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本事的皇帝(I II III3部全)-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谢做事勤勉,刘秀常说:“谢尚书才是真正有能力的好干部!”老谢听得多了,就慢慢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忘掉了自己与刘秀不可调和的矛盾,忘记了自己随时可能掉脑袋的危险,忘记了刘秀的根本利益所在。
但是,也有旁观者清的。随同老谢一起出差的妻子是个精明又谨慎的女人,她劝老公不要被刘秀忽悠了。
她对老谢说,将近一年前,刘秀在大哥被杀时,就装出一副诚惶诚恐、不动声色的样子,当时好多人都同情他,现在他翅膀硬了,不一样了吧?刘秀诡计多端,能量很大,现在手里又人多势众,怎么能不提防他呢?你与刘秀一向合不来,常常发生矛盾,如果轻信他那些言不由衷的甜言蜜语,早晚会栽在他的手里!
谢夫人能透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应该说是有眼光的,但是,她的话并没有引起老谢足够的重视。他认为老婆是妇人之见,不予理睬。
岑彭说降吕植的同时,刘秀亲自操作对谢躬手下另一个大将马武的策反。
老马也是老同志了,他早年为了避仇参加了绿林军,属于新市兵一支。
他因为大小是个首领,加之作战勇武,曾被更始王朝任命为侍郎。在昆阳大战中,老马积极配合刘秀,完事后被提拔为振威将军。这次来河北,老马的任务就是在谢躬的领导下钳制刘秀。
由于曾经同事过,刘秀对马武很了解,知道他是个难得的冲锋陷阵的将才。要玩谢躬,不把马武摆平也是有点麻烦的,杀马武虽然也不费劲,但不如拉过来为我所用划算。
刚拿下邯郸不久的一天,刘秀举行盛大的宴会,重点宴请谢躬和他的几个将军。
刘秀设下圈套,想按照当年项羽对付刘邦的鸿门宴的套路,把谢躬干掉。
这天的宴席上,刘秀多次想动手,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宴会刚结束,刘秀独自邀请马武登上已故赵王的丛台叙旧。
老同事老朋友了,酒后叙叙家常话纯属正常。
下面的这番对话很有意思,刘秀于此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马武从此改写了自己的人生。
马武是个典型的武将军,忠于职守,对刘秀也向来敬重。刘秀十分和气地对马武说:“我现在得到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想请将军来统率,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马武也对更始看透了,又何尝不知刘秀的谋略和才干,听了这话受宠若惊,怦然心动。
他忍住内心的兴奋,连忙说:“我愚钝懦弱,没有什么谋略,怎么能当统帅呢?”
刘秀一看有戏,就接着说:“您久为将军,熟悉行军打仗,我目前手下的佐吏哪能跟您相比?”
马武很感动,很高兴刘秀对自己的赏识,虽没有立即回答什么,但内心已打定主意归附。
这样,刘秀忽悠了谢躬本人,说降了吕植,策反了马武,随时可以使出灭谢组合动作的最后一招了。
这最后一招,就是刘秀版的调虎离山计。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刘秀策划和指挥,吴汉、岑彭操办。
这时候,谢躬已经率军南下,驻扎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刘秀在谋划进攻射犬的同时,也按照调虎离山计的基本原理给他设下了圈套。
在出兵南下前,刘秀请来谢躬,对他说:“我出兵射犬讨贼(指赤眉、青犊等),一定会大败他们。尤来军在射犬山南,必然会逃亡隆虑山(今河南林州境内),如果您奋发神威,进击这些散溃之兵,肯定手到擒来。”
谢躬不知是计,觉得刘秀此举此言很有道理,说:“好!”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均如刘秀所料,他果然大败赤眉、青犊,尤来军果然逃往隆虑山,老谢果然亲自率兵追击尤来军。
老谢来河北还没有什么建树,与刘秀连获大捷比起来,他自己也觉得实在不好意思。这次,他实在不想放弃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就留下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守住邺城,自己亲自率领大部人马追击尤来。
可怜的老谢固然才干比不上刘秀,他甚至不知道有时候要“穷寇莫追”的。
尤来与青犊等地方武装一样,打仗的风格向来是斗勇斗狠,逼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眼看被刘秀、谢躬夹击,他们立即拼命死战,还击谢躬。
我们不敢跟刘秀过招,还不敢跟你打吗!
