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宛如梦幻 >

第23部分

宛如梦幻-第23部分

小说: 宛如梦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最高统治者,足利尊氏对这种行为不能不闻不问,否则傀儡北朝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也就失去了大义名分。然而当真处罚这些有功之臣吧,又怕会冷了武士们的心,终究打天下、灭南朝靠的不是院驾,不是公卿,而是这些不懂规矩的乡下武士们。

足利尊氏能忍,他的弟弟足利直义可忍不了了,与高氏兄弟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直义跟随尊氏起兵,论功勋不在高氏兄弟之下,论人望和名分更要远高于高氏,所以尊氏对其颇为忌惮。可以这样认为,虽然直义就立场来说是站在尊氏这一边的,但出于政治利益考虑,尊氏想要除掉直义之心却要强过想要制约高氏兄弟之心百倍。

且说北朝康永、贞和年间,高氏在关东战败了北畠亲房,随即在河内四条畷杀死楠木正行,攻陷了南朝的大本营吉野,功勋卓著,声威煊赫。为了制约高氏的势力,正平四年〔北朝贞和五年,1349年〕足利直义派养子直冬前往主持中国地区的军事,就任长门探题,同时利用畠山直宗和上杉重能的谗言,把高师直从执事的位置上扯了下来——这当然会引起高氏的强力反弹。

足利直冬本是尊氏与侍妾所生的庶长子,被直义收为养子,并下赐“直”字。他受命走到备后国的鞆津地方,突然遭遇高师直部下的袭击,被迫远遁九州。高师直兄弟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悍将,于备后袭击了直冬后,回过头来又聚集一族郎党袭击足利直义。在这次事件中,尊氏明显偏袒高氏,结果畠山直宗和上杉重能被杀,直义被迫于当年十二月出家入道,声称远离俗世的纷争,放弃俗世的权力。

足利直义身在京都,不敢不暂时委曲求全,逃到九州的足利直冬可就没那么听话了,他很快回归中国地区,召聚党羽,随时有东进报仇之意。于是次年〔1350年〕六月,高师泰向足利尊氏求得了讨伐直冬的诏书,亲率大军离开京都向西进发。

两军接战,高师泰一时败绩,退回京都。当年十月,足利直冬统率大军杀到京都郊外,其父直义趁机逃往大和,掀起了反旗。为了能够在与高氏的对决中稳占上风,直义干脆背弃兄长尊氏的阵营,主动提出归降南朝。后村上天皇喜不自胜,立刻答应了他的请求——是年为正平五年〔北朝观应元年,1350年〕,幕府一分为二,史称“观应之乱”。

观应之乱延续的时间并不算长,正平六年〔北朝观应二年,1351年〕元月,直义派的桃井直常率北国兵马南下,和足利直义两面夹攻京都。足利尊氏和高氏兄弟被迫逃往丹波和播磨。尊氏一看情况不妙,于是以勒令高氏兄弟出家为条件,提出与直义和谈。高师直和高师泰在被押往京都的途中,于摄津被上杉能宪所杀——能宪是上杉重能的养子,他可算是为父亲报了血海深仇了。

然而虽然送掉了高氏兄弟的性命,尊氏和直义间的和谈最终还是破裂了。当年八月,足利直义被迫逃往北陆。十月,尊氏归降南朝,并且取得了追讨直义的诏命。次月,北朝崇光天皇被废,莫名其妙的,天皇朝廷又名义上归于一体了,史称“正平一统”。

●南北朝的终结

足利直义重整旗鼓后,于正平六年〔1351年〕十一月杀回关东老家,夺取了镰仓。足利尊氏与其子义诠匆忙调集大军征讨,于足柄山击破直义军,次年〔1352年〕元月收复了镰仓,直义被擒。关于足利直义的下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于本年二月被足利尊氏毒死,一说是次年〔1353年〕得急病而死。

足利尊氏一看干掉了兄弟直义,再度翻脸不买南朝的帐。南朝以宗良亲王为征夷大将军,率领新田义宗、新田义兴、胁屋义治等将东下,和尊氏反复争夺镰仓,鏖战不休。当年八月,弥仁王继立为北朝天皇,称后光严天皇,一天两帝局面重现。

足利幕府经过观应之乱后实力大损,相对的,南朝一度恢复统一号令,又得到足利直冬等直义残党的支持,开始逐渐占据上风,在山名时氏、楠木正仪、足利直冬、桃井直常等将统率下,南朝军队曾经先后两次攻入京都。

正平七年〔北朝文和四年,1355年〕三月,足利尊氏、义诠父子击败南朝军队,收复京都。从这一年开始,南朝军队节节败退,京方重新占据了优势地位。三年后〔1358年〕四月,足利尊氏死于京都二条的万里小路邸,享年五十四岁,结束了他播乱的生涯。

