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升迁之路 >

第19部分

升迁之路-第19部分

小说: 升迁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天经地义吗?”

林远方怕泉婶回嘴,和泉叔再争执起来,就连忙拉了拉泉婶的手,说道:“妈,咱们站这里干嘛?先回病房啊。”

“对,咱们回病房。”泉婶白了泉叔一眼,低声对林远方说道:“别听你爸的,他死心眼儿。你干出了成绩,该伸手要奖励就要伸手要奖励……”

一家人刚回到病房不久,病房门就被推开了,科长张海洋带着张小军走了进来。

“科长,你们怎么来了?”林远方连忙站起身来,把张海洋和张小军往椅子上让。张小军的脸耷拉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泉婶连忙张罗着给张海洋和张小军倒水。至于那洋奶粉,泉婶却没有舍得给张海洋和张小军冲泡。又不是县委书记,那么金贵的奶粉,还是留给儿子补身体吧。

“远方啊,这几天科里比较忙,你生病住院,也实在抽不出人手过来陪护,这一点上还请你多多体谅啊。”张海洋开口就是一副道歉的模样。

林远方一开始还有点纳闷,张海洋这是道的哪门子歉啊?按照局里的惯例,只有科长以上的干部住院了局里才会派人过来陪护。自己一个普通科员住院没有陪护,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张海洋为什么要郑重其事的上门来向自己道歉呢?

这个念头在脑海里也就是一闪而过,林远方旋即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肯定是上午县委书记洪显国在病房里说的那番“为什么规划局不派护工过来,要劳动两位老人家在病房里守着”的话。

洪显国这番话在林远方看来,是领导在特定场合的应景话,只是为了表示领导对林远方的病情的一种关心和体贴,当不得真的。却没有想到在王天放那里却当真了,还郑重其事地让张海洋过来道歉。

“科长,你太客气了。阑尾炎不过是一个小手术而已,哪里用得着派人陪护啊?再说我爸爸妈妈也都在医院照顾我呢!”林远方客气地说道。

“二老年纪都大了,还要在医院跑来跑去照顾你,让人于心不忍啊。”张海洋指着张小军说道:“小张的工作正好忙完了。所以科里就决定,让小张来医院照看你几天。”

林远方这才明白,为什么张小军的脸拉得比驴都长,好像是谁欠他二斤黑豆一般。

“不用了,不用了。”林远方连忙说道:“我现在行动自如,不需要什么人照顾。再说明天上午就拆线出院了。”

“那怎么能行?即使明天出院,不是还有今天一晚上呢吗?”张海洋拿出一副不容拒绝的口吻:“远方,你就不要拒绝了。派小张来照顾你,这是我的意思,更是王局长的意思。”

林远方也真有点哭笑不得了。他最需要照顾的是做完手术的头一天,那时候局里没有派人过来陪护,现在马上就要拆线出院了,局里倒是郑重其事的派出一位护工来,而且还不容他拒绝。

“那……那就辛苦小张了。”林远方只好答应下来。仔细想一想,他其实也能明白王天放的心思。虽然说县委书记洪显国当时说的特定场合的应景话,但是下面的人却不能当做应景话去听,必须要认真对待,否则万一领导发现你没有按照他的话去做,那么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就要大打折扣,以后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周折来弥补这个折扣。对领导来说,你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他一万次指示,他可能不会记得,但是只要你在某一件事情上没有完全按照领导的指示去做,领导就会记忆非常深刻。

就拿派人照顾林远方这件事情来说,既然洪显国批评过了,那么王天放就要去改正、去弥补,即使是林远方明天要出院,今天晚上也要派人过来陪护,反正也不用他王天放亲自过来,只要交代下去,自然会有人过来照顾林远方的。虽然说不派人过来陪护洪显国也不一定会知道,但是万一洪显国知道了呢?

“没什么,照顾你是应该的。”张小军强笑着说道:“你是咱们科的顶梁柱,咱们局里的青年专家,也是这次县里抗灾排水的英雄,能为你服务是我的荣幸。”

听着张小军话里带着那一股扑鼻的酸味,林远方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计较。和这种人计较,犯得上吗?

“小张,局里把这个照顾远方同志的重任交给你,你可一定要认真对待,把远方同志照顾好!”张海洋当然也看出了张小军那点小心思,他板着脸给张小军打了打预防针,这才挥手告辞,把张小军留在了病房。

这时候护士长带着几个护士进来,笑着对林远方说道:“小林,换病房了。”

“换病房?换到哪里啊?”林远方一愣。

“高干病房啊。”护士长说道:“周院长没有告诉你吗?”

