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而且随着农兵商金行的良性发展,信誉度的逐渐积累,以及晋国实力的不断稳固,赵兴下一步掌控大汉经济的野心也并非不能实现。
第四一零章 锦马超再次吃瘪
光熹二年五月,草长莺飞的北方大城五原,早已变得满目生机,绿意盎然。几个月前,曾经在五原城下发生的那场围歼大战,尽管声势浩大,血流成河,如今已然难见踪影,成为晋国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对于黄轩族、南匈奴族还有新近由赵兴命名的炎晟族而言,五原城便是他们心目中最坚固的存在。所谓的炎晟族,其实就是当年大瘟疫横行时,那些南下鲜卑和五原城内投降了六万鲜卑的合称。为了北方大漠长远的安宁,赵兴最终决定让投靠晋国的鲜卑族人另起炉灶,重新成立了一个族群。
从民族平衡的角度来看,北方存在三个忠于汉人的少数民族,自然要比只有两个稳固一些。并州北方四郡的扩展方向,可以分为东北、正北和西北,今后南匈奴负责向东北方向扩张,炎晟族则负责主攻正北方向,黄轩族负责向西北方向扩张。这个布局颇为巧妙,透露出了赵兴以夷治夷的思路。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南匈奴族的前身是北方昔日强大的匈奴王朝,由他们今后负责攻伐辽西鲜卑和辽东鲜卑,从感情上来讲,很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更何况还有一个讨回乌兰公主封地弹汗山的现成由头。
炎晟族的前身是漠北鲜卑,虽然人数较另外两支少,而且忠诚度方面也需要继续考验,但让他们负责向北扩张,遇到的阻力将会降至最低,如今北方还在苟延残喘的魁头余部,从心理上自然最愿意投靠同为鲜卑出身的炎晟族。
黄轩族的前身是河西羌胡,这个族群也是赵兴最先尝试进行部落整合的产物,事实证明很有成效。经过整合之后的黄轩族,有了共同的精神领袖胡车儿,而胡车儿又是死忠于赵兴的将领,黄轩族更是有大量族人投身原镇北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黄轩族经过近十年来的不断融合发展,不仅内部日益稳固,而且与汉族逐渐形成了杂居和通婚的局面。黄轩族现在除了生活习俗上与汉人还有一些差异之外,很多黄汉通婚的黄轩族人,开始崇尚给子女取汉名、学汉字,在汉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或许不出百年时间,就会被彻底的汉化。
由黄轩族负责向西凉方向扩张,道理跟让炎晟族向北扩张一样,可以降低民族融合的阻力。西凉地区的异族主要以羌人为主,或多或少跟黄轩族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从感情和民族心理上而言,自然更加容易认同。
在赵兴的谋划里面,大汉北方的广袤疆域,未来只能存在三个少数民族,而且最终也要被汉化驯服,那就是现在已经定下来的黄轩、炎晟以及南匈奴。南匈奴这个称呼太别扭,赵兴迟早会重新命名。当然,这需要等到黄轩族将辽西鲜卑和辽东鲜卑兼并的差不多时再实施。
通往民族融合的路上,赵兴奉行的是一手大棒再加一手糖果的策略,愿意真心臣服和投靠的,自然有比较温和的政策进行安置;不愿意臣服,准备顽抗到底的部落和异族,赵兴则给他们派去了凶名远播的赵子龙军长。
晋国人都知道,上党有五虎,分别是“赤面虎”关羽、“坐山虎”徐晃、“霸天虎”赵兴、“玉面虎”赵云、“笑面虎”张辽。能被冠以老虎这种百兽之王称呼的男人,一般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对于晋国北方四郡的黄轩、南匈奴、炎晟三族而言,他们有个共识,那就是“宁惹魔鬼,不招五虎”。
尽管话是这么说,但以崇尚武力的北方三族而言,他们是因为发自内心地佩服,才编出了这样吓人的顺口溜。在组成复杂的定远军中,各族将士也信奉“宁惹魔鬼,不招五虎”这句话,尤其是在赵云担任定远军军长之后,他们的感受就更加真实和深刻。
对于三哥赵兴对自己屡次进行职务调动的做法,赵云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有坚决彻底的服从。经过十多年来的追随和交往,赵云对于赵兴的认识,早已不是当初的忠诚和服从那么简单。赵兴的睿智、包容与坚定,让赵云非常赞赏,甚至在暗中一直模仿与学习。
赵云的性情,以冷静和稳定出名,如今又加上了坚韧和果断,可以说具备了作为统帅的全部必备素质,也是赵兴最为放心的将领,这从赵兴从来不给赵云配军师的做法就能看出来。
定远军有三万人,由汉人士卒、黄轩族人、南匈奴人和炎晟族人组成,各族人数相差不大。虽然定远军也是名列镇北军团八军之一,但只是排在最后,最大的原因就是成军最晚,而且整体战力明显不如排在最前面的几个军。
