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黄土悲歌 >

第38部分

黄土悲歌-第38部分

小说: 黄土悲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当王文成在腊月的深夜造访他家的时候,他的梦想就宣告破灭了。王文成来他家的时候,他正在看新闻联播。王文成也听人说起过,郭太仓家买了一台电视,比他家的还要大。那是在王文成把电视砸掉后的第五天。他不相信郭太仓会买电视。尽管他知道郭太仓的林场这两年挣钱了,可他再挣钱,他也没有他这个村支书来钱容易。所以,当他看到郭太仓家里的电视时,他除了羡慕外还有一丝丝的嫉妒。

  郭太仓很热情,招呼王文成坐下,又是拿烟,又是让苹果。王文成客套了半天,在一个离电视最近的地方坐下。电视里正播放着新闻联播,着重介绍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九五”计划,让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新闻联播后,是广告文艺。一个长发飘飘的女人,长相甜美,歌声也很甜美。郭太仓说这个女人已经死了,就在今年的五月八日。王文成不相信,这么年轻的女人怎么就死了,再说,如果她死了,电视里为啥还要演她。当然,这些疑问只是存在于王文成的心里,他知道今天来的目的不是向郭太仓探讨电视里女人死没死的问题,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

  “老郭,你这林场包了有六年了吧?”

  “快七年了。”郭太仓不知王文成为何提及这件事情,忙更正说,“过了年就七年了。咱们是二月份签的合同嘛。”

  “哦,都七年了。再过三年合同就到期了,你有啥想法没?”

  “嗨!”郭太仓叹了口气,脸色一下子暗了下来,他是个明白人,虽然有时候他的性子比较直,可他毕竟是村里公认的聪明人,脑袋自然比别人转的快些,当王文成说及林场期限的问题时,他就知道王文成的意思了。他判断,王文成今晚来,一定是知道村里人说他这两年挣钱了,王文成是想增加林场的包租费用。所以,他给王文成来了一个以退为进,还没等王文成开口,他先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好让王文成无法开口。

  “老弟啊,你没包林场,没有种果树,你是不知道俺的难处。去年,林场是大丰收了,可其他地方的苹果也大丰收啊。苹果一多,价格自然就压下来了。今年呢,由于雨水太勤,天气不好,有百分之三十的苹果都坏掉了。能卖了仅仅一半,回笼的钱刚好够施肥打药的费用。”

  “老郭啊,你的难处,别人不知道,俺还能不知道?别人眼中看到的都是你家的苹果如何如何的丰收,可俺知道,苹果丰收了和能不能换回钱,这其中还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呢,俺想着,你种果园也不容易,前四五年里果树还没有长大,算是白白的投入,要是以后不把果园承包给你,你这个损失可是不小啊。”

  王文成的话让郭太仓心里咯噔一下。起初,他以为王文成找他只是想增加林场的出租费用。可现在听王文成话里的意思,似乎是要回收他的林场。这对于郭太仓来说可是致命的打击。正如王文成所讲,为了这个果园,他投入的太多,抛去前几年没有收成不说,光是他和他老婆还有他的儿女们这几年在果园里辛勤劳动的汗水,何以计算?

  “王支书,你,你啥意思?”

  “老郭啊,不是俺啥意思。俺的意思很明确。俺知道你为了这份果园付出的心血。可是,咱们村有些人就是看着眼红。”王文成故作为难的低下头,沉思了片刻,像是下定了决心,抬起头,说,“实话对你说吧,老郭,咱们里的人知道你的果园再过三年就到期了,有人想租种这片林场啊。”

  “谁啊?”

  “这个俺不能告诉你。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俺作为一个书记,总的一碗水端平吧。”

  “王支书,你啥意思?”

  “俺的意思你还不明白?咱们村是有人想顶替你,租种这片林场,可俺不能冒然的答应,这样太对不起你了。俺今儿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思。若是你合同到期后,不想租种了,俺就转租给别人。若是你还想接着租种,你给俺一个话,咱们好想办法啊。”

  王文成的意思很明白了。郭太仓说这件事情太大了,他一个人拿不定主义,他要王文成给他几天时间。王文成答应了,但只给他三天的时间。三天后,若是郭太仓还拿不定主义,他就把林场转包给别人了。


果园纠纷(三)


  次日,郭太仓去城里,找他大儿子郭耀武。郭耀武正在县钢铁厂里上班,郭太仓在厂子门口,等郭耀武下班后,让他晚上回家一趟,他有重要的事情商议。郭耀武是个瘸子,当然,他这个瘸子并不是天生的。他至于怎么就瘸了,要从大前年说起。他家的果树第一次结果的那年,村里人爆发了一次掠夺苹果的暴力运动。尽管后来这件事情被郭太仓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了。可郭耀武认为父亲的行为太窝囊了,有损他郭家的声誉。再者,郭耀武根本就不相信一篮子苹果就能把村里人给收买了。他咬牙切齿地告诉郭太仓,村里人还会来抢劫他们家的苹果的。

