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三国豪杰-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就是中风不能动了。
曹操生性多疑,司马懿小小年纪中什么风?而且病得这么巧?曹操当然不信,于是他给司马懿来了个绝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司马懿的卧室突然进来一名“刺客”,他举刀就向躺在床上的司马懿刺去。
这个刺客是曹操派去的,就是要试探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病了。如果司马懿是装病,看到明晃晃的利刃向自己刺来,第一个反应应该是一跃而起。然后或是逃跑,或是反抗,不过那就不重要了,只要他一跃而起游戏就结束了。
不知道司马懿看见利刃袭来时是什么想法,不过他在那一瞬间就做出了选择:“坚卧不动”。为什么司马懿会那么快就做出决定呢?大概是年纪轻轻的他根本也没什么仇人,不会有人来刺杀他,所以他一看到刺客就想到是曹操派来试探自己的。当然这个决定很冒险,万一这个刺客真是来杀他的呢?司马懿可能也在心中暗恨,当初假装得什么病不好,偏要说中风不能动?现在可好,一动不动的躺着,一旦真是来行刺的,岂不是很糟糕?虽然司马懿没有仇人,可一旦刺客大哥认错了人,错把他当作目标,手起刀落,那岂不是很冤?事到如今,司马懿没有选择,只好假装到底,他一动不动地躺着,看着刺客表演。
刺客见司马懿白刃加身仍然不动,就把刀收回来了。这一下司马懿心里的石头落地了,看来自己所料不错。刺客又拿刀比划了几回,司马懿更不能上当了,始终“坚卧不动”,刺客见状就转身离开,回去复命了。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司马懿诈病赚曹爽”,说的是司马懿发动政变前装病骗过了曹爽派来探视的人,这一段不是罗贯中的杜撰,《晋书》上也有记载,是史实。看来装病还真是司马懿的拿手好戏。
司马懿虽然暂时混了过去,可是曹操对他起了疑心,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果然没多久,曹操当了丞相,又一次招他来做官,任命他为“文学掾”,并且下令说这一次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司马懿稍有耽搁就立刻逮捕。曹操可真是倒霉催的,费尽心机、千方百计也要请出掘墓人。
有了上次的教训,司马懿也不敢再推托,只好上任愉快了。凭着出众的才干和曹操对他的欣赏,司马懿在人才济济的曹卫集团里渐露头角,一直官至主簿,就是杨修曾经担任的官职,相当于秘书长。
后来司马懿随曹操讨伐张鲁,在尽得汉中之后,他曾建议曹操说,刘备刚刚“以诈力”取得西川,人心未附,他不安抚民心,却不知死活地在千里之外和东吴争荆州,现在西川空虚,“此机不可失”。现在我们得了汉中士气正旺,而西川却人心惶惶,如果趁机进兵,刘备必然“土崩瓦解”,这个机会太难得了!可惜曹操没用这个建议,错失了大好机会。但从司马懿的这个建议里能看出他的深谋远虑和雄才大略,曹操当然也知道应该这样做,可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不得不退兵。
孙权曾给曹操上表称臣,表示臣服,同时还劝进,想劝曹操称帝。曹操没上当,他说:“是儿欲踞我着炉火上邪?!”当时司马懿就在旁边,他趁机进言说,汉朝的运数就要终结了,“殿下”十分天下已有了九分,孙权称臣是“天人之意”,夏、商、周取代前朝不是他们不肯谦让,而是“畏天知命”,不敢违逆上天的意思。司马懿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曹操称帝,可是曹操已有打算,不是轻易就能说动的。司马懿这样做可能是借机表明忠心,当然如果曹操真的称帝对他来说也有好处。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二节
(更新时间:2007…1…27 14:27:00 本章字数:2588)
建安二十四年,蜀将关羽从荆州起兵进讨曹魏,围曹仁、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锐不可当。朝野震惊,曹操认为汉朝首都许昌离关羽态近,想要迁都,迁到黄河以北去。司马懿立刻进谏,阻止了曹操。他说于禁之败“非战守之失”,对国家大计没有影响,如果就这样迁都,是“示弱与敌”不说,还会让人心不安;而且关羽得意必然会引起孙权的不安,可以在这方面作些文章。果然没多久,孙权就在关羽背后捅刀子了,从而除掉了曹操的心腹大患。司马懿再次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客观地说,在曹操时期,尤其是曹操统治的前期,司马懿基本没有出头的机会。这一方面是曹操当时手下精英荟萃,高手如云,显不出他的才能;另一方面司马懿当时确实不如人家,他毕竟年轻,在经验上略显不足,比不了曹操手下那些大谋士。但在曹操统治的后期,尤其是从曹丕时代开始,司马仲达逐渐展露头角,成为朝廷重臣。
