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三国随章侃 >

第60部分

三国随章侃-第60部分

小说: 三国随章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晔蓖钦培A,面对王平时,王平坚守,张郃对之便无可奈何此事上便可知一二,尤其是此战惨败之后,身为统兵大将的马谡无法控制住兵士,使其离散,这对比起王平在此战中的表现或者是另一路同样是遭遇失败的赵云邓芝,就差得太多了。(三国志赵云传中称“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在云别传中记载:“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所以此战中马谡的表现可谓之糟糕,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又《向郎传》中甚至记载其逃亡之事,“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如此行迹,可谓差矣。
  街亭之败,诸葛亮提拔马谡,用人失当,确实是一大问题,所以日后自请贬官,至于马谡,在此战中举策失当,在其后又不能控制所率其部,甚至畏罪逃亡,此等罪责,无一不是可斩之罪,赵云以弱战强,约束部众,没有大败,还受到贬官,街亭之战如此重要,而街亭又败的如此迅速和惨败,马谡其罪不诛才是怪事,何况也并非马谡一人,张休、李盛这些将军也同时被诛杀。以马谡传中的记载看,马谡虽然号称被诛杀,但是实际上最后还是死在狱中,这已经是诸葛亮看在往日情份,刻意开恩了。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马谡之罪,却有无数人为之说情,其中如蒋琬本就是诸葛亮亲近,为同为诸葛亮亲近之人的马谡求情也不奇怪,至于向朗那也是出于友情之故。但是为何还有如习凿齿等史学家对此非议呢。
  在我来看,他们都搞混了一点,便是决策者与参谋的角色关系。
  决策者与参谋,这两者我觉得无须太多解释,用演义中的说法,那些主公将军就是决策者,那些军师谋士幕僚就是参谋。就好象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人物便是决策者,而在刘备死前的诸葛亮,郭嘉贾诩这样的人物便是参谋,当然,也往往有角色变换的时候,比如诸葛亮在刘备生前扮演的是参谋的角色,但是到了刘备死后就是决策者的角色。也有同时期有时为决策者有时为参谋的,比如程昱乃是曹操出名的谋士,但是同时他也往往任为太守,大将,那便是决策者了。再比如那些将领更为明显,当独立带兵时为决策者,而归属于大将时便是参谋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决策者与参谋的角色是很容易搞混的,而且不停变换,比如有做参谋做的好的去做决策者,如天子近臣幕僚做的好的往往外放为地方官或者将领,这就是决策者的角色,而也有大将战功赫赫或者地方官政绩显赫征其回朝为天子幕僚的,而且即便在天子幕僚的时刻,他们面对天子是参谋,但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又是决策者了。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一个事件之中,参谋可以有许多,决策者只有一个。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做决策者,因为这意味着权力,参谋出谋划策再多,不能通过决策变为现实,那也是无用。我记得在看二战某人的回忆录中曾经说到过:美国历史上对那些大战的总司令名字如数家珍,但是对于那些参谋长便没人记得。当然现代的参谋长和我们所说的参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些参谋们更希望成为决策者,因为那意味着权力的滋味,因为有些京官宁愿不在天子脚下做事,也要去做那边疆大吏,原因便是如此。
