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细数三国豪杰 >

第28部分

细数三国豪杰-第28部分

小说: 细数三国豪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宛城。
  其实曹叡的决定也不难理解,既不是他不愿征讨江东,也不是司马懿的建议不好,而是诸葛亮开始伐魏了。此时作为曹魏朝中第一能统兵打仗的战略家,司马懿义无反顾地担起了抵御蜀汉的重任。他就是在多次抵御诸葛亮的战斗中,逐渐掌握了军权,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建立了自己的派系,奠定了后来发动政变的基础。虽然司马懿当时做的这一切未必是有意为之,但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几次北伐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与诸葛亮多次交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只说一下两人最后一次过招的情形。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大军十余万最后一次伐魏,司马懿奉诏出兵抗敌。他不顾诸将劝阻,度过渭水,背水扎营(司马懿也挺勇敢,敢于背水扎营)。他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果然诸葛亮兵屯五丈原。双方相持不下,无论诸葛亮怎样挑战司马懿就是不肯出战。
  于是诸葛亮就派人送他一套女装,意在羞辱。司马懿果然大怒,就上表朝廷请求领兵出战。按《晋书》的说法,在这之前曹叡就料定诸葛亮军粮不济,曾专门下旨告诫司马懿不可出战,只要靠到敌军粮尽就算胜利。这回司马懿上表请战,魏明帝自然不批,还派重臣辛毗“杖节以制之”。司马懿要出战,辛毗拿着“节”堵在营门口,不许部队出营,司马懿在“只好”作罢。蜀将姜维听说这件事,就告诉了诸葛亮,并说这样一来司马懿更不会出战了。诸葛亮看破了其中玄机,他说:“彼本无战心;所以请战者,以示武于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我,岂千里而请战邪?”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在给哥哥的信中曾问及军事,司马懿在回信里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有十万大兵也不是我的对手,“破之必矣!”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对此战还是充满了信心的,而且他对诸葛亮也下了一番功夫进行研究。《晋书》记载,诸葛亮曾派使者来见司马懿,司马懿就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答道:“三四升。”司马懿又问诸葛亮政事如何,使者老老实实的回答:“罚二十以上皆自省览。”于是司马懿得出结论诸葛亮食少事繁,岂能长久?于是更坚定了拖下去的决心。
  没多久“有长星坠亮之垒”,司马懿由此料定诸葛亮必败,遣兵出战。“有长星坠亮之垒”是《晋书》的原文,看来古人不但相信这个,还精通此道,司马懿就是个例子。他一直不敢出战,现在看到这一幕就毫不犹豫地出兵了——强烈建议大力发展星相学!
  这是的蜀军已经烧了大营,撤走好远了。司马懿亲统大军一统狂追,眼看着追上了,蜀军突然“反旗鸣鼓”,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晋书》说司马懿突然想起了兵法上“穷寇莫追”这句话,于是退兵,蜀军才得以“结阵而去”。这段记载明显是给司马懿脸上贴金,追了一路都没想起来“穷寇莫追”,看见人家好像有准备就大发善心,主动退兵了?这样的事大概谁都不信。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马懿虽然从星相的变化上判断出诸葛亮以死,但他不能断定这是不是诸葛亮使的障眼法,所以看见蜀军准备决战他就立刻退兵。从此也就留下了一句谚语:“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司马懿听了后倒也大度,他笑着自我解嘲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
  司马懿大军撤回去后,还是不太甘心,过了一天亲自到蜀军扎营的旧址巡视。看了一些诸葛亮排兵布阵的遗迹,他不由得叹道:“天下奇才也!”随即又得到了一些军用物资,甚至还有一些往来书信的军事文件,由此司马懿断定诸葛亮确实死了!辛毗对此还有疑问,司马懿解释道这些物品都是“军家所重”,就好像一个人的五脏六腑一样,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不会丢弃,“宜急追之”!这时他也不用千里请战了,也不顾忌穷寇莫追了,下令急追。
  蜀军在撤退时,于沿途路上撒满了蒺藜。这是一种带刺的植物,把它撒在路上可以扎伤人脚和马的蹄子,在古人作战时多被用于防御,一般把它撒在营房四周防止敌人冲击大营,现在蜀军把它撒在路上也是想阻遏司马懿的追击。这点小手段怎能难住司马懿?他命令两千步兵,穿上“软材平底木屐”先去趟路,结果蒺藜扎到木屐上就被带走了,于是就出现了一条坦途,这种“软材平底木屐”可能就是前一阵流行的“松糕鞋”的鼻祖。
  然后司马懿“马步俱进”,一通猛追。虽然现在才追出来有点晚了,可是也颇有斩获: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如果《晋书》记载准确,如果司马懿没有虚报战功,那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蜀军的这次撤退并不是想《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有条不紊。这种混乱的局面既可能是由于诸葛亮死得太突然,也可能是他死后部将争夺军权造成的。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四节
(更新时间:2007…2…5 22:39:00  本章字数:3062)


