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细数三国豪杰 >

第72部分

细数三国豪杰-第72部分

小说: 细数三国豪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扣押了孙坚的妻子,告诉她的家人,想要人拿御玺来换!这一招果然管用,袁术很快就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传国御玺。虽然有没有这颗御玺并不是能不能称帝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不能决定称帝是不是合法,但袁术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有了御玺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当皇帝了,所以才不择手段要得到这颗传国御玺。
  史书中对袁术的记载并不多,但就在这不多的文字中,多次出现了他绑票、拘质的记载,这搞不懂袁术这样身份、这样地位的人,为什么三番五次使出这种江洋大盗的手段?看来真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人们为了300%的利润,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更何况以袁术目前的地位,已经没有法律能约束他了,为善还是为恶全在他一念之间。
  精尽了,有几个同学没能加上精,下周一定给大家补上,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感谢书友剑圣心指点迷津。过了6月30日反腐大限,工作也减轻不少,从今天开始恢复每日更新!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十四节
(更新时间:2007…7…2 18:56:00  本章字数:2321)


  那么袁术为什么一直想称帝呢?这件事说来话长。当时流传着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袁术就是从中得到启示,认为自己身负“天命”。“谶语”相当于神谕,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民间流传,一般都是预言将要发生的事,但它的来源却不可考。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不可否认,有时这些话确实很准,它所预言的事情往往都应验了。古人对“谶语”非常重视,往往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在很多史书的《五行志》里都收集了当时流行的谶语,也叫“讹言”、“谣”,或者称为“诗妖”。
  关于“谶语”最出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元朝末年那一次。当时流行的谶语是:“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结果没多久果然就在修建黄河堤防的工地上挖出了一个一只眼的石人,随即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红巾军起义,进而推翻了元帝国。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先“人造”出这么一句谶语,然后又偷偷埋下一个独眼石人,让别人把它挖出来,造成谶语应验的假象,以此来为起义造势。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论,它恰恰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人们对“谶语”的重视程度,“谶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在《三国演义》里也有谶语出现的描写。董卓败亡前,民间流传着“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歌谣,其实这就是谶语。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千里草”,合起来是“董”字;“十日卜”,摞在一起就是“卓”字,就是说董卓快死了。各位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说家的杜撰,这句话确确实实流传过,还被记入范晔的《后汉书五行志》。
  还有个例子也很有名。唐太宗时有一句谶语,大意是说唐三世后会有姓武的女王代有天下。太宗也听说了这句话,为此很伤脑筋,还特意就此事征求了当时一些著名的玄学家的意见。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谶语再次应验!这件事在《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
