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江湖侠士情 >

第10部分

江湖侠士情-第10部分

小说: 江湖侠士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知他嘻嘻一笑道:‘能接我一掌卧雷掌的,那也算得上是成名的英雄了。嘻嘻,你别那样像斗公鸡似的,凶狠狠的唬人!’

    然后哈哈一笑,转过身去,竟不理我自个看起两人斗剑来,我关心主公安危,见他如此,也就不复与他计较了。”

    “和独孤大侠比剑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黄中封、米天宗同时焦急地问。

    独孤展鹏拿眼光向罗若拙看去,罗若拙微微点了点头。

    果然听独孤天龙说道:

    “只见一个五、六十岁之间的白袍道人,高髻玉簪,三绺乌髯,肃容刚傲,一手执剑,一手握鞘,大袖挥挥,步步抢攻,那剑在主公的头面、胸腹、双臂、双足或削或挑,或抹或刺,点若流星,穿若闪电,剑光闪闪,如同匹练,在主公左右,绕来绕去,看来十分凶险!难得的却是这一次并无刚才的那种剑风激荡之声,也无剑气纵横,只有那剑光在无声地飞。而那烟乌乌的剑鞘也在那剑光中时出时没,那烟色的鞘影伸缩不定;或上或下,寻隙即进,好似又一把剑似的,竟也无声无息。他的出招虽快,但那每一个动作又都象很慢似的,能让人清晰可辨。”

    “怪不得独孤大侠赞他了得,他已快到达剑法的最高境界,距剑道已不远矣!举重若轻,举轻若重,收发由心,英华内敛,唉,恐怕也只有这种剑,才配向独孤大侠挑战!”

    紫相伯道。

    “果然如此。只见主公边迎敌,边朗声大笑,笑声透过剑光传来:痛快!痛快!我盼这一战已十年了!

    只见主公一袭青衫,潇洒自如,身如行云流水,儒雅风流,似乎不是在挥剑作生死之斗,而是闲庭信步,吟诵风月。我奇怪不知为什么,那白袍道人很凶险的杀招,到了主公剑下全云消雪化了,而且从不见主公用什么凶险招术,只见他优雅地将剑随手一挥,或随手点几下,就见白袍道人似乎甚是畏惧,把一些眼看得手的凶狠的招式中途放弃,而主公每当踏出一步,一剑划出时,则白袍道人必挥剑疾舞,有时要转三、四个剑的空圈封在身后,人才能向后退下一步。”

    “那白袍道人本来清正端重的白脸变得蒙上了一层青气,怒声道:‘好!好!独孤大侠竟如此小觑我,连剑鞘也不肯去么?’

    我仔细一看,主公手中果是一把连鞘剑,说严格点,只是以鞘对敌!

    却听主公温声道:‘石道长,我怎敢小看你?实乃剑出不出鞘对我都是一样的,又何必多此一举?’

    白袍道人恨声道:‘好,你不出剑,我会有办法叫你出剑的!’

    说话间,抢攻出三招,主公轻飘飘地退了三步,笑赞道:‘好,这三招招术之精,胜于我的独孤剑了。’

    道人再也不说话,只是出剑更快了三分,这时我却再看不清道人剑尖的变化了,只是看到一条一条青渗渗的光束,盘旋伸缩飞舞。

    主公也不再说话,全力应付着攻来的剑招,只见一道白影与一道青影,一道烟烟一道青渗渗的光束与一道由鞘影构成的风影,或分或合,有时长久纠合在一起,有时一合即分,那剑气也不由弥漫开来,森森四罩,最后把这小山顶上全笼住了。

    这时却听主公朗笑:‘石道长,难道定要分出高低不成?’

    唉,我不懂为什么在这种一不小心就挂彩流血,乃至有生命之险的情形下,主公还能笑得出来?”

    “胸怀光风霁月,其心日月行空,其气正大盛壮,其襟广阔能容!情高志远,趣清识卓,如此,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潇洒从容,言笑自如!嵇中散临大命而从容奏操《广陵散》,就是这种人!独孤大侠也是这种人啊!可惜这种人,放眼天下能有几人?有的虽为人正直,但不免胸襟狭隘,有的虽宽宏大度,但情趣不足清雅,有的虽情趣清雅,但不免失之偏激……至于那些心术不正、卑鄙无耻、凶残刻毒之徒,那更不用说了!”

    紫相伯侃侃而论道。

    “总镖头说得是。”独孤天龙道,“如我,未免性情太偏激了!”

    “后来呢?”许多人异口同声地问。

    “那白袍道人一声不吭,只是闷斗!又斗半支香时刻,却听‘轰’一声,接着是一条白影飞起,原来是那白袍道人的剑鞘掷出,被主公用剑鞘格上,附在两把剑鞘上的两股大内力第一次相撞!这一相撞,不由发生雷鸣般的闷响,顿时卷起一股风沙来,向四处弥漫去。而白袍道人乘着风沙大起之时,腾身飞向天空,在天空中,白袍道人显出了他的独特的轻功:只见他在劲力已快用完时,将双手握住剑向下缓缓劈去,人跟着下劈的剑浮起,缓缓地翻了一个斤斗,身体宛转如龙,在一个斤斗翻好后身体向上时,随着前伸的剑竟逼出一股向上的力来。又往上升起,等到旧力将尽时又双手握剑向下缓缓劈下,再翻一个缓缓的斤斗,上体翻升而起时,依旧随向前伸出指向上方的剑,缓缓向上升起!这样共翻了九个斤头,只见他冉冉地高高地升上去,如告别人间的神仙!”