  为了应付将要发生的事故,郭耀武把自己关在一个黑屋里,用了十天的时间研究一个打击偷盗者的武器,火铳。很小的时候,他看过一本科普书籍,上面介绍了火铳的制作原理。凭着零星的记忆,郭耀武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他找了一个铁管,一节自行车链子,几条橡胶皮条,又去做爆竹的地方购买了三斤火药,两斤的铁珠。按照他的设想,等他的火铳制作成功后,一次可以击倒五到十人。

  从一开始,郭太仓就不让郭耀武捣鼓。不是说他对郭耀武没有信心。他打心里地就不想让郭耀武捣鼓这样东西。就算郭耀武预测的准确,村里的人不会被他的一篮子苹果给收买了,此后会有人来偷苹果,可他也不能用火铳伤人啊。毕竟都是一个村的人,为了一个苹果,犯不着伤了人家的性命。

  可是,郭太仓的老婆,也就是郭耀武的娘,很是支持郭耀武的实验。在郭耀武把自己关在黑屋十天里,都是郭太仓的老婆给他们的儿子送食物。第十天的中午,郭太仓的老婆给儿子准备了三个鸡蛋,一碗面条。虽然她不知道火铳那东西有多厉害,可她知道,研制它是一件非常消耗脑子的活动。所以,隔三差五的,她就会给儿子煮几个鸡蛋,补充营养。

  就在郭太仓的老婆把煮好的鸡蛋端去那间小黑屋的路上,忽然,“轰”的一声,吓得郭太仓的老婆手一哆嗦,手里的碗掉在地上,摔碎了。碗里的鸡蛋和面条洒落一地。等郭太仓的老婆反应过来,她第一反应不是心疼一碗面条和三个鸡蛋。因为在她眼前,一股浓浓的黑烟从小黑屋里腾空而起,接着就是窜起的火苗。

  “耀武,耀武。”郭太仓的老婆呼喊着,闯进了小黑屋,她硬是把郭耀武从小黑屋给拉出来。之后,郭太仓叫了急救车,送往县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郭耀武身上被烧伤的部分治疗的差不多了,这次事故给他带来的唯一灾难就是他的左腿从膝盖以下给炸没有了。回到家里,郭太仓给郭耀武打了一副拐杖。郭耀武把拐杖扔进了村西的河里。他还没有结婚,以后的路还长着,可他就这么少了一条腿,每想起这一点,郭耀武就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了信心。

  为了给儿子找回信心,也为了儿子以后能有一个好的生活。郭太仓用两万块钱给郭耀武在县钢铁厂里买了一个正式的职工。在那个年代,能在县里做一个正式职工,可是作为一个农村人所能想到的最好的事情。从郭耀武到县里上班的那天开始,他就是城里人了,换句话说,以后他就是吃国粮的人了。

  在郭耀武去县里上班的第二个月,给郭耀武说亲的媒人就踏破了郭太仓家的门槛。经过郭耀武再三的考量,他决定娶邻村马东波的女儿马红。并不是说那个叫马红的女孩比其他的女孩漂亮。郭耀武之所以选择马红,因为马东波是县物资局的局长。郭耀武已经想好了,等他和马红结了婚,他就让老丈人出面,把他调动到场子的采购部门。那可是一个肥缺,郭耀武早就盯上那块肥肉了。

  郭太仓的二儿子郭耀文比郭耀武小三岁,在乡中上八年级。在村子里,像郭耀文这种十八岁了还上学的人基本上没有了。虽然国家早就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村里人依然受老思想老观念的支配。用李德祥的话说,咱们双水村数百年出了介个秀才?没影的事。老祖宗扎根这块地就不是出秀才的风水宝地。所以啊,作为农村人,就踏踏实实的种地,别老是想一些没用的。当然,村里人虽不支持孩子们上大学,可小学毕业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作为一个男人,首先你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吧,然后就是简单的认识几个字。用李成福的话说,不认识字打麻将都不合格。

  郭耀文并不怎么聪明。如果聪明,他也不会上三个八年级了。好在郭太仓还算开明,虽然他不支持孩子们上学,可只要孩子们想上,他就不拒绝。就拿郭耀武来说,当年也是他自己强烈要求不上了,郭太仓才得作罢。关于郭耀武不上学这件事情,在村子里还流传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

  那年,郭耀武也上到八年级了。大冬天的,下了一天一夜的血,和今年的第一场雪差不多大。郭太仓怕孩子在学校里冻着,大早晨的,就冒着风雪,踏着厚厚的积雪往学校里赶。由于那场雪下的实在是大,把道路两边的沟都给填平了。放眼望去,整个黄土平原都是皑皑的积雪。郭太仓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沟,只能凭着记忆往前赶,一路上,他掉进沟里的次数多达六次。

