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58部分

中国皇后全传-第58部分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尝。

在军阀倾轧斗争中,杨复恭失势,而朱全忠连连获胜,权势日大,他将一些心腹派入宫中,将忠于帝、妃的内侍尽皆调出。如此,皇宫内院的一切行动,细微可查。这使得从昭宗、何妃以至宫人,人人惴惴不安。入夜之后,昭帝与何妃两个人对坐后宫,相对垂泪,顾及朱全忠的耳目,竟然什么话也不敢说。

公元896年,李茂贞出兵攻打京师长安,昭宗听从了韩建,车驾跟随韩建到了华州,其实,昭宗和何妃是逃出了虎口又进了狼窝,韩建将帝妃迎至华州,也是为了借皇帝之名而控制藩镇,壮大自己。昭宗此时也只得听任韩建摆布,首先就从韩建所“奏”,解散了诸王的军士,至此昭宗身边没有了亲军。

昭宗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深感何淑妃患难与共,对他恩爱不移,如今虽然是在华州行宫,他还是正式降旨,册封何氏为正宫皇后,又立何皇后所生的儿子李裕为皇太子,改元为光化。唐代,自从唐宪宗以来,已经有五朝都没有册立皇后了,何氏被昭宗册立皇后是她的殊荣,也是唐代后期唯一在世时册封的皇后,又是唐代最后一位皇后。

公元900年,唐昭宗与何皇后被囚,受逼交出了传国玉玺。

刘季述接过玉玺,令太监们扶昭宗、何后登辇,嫔妃侍从相随的才只有十几个人,幽禁于少阳院。这时候正是冬季,天气严寒,何皇后和嫔妃无衾缺衣,冻得哆哆嗦嗦,有的妃嫔放声大哭,声传院外。帝后相对无语,真是一对乱世帝后,患难夫妻。

刘季述迎太子德王李裕为皇帝,改名李缜,并假仁假义地奉昭宗皇帝为太上皇,何皇后为皇太后,把少阳院改为“问安宫”。

当时天下兵权最大的还是朱全忠。为得天下大权,朱全忠权衡利弊之后,于公元901年团圆守岁之时,抢出了昭宗与何皇后。

太子李裕藏匿在左军,有人说李裕应与刘季述同罪。李裕是昭宗与何后所生,昭宗不肯加害,就说:“裕年龄很小,只是为刘季述这些逆贼所挟持,不足言罪。”仍令他居东宫,仍为德王。

昭宗改元天复,大赏功臣,孙德昭任为同平章事、静海节度使;崔胤进位司徒;朱全忠爵东平王。但天下并未太平,宦官、藩镇们的争权夺地在继续加剧,每天都在互相征战、残杀。

天复二年,韩全诲与李继昭等又把昭宗和何皇后劫持到了凤翔。朱全忠发兵围困了凤翔城。昭宗、何后又陷困境,每天仅能以人肉、狗肉度日。

天复三年正月,朱全忠逼昭宗迁都于洛阳。

不久,朱全忠杀死了昭宗。

昭宗已薨,蒋元晖伪造昭宗圣旨说李渐荣阴谋弑君,已被处斩,并称立昭宗第九个儿子,何皇后所生的李祚为皇太子,时李祚为辉王。皇太子改名李柷,监军国事,其实他年仅13岁。第二天,又假传何皇后懿旨,昭宗驾崩,李柷即位,是为哀帝。

哀帝登基后,尊何皇后为皇太后,居积善宫,号为积善太后。

翌年,朱全忠以幼主哀帝名义废何太后为庶人,继而于公元905年,将何太后弑杀于积善宫。时年约37岁。

第三十二卷 吐蕃后妃

第二百一十九章 文成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皇后

姓名:文成公主

生卒年:?~680年

籍贯:唐朝长安

婚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封号:皇后

唐朝初年,在祖国西南隅的西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民族政权——吐蕃。公元636年,即贞观十年,年轻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平定了叛乱,完成了统一西藏高原的任务,经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使吐蕃成为一个祖国西南地区的奴隶制强国。松赞干布曾经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都没有答应。公元640年冬天,松赞干布又派大相噶东赞(藏文史书名“伦噶尔”)和智塞恭顿为正副使者,携带黄金五千两和大量的贵重礼物,率从者百名,从逻些(今拉萨)出发,经过数千里的草原,千里迢迢来到了唐朝首都长安,向唐太宗再次求婚。

唐太宗这次接受了松赞干布的请求,答应把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唐太宗肯把美丽、聪明的公主嫁给藏王,在藏族至今流传着“五试婚技”的传说。

