壮大,这一刻,张焕已经感觉到了一场危机正向自己慢慢袭来。
  沉默良久,张焕缓缓说道:“关于内阁补缺一事,我的意见只有一个字:拖!,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蜀中不久必有大变。”
  说到这,他忽然冷笑了一声,“我觉得崔圆应该想到那个朱武是谁,如果他没想到,那他的山东军就有问题了。”
  张焕已经离去了,裴俊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崔、韦结盟;内阁补缺;蜀中乱局;三件事情纠缠在一起,让他心中烦乱不堪,他想理个头绪出来,却又不知该从何入手,这三件事看似浑不搭界,其实是一环扣着一环。
  想了一会儿,裴俊终于无奈地叹了口气,或许张焕说得对,这三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或许在等待中,解决它们地办法就会悄然出现,他停住脚,冷冷地瞥了一眼站在门口地长子,吩咐他道:“去告诉丁将军,让他准备一下,我们即刻返京张焕离开刺史府,也没有心思顺便去拜访一下金城郡刺史郭英,而是心事重重地向辛云京府中行去。和裴俊不同的是,他并不关心内阁补缺一事。那件事与他关系不大,他关心地是崔、韦结盟和蜀中乱局。这两件事都涉及到他地切身利益,前者是威胁,而后者是机遇。
  如何摆脱威胁、抓住机遇,这就是考验他智慧和决断的时候了,机遇并不是能时时出现,而成功者地奥秘就是在机遇出头的那一霎那,牢牢地抓住它。
  想到这里,张焕猛然下定了决心,他跳下马,快步来到一家店铺里。问掌柜借了纸笔,他飞快地写了一封信,交给了一名亲兵,并低声嘱咐他道:“你去一趟成都,将此信交给掌管杨府地朱武,就说他的老朋友很惦记他。”
  辛云京的府邸在金城郡南门附近,离刺史府约四里远,是一座占地极大的府宅,辛云京也是中唐名将,安史之乱后他历任河东节度使以及太原留守。他与张家的关系极好,庆治十年,他任河西节度使,多次与吐蕃作战,在河陇军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只可惜在前年回纥入侵中,他的河西军几乎全军覆没,他也因此被韦谔赶下台,回家养病。养病当然只是一个借口,但久居家中,他也真的闷出病来。
  张焕抵达辛云京府邸时正好是午饭时间,听说张焕已到,辛云京亲自迎出了大门。
  张焕虽然久闻其名。却是第一次见到辛云京。只见他年纪约六十余岁,面色焦黄。身材高大,大步走下台阶虎虎生威,有着一种大将军的气势,张焕连忙上前向他见礼,“河东张焕见过辛世叔!”
  “贤侄快快免礼!”辛云京按住张焕的肩膀,仔细打量一下,微微点头笑道:“和我想地一样,果然是个做大事的人,张家出了你这样一个后人,张若镐九泉下也可瞑目了。”
  “我在河西也常常听到百姓们赞颂你,早就想来探望,却没有时间,一直拖到今天,还请世叔莫怪!”
  辛云京不禁仰头大笑,“你干掉了路嗣恭,将韦谔军赶出河西,替老夫出了一口恶气,我感激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怪你,来!来!来!到府里说话,我再给你介绍几个世叔,他们都是专程为见你而来。”
  张焕略有些诧异,不知道自己在金城郡还有什么世叔,他跟着辛云京进了府中,来到客堂之上,只见客堂里早已摆好了酒宴,席上坐了三个老者,正在交头接耳,他们见辛云京将张焕领进来,纷纷站了起来,面带微笑地看着张焕。“这几位都是住在金城郡的退仕老臣。”
  辛云京指着一名气势威猛的红脸膛老人道:“这位便是当年血战羊马城的名将,荔非元礼。”
  张焕肃然起敬,向他深施一礼,“张焕参见前辈!”
  荔非元礼是羌人,在安史之乱中他跟随李光弼立下了赫赫战功,荔非元礼眯着眼向张焕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辛云京又指着另一名留着一尺长须、气质雍容的老者笑道:“这一位也是当年有名的大将,姓白,贤侄不妨猜一猜他是谁?”
  张焕略一沉吟,眼睛忽然一亮,“莫非前辈就是吐蕃人闻之丧胆的朔方节度使白元光?”
  那老者捋须笑而不言,白元光是高昌王室后人,安史之乱中也是跟随李光弼,屡立战功,安史后他镇守灵武郡,数次大败吐蕃人,被称为吐蕃人克星。
  这是最后一名面目和蔼的老者笑道:“我便是老将马,你就不要惊讶了。”
  这四个人都是大唐名将,虽然都退仕了,但他们在军中的威望都极高,今天他们四人突然出现,令张焕着实感到惊讶。
  辛云京看出了张焕地疑惑,他淡淡一笑道:“张都督不必吃惊,李泌曾给我们说过你的真实身份,当年豫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时,我们都是他的老部下,都是忠心拥护他为帝的老臣。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泚造反
  蜀郡,封闭的盆地气候使今年的夏天格外闷热,空气几乎是不流动,躁动的蝉音从六月便开始疯狂鸣叫,一直延续到了八月底,狗儿们无精打采地趴在门前吐着红红的舌头,村头上看不见一个人,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呆在屋子里保持着静止状态,尽量减少体内热量的挥发,只有在河边挤满了光屁股嬉水的孩子,吵嚷声传到数里之外。
  这是一个叫杨子村的村庄,有二百余户人家,位于成都以北二十里,这个村子的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村东头是大片茂密的森林,方圆数十里,在这片森林周围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村庄,杨子村只是其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它唯一的特殊处是它紧靠官道,最近一排房屋离官道不足三十步。
  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