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路由器基本知识及应用实例(DOC格式) >

第21部分

路由器基本知识及应用实例(DOC格式)-第21部分

小说: 路由器基本知识及应用实例(DOC格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Router D' router id 4。4。4。4
'Router D' ospf
'Router B…ospf' area 0
'Router B…ospf…area…0。0。0。0' network 192。1。1。0 0。0。0。255 
在路由器A上运行display ospf peer来显示OSPF邻居,注意路由器A有三个邻居。
每个邻居的状态都是full,这意味着路由器A与它的每个邻居都形成了邻接(路由器A和C必须与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形成邻接,才能分别充当网络的DR和BDR只有DR和BDR)。路由器A是网络中的DR,而路由器C是BDR。其它所有的邻居都是DRother(这意味着它们既不是DR,也不是BDR)。
将路由器B的优先级改为200:
'Router B…Ethernet1/0/0' ospf dr…priority 200
在路由器A上运行display ospf peer 来显示OSPF邻居,注意路由器B的优先级变为200;但它并不是DR。
只有当现在的DR不在网络上了后,DR才会改变。关掉路由器A,在路由器D上运行display ospf peer命令可显示邻居,注意本来是BDR的路由器C成为了DR,并且路由器B现在也是BDR。
若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被移走后又重新加入,路由器B就被选为DR(优先级为200),路由器A成为了BDR(优先级为100)。关掉所有的路由器再重新启动,这个操作会带来一个新的DR/BDR选择。
4。3。2。2。2 配置OSPF虚链路
组网需求
在下图中,区域2没有与区域0直接相连。区域1被用作运输区域(Transit Area)来连接区域2和区域0。路由器B和路由器C之间配置一条虚链路。
组网图

配置OSPF虚链路的组网图
配置步骤
# 配置路由器Router A:
'Router A'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outer A…Ethernet2/0/0' ip address 192。1。1。1 255。255。255。0
'Router A…Ethernet2/0/0' quit
'Router A' router id 1。1。1。1
'Router A' ospf
'Router A…ospf' area 0
'Router A…ospf…area…0。0。0。0' network 192。1。1。0 0。0。0。255 
# 配置路由器Router B:
'Router B'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outer B…Ethernet2/0/0' ip address 192。1。1。2 255。255。255。0
'Router B…Ethernet2/0/0' interface ethernet 1/0/0
'Router B…Ethernet1/0/0' ip address 193。1。1。2 255。255。255。0
'Router B…Ethernet1/0/0' quit
'Router B' router id 2。2。2。2
'Router B' ospf 
'Router B…ospf' area 0
'Router B…ospf…area…0。0。0。0' network 192。1。1。0 0。0。0。255 
'Router B…ospf…area…0。0。0。0' quit
'Router B…ospf' area 1
'Router B…ospf…area…0。0。0。1' network 193。1。1。0 0。0。0。255 
'Router B…ospf…area…0。0。0。1' vlink…peer 3。3。3。3 
# 配置路由器Router C:
'Router C'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outer C…Ethernet2/0/0' ip address 152。1。1。1 255。255。255。0
'Router C…Ethernet2/0/0' interface ethernet 1/0/0
'Router C…Ethernet1/0/0' ip address 193。1。1。1 255。255。255。0
'Router C…Ethernet1/0/0' quit
'Router C' router id 3。3。3。3
'Router C' ospf
'Router C…ospf' area 1
'Router C…ospf…area…0。0。0。1' network 193。1。1。0 0。0。0。255 
'Router C…ospf…area…0。0。0。1' vlink…peer 2。2。2。2 
'Router C…ospf…area…0。0。0。1' quit
'Router C…ospf' area 2
'Router C …ospf…area…0。0。0。2' network 152。1。1。0 0。0。0。255
4。3。2。2。3 配置OSPF邻居认证
组网需求
在下图中,路由器A与路由器B交换路由更新时采用纯文本认证,而在与路由器C交换路由更新时使用MD5密文认证。
路由器A的以太网接口与路由器B的以太网接口在OSPF区域0内。路由器A的POS口与路由器C的POS口都在区域1内,它们都为区域1配置了MD5认证。
组网图