足利尊氏子义诠接任征夷大将军,继续展开对南朝的进攻。此后的战争,混乱得几乎无法理清脉络,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反正南北双方都是外战和内乱不断——既然连幕府将军都一会北朝一会南朝,那么地方武士朝秦暮楚、朝降暮叛,也都可以理解了。计南朝方先后叛变的主要将领有大内弘世、楠木正仪等等,幕府方先后叛变的主要将领有仁木义长、细川清氏等等。

战乱产生了大量失去土地和主家的武士,他们在日本再无立锥之地,遂沦为盗贼,甚至渡过苍茫大海,前往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烧杀抢掠——这就是所谓“倭寇”的开端。正平二十二年〔南朝贞治六年,1367年〕,高丽国王派遣使者来到京都,要求北朝和幕府恢复秩序,严禁倭寇。正平二十四年〔南朝应安二年,1369年〕,刚刚建国的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臣七人来到九州,向南朝的征西将军怀良亲王递上国书,国书内容主要是谴责倭寇,并希望通商友好。怀良亲王杀死了使臣中的五人,扣留杨载、吴文华三个月后,才写下一封言辞桀骜不训的回书,交予两人带回。

这大概是受了文永、弘安之役元军来袭的影响,一方面怀良亲王并不了解大陆局势,不知道这个明朝和以前蒙古人所建的元朝有什么关系,另方面也基于前车之鉴,坚决不能向外来“侵略者”低头服软。朱元璋看了那封回书,大概会哭笑不得吧,于是他于次年〔1370年〕再派赵轶出使日本,说明自己所代表的并非蒙古人而是汉人,怀良亲王这才(炫)恍(书)然(网)大悟,立刻好礼款待,并且上表称臣。

不过关于倭寇问题,日本内部还在打个不休,哪有闲功夫去处理?况且,倭寇的起因正是因为战乱,战乱不止,就算严剿倭寇,严禁船只下海,也是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倭寇对高丽和明朝的沿海骚扰日益严重,朱元璋大怒,遂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断绝了和日本的贸易关系。

南北朝谁都吃不了谁,第二代幕府将军足利义诠遂尝试用和平方式完成统一,派人多次赴南朝谈判。然而两朝要并合为一,存在着一个极大的前提,那就是只能剩下一位天皇,义诠当然支持北朝,而南朝的历代天皇也都不愿意让出宝座,因此谈判最终还是以破裂收场。

到了正平二十二年〔北朝贞治六年,1367年〕年底,足利义诠去世了,传位给其子义满,次年〔1368年〕十二月,足利义满正式补任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时代,京方在军事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度攻陷南朝的天野行宫,而南朝名将如宗良亲王、北畠显信等先后去世,楠木正仪降伏,已经日薄西山,再难复振了。

就在这种背景下,双方的谈判终于获得成功,元中九年〔北朝明德三年,1392年〕闰十月,南朝后龟山天皇离开吉野,在将神器交付给北朝的后小松天皇后,体面地迁往嵯峨大觉寺隐居——南北朝时代就此终结。

●细川赖之和足利义满

京方的足利幕府,所以能够最终取得南北争乱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足利义诠对在乡武士和各地守护的妥协让步。正平七年〔北朝文和元年,1352年〕,足利尊氏以其子义诠的名义发布了“半济法”,即允许守护以征收“兵粮米”为名,获取属于公家、贵族和寺社庄园的一半年贡。这一政策最早在近江、美浓和尾张三国执行,足利义诠当政时逐渐扩大到北朝所控制的所有领地。

根据这一法令,各国守护得以加强对领内庄园的控制,能够更有效地把庄园武士征召从军,同时更有效地把在乡武士团结在自己身边,军事实力逐步增强。正是靠着这一点,京方军队才得以在义诠和义满时代不断取得辉煌战果,最终把南朝逼得无路可走,只好乖乖交出神器,让出政权。

当然,这种庄园经济向守护的领国经济转化的趋势,强化的只是作为整体的京方,而非足利幕府本身,这柄双刃剑在消灭了“朝敌”以后,反过来也砍向足利幕府将军,这却是尊氏、义诠两代都根本无法预料的。到了足利义满时代,很多家族身兼数国守护,军事力和政治影响力都足以威胁幕府统治,义满费尽毕生心力,也终究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且说这位足利义满将军,倒也算是一代雄主,他继任幕府将军的时候年仅十一岁,掌握实权的乃是执事细川赖之。细川氏本是足利氏的同族,细川俊氏生公赖、赖贞兄弟,赖贞有三子,其一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大名鼎鼎的细川定禅,公赖也有三子,并为足利尊氏麾下大将,是为细川和氏、细川师氏和细川赖春——细川赖之是赖春之子。

正平十六年〔北朝康安元年,1361年〕,由于受到佐佐木高氏〔道誉〕的挑拨,细川和氏之子清氏投降南朝,随即杀入京都,迫使足利义诠和后光严天皇逃往近江。次年〔1362年〕七月,细川赖之在赞岐白峰城大败细川清氏——清氏或许就殁于是役,总之从此消失了踪影。因为战功,赖之节节攀升,最终成为幕府执事,并且足利义诠临终前,也把年幼的儿子义满托付给了他。

