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1644,帝星升沉 >

第72部分

1644,帝星升沉-第72部分

小说: 1644,帝星升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半晌没有接言,还在路上时,他便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按说,他应该趁满鞑子滞留关中时,迅速赶到襄京布置,争取站稳脚跟,不然,若满洲铁骑踵至,则又穷于应付。但是,要将这些眷属丢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不像从北京撤退时,载在马背后的妇女,那些人多半是普通士兵从北京掳来的,是半道夫妻,被追急了时,一刀杀了或推下马便得了,而眼前的这班女人,却是有些地位的将士的结发妻,或亲生儿女,若把他们扔下,就说这班人能答应,也寒了众将士的心啊。

第238节:2  风雪走襄京(2)

这时,刘宗敏又说:“我知道,你是怕众人不答应,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舍不得也要舍,丢不得也要丢。男子汉,大丈夫,当初造反时,连灭九族都可不顾呢!北京那样壮丽的宫殿,说烧不就烧了吗,陈圆圆那样漂亮的婆姨,你说丢我不就丢了吗?自己的脑袋也别在裤腰上了,管不得妻室儿女,丢下来牵挂更多,只有统统宰了,天天看戏文,就不能也来个吴汉杀妻?”

李自成仍铁青着脸,没有接言。刘宗敏可不管这么多,他喝下一大盅酒,脸也开始发红了,额上青筋鼓暴,就像爬着一条条蚯蚓,说:

“你下不了这个手,由我来下吧,奶奶的,老子先把自己的婆姨宰了,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说着,酒杯一砸,立分八瓣,“沙”地一下,抽出佩剑,就要出门。就在这时,背后突然有个女人尖声叫道:

“宗敏,慢来。”

刘宗敏知道这是高皇后,但不知她这时出来干什么,回头说:“怎么,你怕自成也要杀你?”

高皇后此时已是泪眼潸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眼下形势如此紧迫,我们也不想拖累你们,死又有什么可怕呢?若真是敌人来了,我们不待你们动手,自己会寻那条道的,可是,就说我们这班婆姨该死,娃娃们却不该死啊,你就放他们一条生路罢。”

刘宗敏说:“眼下这形势能放吗?拖儿带女,一天走不了几十里,满鞑子的骑兵只要少抽一袋烟就可追上来。”

高皇后冷笑着说:“眼下就嫌我们拖累,当初何必要爱快活啊?世间也有你们这样的男人,算我们瞎了眼了。”

说着,她转过身子望着李自成说:“皇上,这样吧,骡马全让给你们,你只给我少量的护卫和粮草,我们自己慢慢地走,万一敌人追上来,我们不跳河就跳崖,没有河没有崖就往石头上撞,反正不给你们大男人丢脸。”

这时,李自成的两个妃子和李锦的夫人都出来了,李锦的夫人还牵着儿子李来亨,她们一齐跪在李自成面前,痛哭不止。李自成一眼望见才十来岁的侄孙子李来亨,心不由软了——这可是李家叔侄两代人的唯一的一根苗,能忍心下手吗?再说,若把这些患难与共的亲人都杀了,自己就算逃出一条命,今后还有谁会跟着你呢?想到此,李自成手一挥说:

“好吧,我们先行,你们慢慢地跟着来,不要怕,双喜、一功、田见秀、郝摇旗他们还在后面呢。”

刘宗敏见状,仰天叹了一口长气,把脚一跺,自顾自地走了出来。

望着这一群仍在痛哭的婆姨,李自成心中很不是滋味。

其实,高皇后并不是他的结发妻,崇祯七年,他的原配邢氏被他的心腹爱将、钻山鹞子高杰拐跑了,当时他气得不行,闯王高迎祥于是将自己的侄女高桂英嫁与他,结婚十年,夫妻恩爱,因是高闯王的亲侄女,所以被立为正宫,高氏虽未能为他生下儿子,但这些年来,跟着他风风雨雨,什么苦难没有遭受过?今天,刘宗敏要杀掉所有的家眷,他明白,刘宗敏眼下这个婆姨也不是正路货,她是河南人,曾在洛阳当过妓女,性情古怪,刘宗敏不喜欢她,要一刀砍了也容易,可自己与高氏却是患难夫妻啊,若将她也杀了,九泉之下,怎么去见高闯王?想到此,他挥手斥退众女人,只将皇后留下来,一边将一条丝帕子递与泪眼婆娑的皇后,一边说:

“也不能怪刘铁匠心狠,今后这仗又会像从前那样打烂仗了,到处奔波,怎么能允许有拖累呢?他若不被逼到这一步,也不会出这个主意。要知道,眼下我们的对手不是崇祯,不是孙传庭,是满鞑子,他们的骑兵行动迅速,若让追上了,我们可都完了。”

高皇后点点头说:“臣妾知道,可为什么会形成这局面的呢?皇上可能没想过,但这些日子,臣妾一直在想,当初攻下长安时,我们的队伍好红火,真是兵多将广,要粮有粮,要钱有钱,连红衣大炮都有许多尊,摆在一起好威风。可自从打进北京后,皇上变了,这班大将们也变了,变得自己不认得自己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不清楚了——”

第239节:3  父老兄弟(1)

李自成此刻心焦火躁,不想皇后倒来埋怨他,且打的是软肋,戳的是痛处。不由瞪她一眼,没好气地说:

“这是什么时候了,还用你来唠叨我吗?”

