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空降贞观 >

第188部分

空降贞观-第188部分

小说: 空降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归途曾路过契丹部跟靺鞨部。这两个部族,都对大唐施放了善意的信号。臣的想法是”

“让这两个部族像朔方一样,先暗中投靠大唐,然后关键时刻对东突厥倒戈相向”不待赵云泽把话说完,李世民玩味的笑着说道。

“呃,臣就是这个意思,全被陛下猜出来了。”赵云泽尴尬道。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若是刚认识你赵鹏羽时,朕是猜不出你的心思的。可如今嘛,前有暗中收朔方之计,今又有挑动突利和颉利反目攻伐之谋,你再说起辽东,朕依着你的行事风格一猜,自然能猜出你的心思来。”

“嘿嘿,那陛下以为此计可行否”赵云泽问道。

“此计可行不可行,要看投入和收益的比例如何了。”李世民忽然摆出一副奸商的嘴脸来,“靺鞨部和契丹部,怕也不会只付出不讨好处吧若他们索要的好处太多,大唐得不偿失的话,此计也就失去意义了。”

赵云泽道:“陛下但请放心,契丹与靺鞨两部索要的好处并不多。他们那地方太穷了,真要他们狮子大开口,他们都不知道该要什么好处。”

“那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目前急需大唐应承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这两部能直接与大唐通商;二是,大唐用粮食当作他们出兵的军费。”赵云泽说道,“我们只需满足他们这两个条件,那靺鞨部和契丹部,今后便成为我大唐的仆从军了。只听大唐的命令,参加作战。”

“仆从军这个名称倒是贴切。”李世民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念叨。随即,他又一皱眉道:“这两个部族真的只提出了这点要求”

这两个要求,在李世民看来,简直都不能称之为条件。

通商,这是两利之事。

如果说,李世民以前还对商人和商业有所偏见的话,那么从去年的招商会开始,又加上赵云泽在朝堂上的一番论商之词,在红果果的巨利和道理面前,李世民也早就能正确定位商人和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贡献了。

以粮食作为军费,这更没问题了。当兵吃粮,吃粮当兵。既然让人家拼命,总得管饱人家的肚子。就算靺鞨部与契丹部不提,大唐朝廷也会这么做。

见李世民诧异,赵云泽微微一笑道:“臣说过了,靺鞨部和契丹部太穷了。又受到高句丽和突利的两面封锁。在咱们看来不值一提的条件,他们却看得极重。”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鹏羽的想法,朕应准了。这件事,也交给你暗中办理吧。反正,整个东突厥都能被你搅得乱成一锅粥,只搅闹一下小小的辽东,对你赵鹏羽来说,应该没困难吧。”

“陛下,此事是臣提出的,靺鞨部与契丹部也是臣联络的,自然也该臣负责到底。”赵云泽应道,“不过陛下,臣对辽东,还有更深的战略构想。”

“更深的战略构想说来听听。”李世民又生起了兴趣。

之前说的收契丹部、靺鞨部为仆从军之事,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赵云泽也知道李世民一定会答应。接下来他要说的“更深的战略构想”,才是这次奏对的主题。

赵云泽又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其实,臣对于靺鞨部和契丹部的最终想法,是将这两个部族之地并入我大唐疆域。让这两个部族的百姓,成为大唐的百姓。如此一来,大唐就对高句丽形成了水陆三面合围。另外,从靺鞨部和契丹部往西,便是如今东突厥之地,往西北,又能扼薛延陀汗国。辽东此地,对于大唐来说,无论是短期战略,还是长期战略,都是要地啊”

李世民沉默了一阵,说道:“可吞并顺服我大唐的部族之土地,大唐不占大义啊”

赵云泽笑了笑,道:“若是契丹部和靺鞨部主动来投呢”

“那就另当别论了。”李世民说道,“不过,就算契丹部和靺鞨部主动来投,这两个部族的首领,抱着的也是全其部族,获得大唐的保护的想法。大唐还是无法将兵马直接驻于辽东。想发挥辽东之地的战略作用,怕是难收成效啊”

赵云泽道:“臣要说的,就是如何同化契丹部和靺鞨部,让他们乖乖服从大唐的调度。”

第405章辽东方略(下)

从离开辽东到回长安的这一路上,赵云泽都在考虑契丹部和靺鞨部的问题。

别看现在这两个部族对大唐充满了善意,那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羡慕大唐百姓的生活。也因为他们太过弱小,才没有野心。

可有句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有朝一日,靺鞨部和契丹部强大了,难保他们不对中原生出觊觎之心。

