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苏东坡这哥们儿 >

第33部分

苏东坡这哥们儿-第33部分

小说: 苏东坡这哥们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返汝州的旅途,是苏东坡难得的自由行动时间,苏东坡决定趁此机会去筠州(江西高安)探望他思念已久的弟弟苏辙,全家则由儿子苏迈留在九江照料,待自己从筠州回来后,再同赴汝州。

东坡的人缘那是没说的,送行的当地人氏几乎遍及黄州各界,除了近邻好友甚至还有不少八不沾边的陌生人、农夫、乡绅,十九人甚至一直随船送到慈湖,有三个朋友更甚,竟一直陪同到九江。

这三人好像代表了苏东坡主要的三界好友:一个和尚,一个俗世文人,一个道士。

和尚是道潜和尚参寥子;俗人是一老朋友陈糙。道士便是自称一百三十岁的乔今了。

别人都还好说,那老的几乎不能再老的老道士却是个累赘,这么绝对高龄,那是需要人专门照顾呀,尤其是这老家伙还是个各种宠物爱好者,随身携带了各种鸟兽动物;所以苏东坡被迫绕行了百多里的陆路,转道兴国,委托兴国的一位好友代为照料老人。

只要是旅行,哪怕是被贬去服刑地,苏东坡都忘不了游玩景色,这次时间富裕,苏东坡便偕同参寥子、陈糙、乔今等一同游庐山数日。这的确是一个稀奇的旅游队伍,和尚、道士、文人、官员,组成了这大出风头的旅游团。

当时庐山有多处寺院,和尚数百,这支旅游团引起极大的轰动,和尚中早就盛传苏东坡大名,现在诗人来到了身边,谁不想一睹偶像风采?

苏东坡看来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盼,游庐山之余苏东坡赋诗三首,其中一首直到今天还被冠为描写庐山最好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句短诗,用东坡自己的话来形容的话,便是真正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此诗可称:语浅意深,因物寓理,由淡泊见深邃,寄至味于淡泊。

诗人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就山咏山,而是在诱导人们思索:大家所看到的万千异态不过是一斑局部,想了解庐山的本来面目吗?那就必须超然于庐山之外,统观全貌――将诗圣杜甫“一览众山小”的余味巧妙的寓藏于诗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奇思突发!意境浑然托出,激起人们多少回味和深思!诗人在提醒人们:在认识你周围的事物时,莫要“身在此山中”,若要识得“真面目”,便不能被“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幻觉所迷惑,“旁观者清”需要通览全局,真相其实隐藏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背后。

苏东坡不是在歌咏庐山的奇伟景观,是在以哲人的思绪告诉我们对真理的认识;诗中的谷峰奇秀在给人以美感之外,又在启迪着人们的理性心智。

小诗不小,百读不厌,含蓄蕴藉,思致渺远。

那么,这次苏东坡调任汝州,是否也是朝廷政局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致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苏东坡,能识目前朝局的“庐山真面目”吗?

看来也不容易,朝廷对待苏东坡的态度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政敌们与神宗皇帝的态度绝对相反,想在背后捅一刀子、置苏东坡于死地的人有的是。

虽然属于平调汝州,但勉强遵旨的苏东坡却不能不感激皇恩浩荡,照规矩还是必须上表谢恩的。据《春渚纪事》载:苏东坡的谢恩表到了皇帝御案,皇帝看过后,对周围的侍者及群臣感叹:“苏轶真是奇才!”

这时就有个大臣就及时上奏:“臣观苏轼表中,还是口出怨言啊。”

皇帝愕然:“怎么这么说?”

“谢表之中,言说他和其弟弟考过殿试,并列策论贤科,却用‘惊魂甫定,梦游缥纷之中。’语句,这不是说他们本是合法做官,以诗词坦白批评朝政的策论考中,但是现在却还是以诗词批评朝政而受惩处,这怎么能是他的错?这是在诿过与圣上啊!”

皇帝略一思考,慢条斯理的发话:“朕已灼知,苏轼衷心,实无他肠也!”

上言中伤东坡的大臣这才尴尬地闭口退去。

可见此时的皇帝已经彻底改变的五年前的态度,对苏东坡不光是准备宽大为怀,再做处理,而且是决定重新起用苏东坡了。这次移调汝州只不过是个信号,苏东坡反案有望,出头有日!

但是,皇帝欣赏也没用,神宗皇帝这“苏粉”绝不是今天才进入角色的,甚至苏东坡在乌台狱中等待判决时皇帝就是欣赏苏轼的态度,结果还是免不了贬谪东坡,苏东坡的命运实际上还是决定于朝廷的施政方针,新法的命运才决定着苏东坡的政治命运,只要朝廷还在实施新政,苏东坡?没戏!

