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黄土悲歌 >

第6部分

黄土悲歌-第6部分

小说: 黄土悲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里的老鼠越来越少,这让王德江很郁闷。哪像几年前,大白天的,老鼠满大街跑。运气好时,一天能逮上百只。把它们扔进水里,加热煮沸一个小时,老鼠毛会自动脱落,把煮熟的老鼠捞出来,放进凉水里。然后,用刀把老鼠一劈为二,放进油锅里炸熟。想吃的时候撒上一点孜然和碎盐。那滋味,简直媲美狗肉。

  油炸老鼠算是王德江的一项发明,除此外他还有很多发明。譬如,他曾经发明了手动风扇。以往,每到割麦时节,村民们都扬场发愁。扬场需要风,可每年收获的那几天的风要么就是太小,要么就是风向不正常。有时候,大半夜的来风了,村民们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慌忙地赶到场里,风没了。

  王德江的人力风扇是用两块大木头板子做风叶,每块板子足有三米多长。两块板子呈十字形用铁丝绑在一起。在用铁片做成齿轮,要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的齿轮做一个摇动把柄,用自行车链条带动。

  测试那天,全村人都去了。王德江拿了几个三声炮响,王德江亲自上阵。效果不错,风力很大,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沉了。扬一场麦子下来,把王德江的胳膊累脱臼了。

  他的第二项发明是木排叉。以往,收割后的麦子要用绳子绑起来,再装上车。这种方法不仅慢还费劲。自他发明了木排叉后,拉麦子也不用绑了,直接上车,不仅快,还装的做。直到现在村民们都还使用着。


10对话


  没发现老鼠,王德江很失望。他脱下裤子,撒了泡尿,抖了抖,提上裤子。转身回到房间里,扛起粪头,迎着朝阳,朝地里走去。已过了端午节,马上就要收割了。田地里,一片金黄。微风拂来,吹起一个接一个的麦浪。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麦香。咕咕鸟开始啼叫,似乎在催促着人们赶快收割。

  王德江的地在村东头,第一块,有一亩三分。前年刚分的地。老了老了,竟然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看着自家地里金黄的麦穗,他对明天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尽管希望对于他来说是很吝啬的。但他依然很高兴今日的生活。如果她还活着,那该多好啊。

  他不敢在想下去,怕勾处浑浊的泪水。像他这么大岁数的人,要是让村里的看到流泪,可真就成了笑话。

  “二爷,我刚想去你家找你,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你了。”

  他回过头,看清给他说话的人是王天奎。虽然他很反感王天奎,双水村的人都反感他,他似乎没有理由不反感他。可在他内心里,他却为王天奎大无畏的精神而喝彩。无意中,他把王天奎当做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他比自己年轻时还要勇敢,至少在追求所谓的真爱中,如果他当初有他一半的霸道和不讲理,他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光景。

  “找我?有啥事?”王德江没好气地问。

  “这是您家的麦子?长得真好,今年一定是个好收成。”王天奎说。

  “你想说啥?”王德江问。

  “您都八十多了,这么多麦子您忙的过来?要不这样,您今年的麦子包给我好了。我帮你收割。”

  “王天奎,你是不是有事求俺?”

  “二爷就是聪明。”王天奎说,“也没有多大的事,就是想让你替俺说句话。俺喜欢廉瑛,咱村里人都知道。俺这次回家,盖了三间大瓦房就是要娶廉瑛。可是何德才那个老狗死活不同意。俺想让您替俺说几句好话。”

  “王天奎,勾引寡妇那可是遭天打雷劈的事。”

  “俺不是勾引。俺们是双方都情愿的。”

  “廉瑛愿意?”

  “五年前都愿意了。”

  “那俺也不能帮你这个忙。”王德江掐了几个麦穗,在手里搓弄,除去麦壳,把手里的麦仁塞进嘴里。王天奎也顺手掐了几个。王德江反手打了王天奎一下,骂道:“狗×勒,这是俺的地,要吃掐你自家的去。”

  “您家的好吃。我就喜欢吃。您要是不答应,我天天坐在这里掐您家的麦穗。”

  “你个狗×勒威胁我?”