赵云非常清楚,如果单论士兵的个体素质,定远军并不比苍狼军、熊罴军和雄武军差多少,与卧虎军、飞虎军的差距也不是非常明显,但在整体战力上却明显不如。原因就在于,定远军的组成过于复杂,经历的大战和血战较少,到现在还没有磨砺出魂魄来。
赵云更知道,赵兴让他来这支成分复杂的部队担任统帅,就是希望他能将这只部队打磨成雄踞并州北方,甚至是大汉北方的一支雄师劲旅。这个任务很艰巨,很有挑战性,但也很光荣。
和手下几位师长经过商议之后,赵云首先从激励士气抓起,准备通过沙场点兵的方式,激发各师的斗志,点燃各族士兵求胜的欲望。
点兵的地点设在五原城外一处开阔的平地上,三万人马全部出动,于一处高台四周列队,等候新任军长赵云的训话。
正午时分,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三万士兵亲眼看到原本高悬的帅旗“镇北定远军赵”被降下,然后升起了一面“护国定远军赵”的新旗帜,军长赵云则是沉声走上了点将台。
高台之上的赵云,身着通体亮银色的明光铠甲,左手向下微曲,握着一柄银白色的剑鞘,右手则呈自然下垂的姿势,双脚略微分开,正好与肩膀取齐,肩后一袭天青色的披风随风翻滚。
此刻的赵云,因为站立的位置有近两丈高,所以可以清楚地看清五支排列整齐的队伍,正围绕在自己四周。同样的,三万士卒也能清楚地看到点将台上的赵云。
从赵云登上高台的那一刻起,定远军三万将士便渐渐感觉到空气中一股凝重的杀气渐渐形成,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杀气不是赵云一人产生的,但杀气的源头绝对是在赵云的身上。
其实,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一种集体催眠所形成的效果。威风凛凛的赵云往台上一站,各师师长自然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他们身后的将领跟着效仿,然后这种气氛自然而然地向四处弥漫,最终的效果就是赵云到现在一语未发,但三万将士却感受到了逼迫和压力。
说到底,气场这种东西在于积累。如果没有“宁惹魔鬼,不招五虎”的心理暗示存在,就算此刻赵兴前来,也无法激起将士们发自内心的那种豪气和振奋。
“诸位将士,从今日起,吾将带领你们纵横北地,兵锋所过之处,尽留定远军威名……”赵云雄浑高亢的声音,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定远军将士们的头顶响起。
第四一一章 西凉辣椒到五原
赵云在三万将士面前,虽然是第一次训话,但他一点也不拘谨和慌张,字字如刀、句句似铁,狠狠地冲击着台下各族士兵的心扉。
“你们看到我身后这面大旗上的字了吗?我们现在的全称是护国定远军,虽然和以前的镇北定远军只有两字之差,但含义已经完全不同!大声地告诉我,你们是什么人 ?!”
“我们是晋国人!”台下最前面的将领首先开口大声回答。
“我们是晋国人!!”三万将士纷纷高声大喊。
等到沸腾的声浪渐渐平复之后,赵云又开口问道:“你们保护的是什么国家?!”
“晋国!晋国!!晋国……”这一次三万将士同声高呼,一浪高过一浪。
“大家的回答很坚定,底气很足!然而,试问一下,我们的本领怎么样?如果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是强如卧虎军那样的敌人,我们能战而胜之吗?”赵云将声音再次提高一些,大声质问台下将士。
被赵云如此一问,各族士兵没有了刚才的底气,许多人低下了头颅,默不作声。尽管士卒们心底很不服气,但在回答赵云这个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赵云太狠了,竟然拉着自己的部队跟天下第一强军卧虎军相比较,这不是自己打脸吗?可赵云真就这么干了。
“我知道,大家心底不服气,觉得我们单个士卒比起卧虎军也不差多少。我还知道,大家心底也承认,三万定远军打不过两万卧虎军!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我们的五根手指头没有攥成一个拳头!因为我们没有严明的军纪、没有团队配合作战的意识、没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赵云说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激动。
“不要告诉我,你们也参加了并州保卫战西线战事,参加了五原城的围歼战役,这些根本算不了什么!当年徐公明军长率领三千卧虎军士卒,可以在五原城下独战和连率领的八万鲜卑大军;张文远军长率领两千卧虎军士卒,可以与六万鲜卑人血战曼柏城,杀敌近万,最后活下来的八百壮士还参与了青泥洼大决战!试问一下,换成是我们,大家能做到吗?!”