诗酒旅游庐山之后,参寥子这时决定留在九江庐山,苏东坡前往高安与四年不见的弟弟苏辙相会,这次相会却留下了一段更为离奇的传说。

宋人笔记《冷斋夜话》载:就在苏东坡来到高安的前一天,苏辙做了一个奇梦,梦见与当地的云庵和尚及一个圣寿寺的聪慧禅师一起去迎接一个前辈高僧――五祖戒禅师;离奇在于:当天与聪慧禅师、云庵和尚一交流梦境,竟然聪慧禅师以及云庵和尚当夜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三人一夜同梦,还不离奇?

更离奇的事情出现了:三人大奇之时,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现在已经来到奉新城,不日即可相见也!

于是三人一俗两僧在城南建山寺迎接了苏东坡,当三人把这种奇特现象告诉东坡之后,大奇的苏东坡说出了更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苏东坡八九岁时曾多次做梦自己是个和尚,又听老妈说过,是梦见一个独眼和尚来家……才怀孕的!

聪慧禅师大惊失色:“五祖戒禅师就是瞎了一只眼啊!陕右人,晚年来到高安,现在圆寂五十年了。”

这下该四个人同时大惊大奇了:苏东坡今年刚好四十九周岁,这东坡不是五祖戒禅师转世还能是哪位仙人 ?'…'

笔记最后记载:从此苏东坡一概和尚穿着,再没换穿过其它名牌服装,并且后来还作偈一首:恶业相缠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禅。

今著衲衣归玉局,可怜化作五通仙。

这记载没有推敲的必要,纯属杜撰。苏东坡何曾没穿过其它衣着?要说没着过和尚服饰倒还有可能。日后苏东坡被晋升为三品大员,成天上朝办公,还能一身袈裟伴君王?

实际上,据载,就是出城八里来迎接东坡的也不是什么和尚、禅师,而是苏东坡的三个侄子,不管怎么说,久别的兄弟终于团聚了。

苏辙现在是筠州酒监,现在酒监的活路性质也清楚了:食品盐酒类行业的税务局长、工商管理局长、这是苏辙自己说的:“……昼则坐市区震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夜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

六十六、善有善报皆是空

苏东坡这次高安探亲,时间虽然不长,却留下好多足迹轶事,虽然此时苏东坡仍然属被贬官员的身份,但所经之地,莫不以能有幸接待过诗人为荣,据《鹤林玉露》记载,高安不远的修水山中,有一条小溪,苏东坡曾路经此溪,自此后当地乡民便给小溪命名“来苏”。

路过庐山的汤泉时,苏东坡曾拜访一个据说也会作诗的和尚可尊,这和尚拿出了自己的一首旧作显摆给苏东坡,诗云:禅庭谁作石龙头,龙口汤泉沸不休。

只待众生尘圬尽,我方清冷混常流。

苏东坡觉得诗中第三句“只待众生尘圬尽”写的还有些意思,便提笔戏和绝句一首:石龙有口却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圬,此泉何处觅寒温。

这可尊和尚见自己的短诗能让东坡留句,大为得意,竟将自己的短诗刻上绝壁,直到咽气还以相识苏东坡为荣。倒是苏东坡事后有些后悔,不该给这位浅薄的和尚留首自吹的资本。

尤其一个传说更为神奇:回程路过瑞昌,苏东坡于亭子山题字崖石,由于甩笔时不小心,墨汁溅在了山崖边的青竹叶子上,这些经苏东坡墨染过的竹子经大量繁殖,迅速遍及满山坡,至今瑞昌称为墨竹的每片叶子上都有墨点,那就是苏东坡留下的墨痕。

神话苏东坡无可厚非,这实际上还是当地人民在表达自己对诗人的爱戴,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厚道!你哪怕做上一件他们认可的善事,便会被世代永记,即使并没有惠及到他们,百姓们还是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各种故事与童话中。

东坡到了筠州之后,与弟弟苏辙不免讨论起“乌台诗案”的源由以及应该接受的教训,哥俩的思想认识竟然大相径庭:哥哥东坡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并且强调:“吾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辙却是经改造认识不错:祸从口出!以后应该记住――莫谈国是。

家眷在九江还等着苏东坡,苏辙无法留哥哥在筠州长住,东坡住了六七天就告辞回返,在给哥哥送行的郊外饯行时,苏东坡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谈起国计民生还是口无遮拦,苏辙却一言不敢发,只是以手指口,示意哥哥给自己的嘴巴加派个把门的。