  对了,秦始皇时那句著名的“亡秦者胡”,这些都是谶语。只是谁都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谶语”,它是怎样产生的?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而且很多都应验了,因此古人对“谶语”深信不疑。项飞觉得“谶语”用今天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但不等于说它没有道理,更不能一棍子打死,统统划为封建迷信,只能说超出了我们所能理解的范围。
  “谶语”一般都是预言将来的事,但往往隐晦难懂,经常让人会错意,只有当它应验时人们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比如那句“亡秦者胡”就让英明神武的秦始皇理解错了,以为最大的威胁来自“胡人”,据说他就是因此修建了万里长城,结果历史证明这个“胡”不是指胡人,而是秦二世胡亥。
  现在的袁术就面临这样的难题:他得到了谶语,却搞不懂它的真正含义。袁术听到的谶语应该是这个意思:取代汉朝而有天下的应该是“涂高”,可是这“涂高”是什么意思呢?顺便说一句,这个“涂”是通假字,应为“途”。当时知道这句谶语的人很多,可真正明白其中含义的几乎没有。袁术也一样不明白,但是他有自己的理解。“涂”即“途”也,“途”就是道路,而袁术的字是“公路”,带个“路”字,能与“涂”靠上边,所以他认为“涂高”指的就是自己,至于“高”是什么意思,袁术可没功夫研究。
  袁术如此坚定地认为天命在自己身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按照五行理论,秦朝是“水德”,尚黑色,所以我们看到影视作品中秦朝官员的服色以黑为主,汉朝是“火德”,尚红色,五行学说认为以火代水,所以汉代秦。同样按照五行学说的观点代水的应该是土,“土德”的代表颜色是黄色。因此汉末的起义军才自称为“黄巾军”,他们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处处突出一个“黄”字。袁术姓袁,袁姓出自陈,而陈是远古时舜的后裔,舜帝是“土德”,所以袁绍认为自己也是“土德”,可以代替“水德”。
  这个弯绕得太远,但袁术觉得没问题。有了这两个理论上的支持,他坚定地认为自己身负天命,必须要称帝。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天命”并没有垂青于袁术,这句谶语没错,五行理论也没错,是他自己理解错了。《后汉书》的结论认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就是说这种事只能看到它应验,要想预知它的含义很难。
  今天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当然知道“代汉者”是“魏”,可是为什么呢?《后汉书》也只是说这句谶语的意思是天命在魏,“涂高”就是指魏,同样没有解释为什么“涂高”就是魏。项飞对这个问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查了一些资料,也请教了一些学者,可还是没有得到让人信服的答案。还是那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项飞终于找到了答案。
  有一次一个朋友家人外出,剩这个朋友自己在家,偏偏这人胆小如鼠,不敢一个人过夜,于是项飞承担起包括陪睡在内的“三陪”任务。有一天完成陪吃任务后,闲来无事,就想找本书解闷。朋友的父亲是个老学究,书房里摆满了书,据说还有不少珍本。那些宝贝项飞不敢碰,只是顺手拿起了一本《辞海》翻翻,无巧不巧,就是这么顺手一翻,让我找到了答案,解决了长久以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项飞无意中翻到了“魏”的条目,关于“魏”的众多解释中有这样一条:古时路边的高台称为“魏”。路边的高台就是“途高”,而“途高”就是“涂高”!如此一来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代汉者当涂高”指的就是“魏”了。
  找到这个答案多不容易!项飞觉得自己应该受到奖励,请大家鼓鼓掌。而且这项发明已经申请了专利,如果各位想引用,请一定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呵呵,假的。
  “六票支持”,剑圣心同学,好样的!尽管项飞一直认为,一百票不嫌多,不投票也无所谓,只要大家看得高兴就好。不过还是觉得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剑圣心同学和小小樂樂同学学习的活动。置顶先!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十五节
(更新时间:2007…7…3 14:14:00  本章字数:2240)