第41章 头版头条

林远方哭笑不得,明天就要出院了,今天还搬哪门子高干病房啊?他知道这不过是“陪护”事件的翻版,也不为难护士,搬就搬吧,反正还没有住过高干病房,今天也去享受享受。

听说儿子要搬到高干病房,泉叔和泉婶老两口也是喜不自胜:乖乖,高干病房!那家伙得多高级啊?光听名字就让人眼红心热!

眼见护士帮忙搬东西,张小军也不能不动手。他毕竟是来陪护的,不是来当甩手掌柜的,要多少做一个样子。于是他就不情不愿地提着一只暖水瓶,跟在扛着铺盖卷的两个小护士后面,往高干病房走去。

虽然是县级医院,高干病房的装修和设施并不比市级人民医院的高干病房差多少,病房里不但有独立的卫生间,还外面还带着一间小会客室,看起来就和宾馆里的套间差不多,只是面积要比宾馆里的套间小一些。

进了病房,泉叔一下子被镇住,乖乖,就是高级嗳!木地板木墙裙,还贴着墙纸,带着里外间,这还是看病的地方吗?

泉婶也很高兴,在病房里左看右看的,儿子能住这样高级的地方,当妈的脸上也有光不是?她推开了卫生间的门,吓了一跳。这是干啥的?墙根一个长方形白白的大盆子,旁边还有一个白色瓷墩,上面还有盖子,这些玩意儿都是些啥家伙?

她悄悄地把泉叔拉过来,问泉叔这间小房子里面都是些啥。泉叔得意洋洋地笑着,说道,不知道吧?那个大盆子叫浴盆,是用来洗澡的。这个白瓷墩叫马桶,是用来解手的。

解手?泉婶张大了眼睛:那不就是茅厕吗?

对啊,是茅厕。

真恶心,这茅厕就在房间里,还不臭烘烘的,让人咋住啊!泉婶眉头就皱了起来。

哎呀,孩他娘,你知道啥?城里人都是这样,凡是高级的地方,家里都有茅厕。那些普通人家,才会到外面的公共厕所呢!

张小军在一旁听着泉叔泉婶的对话,心中偷笑。本来他见林远方住进这么高档的高干病房,心中酸溜溜的,现在总算找到了一点平衡:林远方不过是乡下的土包子罢了,即使他住进总统病房,也是一只地道的土包子。还有他老爹老妈,带出来干啥?地道的农村人,一点素质都没有,不够丢人现眼的。

这边刚在高干病房安顿下来,那边周院长又过来了,说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医院专门在外面酒店里安排了一桌团圆饭,让林远方带着父母前去赴宴。

林远方忙了一下午,早已经是饥肠辘辘。见周院长已经安排好了,他也不矫情,一顿饭么,反正也不是周院长个人出钱,都是慷国家之慨,吃就吃了。中秋之夜么,在酒店吃饭,总比在医院吃饭来得吉祥喜庆。于是带着父母欣然赴宴。

到了第二天上午,周院长亲自过来为林远方检查了身体,然后让外科主任亲自上阵,为林远方拆了伤口的线。

拆过线之后,林远方就要办理出院手续。周院长说什么都不同意,一定要让林远方在医院再观察两天。说这不但是医院的意思,也是规划局王局长的意思。一定要保证林远方彻彻底底的康复后,才能出院。

林远方再一次哭笑不得,一个阑尾炎而已,刀口都拆线了,还有啥不康复的?争拗不过周院长,他只好答应在医院再“观察”两天。

其实林远方也明白,这个“观察”不是观察他的病情,而是观察县委书记洪显国会不会再到医院里来。今天洪显国忙着准备迎接省委赵三才书记的到来,肯定不会过来。可是明天上午赵书记走了之后呢?难保洪显国不会心血来潮,来医院看望林远方,毕竟在排水这件事情上,林远方是立了大功的。周院长让他搬到高干病房,规划局派来张小军陪护,不就是为这件事情准备的吗?

罢了罢了,与人方便,也是与己方便,那就在医院再养两天吧。

……

经过两天的忙碌,洪显国终于胜利完成接待省委赵书记的视察任务,把赵书记送走了。应该说,这次接待工作是非常成功的,让洪显国大大的在省委书记赵三才面前露了一把脸。洪显国清楚地记得省委书记赵三才在邙南县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特别高兴。邙南县遭遇了百年难见的特大暴雨,人民群众损失惨重啊!可是,全县人民在邙南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发扬拼搏精神,不等不靠不要,想千方设百计,在极短时间内排出了积水,确保县城不失,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说明邙南县干部群众门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很努力,很踏实,很辛苦,也很有成效,一条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为全省做了好榜样,应该大力宣传。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在洪显国的记忆中,自从赵三才从外省调到中原担任省委书记以来,是从来没有给予哪一个县级领导机关以这么高的评价的。

