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辽末悲歌 >

第33部分

辽末悲歌-第33部分

小说: 辽末悲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得让他不愿意移动身体,觉得疲惫到了极点。
    怀念往往都是曾经发生的最美好的事情,如今斯人已逝,韩可孤回想着黄靖生时的所作所为,即使是曾经颇有些不以为然的玩笑人生的态度,如今想想也觉得那是一种率性真诚的表现。
    在这种揪心裂肺的煎熬里,韩可孤任由着这些画面在眼前不断映现,不知时间流逝。忽然耳边隐隐传来阵阵泣声,他知道这是黄大人的讣告发了下去,死讯传开,衙内官吏军卒在痛哭。
    这便是个人的魅力所在,黄靖生前虽然官居显要,但在公事之外,从不倨傲权势,尤其喜欢混迹于基层,了解他们的疾苦心声,说话村俚率性,最是能和兵士百姓打成一片。韩可孤心中感慨,自己待人虽然也是不拘职位高下,平易待人,但碍于礼仪道德,就较之黄靖有些做作,落入了下乘。遑论黄靖的其它能力,只这一点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到最底层人员的真实心理便非大才干者所能为之。韩可孤悲叹,天妒英才!对于他的久病之身,韩可孤心中还是有些准备的,就那种干起事情来呕心沥血的劲头儿,便是最能熬短寿命的了,不然也不会几番叮咛委托李长风苦言相劝。但没承想这一天会到来得如此之快,大好的一个人才,就这么殒于一旦。国事不堪,大业未靖,老天爷竟就忍心活生生削去自己的一只臂膀,韩可孤无力问苍天。





    正文 第六十五节
  更新时间:1…9 20:45:18 本章字数:2150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来继续他未靖的事情,在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哭声中,韩可孤想到黄靖所辖的那一标人马及印下公务需要一个替补之吏。对于这个人选,自己早做过衡量,纵观属下的大小官吏,非李长风莫属。韩可孤悲悯之余,暗自也有些庆幸,黄大人驾鹤西去,自己如失一臂,幸亏还有这么一个得力干练的人才可以替补,而且黄靖临终也有遗嘱,正是英雄所见略同。便拭去眼中的泪花,提笔拟一道荐题李长风继任尚书中司侍郎的奏疏。
    因为皇后娘娘凤驾移跸泽兴的一应事体正在紧张的筹措之中,朝廷办公驻地的迁移只在这月旬之间,自己又监管着南院政事,临时任命李长风暂代故黄靖职守,也属份内,并无逾越之嫌,所以韩可孤并没有急于一时的将这道荐题呈递给朝廷。谁知,南院尚书省户部事黄之道突然求见,与韩可孤寒暄才毕,便突兀地问道:
    “靖公骤做古人,实在令人扼腕磋伤,但不知所遗一职放缺,何人替补最是恰当,韩大人可有合适的人选否?”
    韩可孤一愣,这黄之道是户部老吏,久在官场行走,所谓人老奸马老滑,最是能察言观色,附势趋炎之人,此番有如此突如其来的一问,想是受了什么人的所托。便反问道:“尚书中司侍郎官显而责重,黄大人久在户部,不知有何高见?”
    “不敢相瞒韩大人,自黄靖老大人西游,身后补遗之事,因属户部分内,我等便有几议,一致认为王敏之大人为上上之选。王大人二甲进士出身,职任中书舍人已有数年未曾寸动,如今正好补了此缺。”说着话,自怀中取出一份折子:”这是几名同僚的联名折子,卑职冒昧,代向韩大人请荐??????”
    韩可孤大感意外,这王敏之在中书舍人任上几年,虽无大过,却也少有建树,实在是寻常乏能之辈。而黄靖所领之营兵,是他生前亲手创建,而且还涵盖着自己当初所属的部分亲兵队伍,火箭弩手齐整,非寻常营防可比拟,乃为北安倚重的一支主力,如果将这么一只悍勇之军交到这么个庸碌之人手中,着实放不下心情。况且以李长风继黄靖,不仅是黄大人的遗愿,更是自己心所属意,没想到,自己的临时委任还未下达,竟在当腰忽的来了这么一刀,再看黄之道那一副焦灼期待的表情,想是早有预谋。同在一院属臣,韩可孤气闷,有心呵责几句,但又不得不照顾老人家的感受,沉吟了一下,只能将折子按在手里,答道:
    “如此,且容可孤细致衡量。”
    送走了黄之道,韩可孤一夜辗转,难以成眠,大辽国尚书中司侍郎位列五品上阶,负责南院大小官吏的考核升迁,在方今乱世中更具督导军令,行言官科道之务,品秩虽然不高,但权力不小。
    第二日,从晨起到午时,折子上所列有名的几个同僚相继求见,众口一词说的都是举荐王敏之,大有其职舍王某人再无谁可任。志在必得的架势,话里话外,还隐隐点出来,王敏之在朝廷中有支持者,若此番改提他人,廷议时必被驳回。
    这就是国家中层领导者的悲哀,一方面,是把一个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人尽其用,有利于大局的发展。另一方面,是被迫把一个明知不合适的人放到这个位置上,虽然无利于工作,但利于团结,而团结同样也是为了有利于大局。权衡利弊之后,韩可孤无可奈何,以一人之得而导致朝臣离心,实不智也,只好咬咬牙摒弃了题请李长风的草梳,决定改题王敏之。
    死者乃大,入土为安,韩可孤原本打算按照黄靖汉人的风俗使他落叶归根,虽然此时懿州已经沦毁,但好劣将他的忠臣骸骨运回半壁山,那里有他的妻儿,早晚也能受些香火。然而又想及黄靖早有遗言:青山处处埋忠骨,哪儿的黄土都埋人。也是长途跋涉过去半壁山,途中常有金兵出没,怕忠魂受了骚扰,只能暂时将就着暂时先择地葬了,待日后兴辽大业有成,再行风光大葬。便差使李长风带人择一块风水好的墓地。
    择穴选墓讲究的是前有照,后有靠,左青龙,右白虎,聚生气使不散,行之使有止。以为调和阴阳,生发万物,为的是趋吉避凶,福泽后人。
    丙申月乙未日,阴。由北安州衙门礼聘的阴阳先生经过测算,选好了下葬时辰,韩可孤带着李长风,蔡高岭等一干同僚扶棺相送,因为黄靖的家眷无法赶来,便由韩炜代行子侄之礼,扛幡引路,一哭悲悲戚戚惨惨,护灵前来的标兵,也是洒泪成雨。
    蔡高岭从李长风手中接过由韩可孤亲自撰写的诔文,准备起读,开口时,却喉咙喑哑,有气无声,正跪在灵前的韩炜赶忙立起身接到手中,展文代念:“人生而便知死,死亦为生,生生死死乃做循环,然生生具千法,死死有万种,各不相同。君之死谓之劳猝,乃为死与忠烈也??????”
    才读了几句,便也是泣不成调,再读不下去了。李长风待接过来想续读,也是话未出口泪千行,不能成其声调,只得将诔文铺在棺盖之上。
    韩可孤悲痛愈盛,可又哭不出泪,眼眶中干巴巴的痛,只觉得胸口像有一团乱麻堵塞着,憋闷得难受,双腿无力,身体摇摇欲坠,李长风手疾,上前便抄住了肩膀,扶他坐到了坟坑侧边的一块稍微平整些的石头上。