  袁术得到了传国御玺,又在理论上找到了依据,最关键的是经过几年的经营他自问实力有所增强,于是就打算称帝了。虽然准备充分,可这么大的事不是一个人就能办的,他怎么也得征求一下手下人的意见。而且这个计划太过宏伟,他担心大家一下接受不了。
  于是袁术召开会议,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了。他说,现在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刘氏家族的政权日见衰微。我们袁氏“四世公辅”,四世三公,为天下百姓所拥戴。现在我打算“应天顺民”当这个皇上,你们大家看怎么样?袁术还好意思说自己为天下百姓所拥戴,称帝之举是“应天顺民”,往自己脸上贴金也没这么个贴法。而且他先是提到自己的家族“四世公辅”辅佐汉室,然后又说要取代汉室,这不是打自己耳光吗?看来这真是一次失败的演讲。
  果然此言一出,群下寂然,大家都被这个宏伟的计划吓坏了,“众莫敢对”。别人提出称帝时,手下人都欢欣鼓舞,踊跃支持,甚至还主动积极劝进,可轮到袁术要称帝时,大家都默不作声。这默不作声的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当然不是默许,而是反对。如果众人再沉默下去,袁术可能就会说:“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还好主簿阎象大胆发言,没给他顺竿爬的机会。
  阎象进言说,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能服事殷纣王。您现在的实力还比不了周文王,而汉室虽衰微但比纣王也好不少。我看您还是算了吧!阎象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都不赞成袁术称帝。袁术很郁闷,当即宣布散会。
  回去之后,他左思右想还是不死心,于是就让人请张范来。张范字公仪,是河内人,汉末司徒张歆的孙子。史书对他的记载就是这些,项飞也没查到更多的资料,但既然能如袁术的法眼,很可能是个见识超群的智者,不会是平庸之辈。袁术请他来大概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但张范根本没理他,称病不来,只是让自己的弟弟张承代表自己来见袁术。
  袁术对张承说,周朝衰弱,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霸主;秦朝失政,就有汉朝取代它。现在天下大乱,“孤以土地之广,士人之众”,想学一学齐桓公和汉高祖,“可乎”?袁术现在的级别已经可以自称“孤”了,“称孤道寡”是多少人追求一生也到不了的级别,可袁术还是不知足,还想着更进一步。
  张承字公先,说话很有分量。他回答说,这种事在于德行,不在人多人少。如果德行够了,即使是匹夫也能成就霸王之业;如果一味“陵僭无度,干时而动”,就会被大家抛弃,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他!张承的话很有针对性,袁术现在的计划就是“陵僭无度,干时而动”,张承劝他不是你的你就不要有非分之想,要懂得顺应天意。
  袁术找他来本以为会听到赞同的声音,没想到又是劝他放弃,这样他很不高兴,“不悦”。就在这时他又接到孙策的一封信。孙策是孙坚之子,孙坚死后孙策曾依附于袁术。应该说袁术对他还是很欣赏的,“甚奇之”、“贵异之”,甚至还说,我要是能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值了。可袁术一直把孙策当作小孩子看待,不肯给他独立发展的机会。后来孙策只好离开袁术,自己发展(详见本书《孙权》一章),眼下已经占据江东大部。现在他也听说了袁术打算称帝,觉得于公于私自己都应该劝劝袁术,所以就写了封信来。袁术现在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对孙策的来信自然不肯理会。于是孙策借机宣布与袁术断绝一切关系,彻底划清界线。
  按照袁术的性格,不管谁说什么,不管谁与他断绝关系,都挡不住他称帝,可事实上袁术确实没在这一年称帝,而是又等了两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他呢?袁术是个唯实力论者,一直信奉“谁的拳头打谁就有理”,唯一能阻止他称帝的就是实力比他强的人,这个人就是曹操。
  多年以后,也就是建安十五年的时候,曹操下了一份“令”,在“令”里他解释了自己不会急流勇退的原因。他说如果天下没有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接着曹操又举了袁术的例子,他说当初有人劝袁术称帝,袁术回答道:“曹公尚在,未可也!”曹操的这份“令”记载在《魏武故事》里,《三国志》也有引用。曹操的这番话虽然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但基本事实不会错。能让袁术忌惮的当然不是曹操这个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那股势力,这才是袁术不在这时称帝的根本原因。
  这边袁术在为要不要称帝头疼,好容易按奈心火,放弃了称帝的打算,那边袁绍也在头疼,他是为家事闹心。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次子袁熙字显雍、小儿子袁尚字显甫。这三个儿子里面,袁谭年纪最长,而且也很贤德,小儿子袁尚年纪小,但是容貌俊美,很得袁绍欢心。按照那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袁谭应该毫无疑问地被确立为袁绍的继承人。可袁绍偏心小儿子,而且他的夫人刘氏也很喜欢袁尚,多次在袁绍面前说他的好处,极力怂恿袁绍立袁尚为嗣。
  袁绍本就喜欢小儿子,又有刘氏一再相劝,于是他就有了废长立幼的打算。后来他和公孙瓒争夺青州,公孙瓒派了个青州刺史,袁绍不甘示弱也派了个青州刺史去攻打青州,他派的青州刺史就是他的长子袁谭。这个安排表面上看是为了战略需要,也能体现出对青州的重视,还算说得过去,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哪有把继承人派到外地常驻的?
  打个比方,历朝历代,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皇储和皇上都是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在京师。即使有时皇帝要出征,也要把皇储留在京城“监国”,基本没有皇帝留在京城而让皇储出征的。总之,在正常情况下,皇储都是呆在首都,当然偶尔出趟差也很正常,但很少有皇储被派到外地常驻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就只有一种解释:皇储地位不稳了。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十一章 二袁 第十六节
(更新时间:2007…7…4 17:40:00  本章字数:2364)


  尽管此时袁绍还没有立嗣,但他现在派袁谭出任青州刺史表明了他废长立幼的打算,因此立刻招来了一些人的反对,代表人物就是沮授。他对袁绍说,凡事有定分。一万个人追一只兔子,只能有一个人得到,他抓到之后别人就不再追了,为什么?因为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立嗣也是这样,应该及早定下来,免得自家子弟相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