足利义满前期的对南朝战争,基本上都是由细川赖之在指挥。他先是任命今川贞世〔了俊〕为九州探题,贞世在大内义弘的协助下,打败菊池武朝等南朝武将,基本控制住了九州的局面。其后,细川赖之诱降楠木正仪,随即以正仪为先锋,以弟细川赖元为总大将,突袭南朝的天野行宫,将南朝军队主力消灭殆尽。

细川赖之最强有力的政治对手是斯波高经之子斯波义将。斯波高经原本是直义派武将,后跟随足利义诠,因此义将一度出任幕府执事,当时的斯波一门权势熏天,这就引起了有“婆娑罗大名”〔此处的“婆娑罗”,指特异而华丽的穿着〕之称的佐佐木高氏的愤恨。在高氏的谗言中伤下,正平二十一年〔北朝贞治五年,1366年〕,足利义诠解除义将的执事职务,随即发兵讨伐斯波父子——是为“贞治之变”。斯波父子逃往北陆,不久高经病死,义将复归幕府。

此后,斯波义将讨平占据越中的南朝名将桃井直常,势力逐渐恢复。到了天授四年〔北朝永和四年,1378年〕,细川赖元等进攻南朝的领地和泉、纪伊,遭到惨败,随即代替其为将的斯波派山名氏清、山名义理却成功攻取上述两国。从此细川赖之的声望大跌,遂于次年〔1379年〕闰四月被赶下了台。斯波义将再任执事,发兵讨伐细川赖之。

其实细川赖之的去职,并非仅仅因为斯波派的打击,很大原因在于将军足利义满已经成年了。义满亟待摆脱细川氏的阴影,树立自己的权威,把幕政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执事斯波义将的能力和威望都不如细川赖之,从此义满就可以敞开手脚,进行自己的政治改革了。

一方面,足利义满继续打击南朝的势力,并最终完成了南北统一,另方面,他想尽办法提高将军家的威信的实力,压制在长年混战中日益庞大的地方势力。可以说,如果没有足利义满执着不懈的努力,或许南北朝的乱世还将无休无止地延续下去,而足利将军家将只是北朝诸侯们名义上的盟主,室町幕府根本就无法被称为是一朝完整意义上的武士政权。

●明德之乱

天授四年〔北朝永和四年,1378年〕,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的室町地方修建了一所华丽的宅邸,因为院中遍植花卉,人称“花之御所”——这就是足利幕府又被称为室町幕府的缘由。

元中九年〔北朝明德三年,1392年〕,南朝体面地交出神器,结束分裂局面,是基于以下四个条件:一、后龟山天皇向北朝小松天皇让渡三种神器,其仪式不是投降,而是授予;二,今后的皇位仍由持明院和大觉寺两统交替继承;三,诸国国衙由大觉寺统管理;四,长讲堂领由持明院统管理。

条件非常优越,今后两统不要再抢着当天皇,仍然大家有份,并且就算你暂时没能轮上,也还有自己的领地,吃穿不愁。既然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势穷力蹙的南朝又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然而,足利幕府最终却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到了应永十九年〔1412年〕,后小松天皇让位给年仅十二岁的东宫实仁亲王,是为称光天皇。十六年后,称光天皇去世,没有子嗣,于是大觉寺统的小仓宫谋为天皇,因为得不到幕府允准而遁往伊势,在大名北畠满雅的支持下举兵叛乱。最终叛乱被平定下去,持明院统的彦仁亲王被拥上宝座,是为后花园天皇。大觉寺统从此就与皇位无缘了,此后的历代天皇都属于北朝光严、崇光天皇的嫡系后代。

后话暂且不提,且说足利义满的所谓“治世”。本来京方早有机会吞灭南朝,偏偏京方内部纷争不休,各国守护日益坐大,时常发动叛乱,威胁幕府统治,甚至一个搞不好还倒向南朝,导致局势瞬间扭转。足利义满毕生都在和这些守护势力做斗争。

首先是元中七年〔北朝明德元年,1390年〕的“土岐氏之乱”。土岐氏出自源氏,一门总领土岐赖远曾任美浓守护,因为冲撞了光严院的御车而被足利直义下令斩首。但是赖远本人功勋卓著,因此在他被处刑后,诸将求情,幕府允许其侄赖康继承家业。到了足利义满时代,土岐赖康拥有美浓、尾张、伊势三国守护职,声威煊赫,这当然会引起义满的警惕。

土岐赖康没有儿子,就抚养侄子康行和满贞作为继承人,等他死后,年长的康行成为一族总领。土岐满贞心怀不满,就向足利义满进谗言说康行有谋反的企图,义满正中下怀,于是下诏讨伐土岐康行。

可惜足利义满并没有胃口一举将浓、尾、势三国吞下,战争的结果,只是勒令土岐康行将美浓守护交给其叔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