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1-10)-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酉抡饩渥韵嗝艿幕埃銎鹜芬灰
窗外依旧那么寂静,东方已渐渐泛出鱼肚白,隐约传来几声犬吠鸡鸣,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往者已矣生者依旧,一切似乎都没改变,争权者争权,鏖战者鏖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建安十八年的春天依旧那么生机勃勃。
曹操与孙权在濡须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他们都把盛衰荣辱押在了这场战争上,似乎谁赢了谁就有希望成为天下之主。不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们似乎都忽略了另一个对手。遥远的蜀地有人正酝酿一场阴谋,这个阴谋将会骤然改变天下的局势。昔日诸葛亮曾有三分天下的“隆中对”设想,惜乎随着襄阳易主走入了死胡同,不过此时此刻这个计划恰似凤凰涅槃,在无声无息中死灰复燃了……
【附录1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附录2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阮瑀」
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亦犹姻媾之义,恩情已深,违异之恨,中间尚浅也。孤怀此心,君岂同哉?
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亹,心忿意危,用成大变。若韩信伤心于失楚,彭宠积望于无异,卢绾嫌畏于已隙,英布忧迫于情漏,此事之缘也。孤与将军,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属本州,岂若淮阴捐旧之恨;抑遏刘馥,相厚益隆,宁放朱浮显露之奏。无匿张胜贷故之变,匪有阴构贲赫之告,固非燕王淮南之恨也。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实为佞人所构会也。夫似是之言,莫不动听,因形设象,易为变观,示之以祸难,激之以耻辱,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昔苏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虽兵折地割,犹不为悔,人之情也。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既惧患至,兼怀忿恨,不能复远度孤心,近虑事势,遂赍见薄之决计,秉翻然之成议。加刘备相扇扬,事结衅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于此也。孤之薄德,位高任重,幸蒙国朝将泰之运,荡平天下,怀集异类,喜得全功,长享其福。而姻亲坐离,厚援生隙,常恐海内多以相责,以为老夫苞藏祸心,阴有郑武取胡之诈,乃使仁君翻然自绝。以是忿忿,怀惭反侧,常思除弃小事,更申前好,二族俱荣,流祚后嗣,以明雅素。中诚之效,抱怀数年,未得散意。
昔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船自还,以避恶地,非周瑜水军所能抑挫也。江陵之守,物尽谷殚,无所复据,徙民还师,又非瑜之所能败也。荆土本非己分,我尽与君,冀取其馀,非相侵肌肤,有所割损也。思计此变,无伤于孤,何必自遂于此,不复还之。高帝设爵以延田横,光武指河而誓朱鲔,君之负累,岂如二子?是以至情,愿闻德音。往年在谯,新造舟船,取足自载,以至九江,贵欲观湖漅之形,定江滨之民耳。非有深入攻战之计,将恐议者大为己荣,自谓策得,长无西患。重以此故,未肯回情。然智者之虑,虑于未形;达者所规,规于未兆。是故子胥知姑苏之有麋鹿,辅果识智伯之为赵禽,穆生谢病,以免楚难,邹阳北游,不同吴祸。此四士者,岂圣人哉?徒通变思深,以微知著耳。以君之明,观孤术数,量君所据,相计土地,岂势少力乏,不能远举,割江之表,宴安而已哉?甚未然也。若恃水战,临江塞要,欲令王师终不得渡,亦未必也。夫水战千里,情巧万端,越为三军,吴曾不御,汉潜夏阳,魏豹不意,江河虽广,其长难卫也。
凡事有宜,不得尽言,将修旧好,而张形势,更无以威胁重敌人。然有所恐,恐书无益。何则?往者军逼,而自引还,今日在远,而兴慰纳,辞逊意狭,谓其力尽,适以增骄,不足相动。但明效古,当自图之耳。昔淮南信左吴之策,汉隗嚣纳王元之言,彭宠受亲吏之计,三夫不寤,终为世笑。梁王不受诡胜,窦融斥逐张玄,二贤既觉,福亦随之。愿君少留意焉,若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以效赤心,用复前好,则江表之任,长以相付,高位重爵,坦然可观。上令圣朝无东顾之劳,下令百姓保安全之福,君享其荣,孤受其利,岂不快哉!若忽至诚,以处侥倖,婉彼二人,不忍加罪,所谓小人之仁,大仁之贼,大雅之人,不肯为此也。若怜子布,愿言俱存,亦能倾心去恨,顺君之情,更与从事,取其后善,但禽刘备,亦足为效。开设二者,审处一焉。
闻荆扬诸将,并得降者,皆言交州为君所执,豫章距命,不承执事,疫旱并行,人兵减损,各求进军,其言云云。孤闻此言,未以为悦。然道路既远,降者难信,幸人之灾,君子不为。且又百姓,国家之有,加怀区区,乐欲崇和,庶几明德,来见昭副。不劳而定,于孤益贵,是故按兵守次,遣书致意。古者兵交,使在其中,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复之义。濯鳞清流飞翼天衢,良时在兹,勖之而已。