赵云泽可是知道,宋朝时候的辽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也经常入侵中原之地。

对于契丹部和靺鞨部,如果处置方法不妥当,那要么冷了这两个部族之心,让大唐失去了外力援助;要么,就是养虎为患,为将来大唐的边境安全留下隐患。

也正因此,赵云泽才对契丹部和靺鞨部格外上心。

默默整理了一下思路,赵云泽对李世民说道:“臣认为,对待异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同化,让他们变成中原百姓。”

李世民道:“朕何尝不知这是最好的方法,可这却是一项耗时长久的策略呀”

赵云泽道:“就算耗时再久,为了将来中原的安定,这项策略也要实行。如今,正好拿契丹部和靺鞨部来做些尝试。看能不能找到一条简单易行的同化异族之路。”

“看来鹏羽是胸有文章了。说说吧,你准备如何同化契丹部和靺鞨部。”

“臣的想法,就是将部分异族百姓内迁,同时也将部分中原百姓迁至异族之地,形成杂居。从而分化异族,让他们形不成合力。”赵云泽说道,“那些异族百姓,对我华夏本就仰慕。我华夏文明,又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一旦杂居的局面形成,那用不了多久,异族百姓必会受我汉人影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成为与汉族百姓相同的人。”

华夏文明,有着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中外历史上,华夏文明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就拿四大文明古国为例。古巴比伦早已泯灭,古印度文明,也早就被外来文明所取代。古埃及、古希腊,那两片地域上到了后世,所生活的人根本就不是创造出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人。只有中国,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几度遭遇外来种族的占领,但华夏文明,却把入侵的种族给同化了。

中外历史,能不被外来入侵文明取代,反而同化外来入侵文明的,也唯有中国。

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似乎不怎么重视自己的文明传承了。反而有太多人看不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刻意追求洋气了。诚然,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学习。可自己的好东西,也不能弃如敝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赵云泽正是认识到华夏文明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才会想同化异族百姓。这与他以前提出的文化入侵理念,是同样的思路。

李世民默然一会儿,道:“这道理倒是讲得通,可真实施起来,怕也不容易呀”

赵云泽点点头,道:“的确不容易。无论是中原的百姓,还是异族百姓,乡土观念都比较重。谁也不愿背井离乡、撇家舍业的到异地重新生根。但现在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臣曾经与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说过,如果有可能,朝廷会安置许多懂得农耕和匠作的中原百姓,先到他们的部族内生活,教会靺鞨部和契丹部百姓耕种庄稼,以及纺织、建筑、制器等手艺。以此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也非常欢迎朝廷实施这一举措。”

“打住”李世民忽然一抬手,阻止赵云泽继续说下去。“鹏羽,你说的这方法,朕怎么听着像是费力不讨好呀若真如你所说,中原百姓教会辽东的异族这些手艺,那契丹部和靺鞨部就会变得强大。有一个强邻,对大唐可不是好事。”

赵云泽一笑,道:“陛下,您把臣的道德水平拔的太高了,舍己利人之事,臣真的很不擅长啊”

“哈哈,你赵鹏羽倒是认清了自己。”李世民大笑,“莫非,你又有阴谋”

“陛下,您又把臣的道德水准看的太低了。”赵云泽故作委屈道,“臣行事向来正大光明,就真的有想法,那也是阳谋”

“阳谋这倒是个新词。那便说说你的阳谋吧。”

“臣是这么想的。要迁中原百姓去契丹、靺鞨两部,普通百姓怕是不愿意响应朝廷这一举措。那我们便迁部分有手艺的府兵去辽东。另外,既然迁百姓去帮助他们,那咱们大唐的官员,是不是也应该跟过去一些,治理百姓,协调各种事情呢大唐的军队,是不是也要跟过去一些,保护中原百姓呢”

“妙啊”李世民一拍桌案,喊道。“如此一来,那大唐就在辽东之地安上楔子了。”

可随即,李世民又皱起眉头,道:“后面这些话,契丹部和靺鞨部的也同意了”

赵云泽一笑,道:“有些话,臣自然不能对他们说的太明白。不过,料想他们最终会同意的。现在,是他们有求于大唐,而不是咱们有求于他们。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他们继续过他们的穷日子。”

“呵呵,这的确是阳谋,契丹部和靺鞨部的首领,根本没有破解之法。要么接受大唐在辽东插上楔子,要么,继续过苦日子。”李世民赞同道。“迁中原百姓到辽东的事情暂时先搁置一边。那将靺鞨部和契丹部百姓内迁之事,又该如何办理”

“陛下,臣冒昧问一句,您打算何时用兵东突厥”赵云泽忽然问李世民。

李世民叹口气道:“今天只有你我君臣在,那朕便向鹏羽交个底吧。最晚明年秋后,朕就打算用兵大漠。”