    “这是什么功夫?难道他成了仙了?”

    “怕是邪教的妖人,会妖法的?”

    众人议论纷纷。

    “听古老传说,道家法功里有一门登云功,其施行法是这样的:用一块云板的内力上抛,然后以极高明的轻功跳起,用悬浮功踏在那块上升的云板上,等云板所附的内力将尽时,再由踩云板者的内力抛出另一块云板,然后脚挟旧云板落到新云板上,再由新抛的那块云板往上送。在这期间取好脚挟的旧云板,待新云板内力将近时,再抽旧云板。如此循环上升,可升到极高极高的高度。据一位道长说,可一直升到南天门,如有龙虎山张天师的道果大成的仙录金牒,还可入天宫成为天仙呢!”罗若拙讲到这里,摇了一下头:“但那仅是传说,真实谁也没见过。再说那悬浮功是真有人练成的,但他在施展悬浮功时,根本无法再施出内功来!”

    “施悬浮功者运用内功,我倒见过。”

    米天宗道。

    “那是我在师门的时候。那时我师叔公还活着。有一次他兴致好时,为我的徒孙们演示他的悬浮功,却是踩在一张悬在相距五尺的两张云梯之间的六尺宣纸上,他站在上面,对对面的五株松树发了三记百步神拳,遥拍出一记绵掌。然后再从容下来。第二天,那五株中了拳掌的松树,都死掉了!不过我师叔公在第三天夜里也死掉了。死前他说他不该打那五株松树的,不该显露悬浮功施内功的功法,这触犯了天机,遭了天谴!又叫别人不要练他的那种能施展内功的悬浮功,说这门功夫稍一不慎,就会造成走火入魔,全身瘫痪!甚至有生命之忧!”

    “你师叔公是孤云子吧?”

    罗若拙问米天宗。

    “孤云子是我小师叔公,我刚才说的那个师公是孤匏子。据说,他的内功比孤云子师叔公还高,百步神拳与绵掌的功夫,还在孤云子师叔公之上。但他三十岁后,专门练悬浮功,一人自关在我们青城山道院后的一间小木屋里,吃的食物,每隔七天送一次,只吃松果、竹实与一种草,那种草叶子上会长半圆的气泡泡的。另外他每年必出游一次名山大川,采一种青花,每一次要采三百六十五朵,回来后取六阳九阴之日交迭阴晒成千后,全收藏在他那间小屋里。那种花闻上去,给人种头晕的感觉。”

    停了停又道:“因孤匏子师叔从不曾出道过,也未收过徒弟,故在武林中是个无名之人。”

    “这么说,道家的登云功也许真有。”罗若拙道。

    “说不定那道人的轻功就是从此化出来的!”

    黄中封道。

    紫相伯道:

    “不过,我听武当名宿梅花道人曾说过,昆仑派有种剑术,叫‘大重九剑’,是靠翻斤斗而借力上升的,如何练法,是昆仑派的大秘,素不外露。”

    独孤天龙道:

    “总镖头又说对了。那白袍道人一直升上去后,主公的脸色为之一凛,说道:‘大重九剑?’

    那红袍矮胖子得意地笑道:‘嘻嘻,你现在该知我师父的厉害了吧?他练这种连翻斤斗,跟一个怪老道与一个白发老人专门练了四年,哈哈,师父没练成时摔下来才好玩呢,比我的跤还跌得多!师父说这一招是无敌一剑呢!’

    正说话间,忽听上面一声长啸,那白袍道人头下脚上,两手握剑,向下扑下来,竟然也十分缓慢,但剑风如云裹卧雷,隐隐而动,似天边沉闷的滚雷!到了五丈下来其声则沸如风雷,那剑气笼罩子整个山顶平台!这股扑下来的如刀厉风与剑声,我与矮子都受不了,那矮子连打九个后空翻,直翻到山顶台边上。

    我也跃退到边上,看主公时,见他犹站在中心,这时那剑距主公只有四丈多了!

    这时无论主公跃向何方,都出不了白袍道人那把剑的罩盖范围了!