≡¨炫‖
≡
≡¨书‖
≡¨网‖
≡¨小‖
≡¨说‖
≡¨下‖
≡¨载‖
≡¨网‖
《卑鄙的圣人:曹操 第九部》
第一章 百骑夜袭,甘宁逞威曹营
白水兵变
蜀地的冬天虽不似北方严寒,却来之缓缓、去也迟迟。如今已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二月,益州之地依旧阴冷潮湿,尤其夜晚更是寒气逼人刺骨难耐。
山峦叠嶂雾霭迷茫,羊肠古道逶迤蜿蜒,虬藤老松、嶙峋怪石都笼罩在沉沉夜色之中,如魍魉鬼魅般阴气森森。幽深密林静得无一丝声响,荒草树木被雾气侵染得湿漉漉的,郁郁枝叶不胜凄凉地瑟瑟抖动。循山小路九曲回肠,与朦胧缥缈的白雾交织一处,宛如虚幻似有似无。枯枝败叶、草窠苔藓与潮湿的泥土裹挟着,滑溜溜举步维艰。猛一阵鸣叫打破寂静,却是夜栖的枭鸟惊风而动,鬼影般一闪而过。这条路虽蜿蜒曲折,但大体上是延向东北方的,就在路的尽头有一座并不十分雄伟的关城。乍看之下这关城古老落寞,在崇山峻岭间显得甚是渺小,但只要仔细观察两侧的高山峭壁便不难看破,此处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这就是阻隔蜀地与汉中要道的白水关(今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振威将军刘璋承继其父刘焉之业,割据蜀地二十载,虽然也有过几次叛乱,但大体上还算安定,加之他胸无大志意在自守,各处兵马都疏懒了,却唯独白水关武备森严毫不松懈。只因此处北通秦陇、南接葭(jiā)萌,是隔断蜀地南北的重要关隘。虽同属一个益州,但白水关以北的汉中郡是“米贼”张鲁的地盘,以南才是刘璋的势力范围,双方敌对多年时常冲突,因而白水关又被蜀中官民叫做“关头”,足见紧要至极。辖制此关的巴西太守庞羲是河南人士,曾任议郎,与刘焉乃是故友,凉州军祸乱长安时他曾营救刘焉子侄,之后入蜀辅佐刘氏父子两代,平定蜀中乡人叛乱立有大功,继而与刘璋结成儿女亲家,堪称实权人物;他也曾有意征讨张鲁平定汉中,无奈几番用兵尽皆铩羽,只好严守不出以待天时,如今镇守白水关的是他手下宿将杨怀、高沛。此二人虽非骁勇之辈,却也忠心耿耿;麾下兵卒万余久与张鲁对阵,称得起是蜀中最能征惯战的队伍。扼制要道防守北方自然是杨、高二将最重要的职责,不过随着刘备入蜀,益州情势隐隐添了几分微妙变数,也令二将颇感忧虑。
一年前刘璋邀刘备入蜀,意在借助其力征讨张鲁,赶在曹兵大举西征之前全据蜀地扼守汉中。此举从一开始就有争议,蜀中大吏黄权、刘巴等极力反对,主簿王累甚至倒悬城门以死劝谏,终究未挽回刘璋的决心。在别驾张松的极力推动下,刘备还是被请来了。蜀中至荆州的险山关隘门户洞开,刘备在使者法正的引导下长驱直入,轻而易举涉过天险,在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与刘璋相会。与其同来的不但有一万荆州兵,还有庞统、黄忠、魏延、霍峻等谋臣骁将。当暮气沉沉的蜀中官吏目睹了刘备及其部属的勃勃英姿时,每个人都倒抽一口凉气——这样厉害的人物来到蜀中,究竟是福是祸呢?
刘璋胸无城府,在他看来这一定是好事,刘氏宗亲自当携手御敌,刘备仪表堂堂礼贤下士,正是梦寐以求的帮手,他兵强马壮当然再好不过,怎么会包藏祸心呢?二刘各领部属在涪县盘桓多日,一个诚心相待,一个虚与委蛇,渐渐称兄道弟。刘璋大显慷慨,主动“表奏”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投桃报李,也“表奏”刘璋为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当然,这种表奏根本不可能上达天听,即便递到许都,曹操控制的朝廷也不会予以承认。适逢曹操在潼关对战韩遂、马超等关中叛军,刘璋不敢怠慢,又借给刘备一万兵马,并供给粮草辎重,请其暂屯白水关以南的葭萌关(今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休整人马择日北征,并传令白水关杨、高二将,随时配合刘备行动。
殊不知刘璋这决定无异于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刘备信誓旦旦率军北上,一到葭萌关就赖下不走了,竟以休整人马为名拖延一年之久。葭萌关位于沟通南北东西的要道上,由此向北出白水关可讨张鲁;但若向西南而进,突破梓潼、涪县、雒城等地又可直逼成都城下;另外葭萌境内有渝水(今嘉陵江支流)向东南流淌汇入长江——刘璋不明白,但蜀中不少有识之士都感觉到,刘备似乎用心不善。他占据这个地方,既可北攻张鲁又可南侵蜀中,还能保持与荆州通讯,反客为主之势已见端倪!
北方局势变化也很出人意料,曹操大破韩遂、马超,诛杀成宜、梁兴等,进而收降杨秋,收取凉州本已胜券在握,却因冀州叛乱仓促收兵,只留夏侯渊、徐晃、张郃等镇守长安。韩遂、马超遗患未除,一心东山再起;汉中张鲁也恐唇亡齿寒,把韩、马视为挡箭牌,暗地里助兵助粮,竭力支持他们侵扰陇西之地;江东孙权平定交州之后转而筹谋北方,因而孙、曹两军会于长江重镇濡须口,大战一触即发。诸方势力互相牵制,暂时无人能对蜀中构成威胁,一年前还山雨欲来人心惶惶,如今却风平浪静。外患似乎没有了,刘备反而成了心腹内患。成都官员离得远还难以详察,杨、高二将近在咫尺却瞧得明白,这一年多刘备厚树恩德邀买人心,每日里置酒高会,拿着刘璋资助的钱财赏赐将领、结交士人、赈济百姓,栖息他羽翼下的人越来越多!
旧病未除又添新忧,而二刘之间这种敌友未定的态势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