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I II III3部)-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西江这里,民风淳朴,水库移民,牵涉的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他们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本来就不是非常情愿的事情。政府安排的好了,他们的抵触情绪还小一点;安排的不好了,真是要出大事情的。王一鸣有在基层当市长的经历,他知道,这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非常细致才行,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后都有可能演变成大问题。
按照计划,看过大坝的选址,车队就要回市区了。但是,王一鸣提议,车队顺着小龙江,往上游一路看一看,了解一下移民的生活情况。
大家看他已经决定了,他又是最大的官,自然谁也不能反对,于是车队一路前行,向深山老林里开去。当地陪同的官员,连忙一级一级向下传达,要求做好准备。
越往前走,路越窄,路面也坑洼不平。都是毁损严重的山区公路。因为前面没有实行交通管制,时不时的还有车辆开过来,双方会车的时候,就非常危险。
小邵毕竟是多年的老司机,小心翼翼的,把车子开过去,为了不分散他的精力,王一鸣和赵经天,也不再说话,透过车窗,二人看着外面的风景。
龚向阳虽然也是山里的孩子出身,但他的老家,是大西北,那里到处都是黄土高坡,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穿行在悬崖峭壁边的感觉,一低头,看到的都是看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车子要是翻了下去,肯定是车毁人亡。在这里开车,就和在钢丝上跳舞一个感受。车子也晃来晃去,搞的眼睛都晕了,于是他干脆闭上眼睛,省得心慌。
车子行进了几公里,王一鸣看到,半山腰里有一块平地,坐落着十几栋房屋,看来是个小山村,于是就让司机停下车,推开车门,走了出去。
他一下来,车队马上就靠边停下,大家也纷纷下了车。
王一鸣陪着赵经天往前走。后面跟着的市委书记秦书海和市长刘汉基,也连忙加快了步子,跟了上去。大家前呼后拥,就到了一个院子里。
说是院子,其实连围墙都没有,山里人家,土珍贵,砖头很难从山下运上来,所以盖几间房子,能遮风避雨,就行了。院子里拴着一条狼狗,不大,怯怯懦懦的看着一大帮子人,可能狼狗平常也很少见到这么多的人,又有那么多的车,自己首先就怯阵了。咬了两声,算是向主人提了一个醒,就算尽到了责任,甩着尾巴,原地打着转,做出一副讨好的姿势,就不再吭声了。
听到来了人,房子的主人连忙迎出来,王一鸣一看,是个五六十岁的男人,精瘦精瘦的,头发都有些花白了,脸上的皱纹一道一道的,像是雕刻出来的,皮肤粗糙,一看就是正经的山里人,纯朴,见了生人,不会说话,只是张着嘴,手足无措的互相搓着手,尴尬的笑着。
秦书海忙介绍说:“老乡,这是我们省里的王书记,他来看望你老人家了。”
老人忙说:“好,好,谢谢了,谢谢了。”说完忙去屋子里拿板凳。随行的工作人员连忙去帮忙,七手八脚的,就抬出来几张板凳,张罗着让领导们先坐下,其他的人,就站在一边。
省里的电视台和市里电视台的记者们,忙摆好摄像机,挤着眼睛,开始扑捉他们需要的新闻镜头。
王一鸣和老人握了握手,问候说:“老人家,你身体还好吧?”
“好,好,都托政府的福,身体棒着呢!一年到头,没有得过病,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我们山里人,身体瓷实,不像城里人,身体金贵。”老人回答着。
“你们家里有几口人 ?'…'”
老人怔了一下,不好意思的说:“就我自己,我是个单身汉。”说完,低下头,显得很局促。
王一鸣看他这个样子,知道不好再问下去了,于是换了一个话题说:“你平常里靠什么生活?当地政府对你们照顾的如何?”
老人说:“山里还有半亩水稻田,三亩多的坡地,可以种包谷,这些打的粮食,够吃了,平常里到山上可以打猎,挖中药,弄几个活便钱,买点盐巴,日子还过得去。”
王一鸣问:“你自己,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啊?”
老人说:“谁算过!我们山里人,知道日子能过下去就行了,至于一年能够挣多少钱,谁也不操那个心,因为也没有钱,买件衣服,买点酱油醋之类的,就没有了。想挣了也容易,去一趟山里,就挣个几十块了。”
看起来,他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很知足的。
王一鸣又问他,知道不知道建设水库,要移民搬迁的事。
他说:“知道,十几年前就听说了,但一直没见落实。都是说快了快了,以后就没了下文。不知道国家怎么回事。”
王一鸣说:“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搬迁?”