  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有人献给魏明帝一只白鹿。明帝很高兴,对已经升任太尉的司马懿说,当年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时候,有人献过“素雉”,现在你辅佐我又有了白鹿贡奉,这难道不是好兆头吗?唉!曹叡还真是高看司马懿!
  没多久,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曹叡派司马懿领兵镇压。临行前曹叡问他大概要多久能得胜班师,司马懿答道:“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事实上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成为曹魏朝中用兵的第一好手,由他来剿灭公孙渊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
  魏明帝曹叡对司马懿非常的依赖,甚至在他带兵出征时亲自送出城门。司马懿带大军四万一路浩浩荡荡开往辽东,途中经过他的老家温县时,曹叡还命地方官前去迎接。于是司马懿就在当地“见父老故旧,饮宴累日”。有一天司马懿可能喝多了,在酒桌上“怅然有感”,即席赋诗一首: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遭遇际会,毕力遐方,
  将扫群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此时的司马懿还只是想做一个功臣,没有非分之想,至少诗里是这个意思。而且司马懿在出发前曾向魏明帝提了个不讨人喜欢的建议。当时曹叡不顾饥荒和多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大修宫室,百姓苦不堪言。司马懿出征前进谏说,现在“百姓困穷”,应该暂停“内务”,“以救时急”。这件事应该足以说明司马懿此时尚无异心,否则的话他不会在自己出征前这样敏感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建议。
  在出征前,司马懿曾向魏明帝汇报过自己此战的设想。他说,如果公孙渊在大兵到来前弃城而走,这是上计;如果凭借辽河抵御大军这是中计;如果坐守襄平,这是下计,必然遭擒。看来司马懿还真是做足了功课,充分了解了敌人,这样才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能准确的预计出平叛所需的时间,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出司马懿所料,公孙渊果然采用“中计”,据辽水抗大敌。
  当然公孙渊也知道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军事能力,自己都不是司马懿的对手,所以他在积极组织抵抗的同时,还向孙权求救。虽然他曾杀掉过孙权的使者,但是他知道孙权还是会来救他,因为“伐魏”一直是孙权最大的心愿。果然孙权不计前嫌,派来了救兵,只是路途太远,只能“遥为之声援”。同时孙权还给公孙渊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司马懿善于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我“深为弟忧之”。公孙渊曾向孙权称臣,孙权也曾封他为“燕王”,可是在信里孙权并没有用对臣下的称呼来称呼公孙渊,而是亲切地称之为“弟”——不过让人觉得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公孙渊在辽河的部队很快就被击溃,司马懿大军长驱直入,没多久就包围了公孙渊指挥部所在的襄平城。这时正赶上下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司马懿的部队在城外吃了不少苦头。一些将军就建议移营到高处,司马懿没同意,他认为好容易包围了公孙渊,哪能让他跑掉呢?为此他甚至斩了一个提议移营的将军以稳定军心。此时曹魏朝中也有人因为大雨不断而提出召回司马懿,曹叡没同意,他给了司马懿充分的信任,认为他能“临危制变”,朝廷不应过分干涉。正是曹叡的信任让司马懿上演了一出“计日擒贼”的好戏,这也是曹叡的高明之处。顺便说一句,曹叡死后的谥号是“魏明帝”,一个“明”字说出了后人对他的评价。
  司马懿挥兵攻城。《晋书》记载,就在这时有一颗“长星”自西南到东北,划城而过,落在城外的梁水中。城里城外的双方将士都看到了这一幕,司马懿认为这是个好兆头,而公孙渊则“大惧”,认为不利己军,于是派人“乞降”。司马懿胜券在握,哪会答应?这还不算,他还把公孙渊派来的两个人“相国”王建和“御史大夫”柳甫给杀了。然后“檄文”告知公孙渊说,这两个人老了,说话说不明白,你再派个年轻的来!公孙渊只得又派了个“侍中”卫演乞降,并表示愿意送个人质来。大概这个卫演表现尚可,司马懿没难为他,只是让他传个话,司马懿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剩下的就是降和死了!何必送子为质!看司马懿这话说得多冲!全不似当年与诸葛亮对峙时畏首畏脚的样子!
