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三国豪杰-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一蹶不振。但他没有立刻灭亡,又撑了一段时间,这主要是因为没人趁机讨伐他。别的诸侯不愿意管这闲事,愿意管闲事的曹操偏偏还忙得很,又是张绣又是吕布,打完这个打那个,一时顾不上他,袁术这才得以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由于粮食歉收,袁术的军粮供给也成了问题。他想方设法凑了十万斛粮食,交给了沛相舒仲应。袁术告诉他把这些粮食作为军粮发给部队,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用。不知道这个舒仲应是何许人也,《后汉书》上也没有查到他的传记,但从其后的言行来看他绝不是泛泛之辈,堪称大丈夫。舒仲应领到这十万斛军粮后根本没理袁术的命令,片刻也没耽误,立刻尽数分发给嗷嗷待哺的饥民,一粒米也没留给军队。
这么大的事能瞒住袁术吗?而且舒仲应也没打算隐瞒他,结果袁术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可把他给气坏了。挪用战略物资可是死罪,袁术决定治他的罪。可舒仲应官任沛相,掌握小沛的军政大权,手里有兵有钱,能甘心情愿束手待毙,等着被治罪吗?袁术担心他狗急跳墙,负隅顽抗,为了避免因此而引发内战,袁术亲统大军讨伐舒仲应。没想到舒仲应根本没抵抗,主动出降。他对袁术说,我就知道难逃一死,希望能用我一个人的命,“救百姓于涂炭”。
《史记孟尝君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孟尝君手下有三千门客,开销巨大,尽管当时他为齐相,受封万户,食邑在薛,但在财政开支上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为了创收,孟尝君在自己的封地放起了高利贷,用这笔收入供养手下的门客。可是有一年薛地的收成不好,庄家歉收,高利贷收不回来,于是孟尝君就派门客冯驩去收债。结果冯驩到了薛地,把债务人召集到一起,以孟尝君的名义免掉了他们的债务,还当众烧掉了欠条。事后冯驩向孟尝君做了解释,他说自己此举是为了给孟尝君赢得一个好名声,“彰君之善声”,也就是收买人心,树立孟尝君的高大形象。
表面上看舒仲应的举动与冯驩有些类似,但他们的目的却截然不同。冯驩是为了他的主公,而舒仲应为的是素不相识的普通百姓。不管怎么说,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他们都在客观上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好名声。
袁术听了舒仲应的话立刻恍然大悟,他急忙下马拉着舒仲应的手说:“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你就不愿意和我一起分享这个好名声?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自称“仲家”?然后袁术赦免了舒仲应,没再追究这件事。这是史书记载的袁术唯一一次还算得上明智的决定,虽然不能根据这件事就说袁术已经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性,但此举确实在客观上为他赢得了些许民心,尽管为时已晚——这些工作早就该做了,至少在他称帝之前就应该做了。
其实袁术一直很注重“名声”,只不过他注重的不是这种“名声”,确切地说他注重的应该是“名分”。有多大的名就该享多大的份,这是袁术的观点,所以他很注重自己的份,也就是讲究排场。古人非常讲究“礼制”,认为不同的身份就要对应不同的排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袁术注重排场并不算错,错就错在他太过分了。袁术出身豪门,不知民间疾苦,而且他“天性骄肆,尊己陵物”,认为自己比别人排场大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不爱惜民力,肆意搜刮,征敛无度,穷奢极欲,为所欲为。他自己山珍海味,肆意挥霍,可是下层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他却不肯救济,象征性的赈灾也没有。短短几年,就把富庶的江淮地区折腾得“资实空尽”,到后来连他自己也呆不下去了。
这就好像木头里的蛀虫,它躲在里面有滋有味地啃噬着它赖以生存的木头,殊不知柱倒梁折的那一天也就是它大限到来之时。袁术先后被吕布、曹操击败,元气大伤,一直没能恢复,而且他的横征暴敛使他彻底失了民心,也没有了立足江淮的物质基础。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年末,曹操彻底击败吕布,占有徐州。各路诸侯纷纷猜测他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袁术也是惴惴不安,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凭他现在的实力根本抵挡不了曹操,怎么办呢?