老人挠了挠头皮说:“咋说呢?也愿意也不愿意。如果政府给的条件好,我今后的生活比现在有提高,生活又有保证,当然愿意搬迁。如果给的条件不好,还不如我现在的生活,我就不愿意了。我们山里人,住在这里,也习惯了,整天守着大山,想弄几个钱,进山就可以弄到,什么野味,中药,我们这里多的是,拿到家里,就有人上门收购。不用出门,就可以换成钱,我们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到了山下,别的地方,我们没有别的谋生的本事,想再回来,就不可能了。”
王一鸣点了点头,说:“你说的有道理,关键是满足你们的条件,安置好,让你们满意。”
这个时候,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妇女,小孩,探头探脑的,在院子里围了一圈。当地的村长也来了。他在自己家里,看见一长串的车队停了下来,就连忙往这边赶。
村长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矮矮的个子,很壮实,头发像是钢针,一脸络腮胡子。看见这么多大官,他也搞不清谁是什么官,于是一律的称呼:“领导好,领导辛苦了!”可能都是从电视上学的。
王一鸣握过他的手,就让他介绍一下整个村的情况。
村长说:“各位领导,我汇报一下啊,我们这个村,叫半坡村,就是因为它地处山的半山腰,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叫这个名字的,老人说,是从清朝开始的。我们的先祖为了逃避仇人的追杀,才来到这深山老林里落户,听说来的时候,就一户人家。后来和附近的村民通婚,繁衍了一百多年,到了现在,就成了几百人的村子。现在这十几户,只是一部分。周围还有五六个村子,也是我们同姓同族的,都是一个祖先繁衍下来的。大家散居在这个山窝里,方圆十几里,都是一个姓。整个村有三百四十多口人,现在到外面打工的,有一百多人,留在家里的,都是年纪大的老人和孩子,年轻一些的妇女,也去山下打工了。他们有的在矿上,有的在城里,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来看看。所以现在村子里,看着是冷冷清清的。”
王一鸣问:“你们村经济情况怎样?”
村长说:“我们上报的收入,一个人一年算一千贰佰多元吧,也是瞎估计的,你也知道,没法算清楚,只能是个大概。一头羊,一只鸡,都要算个价钱。说实话,我们是个贫困村,村子里光是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汉,就有四十多个。附近村子里的姑娘,都愿意下山,嫁到平原去。山里的姑娘到城里打工,认识了城里的小伙子,更喜欢留在城市里。所以我们这里,最缺乏的就是女性。有的人找不到媳妇,就掏钱买。全村买来的媳妇,就有十几个了。有的过了一段时间,就跑了。生了孩子,能够留下来的,也有五六个。没办法,我这个村长也是尽力了。”
旁边的市委书记秦书海连忙插话说:“给你们的救济,都能按时收到吧?”
“能,感谢政府,每年我们都有救济的面粉,大米,还有钱,现在一年一个人有三百多块钱了,冬天冷的时候,还有棉被,大衣,乡里都准时下发。”
王一鸣看谈的也差不多了,就站了起来,说:“你带我们到村子里走走,多看看大家吧!”
村长说:“好,好,村子里很少见到上级领导来,大家都等着呢!”
于是一群人就往外走,进了附近另外一户人家。
第一章(8)
这家的男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女主人是个二十多岁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孩子,看着人来了,也不躲避,只是傻傻的笑着。
王一鸣一看,就判断这个妇女,是个神志不太清楚的女人,男主人还好,是个纯朴的山里人,看着人来了,热情地打着招呼。村长介绍说:“都是省里来的大领导,来看大家了。”
男主人说:“好,好,欢迎,欢迎。”于是把大家往家里让。
王一鸣看到,他们也是三间房子,墙是石头砌成的,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用白灰粘在一起,屋子里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都是一些原木手工做成的桌子、椅子,因为不通电,屋子里也没有电视机什么的。一个老式的收音机,脏脏的,摆在桌子上,可能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现代化电器。
屋子狭小,大家转了一圈,就出来了。
路上,村长小声告诉王一鸣,说那家的女人,就是掏八千块钱从人贩子手中买来的,脑子不太好使,但是个女人,能生孩子就行,山里人也不嫌弃。
又转了几家,到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光棍汉家里,他仅仅有两间房子,真正是家徒四壁,只有一张床,墙角用几块石头,垫着一个铁锅,旁边放了一堆木块,看起来是他做饭的东西。
王一鸣问他,有什么困难没有,最想让政府为他们做什么。
那汉子舔了舔嘴唇,说:“我现在最缺的就是女人,政府能不能想想办法,为我们这些光棍汉,找个老婆。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怕没女人。其他的都好解决,吃的好点差点,都可以对付,你说这没女人,一个人过一辈子,真是没意思。”
大家一听,都笑了,笑这个山里汉子的坦率。
村长说:“你们别听他的,他是我们村里的老婆迷,见了上级领导来,就给人家要媳妇。恨不得马上给他发一个。有本事,你自己去弄啊!人家领导也就一个老婆,上哪里给你弄老婆去!”
