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申明:本书由【全本小说下载】}。cc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
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
引言:
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段和第一野战军阶段。
这支部队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指挥下,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习仲勋的参与决策、协助指挥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和友邻部队的积极配合,胜利完成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解放大西北的光荣任务。这支英雄的部队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当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公然“下山”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并以大军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时,晋绥军区和晋绥野战军在贺龙司令员、李井泉政治委员的统一指挥下,立即向日伪军展开大反攻,切断了平绥铁路,解放了大片土地。
日本投降后,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中划出,陕甘宁边区的部队仍保留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番号,辖五个旅和五个军分区,共2。8 万余人。而当时国民党以八个军和三个骑兵师共20多万人的兵力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不断进行军事挑衅,甚至企图偷袭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陕甘宁边区军民对国民党军袭扰和局部进攻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西北人民解放军南线出击,迎接中原突围的第三五九旅胜利回到陕北;通过榆横战役,打击了晋陕绥边区总部邓宝珊部队在北线的袭扰;粉碎了胡宗南、马鸿逵集团偷袭延安的计划;在关中分区争夺战中,给来犯之敌以重大杀伤。周士第指挥晋北野战军发起晋北战役,张宗逊指挥大同前线人民解放军发起大同、集宁战役,给国民党部队以沉重打击。在1945年9 月至1947年2 月一年多时间里,陕甘宁边区人民解放军连同民兵、游击队作战250 多次,共歼敌一万余人,争取敌军5000余人起义,保卫并巩固了陕甘宁边区,为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奠定了基础。
当胡宗南集团1947年2 月大举进攻延安时,彭德怀临危请命,出任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面对十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敌人,彭德怀镇定自若,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依靠陕甘宁边区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地形,正确运用毛泽东主席制定的“蘑菇”战术,经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挫伤了胡宗南集团的进攻锐气,使蒋介石“三个月内解决陕北问题”的企图化为泡影。
西北野战军成立后,为吸引胡宗南集团主力北调,配合陈谢大军南渡黄河,彭德怀指挥所部发起榆林、沙家店战役及一系列反攻作战,大量消灭了胡宗南的有生力量。1948年,西北野战军面对五倍于已的敌人,果断地转入外线作战,先后发起宜川、黄龙山麓、西府、澄合、荔北和冬季等战役,将战争从陕北转向了渭河以北的关中地区,继续钳制并削弱胡宗南集团,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全国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追击阶段,但在西北战场上,敌强我弱的态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此形势下,第一野战军在第十八、十九兵团入陕前先后发起春季攻势和陕中战役,解放了陕西省会西安和陕中广大地区,击退了胡、马两军的联合反扑,为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条件。
第十八、十九兵团入陕后,第一野战军在数量上已占相对优势,在西北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加快解放大西北的进程,第一野战军按照“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决策发起扶眉战役,歼灭胡宗南重兵集团;以“钳胡打马”的方针发起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意义的兰州战役,攻克了被青马称为“攻不破的铁城”兰州。第一野战军乘胜前进,解放西宁,彻底摧毁了马步芳家族的封建统治。
从1949年9 月起,第一野战军指战员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以势如破竹之势力解放西北全境。第一野战军分兵发起宁夏战役、河西战役,扫清陕南、陇南残敌,解放了陕、甘、宁、青四省全境。随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进军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进军川北。第一野战军还配合西南军区进军西藏,将五星红旗插遍祖国的天山南北。
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后,各部队开展了剿匪、生产、屯垦戍边、协助地方建党建政、土地改革等工作,为巩固人民政权,维护社会治安,恢复和发展生产,保障部队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野战军的官兵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宝塔山下,关中平原,黄河岸边,天山南北,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埋下了英烈们的忠骨。
中国各族人民将永远记住这支英雄的部队,永远怀念英雄的战士。
第一野战军不朽的功绩永垂青史!