聪明机智的大相噶东赞为藏王请婚,唐太宗向他提出了5个难题,并且把做好这5件事作为迎娶文成公主的条件。

第一件是拿来一颗九曲明珠,让他把一根丝线穿过去。聪明的噶东赞先用一条马尾鬃拴在一只蚂蚁的腰部,再把蚂蚁放进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向孔道里吹气,一会儿,这只蚂蚁便拖着细细的马尾鬃从明珠另一端的孔道中钻出来。这时,再把丝线接在作为引线的马尾鬃上,只须轻轻一拉,丝线便穿过了九曲明珠。

第二件是要把100匹马和100匹马驹的母子关系,分别地辨认出来。噶东赞先把母马和马驹分别圈养起来,并且暂时断绝马驹的草料和饮水,过了一天之后,再把母马和马驹同时放了出来,100匹马驹很快地认出了自己的母亲。

第三件是唐太宗给五名使者每人100缸酒和100只羊,要他们在一天内喝完酒,吃完肉,还要把羊皮揉好。别的使者和随从匆匆忙忙把羊宰了,弄得满地又是毛又是血,接着大碗地喝酒,大口地吃肉,肉还没吃完,人已经酩酊大醉了,哪里还顾得上揉皮子。而噶东赞让跟从的100名骑士排成队,杀了羊,一面小口地喝酒,小块吃肉,一面揉皮子,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酒喝完,把肉吃干净,把皮子也揉好了。

第四件是在一个晚上,宫中突然敲起鼓声,唐太宗传诏他们到宫中来商量事情,噶东赞为不致迷路,就在某些地方做了标记,到了皇宫后,太宗又叫他们立刻回去,看谁先到自己的住处,噶东赞靠着自己事先做好的记号很快地就回去了。别的使者都迷了路。

第五件是太宗让文成公主和2499名宫女打扮得一模一样,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去辨认,谁先认出了公主,谁就可以把公主迎回去。别的使者面对着这么多名年轻美丽、服饰华丽、婀娜多姿的女子都没了主意,只有噶东赞因为得到服侍过公主的旅店女主人的指教,知道了公主的容貌特征,认出第7位女子便是公主。就这样,这5道难题都被噶东赞顺利地解决了,唐太宗非常高兴,愿意把美丽、智慧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当这一消息传到文成公主那里时,她的心情很矛盾,一个年轻女子要嫁到遥远的边疆,远离家乡不能与亲人往来,而且风俗习惯与中原地区大不一样,不安和愁苦心情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她能理解皇帝的意图和自己肩负的重任,意识到通婚能使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便同意了这桩婚事,并且悉心筹划着未来的生活,还召见了噶东赞,了解了吐蕃的物产、风俗、生活习惯,做好了嫁到“僻寂荒寒”的青藏高原去的准备。

唐太宗为文成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有各式各样的日用器具、珠宝、绫罗绸缎、衣物、饰品等各种东西,显示了唐朝的富庶和国力强盛。还送去了中原的经史、医药、文学、历法等书籍和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把中原文化的精华传到了西藏。还另备洁车奉载释迦牟尼佛像。派了25名年轻美丽的侍女,一个乐队和许多制作生活用品的工匠、厨役以及公主奶妈的一家,随同文成公主前往吐蕃。

唐太宗特派他的族弟、礼部尚书李道宗主婚,并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公元641年正月从长安启程,满朝文武大臣都来送行,在长安城西10里的送客亭,文成公主和噶东赞等告别了送行的人群,离开了长安。

在文成公主入藏的道路上有许多关于她的传说。当公主越过青海的日月山时,好像是又过了一重天,不由得产生思念家乡的悲伤情绪,唐太宗为了宽慰她,特意用黄金铸造了日月模型各一个,派人远道送来,叫公主携带在身边,从此这座山就被叫做“日月山”,现在山上仍有旧石碑一座,碑上“日月山”三个大字还隐约可见。

青海还有一条倒淌河,这条河水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传说它本来也是由西向东流的,因为文成公主从这条河边起,要弃轿乘马,进入草原,她感到离家一天比一天更远了,不禁失声痛哭,由于她这一哭,才出现了“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现象,倒淌河的名称即由此而来。这些故事虽然是传说,但它也表明了人民对公主的深切怀念,而把她的名字同许多地名联系起来,也说明文成公主入藏为发展民族友谊作出的重大贡献。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了吐蕃,使藏族人民产生了极大喜悦和兴奋,为了减少公主在旅途中的艰难,他们在许多地方都准备了马匹、牦牛、船只、饮水和食物,来迎接公主。

文成公主一行到达黄河源头附近的柏海时,松赞干布也从吐蕃远道赶来迎接,他穿上汉族的袍带,打扮成唐朝的驸马,以唐朝女婿的身份拜见了李道宗,对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表示衷心的感激,并请李道宗向唐太宗致意,李道宗辞别了藏王返回长安。松赞干布带着公主去拉萨。