曹丕与司马懿的私人关系很好,也很信任他。曹丕继位魏王后就封他为河津亭侯,丞相长史。没多久东吴有一次正常的军事调动,大概就是换防吧,因为此时曹操刚死,曹丕才上台,所以曹魏方面认为这是孙权趁机来犯。当时镇守襄阳的曹仁缺少军粮,士卒疲惫,根本无力防守。大臣们认为国家刚刚遭遇大丧,不宜动兵,更不能让曹仁这样元老级的重臣去冒险,所以就建议曹丕下令召回曹仁,放弃襄阳。司马懿独持异议,他认为孙权刚刚击败关羽,现在正是他讨好曹魏的时候,肯定不会来挑起战事;而且襄阳这个地方太重要了,“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能轻易放弃。可惜司马懿的提议没被采纳,曹丕还是下来曹仁放弃襄阳。于是曹仁率大军主动撤离,临行前还放了一把火,火烧襄阳。结果事实证明司马懿是正确的,人家孙权就是一次普通的换防,没有挑衅的意思,搞得曹丕很后悔,也很没面子。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了汉朝的“禅让”,建立魏朝,改年号为“黄初元年”。同年司马懿被封为安国乡侯,他这一阵够顺的,先是亭侯,后是乡侯,升得挺快,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黄初五年曹丕改封司马懿向乡侯,“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这官是越封越大。司马懿“固辞”不受,曹丕还劝他,他说我太忙了,“以夜继昼”,没有片刻安宁,封你官不是尊崇你而是为了让你替我分忧。由此可见,曹丕对司马懿不止是信任,甚至是依赖了。事实也是如此,曹丕几次领兵出征都让司马懿看家,保障军资供给,还把他比作萧何。
黄初七年曹丕“驾崩”,临终前他托孤于曹真、陈群和司马懿。并且对太子曹叡说,如果有人说这三个人的坏话,你一定不要信。曹丕呀曹丕,如果他地下有知,看到司马懿日后的所作所为不知会作何感想?
魏文帝曹丕去世后,其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曹叡初即位,敌国来犯,国内也有人反叛,局势不稳,司马懿真正起到了股肱大臣的作用,东挡西杀,相继打败了这些势力,稳定了局势。其中最经典的当属他镇压孟达的叛乱。
孟达本是前益州牧刘璋的人,后来投靠了刘备,并在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立有大功,被封为宜都太守,后来刘备“阴恐达难独任”,把他划归自己的义子刘封指挥。这是《三国志》的说法,但不清楚刘备为什么担心孟达不能“独任”,是他能力不行,还是忠诚度没达标?陈寿没说,我们不得而知。
后来关羽战襄阳和樊城的时候“连呼”刘封、孟达派兵助战,这两人根本就“不承羽命”,没发一兵一卒。虽然关羽后来的失败与二人不发兵的关系不大,但刘备不这样认为,“恨之”。另一方面,孟达与刘封的关系也很不好。本来嘛,孟达就是一方诸侯,可刘备非要派个刘封来指挥他、统领他,你想两人的关系能好吗?刘封是刘备的干儿子,又比孟达官大,处处压着他。古代官员都有自己的鼓乐手,在官员出门的时候吹吹打打,乐队的规模直接反映出官员的级别。刘封找了个借口把孟达的乐队给没收了。孟达在蜀国也是高官,可是出门的时候静悄悄的,连个乐队都没有,多没面子啊!此时的孟达既怕刘备的报复,又恨刘封的欺压,可能对当初选择投靠刘备有些后悔了。于是他干脆率众投降了曹魏。
魏文帝曹丕很欣赏孟达,封他为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领新城太守,史书上没说,但应该给他配了一支规模相当的乐队。按说孟达以一个降将的身份能得到如此的厚待应该知足了,但他的投降本就是被逼的,而且他的朋友、亲属有不少还在蜀汉,所以他对蜀汉还是有感情的,还与蜀汉朝中的一些人有书信往来。尤其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和另一个顾命大臣李严经常给他写信,并以此为手段进行策反,而孟达也见信必复——这可犯了降将的大忌,别的降将与老东家断绝关系还怕来不及,可他却与蜀汉保持书信来往!只是因为曹丕对他确实不错,他一时也没能下决心反叛。
后来曹丕去世,曹叡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孟达的待遇也降下来了。他感觉不爽,于是又起了二心,除了加强与蜀汉的联系外,还积极联络东吴,要有所举动。
这时诸葛亮出手了,不过《晋书》里记载的诸葛亮与大家心目中的诸葛亮相去甚远。《晋书》说诸葛亮看不上孟达,“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可是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呢?孟达是“反覆”,但这次反叛对诸葛亮有益,对蜀汉有益,为什么要“恶其反覆”呢?而且孟达如果反叛,是诸葛亮的内应,怎么会“虑其为患”呢?而且诸葛亮接下来采取的行动无疑与把孟达卖了,还是低价大甩卖。