  “俺要不看着你年纪大,俺就揍你了。”两人正吵着架,忽听到一人唱戏:

  “诶,东家歹,西家好。

  咱说说双水村的王天宝。

  王天奎真能干,

  二十岁离家把钱赚。

  赚大钱,发勒快,

  回家就把瓦房盖。

  盖瓦房,真喜庆,

  你出力来我出工。

  要力气,俺没有,

  要本事,俺不行,

  俺只能说一段莲花落表表俺的好心情。”

  听唱间,村里的傻三打着呱嗒板,说着莲花落走过来。莲花落起源于宋,形成于明,是一种通俗的下里巴人艺术。傻三的莲花落是从他爷爷那里遗传下来。傻三本姓杨,当年,双水村发大洪水那年,他爷爷坐着一个大树身子,打着莲花落漂流而来。


洪水


  说起那场洪水,约莫三四十年了。刚土改完,当时村支书还是王兆祥,王文成的爷爷。白天宣布上级土改政策,傍晚时分,村里的土路上出现了好多老鼠和长虫。那叫一个多啊,王德江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的长虫,一条接一条,铺满了整个道路。王兆祥下令,要全村人全力捕杀长虫。捕杀多者有公分奖励。接下来,整个双水村的人像疯了似的,有拿着锄头,有扛着铁锹,还有拿着家里的擀面杖,一场浩浩荡荡的杀蛇行动大张旗鼓地展开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苦战,双水村人捕灭了最后一条青花蛇。然后,他们把所有蛇的尸体聚集在一起,放火焚烧。

  就在焚烧长虫的那个夜晚,午夜十二点,双水村人都听到“呼”的一声,当他们醒来时,自己的床已经在水上飘着。黑夜中,猪狗叫声,人们的呼喊声,房屋倒塌声,此起彼伏。小时曾听老人说过天塌地陷的故事,似乎这个故事的起源于那夜的洪水。

  天亮后,王德江在一棵老槐树上挂着。夜里光顾着逃生,忘记穿衣服了。自家的老二在外面雄赳赳地挺着。看着漫无边际的洪水,王德江感慨万千,自己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有碰过女人,要是就这样死去。阎罗知道了也会看不起自己。反正是活的机会很渺茫,何不在临死前大胆一次。

  他跳进水里,往他大哥家游去。一路上,看到到水中飘着猪啊羊啊还有大黄牛的尸体,还有零星的死人。活着的都在树上挂着,有人哀嚎,有人绝望。老天爷似乎并没有就此打住残酷的行为。瓢泼大雨从早晨开始就下个不停。若不是王德江游泳技术好,有好几次都差点让雨水淹死。好不容易有道王德海家里,王德海正趴在房檐上嚎啕大哭。他看王德江来了,告诉他自己的老婆和侄子王满仓还在屋里。

  王德江冲进房间,见李秀丽在梁头上坐着,一手把着梁头,一手揽着王满仓。李秀丽仅仅穿了一个裤头,双腿泡在水里,两个白白的****耷拉着。李秀丽看到王德江,兴奋地摇晃身体,她那两个大****也跟着摇摆,看得王德江的眼睛都要花了。

  “大嫂,跟我走。”

  “你把你侄子满仓带走。”

  “俺是来救你的。”

  “俺知道。”李秀丽说,“狗×的王德海光顾着自己跑,连儿子都不要了。”

  “俺看见他了,在房檐上趴着,像狗一样。他喊我,我没有搭理他。”

  “俺知道,俺对不起你。”

  “你不知道。”王德江游到李秀丽身边,一手扶着李秀丽,一手拉着她的手,浸入水里。在水中,李秀丽的手摸到了王德江的老二,直挺挺地站着。李秀丽身子一颤,瞟了王德江一眼,没有说话。

  “俺看这洪水,没边没沿。谁都逃不掉,紧多是多活两天少活两天的。俺不想带着遗憾死。”

  “俺明白。”李秀丽用手轻轻地摸了摸王德江的老二,说,“你先把满仓弄出去。我跟你走。”

  王德江接过满仓,踩着水,出了房间,把满仓交给王德海。王德海接过满仓。说:“你狗×的在屋子里能大会子干啥?还不快过去,把您大嫂抱出来。”

  “要不看着你是按大哥,我早就揍你了。”王德江给了王德海一巴掌,返身回到屋里。李秀丽站起来,脱了裤头,冲王德江扑来。两人在水中紧紧地搂着,李秀丽一手拉着王德江的老二,塞进自己****里。一股暖流袭击了王德江的身体,王德江一使劲,把李秀丽压进了水里。好久没有反应,王德江慌了,忙把李秀丽抱起来时,李秀丽险些被洪水淹死。

  王德海见自己老婆久久不过来,就把满仓放在屋顶。自己游回屋里。他看到王德江正抱着李秀丽,还以为弟弟在尽力的救自己的老婆,随游过去帮忙。王德江见大哥来了,可他不愿意把李秀丽还给他,两人在争夺中,王德海的脚被水中的一根绳子缠住了。王德海拼命的挣扎,可越挣扎绳子缠的越紧,眼看水就要漫过王德海的头顶了,王德海伸出手,向王德江求救。可王德江只顾抱着李秀丽了,根本没有看到王德海的求救信号。李秀丽倒是看到王德海摇手了,可她只是把他的摇手当做对她所做之事的鄙视。