高皇后见皇上发火,才揩干的眼眶立刻又湿润了,竟抽抽嗒嗒地说:“你不要发火,这个时候了,你也听我几句,从此以后,各奔东西,我不一定能再看见你了,你想听还不一定能听到呢。”

李自成不耐烦地说:“说什么呢,你们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只会打醋罐子,不外乎是怪男人多讨了几个婆姨,可此番失败,不是败于这班婆姨,而是败于辫子兵,要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就是每人多讨一百个婆姨,我们也不会败呢!”

高氏说:“看,看,我还才开口,就说我泼醋,我几时又在乎这些呢,我还巴不得你多讨几个,看能不能为李家生个儿子呢。”

李自成独眼一瞪,说:“那你要说什么?”

高皇后说:“我听好多人讲了,你千不该万不该,就是没有听李任之的话,不该这么早就北伐,去与崇祯争皇帝做,若等自己位子坐稳了,后方也巩固了,再遣兵北伐,结局就不是这样。其实,你一个土夫子出身,能混个什么王当当也很不错了,再说,你不是已在长安当皇帝吗,何必硬要争去北京当皇帝呢?现在好了,一个李任之被你杀了,红娘子下落不明;一个宋矮子也离你而去了,能进忠言的人不多了,所以,这一走,我更不放心你,望你在夜静人深,一人独处时,多想一想,凡事三思而后行,第一,你是苦出身,得志时,不要忘了自己姓甚名谁;第二呢,下手也不要太绝,杀曹操、杀贺一龙,还有杀袁时中,我不说你狠,但杀李任之,是不是太过了呢?”

李自成乘她说完一件事后略停片刻时,插嘴说:“好了好了,你说了这么多,也容我说几句。”

高皇后说:“我知道,我是说中了你的痛处,你就不耐烦了,要是别人,今天这条小命又完了,我反正也是在往死路上奔,你要杀就杀。”

李自成气得连连跺脚说:“我的好娘娘,你还有完没完?”

高皇后说:“完了,你要走就走吧。”

李自成说:“我们走了,你带着这一大帮子人往哪里走?”

高皇后说:“我们跟在你们后面慢慢地挨呗。”

李自成摇了摇头说:“那不行,跟在后面走,不等于是一路走?”

高皇后说:“那要如何走呢,怎不成又往回走吧?”

李自成说:“那倒不必,不过,我们走后,满鞑子必跟着追,你们若跟在后面,岂不是替我们当了垫背的?这样吧,我派张鼐带一千精兵保护你们,后面的一功、田见秀、郝摇旗来了,你也可传我的命令,跟着你们走。你们要笔直往南,走镇安、洵阳,旁汉中府的边上进入湖广,这样可分散满鞑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搞不清,我们到底去了哪,我们则东南走龙驹寨往武关,进入河南南阳地界后再转往襄京,到时我们在襄京汇合,你看好不好?”

高皇后叹了一口气,又深情地望着自己的丈夫,说:“什么好不好呢,就是前头有刀山火海,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了,谁让我当初嫁了你这闯王呢?”

夫妻商量已定,一宿无话。第二天,果然就各奔东西。

3 父老兄弟

李自成领着一班人马撤走后,长安城一下变得冷清清的,城里的百姓,凡有一些力量,或有亲朋在外的,都纷纷往外逃,去投亲靠友,留在城内的几乎全是老弱病残和一些无牵无挂、死了就死了的穷光蛋。这些人也明白,大顺军一走,满鞑子马上就会来,来了只怕会要杀人放火,无处可逃的他们,算是遇上劫数了,但是,像他们这班人,离阎王殿也只差一步之遥了,死又有什么可怕?眼下这么多人都走了,留下大片空房和什物,还有大批未运走的粮食,万一满鞑子来了不杀人呢?那么,这些东西不就都归我了吗?留下的人,都抱着这样一分希望,于是,随即便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抢劫。

第240节:3  父老兄弟(2)

此时,城内还有负责留守的、大顺军二品权将军田见秀。皇帝交与他的任务是暂时负责长安城的治安,等御营撤走后像烧北京一样,把这座原来的秦王府,眼下的皇宫“尽付丙丁”,至于那些粮食,未运走的物资,也一概烧毁。

田见秀领命后,却一直犹豫着,没有执行。

田见秀混名“锁天鹞子”,得这样混名的人,大多凶猛,但田见秀却心慈手软。陕西是他的老家,这里一草一木,对他来说,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就是这些百姓,只要一听他们那一口乡音,田见秀就忍不住热泪潸潸。苦啊,我的父老兄弟,这些年战乱频仍,带兵的有几个真正想到过你们?他们为了让你们送子弟当兵,送粮草养活他们,送出婆姨让他们快活,话说得十分好听,什么敬天爱民,替天行道,其实,心里最想的,还是紫禁城内,那把皇帝的龙椅,眼下他们打不过人家,便屁股一拍走人了,留下你们去面对严寒饥饿,去面对即将到来的满鞑子,想到这些,身为大顺军将领之一的田见秀能无自责?这时,手下偏将田华来提醒他了,田华躬身行礼,然后说:

“田爷,几时动手?”