为了促其行事,诸葛亮利用孟达与另一员魏将申仪关系紧张这一点(看来孟达的人际关系真是不行,与谁都处不好),派手下郭模诈降。郭模来到申仪这里就把孟达的阴谋泄露给他,申仪大惊,立刻上报。此时孟达也听到消息了,急忙准备提前起事。当时司马懿兵屯宛城,得到情报后立刻给孟达写了一封信以麻痹他。信上说,你当年归顺大魏是你的一大功劳。而且你多次统兵伐蜀,蜀人对你恨之入骨。如果你真的和诸葛亮联合反魏,这不是一件小事,诸葛亮怎么能轻易泄露,以至于连郭模都能知道?这很明显,分明是蜀人离间你。孟达接到信,打消了疑虑,对起不起事一时犹豫不决。
司马懿可毫不犹豫,率大军“倍道兼行”,只用了八天就赶到上庸城下。在这之前,孟达在给诸葛亮的信里分析了形势,他说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到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听说我举事,一定要表奏魏主。往复大概要一个月,到那时我的城池已固,军资也备好了,谁来也不怕。而且孟达还乐观地认为司马懿不会亲自来,如果是别人来,我更不怕了!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第五章大晋奠基人 第三节
(更新时间:2007…2…2 21:13:00 本章字数:3032)
可是没想到司马懿不但亲自来了,还来得很快。大军如飞而至,转眼即到城下。孟达此时又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他在信里说我举事才八天,司马懿大军就到了,“何其神速也!”
蜀汉和东吴也没闲着,立刻发兵来救。可是司马懿早已安排好人马在半路拦截,使得两路援兵无法到达。孟达也不是一点工作没做,上庸城本来三面环水,孟达又在城外修建了“木栅”作为防御工事。可是这些手段怎么能挡住司马懿?他率领大军分八路猛攻——真正的猛攻,“昼夜不息”,“不计死伤”。十六天后,尽管孟达还能坚持,可他的手下不愿再为他卖命了,他的外甥邓贤带领手下将军李辅打开城门投降。上庸城失守,孟达被斩。后来司马懿在评论此战时说,孟达兵少但粮食能支撑一年,我军四倍于孟达,但粮食不济,最多能用一个月,所以不得不下令猛攻,这是“与粮竞速”。
另外说一下蜀、吴两国尤其是蜀国的表现。按照《晋书》的记载,是蜀国采取手段迫使孟达起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孟达才仓卒举兵,最后由于准备不足而失败。虽然当时蜀、吴两国发兵来救,但司马懿战略部署得当,成功地挡住了两路救兵,最终剿灭孟达。从《晋书》的记载来看,孟达叛魏本来是一步好棋,但由于蜀国主政的诸葛亮急于求成,迫使孟达起事,使这一步好棋走成了死棋。而诸葛亮迫使孟达起事的原因是因为他对孟达“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这个观点与大家心目中的诸葛亮大相径庭,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项飞专门查了一下《三国志》,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孟达叛魏的记载,就连孟达这个人也只是在介绍法正和刘封时提到一句,此外再无提及。看来这件事还真难下结论,只能从《晋书》中找根据了。
《晋书》是唐朝人所著,主编是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人。其中《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传》、《王羲之传》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撰,所以又称“御馔”。它不但包括了西晋和东晋的全部历史,还有其后南北朝十六国的部分历史。西晋在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后迎来了短暂的统一,但随即又陷入更大的混乱,直到隋唐时期社会才恢复安定。所以这一时期的历史也比较混乱,史官们对历史事件的搜集和记录也无法进行,从而就造成了史书记载的混乱,甚至自相矛盾。尤其是对晋朝历史的记载,一直没有比较权威的一部书。相比较而言,唐人所撰《晋书》的取材和记事角度与其他史书有所不同,但它的权威性还是很高的,是研究晋史可信的工具。
司马懿剿灭孟达后回兵宛城,不久又回到京城。魏明帝曹叡亲自到他家看望他,君臣有一番关于当前时局的对话。其中曹叡问到吴、蜀两国应该先讨伐哪一个?司马懿认为应当先伐吴。他说,吴国人认为我们不习水战,所以“敢散居东关”,这可是可趁之机。随后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战略部署,并获得魏明帝的首肯。但奇怪的是,魏明帝却并没有按司马懿的建议行事,而是让他继续屯守宛城。
其实曹叡的决定也不难理解,既不是他不愿征讨江东,也不是司马懿的建议不好,而是诸葛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