精尽了,只好等下周了。见谅!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十九节
(更新时间:2007…7…7 17:37:00 本章字数:2206)
这时的袁术政权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不要说抵抗别人的进攻,就连生存下去也成了问题。经过一番考虑,袁术决定去投靠他的部下陈简、雷薄。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术下令一把火烧了他修建的宫殿,然后“迁都”灊山,“灊山”是古地名,在现在的安徽省霍山县,陈简、雷薄当时就驻防在那里。
可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拒绝收留这个昔日的主公、现在的落难皇帝。这可大出袁术的意料,他满以为会受到热情的迎接,没想到却碰了个大钉子。他出发前把“京城”的宫殿都烧了,现在可好,连回去都不可能了。这是袁术第二次被自己的手下背叛,第一次是初平四年,他想去寿春却被自己刚刚任命的扬州刺史陈瑀挡住去路,不许他进城。好在那时袁术实力还很强,一通猛攻打跑了陈瑀,可袁术现在已经今非昔比,没有那个实力了,无力开战。一时之间,进退无路,不知所措,“忧懑不知所为”。
就在束手无策之下,袁术又浪费了宝贵的三天时间,呆在那里犹豫不决。他的军粮本就不足,这次出来满以为会受到热情的迎接,所以只带了单程的粮食,现在碰了个大钉子,就算想要回去粮食也不够了。就在袁术进退维谷之际,他手下的士卒可不干了,纷纷开了小差,“士卒散走”。
此时的袁术真是走投无路了,将领背叛、士卒逃散、粮草不济、进退两难,而且江淮一带被他压榨得民不聊生,根本呆不下去了,他现在只能投靠别人。可是投靠谁呢?袁术称帝之后,全国上下一片喊打之声,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收留他;即使过去有几个关系不错的盟友可能会收留他,袁术还不愿意去呢!要知道他过去与这些人交往都是居高临下的姿态,现在让袁术投靠他们,仰人鼻息,袁术还嫌丢不起人呢!而且不管怎么说,袁术现在都是皇帝了,哪有皇帝依附于别人的?这样的皇帝又有几个有好下场?
如果一定要说有这样一个人让袁术觉得投靠他不丢份,那这个人就只能是袁绍。毕竟袁绍是他的哥哥,虽然二人一直龌龊,但生死关头总不至于像别人那样看他的热闹;而且袁绍心怀大志,一直努力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他也不愿意干出手足相残的事,让世人看笑话;最重要的是,袁绍是袁术的哥哥,投靠他才能让袁术觉得不丢份。当然袁术也不能空手去投奔人家,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于是他决定“归帝号”于袁绍。这个皇帝我不当了,你来吧!反正大家都姓袁,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实所谓的“归帝号於绍”主要指的还是那颗传国御玺,不然单是一个“仲家”袁绍也未必看得上眼。
既然决定了就要尽快实施,袁术当即给袁绍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他在信里说,汉朝失势已经很久了,天下英雄都把袁氏看作领袖。现在天下的局势就像当年周末七国争雄时一样,谁的势力大谁就能吞并天下。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看来袁术对那句谶语还念念不忘),你现在拥有四个州,人口百万,论实力,没人比你强;论地位,没人比你高。曹操想复兴汉室,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汉朝太衰弱了。现在“谨归大命,君其兴之”,你要好好干!
这时的袁术终于承认袁绍是袁家人了,不再是那个叫嚷“绍非袁氏子”的浑小子了,也不再称袁绍为“吾家奴”了。不知道是他自己想通了,还是所处的困境帮他想通了。袁绍看到信后“阴然之”,私下里觉得很对,但没对外说出来,也就是默许了。看来他也有称帝的打算,这个打算可能是早就有了,也可能是被袁术这封信撩拨出来的。袁术此时粮尽兵散,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援兵,可袁绍实在分不开身,他和公孙瓒的战争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不敢须臾离开,于是他派长子、青州刺史袁谭去接应袁术。
袁术也带领剩下的部队和家眷向青州开进,试图汇合袁谭。这时曹操也得到了这个情报,立即派当时依附于他的刘备带兵阻击袁术。但是与《三国演义》不同,这一仗并没打起来,因为袁术还没有进入伏击地点就病逝了。
袁术手下本来就没剩多少人了,偏偏又被不开眼的山贼打劫了一次,也不知道什么山贼这么大胆,连“皇帝”都敢打劫?袁术一下子又损失了不少珍宝和财物,最可怕的是所剩无几的军粮也被抢掠一空,这可真是雪上加霜。看来是支撑不到与袁谭汇合了。于是袁术只好下令返回寿春,毕竟那里曾是他的大本营,回到寿春也许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只要支持到袁谭大军到来就是胜利。