当文成公主到达拉萨时,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迎接这位不远万里而来的赞磨(即王后)。松赞干布以前是住在帐篷里的,为了和公主结婚,他在拉萨修筑了一座华丽的王宫,在这座布达拉宫里他和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至今布达拉宫内仍还保存着他们结婚的洞房遗址和他们的塑像。

文成公主到达吐蕃,带去了先进的文化技术,还有各种谷物、蔬菜种子、工艺品、药材、茶叶及各种书籍,对吐蕃的农牧业、手工业以及宗教文化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

文成公主入藏前,吐蕃人都是住帐篷、穿毡裘,公主入藏后,上层人物都改住房屋,一部分人开始穿绫罗绸缎,生活习惯有所改变,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

同时,公主还建议松赞干布创造藏族自己的文字。在这之前吐蕃没有文字,无论什么事都是以绳打结或刻木记事的原始办法。于是他指令桑扎布造出30个字母和拼音及造句的文法,从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

当时吐蕃没有正式、可靠的历法,是以麦熟的三月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把唐代天文历法带去了,从此吐蕃开始用唐朝的农历,对吐番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

公主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吟诵过不少佛经,通晓占卜,这一点最受当时吐蕃人的欢迎,据西藏史书记载,当时兴建大昭寺时,就是请公主占卜选定吉地后,在当时的逻些川填湖动工修建起来的。在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婆尊公主的影响下,松赞干布信仰了佛教,从此佛教逐渐在吐蕃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文成公主入藏后,促进了藏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松赞干布不断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唐朝许多有学问的人,也被聘请到吐蕃掌管文书,加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逝世,松赞干布到长安吊丧,并献金银珠宝15种,“请置太宗灵座前”。唐高宗即位,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并赐物2000件。

公元650年,即永徽元年,松赞干布去世。高宗十分伤感,派将军鲜于匡济前往吊祭。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活了30年,继续致力于唐朝与吐蕃友好团结的伟大事业。公元680年吐蕃流行黑痘症,公主染病去世。她在西藏生活了40年。

文成公主逝世后,藏族人民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她的尊敬和爱戴。藏族还规定了两个节日来纪念她,一个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藏族的“萨噶达瓦”节,是公主到达拉萨的纪念日,每逢这一天,藏族人民按照传统习惯,载歌载舞,在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庙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再就是藏历的十月十五,相传这是公主出生日,藏族人民在这一天都穿上节日服装到寺院去祈祷祝福。在西藏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至今还供奉着文成公主的塑像。在西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的诗歌和故事。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中识龙蛇。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代诗人陈陶的这几句诗,正是对汉藏和亲友好的歌颂。汉藏两族成为亲密的兄弟民族,源远流长,文成公主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杰出人物,她一生致力于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播下了汉藏人民团结的种子,为西藏与中原人民间的友好往来疏通了航道,为藏族人民参加祖国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和建设统一的伟大祖国打下了基础。

第二百二十章 金城公主吐蕃赞普赤德祖丹皇后

姓名:金城公主

生卒年:?~712年

籍贯:唐朝国都长安

婚配:吐蕃赞普赤德祖丹

封号:皇后

子女:儿子赤松德先赞

公元705年,即唐神龙元年,赤德祖丹继位为吐蕃赞普,唐朝派了宰相卢钦望等22人前往与吐蕃和盟,这是唐朝与吐蕃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和盟。

鉴于唐蕃关系再度趋于和睦,垂帘听政的赤德祖丹祖母趁机派大臣悉薰热入唐,献上礼物,为赞普请求娶唐公主。唐中宗允许将雍王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嫁给赞普。

公元710年,即唐景龙四年,唐朝派左卫大将军杨矩护送金城公主入藏,皇帝赐给锦缯各数万匹,大批杂使、工匠,还有龟兹乐队,李显亲自送至始平县(今陕西兴平),并设宴饯行,还命群臣作诗送别,同时还改始平县为金城县,改乡为凤池乡,地为怆别里。并颁布金城公主远嫁制书。

金城公主进藏所走的路线与文城公主相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吐蕃首都,藏族人民载歌载舞隆重欢迎远道而来的唐朝公主,藏王赤德祖丹更是欣喜若狂。

金城公主出嫁时,带去大量的锦缯和各种工艺技术人员;入藏后,又派专人来中原求取《毛诗》、《春秋》、《礼记》等文化典籍。在当时朝廷内为此事还曾引起一场争论。大臣于休烈主张不给,恐“使知用兵权略,更生变诈,非中国利”。对此,斐光庭反对说:“给吐蕃诗书,可使他们逐渐熏陶汉族文化,休烈但知书有权略变诈之语,而不知忠信礼义皆从书出。”唐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