    正文 第六十六节
  更新时间:1…11 17:13:51 本章字数:2332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悲痛之余更需要关注逝人的身后之事,择穴选墓是对死者的尊重,最主要的就是点自然格局,以乘龙气脉成穴,得天地灵气而佑后代子孙昌盛。韩可孤这些时昼理公务,夜悲黄靖,心乱得不行,把黄大人下葬的一应事体全都托付给了李长风办理,此时透过早已无泪可淌的一双枯目,看向这片入殓之所。才见这山形如仞,陡峭凛冽,左手边有一洼浅泉缓缓导出,对面却是一坡石崖突兀向指。
    韩可孤家学渊源,对于风水学问也有涉猎,知道这便犯了顽石横冲,朝水反弓的忌讳,,虽然坐一隅无法见全山,只观察到片面,但也觉得此非墓葬吉地,心中便有了些薄怒,不禁问道:
    “墓地是请何人所择?”
    “是黄大人生前亲自择定的。”李长风回道:“前时陪黄大人巡营路过此地,我二人相携月夜里闲步山岗,他便指着这一处野山言:‘死后便葬我于此地。’我还怒他说此不祥话语,谁想竟自言中了??????”
    这是对死亡早有预感啊!又是不放心舍弃这一片自己曾经守护的土地,要高居恋所,常做瞰望。韩可孤哭也无泪,从喉头发出两声低沉的噎声,点了点头,喊过韩炜说:“你将我诔文中的这一段,念与黄叔叔!”
    韩炜跪到灵前,复又念道:“可孤居中与北安,鲁拙方略;公驻守于泽兴,临边操劳。凡壁垒分布,兵将推置,全赖公行调剂;士农工商,机宜果断,全赖公行保护;同人差参,事有掣肘,全赖公行弥救。心血几何,岂不病哉??????”
    王政追随黄靖大人多年,不是亲人早胜似亲人,最是了解黄大人的辛苦,听到这里时,更加失声痛哭起来,向韩可孤跪拜了三拜,哽咽着语调说:“黄大人一生辛劳,尽在韩大人的诔文之中,他老人家得了这篇赞许,当含笑九泉了。”
    “不!”李长风断然接口道:“黄大人得此诔文,人虽亡但其神不泯也!”
    “黄大人乃是为国事而活活累死的,虽此时功业未靖,但其心赤忠,鞠躬尽瘁,与诸葛武侯比拟也不遑多让。”
    几个人就在灵前,追念着黄靖生前的种种事迹,各人把千行泪洒到逝者的棺椁上,点点滴滴在阴暗的天光下,久久不能风干。
    寿棺正式下葬,韩可孤填下了第一锨土。从此就与黄靖真的是天人永隔了,再相见唯有在梦里,看着原本平缓的土坡上突兀隆起的这一柸黄土,李长风心下唏嘘:人生而死,死而生,不外如是,常闻道英魂忠骨,精神永存,然几十年、几百年后又有谁能忆起这墓中人当年的壮烈,也许到那时这堆垒的土堆也早已洇没在漫山风沙之中哩。
    就站在坟前,韩可孤趁着大家忙忙碌碌,韩炜也过去焚烧送葬的纸钱,喊过李长风小声地说:
    “黄大人这一去,遗职不能久旷,我拟向朝廷请题王敏之,你觉得如何?”
    对于围绕黄靖遗职所发生的事情,李长风虽然一直都在忙碌着择墓安葬事宜,但也有些风闻,深知韩可孤的为难之处,忙说:
    “大人如此安排,极为妥当,日前因受了黄大人的委托,不得不勉为其难,暂代行了几日的责权,实实是有些力不能逮。”
    韩可孤沉吟了一会儿,接着道:“长风,你我相知有年,你的才干、人品,我最是了解的了,而且黄大人临终也曾有过遗托,荐你续任。只是,如今朝廷动荡之期,人事纷扰,你我又在知交,只好让你受些委屈,切望能体恤可孤的苦衷。”
    “大人与黄公的知遇之恩,长风铭感在心。尔今国将破,家已亡,亟待恢复,功名利禄与长风而言绝非所愿,大人且请宽心。”
    他的心性与黄靖一般无二的无屑虚名,韩可孤知道李长风此言实是发自肺腑,点点头道:“这就好!我前些时日至隆圣时,亲眼见朝廷如今的情景,着实令人担忧,已经奏准题荐干练中正之才入朝庭辅政,第一个便是你了。”
    对于如今的辽朝廷早存着失望之心,更不愿与那些庸弱之臣为伍,李长风本想婉转一些拒绝韩大人的一番心意,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如何才能表达出自己的决绝之心,只得实话实说:“长风自平州而来,便是为追随大人,实不愿入朝周旋!”
    韩可孤还待相劝,见王政红着眼睛走过来,便说:“这事我们再议吧!”
    望着身心俱疲的韩可孤,本来白皙的脸庞也黝黑了,朝袍被野风一吹,忽闪着裹紧瘦下了很多的身躯,李长风悲悯的想:大辽南部的这半壁江山,全靠韩可孤支撑着,小朝廷过几日迁过来,又给他肩上添了一副重担,国事混淆,许多事情原都是黄大人斡旋,今后韩大人的处境就更艰难了,不觉怆然而叹道:
    “黄大人去了,乞请大人为了社稷黎民切切保重万金之躯。”
    “唉!”韩可孤也长叹出声:“黄大人虽长我几岁,但也年在富强,谁知造化弄人,竟就去了。想我韩可孤,锅撑子山料峭悬崖,摔落而不死,高守光协逼起反,刀吻而不伤,隆圣陷险局,乱箭纷飞,万死中而得生,至今还留着这一具顽钝之身,以守残局。黄大人不可死却使先陨,岂非苍天无眼乎?”说着话,又是一阵无泪的抽搐。
    李长风和王政赶忙劝慰,边上有衙役跑过来禀告,州府中有事情需要大人处理,催促着赶紧回去。
    让人搀扶着站起身,韩可孤立定在黄靖的新坟前面,恭谨道:“黄公此番离我远去,真狠心也。自今而后,生死进退,谁复与可孤共安危者乎?促膝筹策,谁复与可孤共思谋划者乎?重担千艰,谁复与可孤共荷肩者乎???????”
    一连贯的相问,却再也等不来黄靖的回应,旷野无声,只闻凛风呜咽。?????
  