“试问一下,换成是我们,大家能做到吗?”赵云的问话久久盘旋在定远军将士心头,让原本目中无人的黄轩、炎晟、南匈奴士卒非常惭愧,原本已经低下的头颅,于是更加低垂。
“抬起你们的头颅来!挺起你们的胸膛来!从今日起,我将带领大家创造属于定远军的辉煌,让护国军的功勋簿上到处都留下定远军的名字!下面,我宣布,定远军全军大练兵活动开始!三个月之后,让我们在实战中检验各师的训练效果!”赵云紧握右手的拳头,从头顶狠狠地划出一道弧线,最终定格在身体的右前方。
于是,在定远军中掀起了一场深入持久的练兵浪潮,直接影响和改变了这支部队以及所属将士的命运。
在定远军开始轰轰烈烈的练兵活动半月之后,五原城迎迎来了一支身份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人数不多,只有三千人,但装备精良,清一色飞虎军轻骑兵的配备,但却不是飞虎军。这支部队的带队将领姓马名超,据说来五原城的目的是进行夏季拉练。
马超怎么跑到五原来了?这是赵兴刻意安排的。自从郭嘉设计生擒了马超,在无名谷中困住三千马家军骑兵之后,马超便深受刺激,决定留在上党学习兵法战策,一晃已经是小半年过去了。
这半年的时间里,马家大公子在卧虎讲武堂内的学习倒也刻苦认真,进步也是非常明显。以前只知道凭着武力莽撞厮杀的小伙子,如今也知道了谋略和计策在战场之上的巨大作用,经常虚心向贾诩和田丰等人请教。至于曾经狠狠奚落过他的郭嘉,这小子总是想办法躲着不见,可能还是觉得没面子吧。
在卧虎讲武堂呆熟了的马超,一颗年轻躁动的心又开始不安分起来,经常跑到赵兴府上纠缠赵兴,要跟赵兴讨教武艺。虽然赵兴现在的武艺也是了得,可他也知道马超绝对不简单,真要打起来估计也得全力以赴。以赵兴现在的身份,实在犯不着“欺负”一个后辈,可也不能总是找理由搪塞,于是赵兴便将这个难缠的家伙丢给了赵云。
赵兴忽悠马超说:“马家贤侄,吾那四弟赵云如今独创了一套惊世骇俗的枪法,名为七探蟠龙枪法,端得厉害非常,已是独步天下。尽然贤侄如此勤勉好学,不妨前往五原城与之讨教一番,定能让你大有收获。汝麾下三千骑兵亦可与定远军进行对阵,正好磨练一番。”
马超听赵兴这么一说,顿时眼睛放光,立即带着自己的三千卫队急吼吼地赶到了五原,声称要与赵云和定远军兵对兵、将对将地切磋一番。
早已接到赵兴密信的赵云,只好抽出时间来,专门应付马超和他麾下三千骑兵。赵兴在信里说的明白,那就是要不留情面地、狠狠地教训马超这个不知天高地厚地家伙,还说什么“玉不琢、不成器”,分明就是以长辈自居。
既然赵兴有命令,那马超这一次拉练就只剩下吃瘪的份。
历史中的马超确实厉害,曾经杀得老曹割袍藏须,而河南河北之地的老百姓也多以马超做门神,可见其威猛不凡。这一世“留学”晋国的马超也确实不凡,但毕竟还是个雏鸟,没有经过大的战阵,又甚少遇到吕布、赵云此等巅峰武将,所以难免傲气浮躁。
赵云跟马超也不客气,直接说想打架可以,十八般兵器任凭挑选,马战步战也是随便,但有个前提,那就是输了之后不许闹事,更不能说赵叔叔欺负小孩子。
赵云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立即让马超火冒三丈。赵兴嘴上捡他便宜也就罢了,可马超从来就没有承认过赵兴是叔叔一辈,现在连号称有君子之风的赵云也来捡便宜,真是让人羞愤难当。于是马超愤然出战,当着定远军和自己手下的三千骑兵,在大校场上跟赵云来了一次马上对战。
关于这次对决的现场过程,也没啥好说的。“玉面虎”的赵云和锦马超二人,一个骑着宝马“云帆”,手拿七探蟠龙枪;一个骑着西凉好马,手提虎头鎏金枪,在大校场上枪来枪往地交手五十回合之后,马超终因枪法不如赵云,被抽下马背,摔了个鼻青脸肿,一张俊脸顿时成了花猫,好不狼狈。
马超麾下三千骑兵心中不忿,于是与胡车儿率领的三千轻骑兵进行对阵,双方尽管手里只拿木质武器,但也是拼尽全力毫不留情。经过一番激烈厮杀,结果三千马家军尽皆落马,而胡车儿一方则有两千人落马。
这两阵对下来,马超算是彻底心服口服,再也不敢仗着自己武艺高超,见了谁都想上去去挑战一番,而是老老实实地扎营五原,跟在定远军身后一起刻苦拉练起来。
马超收敛了桀骜不驯的性子已经非常不错了,可对于赵云而言,这还远远地不够。因为他刚刚收到一封信,发现马家又有一个难缠的主被赵兴送到五原来了……
第四一二章 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