此时,田见秀正立马宫前,望着一群百姓在往宫外搬东西。宫中值钱的东西还很多,但大多是一些铜器或笨重的木制用具,这班老人搬不动便几个人抬一件,田见秀想,怎么这么蠢呢,处此乱世,要这些家俱有什么用,有道是人是铁,饭是钢,能储存一点吃的才是正经。他正想劝一劝这班人,让他们快些搬粮食,一听田华的话,不由吃了一惊,立刻用手抹去脸上不自觉流出的泪水,回过头对田华说:

“动什么手?”

田华以为主将果然忘记了,便提醒说:“皇上的旨意,不是要烧宫殿,烧粮食吗?”

田见秀头一摆说:“好好的宫殿,金灿灿的粮食,为什么要烧?烧着宫殿引燃民居怎么办?粮食烧了这班人吃什么?”

田华一怔,说:“这——假如皇上责怪起来怎么办?”

田见秀说:“皇上已走了,他还能回来查看吗?你想烧,就去把东关那座城门楼子点着吧,皇上还没走远,只要在他回望时,能望见长安城有火便行。”

田华对烧自己的家乡,其实也是一百个不忍,眼下见主将这么说,忙高兴地答应着,并去执行了。

这里田见秀却跳下马,去说服众人,让他们不要搬这些无用之物,而是去搬能救命的粮食。

忙乎了整整两天,接到从东边来的探报——从潼关一路杀过来的满鞑子,早过了华州,眼下前锋已到达渭南一线,另有一支轻骑已直接南下蓝田 '炫' '书' '网' ,看来是去追击御营。

田见秀得报,马上下令撤退。心想,满鞑子直下蓝田追赶皇上,但不知皇上清楚不,汝侯刘宗敏是否有布置?

想到此,他下令部队疾走蓝田,想截住这支清兵,好让御营安全撤退。第二天,一行人马赶到蓝田,尚没有御营踪迹,又追了五十里,忽然听到前面隐隐传来喊杀声。田见秀急忙策马上前,来到一处高岗上,手搭凉蓬往前面看去,果见不远处的终南山下,一条溪流边,一支大顺军的骑兵正与大队清兵纠缠在一起,杀得难解难分。这支人马人数虽少,却很顽强,他们似是想拖住清兵,因为看形势,他们完全可以脱离接触,从容退走,但他们却堵住一座木桥,凭险踞守,任清兵箭矢如雨,他们中箭的不少,就是不肯后退半步。

田见秀一见这情形,什么都明白了,于是手一挥,马上将人马分成几队,发一声喊,突然从后面冲来。

这边的清兵是怀顺王耿仲明的队伍。他们随多铎出征,从孟津渡河后,便直取潼关,一路十分顺利,待潼关攻破后,耿仲明料定李自成会放弃长安,南下襄京,所以,他建议多铎派一支轻骑东走蓝田,截住李自成,他已算定,就是不能生擒李自成,至少也可截获大批物资,或活捉大顺朝的高级文武官员。

果然,他们追过蓝田,从抓获的掉队的大顺军家属口中得知,李自成就在前面。能捉到李自成可是天大的功劳,于是,他加快了速度,不想大顺军这支殿后的军队十分顽强,竟堵住一座大桥就是不退,更没有想到还有一支十分精悍的人马,从他们背后杀来。

第241节:3  父老兄弟(3)

眼下田见秀这一冲,立刻将耿仲明的队伍冲得七零八乱,他们不知后面还有多少人马,怕被包围,于是立刻退了回去……

田见秀直到见了张鼐,才知皇上早已安全撤往商州,这里只是高皇后率领的将士们的眷属,因多是步行,所以被清兵追上了。一听高皇后就在前头,他立刻让张鼐带着来见皇后。此时高皇后知清兵已退,于是传旨,队伍就地停下来,她则在路边一家荒村小店接见田见秀。田见秀走进来,立刻就地跪倒,说:

“臣救驾来迟,险些误了大事,请娘娘恕罪。”

高皇后一见田见秀,十分喜欢,立刻说:“见秀,快起来,快起来,地下凉着呢,你是几时开始撤的,后面还有我们的人吗?”

田见秀一连拜了几拜,这才起来,躬身叉手道:“禀娘娘,臣是昨天得到满鞑子快到临潼的消息后,才开始撤的,后面虽还有高一功、刘芳亮、郝摇旗等部,但臣估计他们可能走的是另一条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