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升迁之路 >

第36部分

升迁之路-第36部分

小说: 升迁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心中由衷的激动。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陈风笑教授和我们王天放局长,我能够走到今天这一场,与他们平时对我的严格要求,不断地鼓励我鞭策我是分不开的。这个奖项与其说是我个人的奖项,不如说是我们邙南县规划局全体人员的奖项,正是在规划局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和锻炼出了我……”

张长河在一旁听着连连点头,心说林远方这个年轻人不错,不但业务能力强,政治觉悟也高,很好地处理了个人荣誉与集体的关系,是一块好苗子。九月份那场大水,林远方能够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偶然的。

王天放脸上挂着微笑,心中却丝毫改变不了对林远方的看法。这时候说话再漂亮能干什么?即使说上一千句一万句,也比不上在设计方案上写上“王天放”三个字。别以为你这时候夹着尾巴做人,老子就不收拾你了。等着瞧吧!

李记者却根本不按照林远方说的话记录,作为记者,他当然明白怎么写新闻价值最大。现在讲究的是眼球效益,一个突出的英雄人物永远比一个突出的英雄群体更能引起轰动效益。更何况李记者完全知道,林远方刚才讲的那些不过是一些套话,是当前体制内人面对着荣誉时不得不讲的一些场面话呢?

第79章 无心插柳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李记者看了看该问的问题都问过了,该发掘的素材都发掘了,觉得差不多了,就伸手对林远方说道:“再次祝贺你获得纽约世界建筑节金奖。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林远方见王天放在那里正襟危坐,估计是等着新华社记者过去采访的,现在听李记者说的话,是根本没有打算采访王天放的意思。于是连忙趁李记者跟他握手的机会说道:“我们王局长也是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我平时不少受他的熏陶。”

李记者急着抢发新闻,他听出了林远方的意思,却故意装糊涂道:“好啊,好啊,下次我们再过来,一定给王局长安排一篇人物专访。”说着就把采访本塞进了包里。

那边钱记者也把照相机盖上镜头盖,装进了摄影包。

“张部长、王局长,谢谢你们的接待。”李记者说道:“我们采访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要赶回去了。”

“那怎么行!”张长河佯怒道:“两位大记者到我们邙南来,怎么也得留下来吃一顿饭啊。是不是嫌我们邙南是小地方,饭菜不入两位大记者的法眼?”

李、钱两位记者连连摆手:“张部长,我们绝对没有那个意思。实在是这个新闻稿太急了,我们要抢着发。下次,我们下次过来,一定好好叼扰叼扰张部长。”

张长河也就是做一做姿态,反正洪书记交代,一定要高规格接待。他把姿态做到了就行,至于两个记者留下来不留下来吃饭,倒是不怎么重要。

“既然两位大记者确实很急,那我就不强留了。”张长河便将李记者、钱记者没人面前的两盒红塔山,给两个记者硬塞了包里去。

到了下面,张长河从后备箱里拿出两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里装着两条红塔山,给李记者、钱记者塞到手里:“烟不好,两位大记者在路上凑乎着抽吧。”

两个记者推辞不过,也只好收下。张长河又把小车司机叫过来,吩咐他开车把两位记者送到天阳市火车站。两个记者又是一番感谢,这才坐上小车匆匆而去。

王天放还是做了一点准备的,没有想到两个新华社记者竟然没有采访他,心中很是愤愤然。见张长河又是烟又是车的,心中更是有些不以为然。这两个记者是针对林远方个人的采访,县里边没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吧?不过这些都是宣传部的事情,王天放自然不会说出来。

司机开着车去送两个记者了,张长河只能步行回去县委,在临走之前,他又伸手拉着林远方勉励了一番:小伙子不错,很替我们邙南县争光。

张长河刚一走远,王天放就冷哼一声,对林远方说道:“年轻人,以后还是安心把精力放到工作上,少搞那些歪门邪道。别忘记了,你是拿着国家工资的!”然后也不看林远方,转身上楼了。

林远方站在那里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悲哀。他的设计作品能够获得纽约世界建筑节金奖,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因为这件事情让刚刚缓和了点关系的单位领导重新又对自己产生了成见,这又是一件比较令人沮丧的事情。不过总的来说林远方心中兴奋的情绪要远远超过沮丧的情绪。纽约世界建筑节金奖,全国第一人呢!

只是林远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陈教授收到他的设计方案之后那么久没有消息,然后五个多月后又忽然拿着这套方案到纽约去了呢?