看来没经过牢狱锻炼的苏辙,比起差点丢命的苏东坡来,得到的教训还要刻骨铭心。

回到九江汇合了全家,苏东坡带全家顺长江到了金陵。宋代金陵称江宁府,今天就是南京市,苏东坡在此耽搁了一段时间,他要去看望一位前辈、一位老友,或者说是宿敌,也可以说是救命恩人――王安石。

一代国家主宰王安石现在定居在金陵,老宰相早已没有了当年叱咤风云的风采,每天深居简出,就是出门,也是独身一驴,到周围的山野游逛数日,这时的王安石才是真正的心灰意冷,远避世俗,更是在远避那令他伤透了心的政治漩涡。

不过,只要离开了政治话题,王、苏两人还是同好甚多,对诗词的造诣,王安石并不让苏东坡多少;尤其是现在两个人还又多了一个共同点:信奉佛家。

据说凡是真心向佛的人们,都能得到大善的回报,可是能让人们看见的现象是:一般都还是霉运临头的人才开始信佛,走鸿运的少有信佛祖的,反而是干了亏心事的,大多是逢神便烧香,遇庙便磕头。

人穷了拜佛也没用,佛祖也是乐意让有钱人更有钱,照顾穷鬼可不是佛祖的习惯,要不,还会能有人施舍闲钱购置供品、香火供奉佛祖吗?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愈演愈烈趋势的哲理缘由。

现在的苏东坡甚至相信自己是五祖戒禅师转世,论说应该是够虔诚了吧?但是现实还是给了这位佛家信徒一个响亮的耳光:刚到金陵,苏东坡十个月的儿子因病夭折!这是爱妾朝云在黄州所生的那个儿子苏遁,乳名干儿。

以宋代的医疗水平与育婴条件,幼儿夭折是极为普通常见的事情,但这对做为父母的苏东坡尤其是朝云是个极大的打击,苏东坡悲痛欲绝之际,老泪研磨,写诗哀痛自己的幼子,记载朝云的伤痛,抒发本人的恋子亲情:(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名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诗人极致质朴的亲情倾注于诗中,沉痛的回忆爱子的容貌如己,未及周岁,已能学步玩书,摇头拒绝梨栗,好似已经懂事谦让,年近五十,仕途坎坷,平日难得一笑,见儿老脸开颜,再回家中,怀抱却空,怎不使人“老泪如泄水”?

男儿有泪易干,母亲痛哭怎劝?喉咙早哑,哭声难闻,一心随你而去,终日精神恍惚,本来该属于你的母乳,涨溢空流,更使你的母亲忘生欲绝,那剩下的药物堆积,更让人感到恩爱如刀,竟刺割老人的衷肠欲断!这难舍的亲情,又哪里是一场痛哭所能解脱的?

该诗要说伤痛爱子,莫若是在怜悯爱妾朝云,从这时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在感情上,苏东坡已经将朝云等同于自己妻子了。

苏东坡在此后拜访王安石,并且在这位以前的政敌家中盘桓数日,与这位新朋友讨论佛法、诗词,甚至早已远离的朝政,估计也有努力转移自己内心痛苦的因素。

但从史料记载看,此时的苏东坡心中挂念的却是国计民生,是纯粹的国家施政方针,这不能不让人断定:苏东坡身在偏远,心思仍在朝堂!

六十七、从公已觉十年迟

说苏、王金陵相会是“第二次握手”只不过是象征,古人的见面标准礼节还是保持距离、打躬作揖。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绝对卫生的庄重礼仪,竟没有保持到今天、流行到全球?这应该令国人尴尬。进而西方的拥抱、接吻大礼开始登陆中华,有逐步取代中国握手习惯的趋势,其实国人那握手礼也是从西方学来的。

实际上这些玩意都极为利于传染病的传播,哪能比得上老祖宗传下来的见面方式?现在的饭店连吃饭的家什都不惜毁林流行“一次性”,说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不少专家指责国人的进餐方式,极力建议推广西方的“分餐制”,当然也属注意卫生的好意;怎么不推广一下这绝对百利而无一害的中华礼节?

这世界上令人不解及遗憾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相信东坡拜访王安石就是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两人都属诗文大家,为国为民的初衷都是无可指责,个人的道德人品都是没说得,只是在政治这条烂路上搭乘的不是一套马车,竟成仕途死地,实在遗憾!

现在环境变了,两人都是被颠下马车的倒霉旅客,也应该到了“同病相怜”的时刻,――住!说“同病相怜”有些不精确,应该换成“惺惺相惜”才对。

其实这是宿命,是这对“欢喜冤家”谁也躲不过的宿命,朝廷的的变法决策是一场政治飓风,不会能有“时代的弄潮儿”幸免,除非你不当官;新旧党争的漩涡卷进去了许多大文豪,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