  但是,这决策者并不好做,由参谋转型做决策者也难,本来是为别人出谋划策,那一日便可出得那许多好计来,但是到了自己决策,便觉得这计也好,那计也不错,优柔寡断起来,这倒也是罢了,只怕就是选错了计策,那便麻烦了,尤其是战场决策,是影响万千人甚至自家性命的事。所以这参谋做将军,并不是常有成功者。便如那有名的赵括小将军,论其兵法头头是道,想必要做参谋,那肯定是一等一的。但是这做起大将,就是送了四十万赵兵的性命。至于马谡,也是不错的参谋,结果做了统兵大将,就是导致街亭大败。这两者都是参谋做大将失败的典型,其实这参谋和大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好象诸葛亮之才如何?与刘备见面谈的甚好,有鱼水之关系,一等一的参谋。但是在历史上刘备一开始也主要让他做些政务为主,直到入蜀一战才让他带领荆州前来增援,不过那时也没打得什么大战,至多算是能磨练一番罢了。诸葛亮之才尚要磨练,如马谡赵括这样的参谋一上来让他就担负重任,实在是所托非人,但是这一点马谡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便连已经受到刘备提醒的诸葛亮也没有认识到这点。
  刘备这一生看人甚准,在死前还看了一个马谡,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其实诸葛亮虽然看人用人上比之刘备是稍微弱了些,但也不至于到了看不准的地步,之所以如此,还是和刘备与诸葛亮两人之长期扮演的角色有关。
  刘备年轻时自然也做过别人的部下参谋,但是很多的生涯还是做决策者的身份,但是诸葛亮不同,他投入刘备麾下,处理政务,颇得亲重,但是在重大军务上还只是处于参谋的地位。所以他们两者在选择人才的眼光有所不同,刘备往往能选择出魏延霍峻黄忠这样的将领,诸葛亮则对于那些参谋型人才有所好感,因为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当刘备叮嘱之后,诸葛亮依然对马谡颇为亲重,这倒也没什么,因为马谡也是个好参谋,但是当他成为一个决策者时就显出了危机。
  决策者与参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前面我们说过了权力上的,但是还有一点更重要,便是责任上的。所谓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诚如斯言。参谋权力小,只有进言献策的权力,但是在最后失败的承担责任之上,负的责任也要小,尽管也有些参谋会遭到迁怒,但是更多的参谋往往只是不被重视,不再信用而已。决策者不同,他的决策失败就意味着全军失败覆灭甚至付出自己的性命,决策者享有着权力荣耀的同时,也要承担失败之后的责任。没人会因为一个决策者听从参谋的错误进言而批判参谋,而只会嘲笑决策者的愚蠢,因为最终选择了那条愚蠢道理的是决策者。
  史书上往往会记载失败的决策者,但是很少记载失败的参谋,那些失败的参谋通常都被历史忽略过去,长期以往,大家就着迷于那些算无遗策的谋士,而忘记了真正承担风险的是那些采用计策的决策者们。
  至于如演义作者那样的文人更是再进一步,把诸葛亮郭嘉那样的谋士极度神话了,就好象刘备离开诸葛亮便什么都做不了,其他演义中谋士的地位也比主公重要的多。我们之前说过,这是文人们希望能做一个君臣相得的理想,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被采用,所以文人对那些军师谋士才寄托了众多的感情。甚至到了极至就成了凡是做错的就是决策者的错,做对了就是谋士的功劳的模样,谋士成为了主体。
  不过事实上参谋们永远成为不了主体,只有决策者才是主体。一面享受着决策者的权力,一面享受着参谋的责任,那只有演义小说中才能出现。马谡是那个参谋时,他就需要承担身为参谋的责任即可,但是当街亭时,他不单就享受着统领大军的权力,也需要承担随之而来的责任,也正因为如此,当他开始时还把自己摆在一个参谋的角色上,试图用试验来证明他的奇策,而当他失败时,他发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承担微小责任的参谋而是那个需要为战败负全责的决策者。他惊慌失措,无力统领大军,更加蔓延了街亭的失败。
  街亭上需要一个能承担责任的决策者,而诸葛亮却选择了一个无法承担责任的参谋,这就是街亭的失败之处了。
  本书由。cc提供下载
 