第一野战军
一、威武之师第一野战军正式成立,彭大将军挂帅,战将云集,独臂将军贺炳炎、胡子将军王震、儒将许光达……他们的部队兵强马壮,跃跃欲试,解放大西北的时机终于到了。
1949年1 月,全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消灭了国民党军的精锐力量。我军力量已具有优势,全国的战略形势,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1946年7 月至1949年1 月,国民党军损失的兵力总计达495 万余人,残存的正规军仅有71个军227 个师115 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下降到204 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共146 万人。这些部队,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内,已无法在战略上组成有效的防御。
敌100 多万正规军中,位于南京、上海、杭州地区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部19个军64个师约41万余人;位于武汉、宜昌地区的华中“剿总”白崇禧部,和广州绥署余汉谋部共17个军57个师36万余人;位于陕西地区的西安绥靖公署胡宗南部13个军33个师约20万人;位于陕、甘、宁、青、新地区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马步芳、马鸿逵部6 个军28个师17万余人;位于太原地区的太原绥靖公署阎锡山部6 个军14个师7 万余人。位于川、康、黔、滇等省的重庆绥靖公署张群部,以及青岛、新乡等孤立据点和绥远西部之敌共10个军31个师约24万人。这些部队,除白崇禧集团、胡宗南集团的一些军以及马步芳部未受我军严重打击,尚有一定战斗力外,其余部队多系新组成的,或者是多次被歼又多次补充起来的,战斗力很弱。
我军经过两年半作战,已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大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各解放区已完全连成一片,总面积达261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7%;总人口约2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2%;同时还拥有县以上城市776 座,占全国县以上城市的38%。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由长期的劣势转为优势。至1949年1 月,我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120 余万人增加到358 万余人,其中野战军已增加到188 个师(旅)共218 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不仅拥有强大的炮兵,而且还扩建了工程兵、铁道兵等兵种,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
在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西北解放战争的发展也很迅速。 1943年,西北野战军以6。8 万人的兵力向优于己数倍之敌进攻,共消灭敌军约16个师11。5万人,收复了延安,解放了黄龙地区,并一度解放了渭河以北及关中东府、西府等20余县。
整个战略形势的发展,正如毛泽东主席指出的,我们已经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是毫无疑义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赢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伺机反扑,决定再度打出“和平谈判”这张牌。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了包括要求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反动军队等在内的求和声明,接着于21日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任代总统,出面同我党进行“和谈”。但蒋介石在“引退”前对继续进行战争作了布置,“引退”后又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总揽军政大权,实行幕后操纵,加强对华南、西南和台湾等地的控制,并在闽、赣、粤、湘、云、贵、川、陕等省,设置了14个编练司令部,组训新兵,企图把国民党军重新扩充到350 万至500 万人。
依据全国的战略形势,针对蒋介石的企图,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解放全中国。
1949年1 月,在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表会议上,彭德怀指出:敌人目前总的军事方针是依托巴山,扼守长江,以保守江南及西南各省。从全局看,西北还有几个大仗要打。我们要集中力量消灭胡宗南的兵力,稳步前进,扩大解放区;要占领一连串的城市,要有一套城市政策;要进一步加强纪律性,克服胜利途中的困难,将革命进行到底。
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西北野战军从1949年2 月1 日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阎揆要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参谋长,张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刘景范任后勤司令员,方仲如任后勤副司令员。野战军下辖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每个军辖三个师,每个师辖三个团。各军编有直属炮兵团、工兵团及警卫分队。
第一军:贺炳炎任军长,廖汉生任政治委员,陈外欧任参谋长。下辖第一师(原第三五八旅改编),师长黄新廷,政治委员余秋里;第二师(原独立第一旅改编),师长王尚荣,政治委员颜金生;第三师(原独立第七旅改编),师长傅传作,政治委员曹光琳。该军由原第一纵队改编。
第二军:工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郭鹏、顿星云任副军长,王恩茂任副政治委员,张希钦任参谋长。下辖第四师(原独立第四旅改编),师长顿星云兼政治委员杨秀山;第五师(原第三五九旅改编),师长徐国贤,政治委员李铨;第六师(原独立第六旅改编),师长张仲瀚,政治委员曾涤。该军由原第二纵队改编。第三军:许光达任军长,孙志远任政治委员,朱明任副政治委员,李文清任参谋长,邓家泰任副参谋长,江勇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第七师(原独立第二旅改编),师长唐金龙,政治委员梁仁芥;第八师(原独立第三旅改编),师长杨嘉瑞,政治委员孟昭亮;第九师(原独立第五旅改编),师长朱声达,政治委员王赤军。该军由原第三纵队改编。
第四军:王世泰任军长,张仲良任政治委员,孙超群任副军长,朱辉照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刘拧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第十师(原警备第一旅改编),师长高锦纯,政治委员左爱;第十一师(原警备第三旅改编),师长郭炳坤,政治委员高维嵩;第十二师(原警备第四旅和骑兵第六师合编),师长郭宝珊,政治委员李宗贵。该军由原第四纵队改编。
第六军:罗元发任军长,徐方清任政治委员,唐子奇任参谋长,陈海涵任副参谋长。下辖第十六师(原教导旅改编),师长吴宗先,政治委员关盛治;第十七师(原新编第四旅改编),师长程悦长,政治委员黄振棠。该军由原第六纵队改编。
第七军:彭绍辉任军长,黄忠学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十九师(原晋绥军区独立第十旅改编),师长何辉燕,政治委员朱绍田;第二十师(原晋绥军区独立第十二旅改编),师长张新华,政治委员龙福才。该军由原第七纵队改编,仍留山西作战。
第八军:姚喆任军长。下辖第二十二师(原晋绥军区独立第十一旅改编),师长樊哲祥,政治委员黄立清;第二十二师(原晋绥军区独立第十四旅改编),师长罗斌,政治委员姜文华。该军由原第八纵队改编。
第一野战军直辖骑兵第一师(原骑兵第一旅改编,仍留晋绥作战),师长康健民,政治委员李佐玉;骑兵第二师(原骑兵第二旅改编,西北军区建
制,随第一野战军作战),师长王智,政治委员王再兴。第一野战军共15。5万余人。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彭德怀是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指挥员。他指挥作战的艺术,毛泽东主席十分信赖和赞赏。毛泽东曾亲笔题写过一首诗,赠予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首诗如今仍被人们广泛传诵,成为不仅是对当年的彭德怀,也是对彭德怀一生的最简洁又最鲜明生动的写照。
彭德怀,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彭总。他的一生,既波澜壮阔、风雷激荡,又曲折坎坷。
他曾说过:“我一生有许多故事,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烈火熊熊燃烧之时,他当然没有时间去讲他的故事,因为战场上需要他,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需要他。
彭德怀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因母亲去世、父亲病重,不得不失学砍柴卖钱,以补助家用。他为别人放过牛,当过车水工、堤工。
1916年,彭德怀到长沙投军,编在湘军第二师第三旅六团一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