配置OSPF邻居认证的组网图
配置步骤
# 配置路由器Router A:
配置接口pos1/0/0的网段193。1。1。0所在的区域1支持MD5密文验证,验证字标识符为1,验证字为password。
配置接口ethernet 2/0/0的网段192。1。1。0所在的区域0支持明文验证,验证字为password。
'Router A'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outer A…Ethernet2/0/0' ip address 192。1。1。1 255。255。255。0
'Router A…Ethernet2/0/0' ospf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password
'Router A' interface pos 1/0/0
'Router A…pos1/0/0' ip address 193。1。1。1 255。255。255。0
'Router A…pos1/0/0' ospf 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password
'Router A' router id 1。1。1。1
'Router A' ospf
'Router A…ospf' area 0
'Router A…ospf…area…0。0。0。0' network 192。1。1。0 0。0。0。255
'Router A…ospf…area…0。0。0。0'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Router A…ospf…area…0。0。0。0' quit
'Router A…ospf' area 1
'Router A…ospf…area…0。0。0。1' network 193。1。1。0 0。0。0。255
'Router A…ospf…area…0。0。0。1' authentication…mode md5
# 配置路由器Router B:
'Router B'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outer B…Ethernet2/0/0' ip address 192。1。1。2 255。255。255。0
'Router B…Ethernet2/0/0'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password
'Router B' router id 2。2。2。2
'Router B' ospf
'Router B…ospf' area 0
'Router B…ospf…area…0。0。0。0' network 192。1。1。0 0。0。0。255
'Router B…ospf…area…0。0。0。0'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 配置路由器Router C:
'Router C' interface pos 1/0/0
'Router C…pos1/0/0' ip address 193。1。1。2 255。255。255。0
'Router C…pos1/0/0' ospf 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password
'Router C' router id 3。3。3。3
'Router C' ospf
'Router C…ospf' area 1
'Router C…ospf…area…0。0。0。1' network 193。1。1。0 0。0。0。255
'Router C…ospf…area…0。0。0。1' authentication…mode md5

4。1。3。2 典型集成化IS…IS配置案例
组网需求
如0所示,A、B、C和D四台路由器属于同一自治系统中。这四台路由器上运行IS…IS路由协议,从而实现路由的互通。在网络设计中,A、B、C和D四台路由器属于同一个区域。
组网图

IS…IS配置举例
配置步骤
# 路由器RTA的配置:
'RTA' isis
'RTA…isis' network…entity 86。0001。0000。0000。0005。00
'RTA'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TA…Ethernet2/0/0' ip address 100。0。0。1 255。255。255。0
'RTA…Ethernet2/0/0' isis enable
'RTA…Ethernet2/0/0' interface pos 1/0/0
'RTA…pos1/0/0' ip address 100。10。0。1 255。255。255。0
'RTA…pos1/0/0' isis enable
'RTA…pos1/0/0' interface ethernet 3/0/0
'RTA…ethernet 3/0/0' ip address 100。20。0。1 255。255。255。0
'RTA…ethernet 3/0/0' isis enable
# 路由器RTB的配置:
'RTB' isis
'RTB…isis' network…entity 86。0001。0000。0000。0006。00
'RTB'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TB…Ethernet2/0/0' ip address 200。0。0。1 255。255。255。0
'RTB…Ethernet2/0/0' isis enable
'RTB…Ethernet2/0/0' interface ethernet 3/0/0
'RTB…ethernet 3/0/0' ip address 200。10。0。1 255。255。255。0
'RTB…ethernet 3/0/0' isis enable
'RTB…ethernet 3/0/0' interface pos 2/0/0
'RTB…pos 2/0/0' ip address 100。10。0。2 255。255。255。0
'RTB…pos 2/0/0' isis enable
# 路由器RTC的配置:
'RTC' isis
'RTC…isis' network…entity 86。0001。0000。0000。0007。00
'RTC' interface ethernet 1/0/0
'RTC…Ethernet1/0/0' ip address 200。10。0。2 255。255。255。0
'RTC…Ethernet1/0/0' isis enable
'RTC…Ethernet1/0/0'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TC…Ethernet2/0/0' ip address 200。20。0。1 255。255。255。0
'RTC…Ethernet2/0/0' isis enable
# 路由器RTD的配置:
'RTD' isis
'RTD…isis' network…entity 86。0001。0000。0000。0008。00
'RTD' interface ethernet 1/0/0
'RTD…Ethernet1/0/0' ip address 100。20。0。2 255。255。255。0
'RTD…Ethernet1/0/0' isis enable
'RTD…Ethernet1/0/0' interface ethernet 2/0/0
'RTD…Ethernet2/0/0' ip address 100。30。0。1 255。255。255。0
'RTD…Ethernet2/0/0' isis enable 
配置完成后,可在各路由器上分别使用display isis peer命令查看邻居关系的建立情况。