  公孙渊见乞降无门,只好带人突围而出。司马懿派兵急追,终于击败了公孙渊,在梁水星落之处“斩之”。然后司马懿挥军入城,下重手整治辽东。他把襄平城中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的男子都杀了,公孙渊手下的伪公卿以下的官员“皆伏诛”,公孙渊的将军毕盛等两千多人也都被杀。其实司马懿此举就是屠城,不过《晋书》的记载似乎有意避免使用这个词,毕竟司马懿还杀了不少官员、将军和士兵。司马懿能把城中的男子集中起来,按照年龄进行挑选和甄别,说明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城内局势,按照常理来说,此时已没必要屠城,但他还是这样做了,这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让襄平短时期内无法再发动战乱。
  《史记》和《前汉书》在《李广传》里都记载了同一件事。李广威名远扬,可是一直“不得爵邑”,连那些能力不如他的人还有他手下的军吏甚至士卒都封了侯,李广却不能封爵,所以后人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说。李广自己也觉得憋气,就问当时一个比较有名的“望气者”王朔,这是我的面相不好还是命当如此?王朔反问他,“将军有所恨乎?”他一问,李广想起了一件事,当年李广在陇西镇守,当地的羌人反叛,李广诱降了八百余人,然后“诈而同日杀之”,李广本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于是王朔就告诉他:“祸莫大于杀已降。此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李广杀了八百降人,遭了报应,不能封侯。司马懿的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杀放下武器的军人还杀了手无寸铁的平民,可是后来也没见他遭报应,反倒官越做越大,不知是何道理?
  铁血镇压的同时必须拌以安抚,司马懿杀了一批人之后重赏了当初因力谏公孙渊而被杀的官员及其后人。《晋书》在这里还记载了一件小事:当时天气寒冷,有人建议把公孙渊库里的旧棉袄拿出来分给士卒。司马懿没同意,他说这都是“宫物”,我们做人臣的哪能随便拿呢?!
  这时的情况有点乱,让我们来理顺一下。《晋书》的说法是司马懿在发动政变前,一直小心谨慎,官越大越谦恭,生怕树大招风,惹来不测,分旧棉袄一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可是他杀平民、杀伪公卿、杀降卒却很果断,一点也不怕给政敌留下口实。《三国演义》说公孙渊是被活捉后斩首的,《晋书》没明确说明,回避了这个问题,只说司马懿“纵兵击败之,斩于梁水之上,星堕之所”。如果《三国演义》说的是真的,那司马懿的胆子也太大了。活捉了如此重要的首恶,不押送京师交给皇上,反倒连审也不审直接就“咔嚓”了,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与他小心谨慎的作风格格不入。不过从他不接受公孙渊的乞降来看,好像司马懿根本就没打算让他活下去。为什么呢?是出征前与皇上商量好的既定方针,还是他想杀人灭口,掩盖什么?前者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地方大员造反,皇帝当然要审问一番,看看是否有人指使,朝中是否有内应?不太可能直接就杀了。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虽然公孙渊不是一下子被打败,如果他要散布什么消息完全来得及,在他兵败被杀之前完全有时间和能力向外界传递任何信息,但这种得不到当事人认证的消息只能是——“谣传”。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骇人的结论:司马懿本人或是与他关系密切的某人与公孙渊反叛一事有着直接或重大的联系!所以司马懿才一反常态,果断行事,大开杀戒,主要目的就是灭口!当然了这只是项飞自己的推论,正确与否还要留给历史学家来检验。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五节
(更新时间:2007…2…8 13:20:00  本章字数:3144)


  司马懿平定辽东之后,休整了一段时间,然后率大军班师回朝。在他刚到襄平的时候做过一个梦,梦见明帝曹叡把头枕在他的膝上,对他说:“视吾面!”司马懿低头一看,曹叡的脸“有异于常”,就是和平时不一样,究竟怎么不一样《晋书》没说,但应该很难看,司马懿“心恶之”。在他班师回朝的途中,魏明帝曹叡还派使者前来劳军,并让司马懿“便道镇关中”,就是让他不要着急回来,先镇守一阵关中。可是没几天,诏书又来了,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