  当洪水退去,人们发现王德海的尸体时,他的一只手依然高高的抬起。入殓时,人们强行的把他的手掰下,可一松开,手又抬起来了。后来人们没辙了。李秀丽说她试试。她低头在王德海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就把王德海的手给掰了下来。此后,人们很好奇李秀丽在王德海说了什么,王德江也很好奇,他曾不止一次的问李秀丽,李秀丽就是不说。

  再后来,李秀丽告诉王德江不要再来找他了。她是王德海的女人,尽管王德海死了,她依然是他的女人。王德江不明白李秀丽怎么突然就对自己冷淡了。其实,李秀丽不仅是对王德江冷淡了,她对自己也冷淡了。她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身体,也讨厌自己的灵魂。之前,王德海没死时,她和王德江偷情,她认为只是她的肉体肮脏,与她的灵魂无关。现在,她觉得自己的灵魂而肮脏了。拒绝王德江后,她开始吃素,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每天对着观世音的画像,默念一千遍“南阿弥陀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再说这场洪水。

  暴雨持续了三天三夜。村里的房屋大半都倒塌了。而村东的关帝庙没有倒塌,这让那些不相信神灵的人很难以置信。关帝庙兴建于道光年间,是用土坯砌成。洪水爆发前,王兆祥提议要重修关帝庙。因为庙门口的土坯已经坍塌,上盖也老化。若是不修,恐怕熬不过这年的夏天。

  如此破烂不堪,看着随时都用倒塌可能的关帝庙为何能在洪水屹立不倒?虽然没人提及,因为在那个年月,正是反对封建迷信的时候,可村民们心中都有相同的观点。所以,当洪水退去后,双水村所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修关帝庙。

  王兆祥组织村里的年轻劳力,把幸存的人转移到村南两里地的河堤上。王德江没有参与这次行动。王德海的死对他打击很大。尤其王德海死后老是举着的手臂,让他以为王德海是要打他。这件事对他的直接影响是他的老二再也没有举起过。

  第四天,雨过天晴,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和大地上的人。由于天气由于炎热,水里的死猪死狗开始腐烂发臭。活下来的人也开始为食物而发愁。为了弄点吃的,有些人跳进了水里,再也没有上来。当第五个人跳进水里的时候,傻三的爷爷大傻杨出现了。他划着一艘老蓝老蓝的小船,见过那艘船的人都说他的那个蓝太扎眼了,就像八月的天空。随船而来的还有大傻杨的歌声。

  说洪水,道洪水

  双水村来发洪水。

  大洪水,真可怕,

  家破人亡屋倒塌。

  活着的,真受罪

  没吃没喝没法睡。

  眼看性命要不保,

  来了个好人杨大闹。

  杨大闹,心底善

  送水送米又送面。

  ……


杨大闹


  杨大闹的船上当真拉着馒头。他挨个给,大白馒头,雪白雪白的,一人一个。如果不够吃了,还能再拿一个。当然,拿完馒头,是要在一个小本本上签名的。不大的本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第二天,杨大闹又来了,这次还带来了一大块熟猪肉。分散完,杨大闹划着小蓝船走了。如是者半个月过去了,蓝色的出现对于双水村来说是生的希望。尽管他们没有人知道杨大闹是什么个来头,凭什么要送他们食物。似乎杨大闹的出现就像传说中的妈祖,来去无影,专门做好事。

  终于有一天,洪水退去。人们可以返还家园。这次,杨大闹赶着驴车而来,车上空空的,仅有一个本子。他站在马车上,当着众人的面宣读了这么多天双水村所欠他的馒头和猪肉钱。时到今日,他们才明白杨大闹行善的本质是趁人之危,卖给他们馒头。因为一个馒头的价格是平时的一百倍还要多。

  尽管心里不服,可白纸黑字写着每个人的名字。双水村的人也办法抵赖。在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双水村的人一边忙着修建自己的家园,一面挣钱还账。于是乎,杨大闹不费吹灰之力便在村东头的空地上盖了一个土楼。那叫一个威武,见过世面的人说县里的房子也不过如此。

  房子盖成后,杨大闹又买了好多的座椅板凳。还买了一口大锅,足够好几十人吃的。王德江讽刺他是不是准备生好多孩子。杨大闹说他不结婚,因为他此生的愿望还没有完成。王德江问他什么愿望。杨大闹阴阴地笑了笑,说等到明天就知道了。

  第二天,杨大闹让双水村的人都集合在关帝庙前。虽然王兆祥是村支书,可杨大闹在村中的权威已超过了王兆祥。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你没有钱还,就得在别人面前低声下气。杨大闹把村民召集来是要宣布两件事情。其一,他要捐款重建关帝庙,不要其他人拿一分钱。其二,他要成立一个莲花落学习班,房屋桌凳都有了,就差学生。他的意思是要双水村所有十岁以下的孩子去他那里学习莲花落。这个提议引起众人的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