正在坐在皮转椅上暗笑,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响了起来,洪显国接起了电话,里面传来在省委宣传部担任副处长党校同学周至国的电话:“老同学,恭喜你啊!我告诉你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洪显国精神一阵。

“赵书记在你们邙南县小城镇建设的汇报材料上做了批示。”周至国停顿了一下,“我给你念念赵书记批示的原文啊:我欣喜地看到,邙南县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为全省做了好榜样,应该大力宣传。”

“真的吗?快,快把这个批示传真给我。”洪显国激动地说道,其实这个文件过两天也会一层一层下发,传到他这里。但是洪显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个时候就要看。

“嘿嘿,我就知道你忍耐不住。好,我这就给你传去。”周至国笑着说道:“老同学,你就等着上明天上午《中原日报》的头版头条吧!”

第42章 用人之道

收到传真,洪显国迫不及待地抓到手里,赵三才遒劲有力的字体跃然纸上:我欣喜地看到,邙南县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为全省做了好榜样,应该大力宣传。

果然,果然是这样,周至国说的一字不差。洪显国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抓住拿一纸传真看了又看,舍不得放下。直到把批示上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背诵出来。甚至闭上眼睛,他脑海里都能浮现出赵三才的批示,不只是内容,而是完完整整的一副图案,是对省委书记批示的完整再现,包括批示中每一个字的书写比划力道,都清晰地刻在洪显国的脑海里:比如批示中“欣喜”两个字,用笔活泼,字型丰润挺拔,让人一睹之下就能感受到外溢的喜悦;而“宣传”两个字,则是线条刚健硬瘦,结构内紧外松,但是最后“传”字那一点却重重地一顿,整个字体立刻呈现出剑拔弩张之势,仿佛一个人绷紧了全身力气,准备放声呐喊……

虽然以前没有和赵三才有过直接接触,但是洪显国对这位中原省的最高领导的行事风格还是很做过一番研究的。作为省委书记,赵三才的领导风格相当内敛,一般不会随便说什么或者做什么,但是一旦说了或者做了,则意味着赵三才开始注意某个人或者关注某件事了。

这次赵三才下来考察,在现场对邙南县的小城镇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不说,事后还破天荒地在邙南县的汇报材料上批示了四十六个字,其背后的意味究竟是什么,洪显国自然能够明白。他知道,这次真的走运了。当然,洪显国并不会因为赵三才的这份批示,就忘乎所以地认为,赵书记打算重用他了,这份批示是为提拔他做舆论准备。毕竟他只是个小县委书记,和省委一把手隔的太远,赵三才不可能因为一次良好的考察印象就提拔他。但是,赵三才这个批示至少说明,洪显国已经进入了赵三才的视野内。只要洪显国以后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表现,那么终将有一天,赵书记的佛光会普照到他的身上。

这个时候,洪显国思绪忽然间飘到林远方身上,他心中想到,这个年轻人,年纪不大,能耐不小,这次多亏了他,自己才能够在这次百年难遇的暴雨中化险为夷。而且这个林远方待人接物还谦虚谨慎,一点都见不到时下年轻人身上常有的张扬。不过单凭这一件事情还看不出什么,以后要多多观察,假如这个小家伙真的是一块质地优良的璞玉,那么好好雕琢一下,将来可是施以大用的。

想到这里,洪显国就让秘书李成江去把县委办主任何鹿鸣给请来。

工夫不大,何鹿鸣就来到洪显国的办公室,站在办公桌前等候洪显国的吩咐。

“老何啊,规划局那个林远方,现在情况怎么样了?”洪显国捧着水杯问道。

何鹿鸣没有想到洪显国还会关注林远方,他迟疑了一下,说道:“洪书记,这两天我都在忙着省委赵书记考察的事情,林远方那边就没有顾得上问。”

“这个可不好吧?”洪显国一下子放下了水杯,“你是怎么做工作的?不要让人以为,我们眼里只有上级领导,没有人民群众。更何况林远方同志还在这次抗灾排水中立了大功的?”

“是是是,您批评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何鹿鸣红着脸说道:“我这就打电话去问一下情况。”

“这就对了嘛!”洪显国又端起了水杯:“你马上打电话去问一下情况,如果林远方还没有出院,你就代表县委过去看望一下。”

“是是是。”何鹿鸣连声应着,退了出去。

望着何鹿鸣的背影,洪显国轻轻摇了摇头。何鹿鸣是他一手提拔到县委办主任的位置上的,也是洪显国到邙南来两年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