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帝国苍穹 >

第371部分

帝国苍穹-第371部分

小说: 帝国苍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里布塞斯地区,1950年9月22日7时许,仓促出击的苏联第39战斗航空团不敌数量相近的德军喷气式战斗机部队,在接下来的25分钟时间里,德军掌握了这里的战场制空权。利用这短暂的25分钟,德军以21架武装直升机、7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6架装载制导炸弹的双发轰炸机对苏军地面装甲部队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轰炸。在通向苏军第17机械化步兵师防区的道路旁,11辆黑豹坦克掩护着5个重型反坦克制导火箭战斗组打了一场精妙的伏击战。当面对面的战斗到来之时,苏军装甲部队已呈七零八落的状态,他们的勇武没能阻挡德军部队继续向海边突进。及至午后,德国军队已将苏军近卫第6坦克军和近卫第9机械化军所部的3个半师包围。

以空中侦察报告和作战地图上所反映的作战形势,苏军前线总指挥部的智勇战将们莫不对德军的作战意图感到吃惊。虽然德国军队凭借大胆的快速穿插完成了精妙的部署,但双方实力悬殊的本质并未改变。120多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苏联军队进入德境,机械化步兵和传统步兵部队层次分明地跟在坦克部队后面,完善的指挥系统和良好的通讯设施使得他们能够密切高效地进行协同作战。在特里布塞斯50公里的范围内,苏军拥有7个完整的师加上另外4个师的所属部队,兵力超过15万人,而从空中侦察的情况来看,德军进入这一区域的先遣部队不足5万人;范围拉大到100公里,苏军大半个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囊括在内,作战兵力超过三十万人,另有大量部队随时可以从柏林地区北上增援,即便德军在这一地区尽遣精锐上阵,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吃掉苏军的大股部队,反而有可能受战事牵制无法脱身,最终反过来陷入苏军主力部队的包围。

第76章 利爪血痕(2)

日上三竿,隶属于苏军近卫第6坦克军的装甲兵们得到了就地组织防御的命令。经过不堪回首的清晨之战,这个精锐的坦克军已经损失了一百二十多辆战车,而他们在满编状态下拥有21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经此一战可说是元气大伤,但也不至于完全丧失战斗力。苏军坦克军团通常由3个坦克旅和1个机械化旅组成,除坦克自行火炮之外,还配备履带和轮式装甲车70…80辆,运输卡车200辆以上,挂带各型火炮150余门,作战人员在七千人以上,而精锐的近卫坦克军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得到接近满编的实际配置,纵然损失了一多半的战车,静态防御能力仍不容小觑。

烈日下,苏军的机械化步兵奋力挥舞着工兵铲,从损毁坦克上撤离的装甲兵暂时加强到炮兵连队。依照以往的战场经验,苏军指挥官们将剩下的坦克一分为二,一部分作为火力支撑点配置在防线上,一部分集中起来作为机动突击队使用。简单的战斗防线很快成形,在构筑工事的过程中,苏军官兵们也逐渐调整情绪,从先前的惶恐和失落中恢复过来,当前方道路扬起滚滚沙尘时,战士们已经做好了拼死一战的准备,但来者并非之前用出其不意强控战局的德国军队,而是落入包围的另外一支部队,第9机械化军所属第69和第70机械化旅。在上午的战斗中,这支距离特里布塞斯仅有15公里的机械化部队被德军牢牢牵制住,没能为友军坦克部队的恶战起到任何帮助作用。不过,这两个机械化旅现在来的正是时候,他们的步兵和火炮大大充实了第6近卫坦克军的防线——就算苏军航空兵在这片战场只能取得相对优势,一旦德军主力投入重兵进攻,他们也能够在这里坚守下来,为己方的外围部队调动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苏德军队在1950年的实力算不上史上最悬殊,但跟二战时期相比已经差了很远。除了海军仍是那样的不给力,苏联军队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拥有压倒性优势,哪怕前线航空部队受卢肯瓦尔德之战影响明显“南倾”,在短暂蒙受羞辱之后,苏联战机知耻而后勇地发起反击,德军喷气式战机搭配制导火箭弹固然可以创造以一敌多的战绩,却无法撼动苏军航空兵的统治地位。在苏军战斗机的有效威慑下,先前狂虐苏军装甲部队的德国轰炸机和直升机隐匿起来,地面部队也放缓了节奏,任由受到围困的苏军部队收拢残兵、调整部署,而不是一鼓作气地将其击垮、歼灭!