走到距离寿春八十里的江亭时,这支又累又饿的队伍终于走不动了,袁术只好下令就地休息。这时他的全部粮食就剩下“麦屑三十斛”了,根本不够大家吃。当时是农历六月,正值盛夏,酷暑难耐,一向锦衣玉食的袁术又饥又渴,一时忘了自己眼下的处境,于是他摆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份:命人上“蜜水”。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袁术的厨师是个又硬又倔的愣头青,他听了袁术的命令后,立即又酷又冷地回了一句:“止有血水,安有蜜水!”是呀,现在连饭都吃不上,哪来的“蜜水”?虽然情况是这么个情况,但厨师同志应该不会说出这么噎人的话,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领导身边的贴身工作人员,素质和忠诚应该没问题,不会如此惹领导生气;而且无论袁术怎么落魄,要想处置一个厨师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从这个角度讲,他也不敢说出如此强硬的话。《三国演义》这样写大概是为了反映袁术的窘境和众叛亲离,是不太成功的艺术夸张。
袁术想要“蜜水”也没有,这让他回到了现实中来,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他坐在床上叹息良久,最后大呼一声:“袁术至于此乎!”然后“呕血斗馀而死”。这时是建安四年夏六月。
没有精了,只能等下次了!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二十节
(更新时间:2007…7…9 16:57:00 本章字数:2195)
袁术一生富贵,临终前却落魄不堪,想喝点“蜜水”都没有,这大概是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所以才会发出类似“天问”的一声叹息。其实袁术的实力并不很弱,他如此快的灭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对辖区百姓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统治,失了“人和”,没能做到“应人”;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不顾世人的反对,悍然称帝,逆了“天时”,没做到“顺天”。要知道,当时虽然汉室衰微,但历经四百多年的统治,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依旧深入人心,仍然无法动摇,曹操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打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可袁术却看不到这一点,一意孤行,悍然称帝,结果却加速了他的败亡。
应该说袁术之败,是不能“顺天应人”,失了“天时”、“人和”的结果。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袁术时认为,袁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骄奢过度,“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对于陈寿的评价裴松之不以为然,他在注解《三国志》时认为,袁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在这里,而在于他“妄自尊立”,也就是不应该称帝。即使袁术能做到“恭俭节用”,也难逃灭亡的命运。同时裴松之还认为,陈寿只指出袁术的“奢淫”并不准确,“未足见其大恶”。
史书上没有记载袁术的生卒年份,但根据相关记载推测他死的时候年纪并不大,可能在四十岁左右。袁术死后,家眷投靠了他的旧部庐江太守刘勋。后来刘勋又被孙策打败(详见本书《孙权》一章),刘勋兵败只带了几百人逃走,投奔曹操去了,袁术的家眷又落入了孙策手里。孙策曾在袁术手下打过工,总的来说袁术对他还算不错,也很赏识。孙策又是个讲义气的人,不忘旧情,对袁术家小也安置得很好。袁术的儿子,也就是差点娶了吕布女儿的那个袁燿(《后汉书》作“袁曜”),被拜为郎中,后来袁燿的女儿又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奋。
被安置的最好的要数袁术的女儿了。孙策把她嫁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这就是后来孙权的袁夫人。袁夫人知书达理,“有节行”,可惜没有生过儿子。孙权称帝后先后立了几个皇后,还曾经打算立袁夫人为后,但她以自己没有儿子为由“固辞不受”。看来袁夫人果然是知书达理,不贪恋权势,这一点与其父真是天壤之别。
这段时间袁绍也忙得很,他与公孙瓒打得不可开交。袁术写信把帝号“让”给他的时候,袁绍与公孙瓒的决战也进入最紧要的关头,根本抽不开身,所以他才只派袁谭去迎接袁术,他自己是须臾不敢离开指挥部。
公孙瓒一直是袁绍的心腹大患,两个人打打和和也好几年了。公孙瓒这时已经击败了前幽州牧刘虞,并被升职为前将军、封为易候,后来他又以刘虞与袁绍等人联合谋反为名处决了刘虞。虽然此时公孙瓒的实力有所增强,但与袁绍比起来还差得远,所以他采取了守势。公孙瓒在自己的封地——易修建了一座城,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易京。“京”的本意是指高丘、高地,公孙瓒在城里建了很多高楼,其实也就是防守工事。兵法上说“百楼不攻”,意思就是很多高楼连成一片易于防守,所以公孙瓒才会这样做。他和众将就居住在这些楼里,每座楼高五、六丈,四周都是壕沟,他自己则住在最高的一座楼里,众将分散在其他的高楼里,拱卫着他。
他说本以为天下事可以“指麾而定”,现在看没这么简单,不如“休兵力耕”。我这里存了三百万斛粮食,凭这些足以坚守到天下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