张长河回去之后,把两位记者采访林远方的情况向洪显国做了汇报。

“哦?是中州龙源湖城市公园的设计方案?”洪显国感觉挺意外的,“林远方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简单呢!上次排水抗灾的时候就让我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这次又给我一个惊喜啊!”

“洪书记一贯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我县涌现出林远方这样优秀人才也在情理之中。”张长河由衷的说道。

“也许新区可以用一用。”洪显国自语了一句,然后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太年轻,资力不足以服众啊!”说着他挥了挥手,张长河就悄悄地退了出去。

两天后,陈风笑教授从美国归来,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向林远方解释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陈教授收到林远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时,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觉得这个设计方案太巧妙了。用后来纽约世界建筑节评委们的话讲,就是林远方这个龙源湖城市公园的设计方案在无愧地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将垃圾遍地、臭气四溢的一个已经丧失生命力的城市湖泊,利用生态原理,用节约城市建设理念和手段,成功地改造和再生了这个频临死亡的湖泊,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野趣的城市公园,通过巧妙利用自然再生和演替原理,并且使这个城市公园实现低成本维护。

当时陈风笑就向中州市推荐了林远方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林远方毫无名气,中州市城建局完全看不上林远方的方案。并且经过几个月的筛选之后,中州市城建局决定采用京城一个著名专家的设计方案,而在陈教授看来,那个专家的设计方案虽然还算优秀,但是和林远方的设计方案比较起来,简直是差太远了。所以陈教授就深为林远方鸣不平。

就在这个时候,陈教授收到了纽约世界建筑节的参赛邀请函,他带着林远方的设计方案过去了,结果竟然获得了规划设计类唯一金奖。这个结果连陈教授都没有想到。而当初陈教授的本意不过是如果林远方这个设计方案能够获得国际上几个知名建筑大师的几句好评,就可以当作资本,回来继续向中州市城建局推销林远方的规划设计方案……

第80章 任老

“规划设计,是讲科学的,又不是讲名气的!”陈教授很是有些义愤:“你这次在纽约建筑节上获得了金奖,我倒要看看,那些官老爷们还会怎么说!”

听着电话里那中气十足的声音,林远方脑海里便浮现出陈教授那鹤发童颜的形象,快七十岁的人了,脾气还和以前一般迂直,丝毫没有分毫改变。只是这种秉性,在眼下的社会是越来越吃不开了。想一想看,眼下还有哪一位教授会为自己学生的一份设计方案和手握大权的官员据理力争,乃至以快七十岁的高龄远赴纽约,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学生的设计方案是最优秀的?

想到这里,林远方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同时又感到有些惭愧,他走上社会刚三年出头,就已经学得如此圆滑变通,还不如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

“老师,您年龄大了,就别和他们生那些闲气,要注意身体啊。”林远方关切地说道,到末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心中憋了很久的那句话说了出来,“老师,这次真的是……谢谢您!”

“远方,谢什么谢?你怎么也沾染了社会上那些习气?”陈教授有些不高兴,“我一个当老师的,为自己学生做一点事情难道不应该吗?再说即使你不是我的学生,见了你这份设计方案我依旧会这么做的!”

教育了林远方半天,陈教授才又把话题转到获奖的事情上:“奖牌和证书我都替你领回来了,你什么时候来中州一趟,把它们取回去。”

“我正想去拜访您和师母呢,有快半年时间没有去看您们了。”林远方说道:“要不这个周末,我过去?”

“好啊,好啊!你师母也一直念叨着你呢,说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也不过来看看。”陈教授高兴地说道:“你星期六就赶过来,我让你师母准备几个拿手菜,咱俩好好喝两盅!”

“看来我又有口福了。师母做的剁椒鱼头,我一想起来就流口水呢!”林远方笑着挂断了电话。

“林科长,下次私人电话尽量短一些,这是办公电话,万一领导有什么急事找我们,打不进来怎么办?”身后响起张海洋的声音。

林远方这才发觉,张海洋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

“张科长,我下次注意。”林远方脸上火辣辣的。他在办公室一向都很注意,接私人电话从来都是一两句就挂。今天因为是和陈教授通话,一时间高兴,就忘记了这些,却没有想到被张海洋逮着机会说了一顿。而平时张海洋甚至是张小军,谁不是抱着个电话讲个没完呢?