明朗的阳光下,两架全身喷涂着灰棕条状迷彩的雅克…9在格赖夫斯瓦尔德以西的田野上空盘旋。这里距离海岸线不远,从数百米的空中往东北方就能够看见那抹迷人的深蓝色,只是在战场形势扑朔迷离的情况下,谁会有心情观赏美景?若非作战任务限制,这两名优秀的苏军战斗机飞行员恨不得身处战场之上,用机炮和机枪狠狠修理那些顽固不化的德国佬。

带着单调的轰鸣声,两架雅克…9再一次飞过格赖夫斯瓦尔德通往罗斯托克的公路,在这条以高速公路标准修建的道路上,数以百计的车辆和徒步行军的士兵形成了一条壮观的战争洪流,他们正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赶往特里布塞斯,以解近卫第6坦克军和近卫第9机械化军之围。如果可能的话,再与德国北部的敌军展开一场决战。无需体验长途奔波之辛劳的苏军飞行员们环顾左右,德军喷气式战机的作战航程虽然有限,但狡猾的德国人利用高质量的道路提前部署了大量战时机场,一栋路边的简陋木屋里可能存放着供喷气式飞机使用的油料弹药,从后方机场起飞的Me…262在靠近战场的公路上降落,在接应人员的帮助下只需很短时间就能够加满燃料再次起飞,利用打了就跑的战术给苏军制造诸多麻烦。

越过公路继续向西飞行,在即将超出战斗巡航范围时,苏军飞行员捕捉到了一队不易察觉的飞行物,它们周身涂有黄绿色的块状迷彩,贴近树林时几乎融于背景当中。两架雅克…9默契地转向目标,从身形上看,它们并不是令苏军飞行员头疼的Me…262,也不是令各国好奇并垂涎的神秘碟形飞行器,而是普通的双发螺旋桨飞机。虽然涂装有别于常见的苏军轰炸机和运输机,可它们尾翼上有醒目的白线红五星,体形也符合苏军大量装备的里苏诺夫Li…2运输机(仿制美国的C…47运输机,至1945年停战共生产了4863架,而在二战盟国援助苏联的物资清单上,还有大约710架C…47,在苏制运输机产量有限的情况下,这些仿美和美制运输机在苏军的空运和空降作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就在起飞执行战斗任务之前,两名苏军飞行员被告知己方航空部队将出动运输机向被包围的地面部队空投弹药、药品等重要物资,条件允许的话还将在特里布塞斯地区实施起降,所以他们对前方的“Li…2”并没有敌意,甚至担心它们这样无护航地飞行可能遭到德军战斗机的偷袭。为了确认对方的身份,也顺带为它们护航一段路程,两架雅克…9优雅地飞了过去。双方相距不到千米时,飞行编队中的两架“Li…2”侧身转向,当它们以机首朝向自己时,苏军飞行员惊讶地看到它们机腹下方各自挂载了两枚加大号的火箭弹——光焰伴着黑烟闪现,带有四叶尾翼的火箭弹飞射而来,后面还连着一条长长的细线。近日已于德国空军有过交手经历的苏军飞行员们大惊失色,他们很清楚这是对方敢于和苏联空军叫板的战斗利器——只要在火箭弹靠近目标时按下起爆钮,一名经过短期训练的操作手就有很大几率干掉正使劲浑身解数进行空中翻滚的王牌飞行员。

两架雅克…9仓促规避,除了两架发动攻击的“Li…2”,其余运输机迅速攀升,当它们飞到两百多米的高度时,身穿苏军制服的伞兵们开始跳伞。他们所使用的是传统的德制快速圆伞,其特点是降落速度快,能够抢在敌人防空武器作出反应之前抵达地面,缺点是荷载小,伞兵仅能够随身携带短枪和手榴弹,重装备需单独投放战场。

在用制导火箭弹取得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的战绩之后,两架另类“Li…2”回到伞降区域,机内人员从舱门处将囊状容器推出,它们所挂的降落伞比伞兵的RZ圆伞大了将近一倍,并且在空中慢慢悠悠降下。等它们落到地面时,先前跳伞的伞兵们已经大致集结起来,他们迅速找到囊状容器,从中取出各自的战斗枪械和轻型迫击炮。这些武器型号齐备,适合一支百人规模的伞兵突击队发挥战斗威力,只是空降容器中的弹药数量并不多,每一名伞兵只分配到了标准基数的弹药,这使得他们能够较为轻松地离开空降场奔赴预定战位。

从伪装成苏军的德国伞兵落地到苏军战机反扑而来,其间仅有短短二十分钟的空隙,就在这个转眼即逝的空当,两架Fi…282型直升机悄然飞抵伞兵部队的预定阵位。为了保证速度,它们每架只携带600公斤负荷,而这足以为伞兵带来多套X…7D有线制导反坦克火箭发射器及配套弹药。作为第三帝国领先各国的军事发明之一,绰号“小红帽”的X…7是第一代制导反坦克导弹的唯一始祖,在反坦克技术领域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它的整套装备由制导火箭弹和控制装置组成,流线形弹体短而粗,鼻锥部为空心装药战斗部,内装炸药2。5公斤,配触发引信,最大穿甲厚度可达200毫米;弹上装有陀螺仪和双推力发动机,加速发动机提供初始动力,使弹体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速度;续航发动机为弹体提供持续稳定的推力,使之飞向千米之外的目标。起飞级装有电火帽点火药盒,续航级用的是带包覆层的单根药柱,靠起飞级的燃气点火。弹体两侧各有一翼,翼的后缘有襟翼,这样在弹体飞行中可产生每秒两转的转速,以保持飞行稳定性。翼梢装有线管,线管外有整流罩,线管上绕有漆包线以传递指令。在弹体飞行时,射手用目视跟踪导弹和敌坦克,通过操纵控制箱卜的两个操纵手柄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弹体航向,使发动机的尾部曳光处于瞄准线的上方。由于弹体飞行时慢慢旋转,当弹翼处于水平状态时,射手操纵高低手柄,给出高低修正指令;当弹翼处于垂直状态时,射手操纵方位手柄,给出方向修正指令,直到导弹命中目标。由于弹体飞行时旋转,所以两根0。18毫米的指令导线拧成一股,并放落在地上,其有效战斗射程达到1500米,远远超过了常规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而战斗全重也仅24公斤,适合步兵携带和战斗之用。