赵云泽道:“那内迁契丹部与靺鞨部百姓之事,也需等大唐取了东突厥之地后方能实施。一来,中原百姓到辽东后,短时间内怕是不能对靺鞨部和契丹部施加太大影响力,他们对来中原生活的向往之心不强;二来,东突厥覆灭后,我大唐也向辽东异族展现了惶惶军威,到时,就算我们要强行将他们内迁,他们也不敢反抗。”

“鹏羽似乎对大唐与突厥的战事很有信心呀”李世民玩味的问道。

赵云泽道:“陛下若无信心,也不会轻易用兵啊”

“哈哈哈哈你这滑头”李世民大笑起来。

笑了一阵儿,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你对于辽东的这些想法,朕已了然。不过,究竟要不要这么做,朕也拿不定主意。你且等几天,等朕召集群臣议过之后,再给你答复。”

“臣不急的。经略辽东,乃是朝廷的方略,臣只是提议而已。至于如何决定,全在陛下。”

将自己对于辽东的经略构想和盘托出后,赵云泽又对李世民详细汇报了他年前去大漠的经过。之后,李世民又问了问萧氏的近况,便让赵云泽出宫了。

李世民也够意思,又给了赵云泽三天的假期休息。

赵云泽回家后,家中却有客人来访,早已等候多时了。

第406章都是好东西

赵云泽家来的客人是范亭举。

去年四月,范亭举离开长安,带着大唐的特产前往西域,十一月方回大唐。但那时,赵云泽已经离开长安去了突厥。

赵云泽一见到范亭举,别的事情顾不上问,上来就问一件事,那就是他委托范亭举在西域寻找的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的种子。

“某还以为赵大人会更加关心生意的盈利呢。”范亭举笑着说道。

“呃,那先说说生意的盈利也行。”赵云泽这才想起,范亭举带走的特产中,有很多是他的产品。

范亭举直接拿出一张单子,递给赵云泽道:“赵大人的货物盈利情况,某已列了详单,您一看便知。对了,这纸上所写的盈利,都是扣除了某的抽头之后的。”

赵云泽拿过单子看了起来,他不去看单项的盈利,只看最后的合计数字。

“八百三十四贯零六百一十二文。这么多”赵云泽惊讶道。他让范亭举带往西域的货物并不多,只是十来箱玻璃器皿和百十来坛药酒。毕竟是第一次跑外单,他很谨慎。

“这已经很少了。那些玻璃器具,某拿出了十来件比较精美的,送给了国王陛下,药酒也送出去二十坛,换了个男爵的爵位。”范亭举说道,“这些东西要是卖出去的话,至少还能多五百贯。”

“老范,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怎么能拿我的货物送礼呢”赵云泽的心在滴血了。五百贯呀,老子办个婚礼也不过花了这么多而已。

范亭举连忙说道:“赵大人放心,这五百贯,某赔给你就是。”

“呵呵,这还差不多。你老范想来这一趟赚的更多。”赵云泽又咧着大嘴笑了。

范亭举道:“某带的货物多,自然赚的多了些。不过,今年咱们能赚大钱,明年的利润,却要薄一些了。”

“为何”赵云泽不解的问道。

“大唐有不少商人都跑去西域卖玻璃了。东西一多,不就不值钱了嘛。”范亭举说道,“也幸亏某回去的比较早,赵大人的玻璃器具比别的商人的通透性也好一些。这才很赚了一笔。如果比别的商人启程晚的话,某不但赚的钱要少,那男爵的爵位,想来也跑了。”

“嘿嘿,老范呀,你就放心吧。三两年之内,我的厂子出产的玻璃,定是大唐最顶尖的。就算下一趟利润会降低,那我的货也绝对比别人的卖价高。”赵云泽笑道。

“赵大人的信心,来自何处”范亭举好奇的问道。

“这个嘛不可说、不可说。”

赵云泽的信心来自何处呢无他,煤炭而。招商会举行之时,赵云泽就对那些商人说过,烧制玻璃要用煤炭,可这煤炭,却要那些商人自己去寻找开发了。如果实在找不到煤炭,用上好的木炭也能烧出玻璃,但杂质太多,卖相肯定不好。

那些商人当时以为,既然赵云泽那么轻易就找到了煤炭,那他们定然也能找到。但是事实上呢,大唐十道的产销商,很快就找到煤炭的只有两三家。毕竟,露天或者是浅表的煤矿,不是那么好寻找的。其余的,只能暂时用木炭烧玻璃了。不过那些商人也没就此放弃,仍然派人到处寻找煤炭。

赵云泽现在使用的那个露天煤矿,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储量,可满足几年之内的使用,应该没问题。另外,赵云泽已经让罗蕴和反复试验,成功炼制出了焦炭,所烧制出的玻璃,自然质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