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三国游侠传 >

第337部分

三国游侠传-第337部分

小说: 三国游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一丈威这个名一取出来。众匠皆欢。我心下也很赞,徐庶就是取名,不知道给人取名怎么样,也许日后生了儿女也应该向他取取经。

经过这次之后。徐庶也收敛许多,不再那么偏执,非要为我找最好的兵器。

书归正传。我这手刚摸到一丈威的杆上。还没弯曲手指去握。就听身边有人气冲冲道:“主公,末将请命上阵。”

一回头。蒯奇正剑眉倒竖,怒睁两眼,瞪着我看呢!

现在他手里也不是那口发光的琉璃剑了,而是一口长柄大刀,倒在身后。

怎么把他给忘了?

我忙缩回手去,笑道:“是了,蒯兄弟手也痒了?那好,你去接这一阵吧。”

蒯奇没到我答应得这么痛快顺当,连弯都不拐一个,反而愣了一下,才应道:“遵令!”

哗啦啦啦!他也直奔阵前。

他这一走,我眼也直了。

身后跟着俩僮子,蒯剑捧着他那光华琉璃剑,那大个着一口双手握柄的环首刀,一左一右。我听蒯奇后来说过,名叫蒯刀。

格斗场上一出现这两对新人,场面顿时为之一新——喧嚣声忽然全无,连两边的击鼓手都看愣了眼,手上慢了下来。

这声势,这气派,你们当这是去朋友家赴宴显摆呢?一个比一个大牌。

对面那金盔金甲的俊美小将柳叶眉一皱:“来将通名。”

蒯奇通了姓名,襄阳忠字营营主。反问一句:“你是何人?报名再战。”

“乐安将军,家明。”那俊美小将放大声量,好像生怕蒯奇耳朵不灵,听不见似的。

我差点儿喷了。家明?这不是某些小言肥皂剧里的小生常用名吗?

蒯奇没有我这种古怪经历,居然酸溜溜地还恭维了一句,显示出世家公子地良好家教。

“家将军,好名字!”

那乐安将军睁大一双杏瞳,看他两眼。蒯奇人才俊雅,头戴亮银冠,上身是一件公瑾牌银马甲,下身是白色纨绔,收束得甚是精神潇洒。

当然,他这马甲也是军中特制的,非是流传世间赚钱的那种水货。

“蒯将军客气!”

“家将军好俊秀!”

“蒯将军真儒雅!”

周瑜举着远瞩镜偷窥,瞻仰到这里,不禁低声讪笑起来。

我听他笑得不怀好意,问道:“公瑾什么趣事?别自个独享。”

周瑜放下远瞩镜,道:“飞帅,你没见他们那三个童子么?”

他一说,我才注意到,这两位还在马上客套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跟在马后地三位马僮打了起来。

严格说,是蒯刀和家明那秀气棒童打起来了。

蒯刀双手紧握环首刀,脚步稳健而行,左一刀,右一刀,劲风呼呼。那棒童抡着杆棒,远远地以棒头左支右架,慢慢倒退。

蒯奇和家明这时也发现问题,不约而同一齐勒马,静静观战。

阿昌嘀咕一句:“就这么点细骨头,居然也要拼力,什么毛病?”

我沉吟一下,问周瑜:“公瑾,如何?”

周瑜点点头:“情况我都大致看清了。飞帅,你该早点把这宝镜给我,就不用打这么一仗了。”

我耸耸脖儿:“我自己都给忘了。刚才……”忽然到刚才只不过为了看上淮子焉,才起来,这话顿时就说不出口。

周瑜横了我一眼,道:“我看可以收兵了。宋将军那边吃着力,打久了未必便宜。”

我回他一眼:“你是中军都督,该进该退你决定,干吗问我?”

一句话噎住了周瑜,他忍不住也耸耸肩,撇了撇嘴,大概心里也后悔:这不是自己找堵吗?

金声一阵急敲。声音之响亮,似乎对面河北主阵上也几乎同时在敲锣。

斗阵上的几对都听到了。淳于铸和宋亮同时崩开敌人兵器,跳出圈外。

淳于铸看看对方,意犹未尽。赵擦擦额上细汗。

宋亮和韩烈互相瞧瞧,也是均有不甘之意。

这两对都拨转马头,各自返回自己阵上。淳于铸回来就连声叹惜:“我就要抓着他了。”

我道:“再过百招你也许能赢他一招,不过那时候敌军不耐烦地都冲过来。”

淳于铸吐吐舌:“这家伙,倒真是长进了。我得好好练。”

宋亮回来我才看到,他几乎通身是汗。

“宋亮,这顿架打得很爽吧?”

宋亮只顾得猛擦汗了,鼻息虽然粗重,却紧闭着嘴。

我一瞧他硬是要保持高级指挥官的尊严和风度,看来一时是真说不出话来,摆一摆手:“这么打你下次还得累成这样,也未必能赢他。没有杀手锏啊!”

宋亮两眼一直。杀手锏?