尤来自知没有退路,个个拼死作战,锐不可当。老谢惨败,死了数千人。
就在老谢率兵刚离开邺城的时候,刘秀立即命令吴汉、岑彭动手去拿邺城。
吴汉先派了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进城,去说降太守陈康。
这个舌辩之士就像不久前岑彭说服吕植一样,马到成功,很快说服了陈太守。
陈太守采取了极其配合的态度,收押了大将军刘庆和谢躬的老婆孩子,打开城门,欢迎吴汉、岑彭进来。
吴汉、岑彭迅速控制了整个邺城,并伏下重兵,专等老谢回来。
老谢只知道忠于职守,好好干活儿,并不知道军界中的欺诈和凶残丝毫不逊于政界的倾轧。他出师即败,身心疲惫,带领残兵败将回到邺城,打算休整一下再说。
他回到邺城郊外,并不知道邺城已经姓刘,把大部队安扎下来,自己就带着几百个亲随轻装进城。
来到郡衙,老谢等人一眼看到吴汉、岑彭二人高高地坐在堂上,大吃一惊,就要回头离开。
吴、岑一声令下,埋伏在一旁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围了上来。
吴、岑并不审问,下令立即把老谢和随卫将军们就地斩首。
邺城郊外老谢的将士们一听主帅被杀,而且是刘秀的人干的,全部缴械投降。
这就是刘秀常见的动作风格: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先表现出温柔亲和的一面,然后抓住机会突然一击,往往一招或数招即可毙敌。
第十八章 登上九五之尊
一个人掌握理论并不可怕,只要他不用;一个人喜欢干活儿也不可怕,只要他不对这活儿懂得更多,或者说只要他不能在更高的高度、更深的层次把握这活儿;一个人既掌握理论又喜欢干活儿也不可怕,只要他不懂得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可怕的是,一个人很有理论水平,又喜欢脚踏实地地干活儿。假如他还能够随时随地把满腹经纶跟手里的活儿结合起来,那就很可怕了!
刘秀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人!
他学富五车,胸怀天下,而又作风扎实,不事虚夸,凡事从手边做起,路从脚下走起。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自己深厚的理论素养、远大的奋斗目标与随时随地的所作所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造机会,不断实现目标。
刘秀的三步快棋——重新布局天下之策
刘秀收拾了谢躬,表明他已经跟更始彻底撕破了脸,以后就是仇人了。这同时也说明,更始王朝插手河北的企图已经失败,河北的各种地方势力已经基本上被刘秀肃清,现在,河北基本上就是刘秀的了。
但是,刘秀清醒地认识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一哥的宝座就在咫尺之遥,而几个强敌还在围着它打转儿,最后的斗争也将更加艰苦,更加残酷。他认为,自己应该准确把握形势,以河北为根据地,果断出招,以免功亏一篑。
这时候,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公元24年冬天,满怀对更始王朝强烈怨愤的赤眉军将领们经过一番犹豫和反复商量,决定把主力一分为二,一起西进,攻打更始都城长安。
这既是赤眉寻找出路的需要,也是被更始“劣币”们逼的。
大家本来想跟着更始过几天好日子,结果大失所望。大家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漂泊多日,都已经疲劳不堪。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陷入了困惑、失望和迷茫:打胜仗,甚至老是打胜仗,又有什么用?
身心疲惫,又思乡心切,眼看着冬天又到了,不少人日夜愁苦,哭哭啼啼。
樊崇等将领们商议,要是大家东归回家,肯定走散,只有直接西进去打更始,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
这样,赤眉就兵分两路:樊崇、逄安率领一部从武关(今陕西商南南)出发;徐宣、谢禄、杨音率领一部从陆浑关(今河南宜阳东南)出发,两路齐头并进,猛攻猛打,矛头直指长安。
更始王朝则派定国上公王匡、襄宜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等率兵迎敌。
同时,更始看对刘秀已无计可施,怕他渡黄河南下来算账,就派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据守洛阳。
面对更始与赤眉的龙争虎斗,刘秀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早就希望看到这种局面了!
这两支武装都是自己的劲敌,只要他们打起来,无论什么结局,两败俱伤也好,一败一伤也罢,对自己都是很有利的。
这样一来,从河北到关中,更始、刘秀、赤眉三支军事力量的对决局面迅速形成。
刘秀认为,打大仗的时机到来了!他当机立断,迅速做出新的政治军事部署。
这首先是三步快棋,涉及对三位重要干部的任命,也形成了新的布局。
其一,刘秀认准赤眉西进必然能破长安,就委派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部属率军尾随跟进,不干重活儿,专捡便宜,坐收渔人之利。
堪当此任者既要能深谋远虑,又要擅长战场操作;既要能文,能理政,又要能武,能打仗;既要有本事,又要对自己绝对忠诚。
那就非邓禹莫属了!