    眼看阳光下白袍道人的剑光如匹练,闪闪发光,主公将丧身于其剑下,我不顾一切就冲了出去!刚冲了两步不由又刹住了步子……”

    “怎么啦?”全场人的心全部提到了嗓子眼儿。

    “这时一件奇迹出现了,主公的人竟缓缓向上升起,如下面有一个巨掌把他缓缓托上去似的。而那白袍道人下扑的身影一入四丈之内,顿时一顿,然后下扑的身影也变得很缓慢,是一寸寸地以缓缓的如逆风而行的人的速度扑下来的,那白袍竟鼓荡如风帆!而冉冉上升的主公青衫微飘,那丰神隽秀,如儒雅的仙人吕洞宾凌虚于碧海白云之上,如俊爽的美男子潘安坐在云上微微含笑看着那些向他投来鲜花艳果的美丽的女子,而那种豪迈山河的气度又如胸怀雄韬大略,身兼文武全才,一统天下的大唐太宗皇帝正龙骧虎步地第一次升上那至尊至高、拥有一切的宝座时,长眉凤目的小秦王李世民那顾盼自雄的志矜意扬!我仰视着主公,觉得主公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是不可战胜的天神!谁也击不败他、冒犯不了他的!”

    静静的,没有一丁点儿声音,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如呆如狂,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无比景仰的神色来!只觉得有股热血在胸中沸腾,有一种愿为之生,为之死的情感在心里涌动——那不是俗世中的敬慕、佩服与热慕此类感情,而是一种虔诚的善男信女在清磬木鱼声中,跪拜在香烟缭绕的宝相**的如来佛像前,听着二十八个高僧,二十八个圣尼合声而起的悠长纯厚、令人闻之不由心神俱清、尘念顿消、六贼自平、一心向佛的一声声梵唱时的那种宗教般的感情了!

    过了好久,那个姓冒的镖师第一个回过神来:“后来呢?”

    因这一声,大家俱都一震,如从梦幻中给拉回来一样,那被崇拜、敬戴之心压倒了一切的理智各自如那春蚕第一次自冬眠中复苏过来,开始蠕蠕而动起来。

    于是,大家的脸又各自变得生动了,显示出各自的想法:有的自叹不如,望尘莫及;有的惊喜交集,且惊且钦;有的则高山仰止,敬佩不已;还有的惊讶之余,不由充满了疑问号:这是什么功夫,能抵得住白袍道人的那一剑么?后来怎么样了?

    独孤天龙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又讲了下去:

    “主公上升的身体与白袍道人下扑的身体靠近时,各自的体姿有了微妙的变化,主公的手缓缓举起,将连鞘剑搭上了白袍道人下刺剑的剑脊,剑与剑鞘向同一方向绕了几绕,然后各自不动了——两把剑‘粘’在一起子!

    这时两人都凝固在三丈二尺左右的空中,稍过了一会儿,那白袍道人的身体缓缓地向着被搭粘的剑尖,从上向下划了个半圆,他那身子象阴阳先生的罗盘的指针从上转到下一样。

    这样他就由原先的头下脚上的扑刺姿势变成了双手握剑从胸前平刺出去的站立的身姿了,但与白袍道人相反,主公的身子又冉冉向上升高了三尺,然后主公的左掌轻飘飘拍出,印向白袍道人的胸口,那白袍道人改为一手握剑也拍出一掌,击向主公腹部‘丹田’穴,主公拍出的左掌倏地变成‘金菊手’,下抓道人手臂,那一招‘金菊手’每一个动作都使得优美之极,那五指下垂内扣,不松不紧,那样自然,如五瓣菊花的花瓣垂下。

    那道人也不甘示弱,缩臂曲肘,抬腕翻掌,变成梅花螳螂手,迎向主公下抓之手,同时在伸缩吞吐之间,变换五个方位,五种手式,意在必得主公下抓之手,那招式、方位、角度之妙,我想了一下,恐怕只有缩手的了!

    但主公的手在瞬间微一晃,竟晃出了七只手影,依旧抓下去!

    道人的手往里一缩,怒喝一声,侧身一腿飞起,踢向主公;主公也一腿踢出,却把道人踢出之腿给封住了。

    这时两人齐向下坠,速度甚快!到离地面五尺高的时候,下面忽生出一股巨大的飙尘,席卷四荡,令人双目难睁,等我能睁开眼看时,却见主公和白袍道人面对面依旧维持着原来剑与连鞘剑粘贴在一起的姿势,但主公的左掌与那道人的右掌各自作虚击状!

    原来又对上了内家掌力!这样,已变成了纯斗内功的局面了!”

    “这道人与独孤大侠比内力,是自寻苦吃了。”紫相伯道,“独孤大侠在十九年前内功已是天下之冠,这得力于他斗‘圆月教’时食了天魔山中八大天魔的专助内功的‘八宝’!”

    “总镖头说得不错,那白袍道人与主公相持了一个时辰,那白袍胀鼓得欲裂开一样,那鞋帮也裂开了。在他头顶上,白气氤氲,环绕蒸腾!道人的额头、手背、青筋也全凸露出来了。主公虽然青衫下摆也有微风卷起,但仍脸色自若。两相比较,输赢已是判然了!

    主公微笑道:‘道长,就此各自撤手吧!’

    那道人闻言,‘啐’地咬破舌尖,喷出一口血来,然后扬声大笑起来,那笑声之大之响,之高之宏,为我今世所仅见,震得我气血翻腾,眼冒金星,那矮子本坐在地上观看的,闻这笑声不由跳起来,在四周不停地翻了十八个空心跟头,二十四个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