4。4  业务配置
4。4。1  MPLS基本原理
4。4。1。1 MPLS概念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简称,它用定长的短标签来封装分组。所谓多协议是指MPLS支持多种协议,例如IP、IPv6、IPX等,所谓标签交换就是对报文附上标签,根据标签进行转发,而不必像IP那样需要进行复杂的路由查找和转发。MPLS技术最初是为了综合IP技术和ATM技术的优点而产生的。IP的特点是面向无连接的控制和无连接的数据转发,ATM的特点是面向连接的控制和面向连接的转发。MPLS采纳了面向无连接的控制和面向连接的数据转发。MPLS从各种链路层(如PPP、ATM、帧中继、以太网等)得到服务,又为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MPLS能从IP路由协议和控制协议中得到支持,同时还支持基于策略的约束路由,路由功能强大、灵活,可以满足各种新应用对网络的要求。
MPLS最初是用来提高路由器的转发速度而提出一个协议,但是由于其固有的优点,它的用途已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在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VPN、QoS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日益成为大规模IP网络的重要标准。
标签及其结构
标签
标签为一个长度固定、具有本地意义的短标识符,用于标识具有相同特性的报文。具有相同特性的报文称为一个转发等价类FEC(Forwarding Equivalence Class)。一般根据报文的IP地址前缀或者主机地址来划分FEC。所以分组上的标签其实就代表分组所属的FEC。具有相同标签的报文在转发时将做同样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FEC具有全局意义,而标签仅是一个局部概念。即在MPLS网络中,一个FEC在不同的LSR中可能会被附上不同的标签。
标签在分组中的位置
通常标签位于链路层帧头和网络层报文之间,称为帧模式,如0所示。以太网/SONET/SDH分组封装即采用这种格式。在ATM网络中,在链路层封装报文时可以采用帧模式,也可以采用信元模式。信元模式直接用VPI/VCI作为标签。
标签可以嵌套,即可以有多层标签。

标签在分组中的封装位置
标签的结构
标签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标签的结构
标签的长度为4个字节,共有4个域:
Label:标签值,长度为20bits,用于转发的指针。
Exp:3bits,保留,通常用于定义QoS优先级。
S:1bit,MPLS支持标签的分层结构,即多重标签。值为1时表明为最底层标签。
TTL:8bits,和IP分组中的TTL意义相同。
标签的控制
标签分配
在MPLS体系中,我们将参与转发报文的设备称为标签交换路由器LSR(Label Switching Router),根据数据的流动方向,将流出数据的LSR称为上游LSR,将接收数据流的LSR称为下游LSR。上游和下游是相对的,如果从相反的方向也有数据流,则原来的上游就变成此时的下游了。
将特定标签分配给特定FEC的决定是由下游LSR作出,下游LSR随后通知上游LSR,即标签由下游LSR指定。分配标签方向是从下游到上游。
标签分配方式
MPLS中使用的标签分配方式有两种:下游自主标签分配DU(Downstream Unsolicited)和下游按需标签分配DoD(Downstream…on…Demand)。
对于一个特定的FEC,下游LSR无须从上游LSR获得标签请求消息即进行标签分配的方式,称为下游自主标签分配。
对于一个特定的FEC,下游LSR在收到上游LSR的标签请求消息之后才进行标签分配的方式,称为下游按需标签分配。
具有标签分配邻接关系的上游LSR和下游LSR之间必须对使用哪种标签分发方式达成一致。
标签保持方式
标签保持方式分为两种:自由标签保持方式和保守标签保持方式。
例如,有2个LSR:Ru和Rd。对于一个特定的FEC,如果Ru收到了来自Rd的标签绑定:当Rd不是Ru的下一跳时,如果Ru保存该绑定,则称Ru使用的是自由标签保持方式;如果Ru丢弃该绑定,则称Ru使用的是保守标签保持方式。
当要求LSR能够迅速适应路由变化时可使用自由标签保持方式;当要求LSR中保存较少的标签数量时可使用保守标签保持方式。
LSP
在MPLS网络中,具有相同FEC的分组将经过相同的LSR,这些LSR所构成的路径就成为标签交换路径LSP(Label Switch Path)。LSP的建立是由信令协议来完成的。常用的信令协议有: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CR…LDP(Constrain…based Routing LDP)、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E、MBGP、PIM。
4。4。1。2 MPLS体系结构
MPLS网络结构
如下图所示,MPLS网络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标签交换路由器LSR,由LSR构成的网络叫做MPLS域,位于区域边缘和其它用户网络相连的LSR称为边缘标签路由器LER(Label Edge Router),位于区域内部的LSR则称为核心LSR。核心LSR可以是支持MPLS的路由器,也可以是由ATM交换机升级而成的ATM…LSR。分组被打上标签后,沿着由一系列LSR构成的标签交换路径LSP(Label Switch Path)传送,其中入口LER叫Ingress,出口LER叫Egress。

MPLS基本原理
标签报文的转发
在节点Ingress,将进入网络的分组根据其特征划分成转发等价类FEC。这些具有相同FEC的分组在MPLS区域中将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