说完,感觉到自己的话也有问题,于是就尴尬的笑着,局促看着领导们的脸色,看有什么反应。
王一鸣对他的话不在意,他知道,这些山里人,都是心直口快,心里怎么想,就说出来,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和这样的群众打交道,倒没有那么累。
倒是赵经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快。仿佛村长无意识的话,戳到了他的痛处。
回程的路上,王一鸣闭上眼睛,一路在想。扶贫扶贫,以前我们的思路,都是停留在让村民有吃的,有喝的,冻不着,饿不着,有地方住,就行了,做好这些,有关部门就以为已经尽到责任了,万事大吉了。至于其他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你命苦不能怨政府,点背不能怨社会,你找不到女人,和政府有什么关系!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不人道的。穷人也是人,也有人的需求,是个男人,都有正常的生理需求。你管了他吃,管了他喝,但他最需要的,你却束手无策,这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那么多的男人,越来越找不到老婆了呢?就是王一鸣自己的老家王家庄,现在也有二十多个光棍汉了,这种情况,以前可没出现过。
王一鸣记得,小时候,自己村子里那些残疾人,都能找得上自己的老婆。有的脑子不太正常的男人,经亲戚邻居说合说合,也能找到一个女人,长的赖好再说,反正是个正常的女人,能够生孩子。不几年下来,就生下三五个孩子,一大家人家,有儿有女的,过的热乎乎的。到了老了,再残疾,再弱智,也有儿女,他们的儿女都正常,于是老有所养,感情上也有了依托。他们虽然自己的条件不怎么的,但作为人,一辈子有儿有女,有老婆,该有的都有了,一辈子也算不亏。
而现在,这么大量的光棍群体出现了,一辈子孤苦伶仃,连个女人味都没沾过,想想活的真是窝囊,甚至不如那动物。动物还能随便就找个配偶,表达表达情感,发泄一下欲望,获得生理上的满足。何况是个身体健全的大活人!
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社会的大环境变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私有制会把一切都变成商品,进行交换。而女人,在今天的中国,有的时候,就是一件特殊的商品。拿破仑说:“女人是没有阶级的。”他的意思是说,女人可以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的女人,面临这么多的选择,她们已经不会像传统的女人那样,安于命运的安排。
现在有钱的和有权的男人也太多了,他们潜在的一夫多妻的心理,换偶的心理,和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条件,优势,让他们获得女人的机会,空前增大。
要是还回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家的工资水平都一样,你一个月三十块人民币,我也是三十块人民币的收入,男女都一样,大家都没钱。你要想包养一个女人,你也养不起啊!女人们自己也有工作,工资和你差不多,凭什么还要做小二小三呢?人家堂堂正正嫁人不行吗!
所以那个年代,虽然大家都很穷,但社会风气正,没有多少男人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女人也都自尊自强,卖淫嫖娼的都很少,甚至绝迹了。黄赌毒都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家都一样,没有富人,也就没有了穷人,是个男人,都有自己的女人。是个女人,都会有自己的男人。真正是世无旷男怨妇。
而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简直是太大了,有的人钱多的花不完,女人排着队等着他玩弄。而有的男人,却一生没有和任何女人亲近的机会,就是因为他没钱,也不成功。大量的女人,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大龄的剩女。更有的女人,为了物质享受,为了虚荣,把自己的身子,送给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玩弄。还有的女人,看破红尘,谁都不嫁,一次一次出售自己的肉体,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男女关系的混乱,说明了这个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和道德的堕落。更多的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不符合天理人道。人类自身的繁衍在这样的社会里都有了问题,想要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无疑是痴人说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