我丢了一句诱饵,便不再他,抬头去看阵上,蒯奇还没回来。

那边蒯奇和家明其实还没开始动手打呢,就听到两边都是金声大震,知道这是上级命令,必须执行的。

但当他们企图喝住各自地僮子时,却略微出点麻烦。

俩打得正欢喜,没一个愿意撒手的。棒童力量不及蒯刀,但棒法和步法都颇为精妙,借力卸力之术十分娴熟,蒯刀空有力大优势,脚步跟不上对方的点儿,怎么也使不上劲。

还是蒯剑说了句话,算是中断了这场莫名其妙的打斗。

“刀儿,三招不回来,今晚没饭吃。”

话音一落,嘣嘣两声,蒯刀拖刀便撤。

棒童还要追,家明断喝一声:“明媚,晚上倒马桶你就跟去。”

棒童悻然停脚,转身跟着主人,撒丫子撤了。

这边蒯奇倒没怎么责怪蒯刀擅自出手,只是闷头琢磨那童子地棒法。

第五卷中原二十三、初战宛城(下)

军阵上出现一个奇特的静寂时刻。

我和周瑜交换一个眼色,都察觉到对方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思。

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大家一起撤退完事。

双方颇有默契地各自压住阵脚,缓缓收兵。

退后五里地,选好地势,周瑜令诸将都去指挥安营扎寨,自己和我讨论今天之战的得失。

来宛城之前,周瑜就说先上去打一仗,所谓遭遇战,看看对方怎么个状态:军队分布、将领能力、军心士气什么的。现在,情况已然基本明了,下一步作战方案今晚应该就可以随之成型了。

中军大帐刚刚竖起轴竿,我和周瑜都还站在门口聊着。阿昌匆匆过来。

“主公,都督,田校尉回来了。”

哦,我看向周瑜。从新野出发前一晚,刺刃小队十名干将,连同我的近卫副队长樊定野及部分卫士,就全被周瑜撒了出去,几天来影儿都没见一只。

“快让他过来。”

刺奸三校尉之一的田烈很快出现在我们眼前。看他灰头土脸,满眼疲惫不堪的样子,明显是缺乏睡眠。

“段校尉已进了宛城。武关方向,正如都督所料,是赵颖。”田烈大概实在累得狠了,汇报言简意赅,只对周瑜一人。没有刻意把我也加到被报告的对象之内。所以内容方面,我不是很解。

当然,我也没问什么。不是时候。

周瑜点了点头:“你先下去吃饭睡觉。今天没你的事了。”

田烈应了,向我咧了咧嘴,做个苦笑地神情。我摆摆手,让阿昌带他赶紧下去歇着。

扎好营寨已是正午左右了,吃过午饭,我正在自己帐里闲坐消食。帐外人影一闪,阿昌慢慢蹩将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别说,这家伙烹茶还是挺地道的。

“爷。请饮茶。”

我道:“嗯,放下吧,等儿喝。”

阿昌应声是,把茶放在几上。

我看他磨磨叽叽。问道:“还有什么事啊?”

阿昌犹豫一下。我忽然了起来:“是了,你的事……嘿嘿,我没忘记呢。”

阿昌大喜,顺势问道:“爷。什么叫杀手锏?”

我心:“这家伙得到什么的时候,真是思虑周详,精细得很哪!我随口说了那么一声,他居然也听到了。”不过那句本来就是个引子。难得他这么用心,我也不忍心继续耍弄他了。

“你玩过锏?”

阿昌肯定地点点头。

“小人精擅锏法。”

我心下一喜,很好。这下成了。

“去。把你的锏拿来我瞧瞧。”

阿昌应了。转身出去,到自己帐里去取备用兵器。

所谓锏。亦作“简”。因为其外观为方形而有四棱,形貌似书简而得名。这种兵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了,历史非常悠久,到唐宋时相当流行,列为十八般兵器之一,许多大将都选修铁锏为护身短兵,最著名的就是秦琼秦二爷。

但在汉末这个时代,由于将士的护甲普遍较薄,并不十分坚固,刀剑斩劈刺戳的威胁仍然极大,因此,别说锏了,就算是更常见的铁鞭,也全被一同认做杂兵,俱非军中欣赏地武器。当时的兵器专家一般认为,军营里,有铁鞭作为这种又短又钝的杂器代表就足够了,因此,汉军中常见的三类九兵,有刀有剑有鞭,却没有锏。

因此,锏这种“非奥运项目”,就只能存身于民间武林之中。这样自然使得它流传地广度受到了极大制约。汉末三国时代,以鞭技闻名当时的武将还有几个,如黄盖、曹休、鸯等,白风也精通鞭法,当然那是软鞭。但善于用锏的,确实一个没听说过。

“你怎么使锏?”等阿昌捧着他的铜锏交到我手上。我一边抚摸观测,一边问他。

阿昌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小地跟甘爷时,他老人家觉得我天生力大,不适合砍刺之兵,得修鞭、锏那类运力打击的武器。又说鞭性虽直,却也尚轻滑灵变,小的像只呆头鸡,练鞭也肯定不成。锏厚沉拙劲,正与我性子相合。因此,小的就习了锏法。”

甘宁倒真不愧是世家大族出来地,自身又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对锏这种冷门兵器也如此了解。他让阿昌选修锏技真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绝对科。像阿昌这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力量型选手,短兵器中只有锏最适合他。

“你跟我这么久了,我怎么没见你使过锏?”