刘秀认为邓禹深沉稳重,满腹韬略,是担当此任的不二人选,就把率兵西进的任务和战略战术交给他,任命他为前将军,给精兵两万,并令其可以随意挑选助手。
邓禹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认真挑选组建了自己的工作班子。
西进军出发的时候,刘秀亲自给他们送行,一直到野王(今河南沁阳)才罢。
其二,刘秀认准河内郡必将成为自己站稳脚跟、攻伐各方的大本营,要赶紧挑选一位杰出人才担任太守,认真经营。
河内郡北有太行,南有河津,位置十分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也是个粮仓;民风剽悍,久经战事,还是绝好的兵源地,可以说是所有对夺取天下有想法的人建立后方根据地的绝佳选项。
刘秀对这儿已经得手了。
不久前,刘秀巡行到这儿,更始任命的太守韩歆先抗后降,还差点挨了刘秀的刀,是岑彭说的情。现在,更始王朝的朱鲔、李轶率重兵驻扎在洛阳,不光对河内是极大的威胁,也是抵在刘秀后背的一把刀。
刘秀要挑选的这个河内太守人选,要武能安邦,能随时抗击来自洛阳的更始军队,还要文能理政,可以为他随即进行的继续清剿河北地方武装提供所有的后援,并且把河内作为大本营和根据地建设好。
这样的杰出人才,除了邓禹,刘秀实在难选。
他趁邓禹还没有出发,找他来商量。
敲定这个人选集中反映了刘秀及其他当事人的德才和谋略,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邓禹是刘秀的首席智囊,向来得到刘秀的绝对信任,两人的对话很有意思。
刘秀问道:“在我们的将领中,谁能守河内呢?”
邓禹总结历史经验,认真地回答道:“当年高祖派萧何留守关中,免除自己的西顾之忧,这才能专心于经营山东,终于成就大业。现在河内山川险固,百姓殷实,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寇恂文武兼备,有驾驭将士、管理百姓的杰出才能,除了他,没有人更适合担当此任。”
刘秀采纳了邓禹的建议,立即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代行大将军职责。
在送别寇恂时,刘秀对他推心置腹,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河内防务完备,百姓富足,我要依托它成就一番事业。当年高祖留下萧何镇守关中,我现在留下你镇守河内,意义同样重大。希望你坚守疆土,秣马厉兵,给足军需,抗击来敌。”
刘秀的这些话既向寇恂说明了河内的重要性,又交代了具体任务,言辞恳切,饱含深情。
寇恂对刘秀的信任非常感激!
他本是郡衙的机关干部,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完全凭自己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才干得到明主的信任,今天又成为封疆大吏!他表示一定竭尽忠诚,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河内对于刘秀是如此重要,他眼下所能绝对掌握的,其实也只有这么一个郡,他是出于信任才把河内交给了寇恂。
为了更加保险,他同时下达了对冯异的任命: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率领魏郡、河内郡两处兵马屯驻孟津(今河南洛阳北),配合寇恂,抗拒朱鲔、李轶等带领的更始大军。
这是刘秀眼下应对新形势的第三步快棋。
孟津位于黄河北岸,是黄河的主要渡口,传说是当年周武王观兵演操的地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刘秀不派别人担当此任,而是安排给冯异,除了冯异具有刘秀部属的忠诚、能打,还有这样的原因:冯异是个儒将,知兵善战,治军有术;他谦逊厚道,威望很高;他有着极强的组织纪律性,本人及主要部属从不越轨;他谨慎稳重,从不冲动莽撞。
应该说,刘秀目前手里的部队成分十分复杂,加之战事频繁,教育训练不够,难免纪律松弛。唯独冯异和他带领的部队恪守纪律,作风过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的部队队列井然有序,装备标志鲜明,不仅不骚扰老百姓,还很尊重兄弟部队,行军相遇,总是列于路旁,礼貌让行。
他本人遇到同事,也总是礼让三分。
刘秀率军每到一个地方,安营扎寨完毕,各位将军没有什么娱乐生活,唯一能取乐的就是扎堆儿吹牛。大家争着吹嘘自己如何如何生猛,自己的战绩如何如何了不起。而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大家更是一边自我表扬,一边争名争利。
每到这个时候,冯异从不参与,他找棵大树或倚或靠,要么微笑观察,要么静静养神。所以,同事们给他送了个外号——“大树将军”。
后来打的胜仗越来越多,收降的人马越来越多,在刘秀整编部队时,很多将士都愿意到他的麾下,受他指挥。
至此,邓禹,寇恂,加上冯异,刘秀这次安排的可以独当一面的三位重要干部,都对刘秀赤胆忠诚,都是可以上马奋戈,下马赋诗的儒将,他们将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奏响自己的人生华章,也带来风格各不相同的精彩故事!
跳崖逃生——刘秀少见的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