    正文 第六十七节
  更新时间:1…11 17:13:52 本章字数:2242

    不得不说,朝廷有人好做官,又是在乱世皇家势微之时,韩可孤的荐疏才报上去没几日,王敏之升补尚书中司侍郎的敕旨就被下达了。木已成舟,韩可孤立刻派人将敕书、官印一并给他送了过去,催促他即日到任视事。
    消息传开,原属黄靖标下的诸将佐官,大感意外。原本按照老大人的遗示,李长风李大人继任才是正当,那料想黄大人尸骨未寒,竟就起了变化,众人如何想得通,齐齐来到仍居此暂行职务的李长风临时居处,问个清楚,请求他依旧做大家的统领。
    之前有黄靖的托付,这几日有韩可孤的委托,虽然没有朝廷的任命不算名正言顺,但总还是有些理由。如今朝廷下派的正式官员即将走马上任,李长风再要如众将所愿,便是亟越了。让大家的一番诉说请求,使得李长风哭笑不得,只能耐心解释 :“王大人此番是受了朝廷的委派,有皇命加身的,日内就要莅任视事,诸位自当听凭安排,岂可任性而为,违了圣决。”
    中军官陈伟园却不听这些道理,仗着与李长风相熟,直言道:“我等与故黄老大人、李大人朝夕相处,早已情比家人,如今黄大人西去,我等只愿听李大人差遣调度,那个新来的王大人与这里素不相识,如何能使我们甘心受他辖制,李大人又怎么忍心把这一干的家人交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