他玩短刀的时候我瞧过,真……不怎么样。

“小人这两年正在练分金错玉爪,手指每天都须抓捏铁球,晚上还得浸染清水多时,好驱除酸胀。因此,任何兵器都很少使用,以免耽误这门功夫。”

“哦!”我记起上次在当阳地桃园附近,遭遇到琴仙韩娥。对方有一柄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地宝剑,一招之下,阿昌地短刀就折为两截。原来他是因为练着爪功,无法使用擅长的锏法。不然,以锏天生地浑厚沉重,韩娥肯定舍不得拿自己的宝剑去硬削。

“当日你遇见那韩娥时,去夺她宝剑,就是使分金错玉爪啊?”

“爷台明鉴,幸好爷醒,小人及时换用鸣琴指顶断了她的剑意。不然,以我那时空手入百刃的功力火候,不但夺不了韩仙子的剑,恐怕还断两三根指头。”阿昌忆起往事,脸上也露出后怕的神色,“她的剑实在太快了,现在我虽然练成了分金错玉爪,再碰到她,还是无法力夺她的剑地。”

嗯,这小子真长大了。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了犄角反畏狼。人成熟了,经历广了,考虑更全面,顾虑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嗯,有此一锏在手,下次她也占不了你什么便宜。”我我摸摸锏体中间的那道细细的凹槽,“居然还是凹面铜锏。”

锏不过是诸兵器的一支,但就这么一支里,也分好些不同的类型:有八棱锏、平棱锏、浑圆锏、狼牙锏和凹面锏等各种不用的分支。

所谓凹面锏。就是四方型的锏身上,熔练出两道笔直而较深的长槽,是故得名凹面。

锏的主要优点就是本身沉重,击打力量特别强。尤其骑在马上对冲时,如果中了对手地强力锏击,不死也重伤。

这一优势要到甲冑出现质变,普通刀剑根本无法再给予对手重创的隋唐时代。才被军事界的专家们真正发现和广泛认同。

所谓乘风才能破浪,

境不酝酿到成熟阶段,光有主观愿望也是无用。

汉末短兵器的主流就是刀和剑,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地事实。

但阿昌这种迥不同于其他武将的大力少年。却更需要标新立异。

“来,给我练练你的锏法。”我把铜锏交还给他。

阿昌应了,双手抱锏。施个肥诺。身形一矮。两臂一摇,开始演练他的锏法。

我睁着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每一个细微地变化。

越看我越诧异:“阿昌的锏法,居然是二十四法,锏中至尊,不传之秘诀。”

锏自春秋时期被发明之后,在兵器谱上的地位就一直很低。无论军方还是民间,均视其为三、四流的偏门兵器。这种偏见使得它地发展也是困难重重,长时期得不到各时代的名家高手的重视,因此,比起刀、剑、鞭等短兵,锏地使用技法非常之少。五千年流传,一直到我所处地那个时代,都没有几套真正成型实用地锏技。

只有二十四法,金锏二十四法!

金锏二十四法,是唯一有高级武价值、能跻身于武化之列的锏中绝技。

我看着阿昌娴熟地击刺点撩滚,拦格扫压劈,暗暗摇头:“跟我地无常十一戟一样,这门金锏二十四法,也是汉末时已进入到成熟期,以后再也无法真正的损益更改了。”

阿昌虽然没有完全显露这路锏法的面目,但我从他手势、脚步及身法转换等方面,看出他的确是得到了锏法的真传。

我所知的资料,金锏二十四法是在秦汉间逐步成型完备的,没到阿昌真能到这套锏法。

演练这种运动过程一般都是非常快的,高手也不需要多看既知其优劣所在,外行看再多也只是瞎凑热闹。

没过三分钟,阿昌练毕,锏压左臂,向我拱手致意。

我点点头,气不长出,面不更色,不愧呆头鸡一头。

“很好,你有此佳艺,宋亮的马槊,他也并不吃亏。”

阿昌愣了半天,问:“爷,你是说……小的拿锏法跟他换马槊术?”

我翻他一眼:“不然你以为他怎么能把自己的绝活教给你?老话说,教了徒弟,没了师父。你也不希望他下……去没饭吃吧?”呸,什么下岗。

阿昌摇摇头:“可是……这锏法……”

“这锏法怎么了?”

看到他这种表情我就心里不爽,什么啊,跟视窗XP似的,有货就牛叉起来。

“小的……没跟甘爷说,不敢乱传。”

我一听,这很好办啊!

“甘将军那边,自有我去跟他说,你就不用管了。”

阿昌挠头抓耳,吭吭叽叽,满脸不乐意的样子。

我心头连哼三声,忽道:“把锏给我。”

阿昌不明白我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