第77章 利爪血痕(3)

夏日黄昏,某个平凡得往常难以引起路人注意的德国村庄外,隆隆轰鸣声由远及近,衬托出村庄内外的诡异寂静。村口岔路,沥青路面被炸出了好几个大坑,车辆只能绕开通行,岔路口周围的田地坑坑洼洼,像是刚刚被人有意翻犁过似的。岔口的简易木板指示牌上用白色油漆写着德文:“此去罗斯托克57公里”。

村庄往东,一辆辆涂刷着灰棕迷彩的履带式战车正是机械噪音的来源,它们早早摆开正V形的战斗队形,呆在炮塔侧面和后部车身上的战斗步兵们用自己的眼睛弥补了坦克观察视角的不足,装载火炮的自行车辆则早已将炮口对准了村庄,只等伏击者现身,便能够用凶猛的炮火轰击他们的藏身之处,更远的公路上,运载步兵及弹药装备的车辆排成松散的一字长龙,大量警戒分队已然占据了道路周边的山丘与岔口,并用最高等级的警戒密切关注着树林、河渠、农田、山野。天空中,三两成群的战斗机和强击机行色匆匆地呼啸而过,对那些陷入苦战的地面部队提供支援。

嗖!嗖嗖!嗖嗖嗖!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冷箭般的厉响破空而出,其声瞬间由稀转密。一枚枚火箭弹拖着明晰的尾烟从村庄上方飞过,场面蔚为壮观。遭到攻击的一方无从抵御也无从躲避,接踵而至的爆炸笼罩着村庄以东的公路地带。透过烈焰硝烟,只见那些灰棕色涂装的坦克发力向前,试图用自己横蛮的冲击力挑灭卑鄙的攻击者。一转眼功夫,它们便以无可阻挡之势冲出爆炸区域,还有一些勇敢的战斗步兵得以继续跟随己方坦克作战。战场经验教训使然,驾驶这些坦克的苏军坦克手们放弃了看似最直接的路线,驱使自己的战车离开正道进入开阔的田野,马力强劲的钢铁战车在泥土地上飞奔,履带扬起的泥块在空中划出和谐的弧线——这些坦克走过的痕迹构成了另一条美丽弧线,它们的车头连同炮口最终齐齐指向村庄:既然火箭弹来自村庄以西,只要攻占或摧毁村庄里的建筑,敌人必然原地遁形。

咚!咚!雷鸣般的轰响压过战场上的一切喧嚣,在爆炸此起彼伏的区域边缘,几辆搭载152毫米重炮的苏军战车透过烟尘间隙开火了。威力巨大的炮弹准确落入村庄,木石结构的农舍瞬间倒塌,烟焰升腾、大地颤抖,彰显不败雄狮之威武气概!如此炮击犹如战鼓,催动战士们奋勇直前,突进的坦克群迅速越过灌溉农田的沟渠,飞速转动的履带转眼就能碾过村庄。随着距离不断迫近,坦克手们注意到了靠近村庄的田野里有许多土坑,从它们边缘浅浅的堆土来看,这些土坑既不大也不深,与子母航空炸弹造成的弹坑有些相似,可它们散布的面积和出现的位置实在可疑,苏军的坦克指挥车用无线电向各车下达了绕行命令。尽管在路途上显得舍近求远,出于安全考虑,苏军坦克手们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命令。久经战火考验的T…34/85坦克保持着较快的行进速度,一些车长探身在外,操着12。7毫米重机枪随时准备开火,战斗步兵们也紧握着手中的冲锋枪,以便在地鼠钻出土坑的第一时间抡锤重击。

由于这些土坑几乎将村庄朝东一面包围,苏军坦克只能尽量绕开而无法完全避免。从一些土坑旁经过时,坦克手和战斗步兵好奇地观察着这些不像是手工挖掘的浅坑,它们距离散兵坑的规格还有明显的距离,基本上只能容纳成年人以蜷缩姿态侧躺其中,放眼望去数以百计的土坑中并不见一人踪影,而从这附近经过的坦克也没有一辆遭遇攻击或碾上地雷的。从情势上判断,插入这一区域的德军部队还没来得及构筑完备的作战工事,投入反击的苏军自行火炮正逐渐掌控局势,敌人的火箭弹攻击也趋于平息,说不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