 

正文 第九十六章 险之不险
(更新时间:2007…4…28 22:25:00  本章字数:4235)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六章 险之不险
  (演义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对于曹魏来说是个头疼的日子,前几年虽然和东边孙吴总是打得热闹,但是在西边,蜀汉却是没什么动静,至于那些蛮夷嘛,倒也用不着放在心中,本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结果,这一年一开始,蜀汉解决完南边的问题,就向曹魏动手了,还好之前一年的冬天,司马懿及时解决了反叛的孟达,要不然让蜀汉平白得了上庸,那更是麻烦了,不过这蜀汉也闹得要魏明帝亲自到长安督战的地步,也幸亏得在街亭老将张郃大胜布置失当的马谡,逼得诸葛亮退兵,不然事态发展下去,也真难说会如何。
  好容易这西边歇息一下,那东边又出了问题,大司马曹休也算得上老将了,结果被周鲂一个断发的鬼伎俩给骗了,几万将士就被诱到了虎口里,也亏得陆逊小心谨慎,而曹休又醒悟的早,或者说跑得快,但是也是丢盔弃甲,悲惨的很。这曹休还生了一阵闷气死了。
  等到年底,蜀汉这边又来骚扰,还好陈仓守住了。不过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曹魏要真正面对蜀汉和孙吴两面夹攻的情况了。
  好,问题这就来了,这蜀汉孙吴两国虽然实力不如曹魏,但是合在一起对付曹魏,怎么也要把曹魏折腾得够戗才对,尤其后来曹魏内部还出了问题,怎么反而曹魏越大越强,后两者却先后灭亡了呢。
  诚然,蜀汉与孙吴之间,沟通上是有些问题,外加还有古代的通讯方式不便,所谓的两路并举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对于曹魏是一样的限制。至于诸葛亮时期蜀汉与孙吴之间的联合对敌,虽然说效果有限,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也总比当年刘备时期的合作要好些,但是战果比之于那时也只能说一般甚至还有所不及。实际上,即便是日后南方政权同时拥有蜀汉孙吴之地,但是对于中原政权的战果也只能说是一般而已。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在这边上,我们应当先抛开个人能力的因素,当时蜀汉有诸葛亮,孙吴有陆逊,都是杰出的人才,当然相对的曹魏也有司马懿等人,但是这些所谓的名将偶然的因素太大,正如之前所谈到的,人才的分布是平等的,所以名将出现的概率对于双方来说也都是平等的,所谓的名将不能作为决定一切的佐证,何况在南边也出现过如刘裕这样不世出的名将,但是总体上还是中原政权强于南方政权。
  再抛开民风与军队战斗力的说法。所谓民风南不及北这种论调其实是成很大问题的,不说当年春秋战国吴越楚等南方诸侯之强盛,秦末由江东起家的项家叔侄,就说三国时期这孙家三父子不就是带着江南子弟对抗着中原诸侯吗?川中之民风更不用说,若真是南方人软弱无能,也不会多次形成这个南北对峙的局面了。而战斗力的方面,更是如此,所谓的军队战斗力是完全可以训练出来的,南北对峙时双方都出现过极强战斗力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并没有出现在固定的一方,这其中将领的训练与实战经验比地域性更为重要。前者我们已经说过,这对于双方都是公平的,至于后者,在常年的情形之下,实战经验不存在差别。
  其实这也是经常会谈到的一个话题,总会谈到所谓民风战力如何的问题,或感慨今不如古,或感慨中原不如草原,还要引进什么血统来的可笑说法。其实所谓民风,和血统草原地域都没有关系,纯粹和环境有关,春秋战国中原民风强悍,那是自然,天天打仗,不强悍活得下去吗?草原游牧民族民风强悍,那也是自然,天天要和野兽与相互之间的游牧部落作战,不强悍也活不下去,前者是农耕,后者是游牧,但是实际上没有区别,这民风完全是看环境,日后中原一统,天下和平,需要民风强悍作甚?那游牧民族若是也和平安逸下来,没几年也就不见那强悍民风了,蒙元满清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至于战斗力也是一样的,边境的军队不是说素质血统民风比中原好,完全是仗打的多的缘故。
  再说说这经济力的问题,这经济决定战争胜负的说法,表面上倒是也有道理,但是也很难解释一个事实,便是南北对峙也有千年了,南方经济是越来越好,但是成就也没见得和经济一般发展上去,也就朱元璋北伐成功一次而已。所以要说这个经济决定论,我看至少在工业革命之前还是大有问题,古代经济的话,南方只需要一定的规模再加上天险便可以保证自身部分的安全,这种规模不说遥远的楚国,就说三国时期的蜀汉孙吴就可以保证了。但是这之后经济在量的增加并不能使得他能从实力上占据超过北方的决定性优势。
  其实单就三国时的情况来看,之所以曹魏在两面进攻的情况下没有削弱更应该归功于以下两个因素。
  其一:曹魏的重心地区没有遭遇到进攻,蜀汉面对的关中,孙吴面对的荆北,两淮固然在东汉时期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在汉末战乱之后,这些地方经济,人口都大幅度的锐减,已经不复当年盛况,经济重心已经转到了河北。蜀汉孙吴的骚扰不能影响到曹魏的根本。当然,经济的削弱也使得对抗地方的力量受到了影响,这种情况在荆淮地区尚好,身后便是开始渐渐恢复元气的中原腹地。但是在关中一侧则并有些糟糕了,关中在大乱之后人口凋零,虽然说这使得诸葛亮不能就地取食,但是也使得当地力量薄弱,而且一旦关中被夺,马上便对洛阳产生威胁。于是司马懿等先后奏请迁徙百姓到关中,以益其民,使得能抵御蜀汉的力量渐渐壮大起来,在东边长期也进行着屯田的政策。随着时间的发展,曹魏在原本的重心地区尚可的情况下,原来那些遭到战乱破坏的地区经济人口也开始发展起来。
  当然,这种经济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使曹魏有决定性的优势,但是相比曹魏来说,蜀汉与孙吴的经济重心地带太过薄弱了,尤其是孙吴,实际上他的经济重心就在于长江流域这一块,表面上还拥有广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