  好不容易到了学校,郭太仓找郭耀武的班主任,班主任说他儿子这两天病了,在宿舍里。然后,班主任叫了班里的一个男生,领着郭太仓去男生宿舍。进了宿舍,郭太仓见郭耀武坐在床上编围巾,边做边哼着歌。哪有一点头痛的样子。郭太仓怒了,看着儿子在这里悠闲的模样,又想到自己这一路上,摸爬滚打的,受了多大的罪,本以为他在学校里读书辛苦,怕他晚上睡觉冻着,给他送被子。谁知他竟然在学校里逃课玩。

  郭太仓抡起手里的被子,冲郭耀武扔过去。然后,他拉着郭耀武去了班主任办公室。他让班主任立刻给他儿子办休学证明,他现在就把郭耀武拉回家,这个学不让郭耀武上了。看着郭太仓怒不可遏的样子,班主任一时不知所措。他好声的劝郭太仓不要生气,郭耀武旷课这件事情,学校会处理好的。好说歹说,郭太仓带着满肚子怒火离开了学校。等星期六回家时,郭耀武和郭太仓正式的谈判了半个小时。最后的结果,郭耀武答应不上学了。可是,他有一个条件,他让郭太仓找媒人去前村提亲。因为他在学校里早和前村的一个女孩子谈恋爱了。他在宿舍里编的那个围巾就是给他女朋友了。

  郭太仓觉得这件事情太丢人了。没有搭理郭耀武。郭耀武自己找媒人,到前村提亲。前村那女孩的父亲打听出郭耀武在学校里隔三差五的逃课,由此,那人推断出郭耀武不是什么好鸟。尽管那个女孩子很正式的通知过她的父母,也不想上学了,要和郭耀武结婚。那女孩的父亲板着脸说:“好啊,想和那个流氓结婚?你现在就走吧,走了永远别回这个家了。反正俺还有四个孩子,也不在乎走你这一个。”

  迫于父亲的威胁,那女孩子给郭耀武写了一封信后两人就断绝了关系。多年后,当那个女孩子考上大学,坐着桑塔纳回家探亲时,曾遇到过郭耀武,他正瘸着腿推着洋车子送大儿子上学。看着曾经的恋人如今这幅邋遢的模样,那女孩暗暗的吸了口凉气,心里默念:“幸好当年听了父亲的话,不然跟着这个人过一辈子,那才真是生不如死呢。”

  在双水村,暗暗的流传着一个关于郭耀文的蜚语。大致的意思是说郭耀文天生就没有上大学的命。就他那脑子,别说上三个八年级了,就是再上三个八年级,他也考不上高中。更不提大学了。苗桂花每次说这段话时,嘴巴都是往上翘翘的。

  一次说闲话时,郭耀武把村里人对郭耀文的议论告诉了郭耀文。郭耀文觉得很丢人。所以,除非有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他是不回家的。即便是回家,也是摸黑来摸黑走,恐怕遇到村里的人。

  郭太仓去学校告诉郭耀文晚上回家一趟,商量家里果园的事情。郭耀文说他现在学业很重,果园的事情有他和大哥做主就行了。

  “那怎么行。”郭太仓说,“俺越活越老,说不定那天说不行就不行了。以后果园就是你哥两的产业了。你要是不回家,以后果园就没你的份了。”

  郭耀文答应郭太仓回家。等郭太仓走后,他找班主任请了个假,等天快黑了,才骑着洋车子回家。到了家里,家人都吃完了饭。大哥和嫂子都在,母亲坐在床上纳鞋底,郭太仓靠着门框抽旱烟。

  “都到了。俺把事情说一下。”郭太仓把旱烟掐灭,说,“王文成找俺了,昨天晚上。他说等咱家的林场到期后有人想承包咱家的果园。”

  “谁啊?”郭耀文问。

  “他没说。”郭太仓说。

  “他是不是使诈啊。”郭耀武说,“他看着咱家的果园这两年挣钱了,想把租地的租金给提上去?”

  “俺也是这么想。”

  “赶明你问他若是咱家接着租,租金多少钱。”郭耀武说。

  “昨天晚上听他的口风,就是长也长不多。”郭太仓说。

  “长不多咱就接着租呗。”郭耀文说。

  “不行。”郭耀武说,“俺在县里听人说起了,过完年咱们县里个农村的干部要进行一次大选举。要是咱家把租地的钱给了王文成,王文成不当支书了,咋办?”

  郭耀武的话很有道理。全家人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片刻,郭耀文说:“俺有个注意。就在咱们再和王文成谈判租地的时候,咱得让他给咱家签一个合同,要他用村里的名义,答应以后不管是谁做了咱村的支书,这个合同都得有效。”

  “这倒是个好主意。”郭太仓笑着说,“不亏你多读了几年书,脑子就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