张海洋毫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说道:“对了,局办公室严主任让我通知你,局里安排你到老牛河蹲点扶贫,时间是下个月一号开始。你这几天把你手头上的工作整理一下,移交给小张。”

蹲点扶贫?林远方脑袋嗡得一下。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局里竟然会安排他去蹲点扶贫。

在规划局,蹲点扶贫已经演变成一种整人手段,王天放看谁不顺眼,就会安排谁到老牛河去蹲点扶贫。那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小自然村,条件非常恶劣,只有六七户人家。去那样的地方蹲点,连个像样住的地方都没有,只有和一个老光棍挤在一个破石头房子里。更困难的是吃水要跑一两公里,下到数百米深的山沟里去挑上来。往往是挑一担水,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去年局里新分来一个大学生,说话不知道天高地厚,得罪了王天放,被派到老牛河去蹲点扶贫。去了不到十天,这个大学生就连人事档案都不要了,直接跑南方去打工去。

林远方因为是技术骨干,局里很多业务都要用到他,虽然他是樊一民的人,倒是没有被王天放安排去蹲点扶贫。没有想到在他被提拔成副科长,设计方案又在纽约世界建筑节上拿了金奖,却被安排到老牛河去蹲点扶贫了。

林远方心中有一种去找王天放的冲动,最后却按捺了下来,缓缓地坐在那里。张小军却端着茶杯凑了过来:“林科长,你什么时候有空了,就通知我一声啊。”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

……

中原省南部,板桥市,省委书记赵三才正陪着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在田埂上缓缓的走着,周围那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仿佛要连到了天边。

在他们身后不远的地方,板桥市委书记、市长都恭恭敬敬地站在原地,眼睛往赵三才和老人这边望着,却谁也不敢跟过去。

那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就是著名的任老,解放初期就在中央身居高位,现在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了,但是他在党内的影响力任何人都不会低估。省委书记赵三才当初就是他的秘书。

对于任老为什么会出现在板桥市,板桥市的领导们都清楚。这些年来,任老几乎每年都要来板桥市一趟,为的就是寻找他那个不知道还在不在的孙子。

……的时候,任老受到了冲击,连带他唯一的儿子也受到株连。当时他儿子和儿媳下放在板桥市,儿媳还给他生了一个孙子。因为当时小两口受到当地造反派的疯狂批斗,为了保护孩子,小两口只好忍痛把孩子送给了当地的一个老乡。

后来儿媳受不了造反派的疯狂批斗,跳河寻了短见,儿子也被造反派打成残废,奄奄一息地送回了京城。

当时一个老部下冒险把任老偷偷放了出来,见了儿子最后一面。儿子用微弱的声音告诉任老,他唯一牵挂的就是留在板桥市的孩子,让任老以后有机会了,一定要想办法把孩子接过来。在告诉任老那家老乡的地址和姓名之后,儿子那双眼睛永远闭上了。

任老忍痛送别儿子,又把老乡的地址和姓名交给老部下,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把儿子唯一的骨肉给找回来。

可是当老部下动身来到中原省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板桥市那场著名的大洪水,任老告诉他的那个老乡所在村庄,已经被洪水从地图上抹去。

老部下在中原省滞留了十几天,在那些幸存的灾民中拼命打听。可是没有遇到一个那个村庄的村民,灾民们都说,那个村庄就在洪水的水头上,应该没有人能活着出来。在当时,整个村庄都绝了户的情况并不少见。

老部下心中也是黯然,回去把情况告诉了任老。他担心任老过于悲伤,在里面熬不下去,就劝任老,那场洪水虽然大,也许任老的小孙子福大命大,就逃了过去呢?现在洪水刚刚退去,那边情况还很混乱,什么都不好找。等过上半年一年,情况稳定了,那些逃洪水的返回家园,他再去看看,也许能有一些线索呢!

也就是这句话给了任老信心,让任老牛棚里坚持了下来。小孙子一定福大命大,躲过了那场洪水。他没有了爸爸妈妈,但是不能再没有爷爷了。

半年后老部下又去了一趟板桥市,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来到那个村庄,那里已经是一片沃土,根本看不到曾经有村庄存在的迹象。当地人告诉他,存在就被掩埋在这片沃土下面,冬天犁地的时候,不断有人在地里犁出自行车、缝纫机等物件呢!

至于问这个村庄有没有什么人回来过,当地人都摇头,说方圆十来里的村庄都没有见人回来过,想来都在那场洪水中遭了难了。

一年后任老被解放,恢复了党内职务。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板桥市来,寻找他的孙子,结果也是一无所获。但是从那天起,十八年来,任老每年都要到板桥市来,在这里住上个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