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皇帝全传 >

第201部分

中国皇帝全传-第201部分

小说: 中国皇帝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部尽力经营,户部四处购香,竟无人指出陛下的错误,这也是大臣的失职。陛下的过错很多,其最大的在于求长生。陛下跟陶仲文求仙,连他都不能长生,何况陛下。陛下误信受骗,真是大错特错。”海瑞上疏之后,自知触忤了龙颜,命仆人买了棺材在家待罪,与妻儿留下遗言,并将僮仆一一遣散。世宗见到疏奏,大发雷霆,他将疏奏扔在地上,环顾左右咆哮说:“此人大胆妄言,立即逮捕,不准他逃掉!”宦官黄锦对他说,海瑞为人素有直名,且根本不打算逃走,而是在家等候降罪。世宗听完略有所思,又取疏奏看了一遍。怒气稍平后,他把徐阶找来,说:“海瑞说人不能长生,也可能是正确的。但我长时间生病,不能视事,吃点仙药有什么不可以?”又说:“这也怪我平时不注意爱惜身体,若能出御上殿,何至被他如此毁谤呢?!”徐阶答道:“海瑞虽然言过了,但心是好的,请陛下宽恕他吧。”世宗这时也不愿意多杀谏臣,命徐阶将海瑞下到诏狱,虽不治罪,但也不准放出,让其在狱中反省自责。世宗一生毫不留情地惩治了许多大臣,其中既有奸臣,也有孤直之士,对海瑞的惩罚,是他晚年在用人上犯下的最后一个大错误。

世宗服食的丹药,有不少是用水银制成的剧毒品,吃下去之后,造成的后果十分可怕。世宗的身体本来就不健康,长期的慢性中毒,使他四肢麻木,脸上呈暗灰色,走路摇摇晃晃,说话也变得相当困难。大臣们见到他,莫不从内心替他感到担忧,特别是徐阶。为了让方士们有所收敛,徐阶杀掉了自称要向世宗献剧毒丹药的方士蓝田玉,并力劝世宗不要服食水银。世宗对徐阶没有责备,但也没听徐阶的苦劝。嘉靖四十四年正月,陕西方士王金等人伪造了《诸品仙方》、《养老新书》与炮制的金石药一起献给世宗。这些药成份不明,世宗吃下之后,顿时感到头晕目眩,鼻孔中流出鲜血,很快就不省人事了。经太医的救治,世宗才苏醒过来。此后,他一直卧床不起。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晨,世宗突然变得精神饱满,周身不再觉得疼痛。日夜守候在他身边的徐阶感到大事不好,连忙下令将他从西苑搬出,抬回乾清官。没有多久,世宗就咽了气,时年60岁。

世宗的陵墓称永陵,跟他前面的几个明代皇帝一样,选在北京昌平县的天寿山,庙号为“世宗”。

第三百四十八章 穆宗朱载垕

一、艰难登极难驭权臣

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正月二十三日清晨,世宗朱厚熜刚刚起身,一个小太监满脸喜气,疾步穿进宫门跪在他脚下:“皇上大喜!杜康妃生下皇子!”30岁的朱厚熜为第三个儿子的降生而欣喜不已,兴冲冲地赶到后宫探望。当看到这个孩子白胖精神,讨人喜受,便给他取名载垕。“载”是他的排行辈分,“垕”取“皇天后土”为天下之主的意思,足见父亲的满怀期望。

一晃29年过去了。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朱载垕在世宗服丹药中毒死后即位称帝,这就是明穆宗,穆宗朝的年号为隆庆。穆宗在位只有6年。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二十六日午时,皇极殿钟鼓齐鸣,30岁的朱载垕衮冕加身坐在皇帝宝座上,文武百官俯在脚下三跪九叩,登基大典极圣极隆。此情此景,不禁令载垕心中顿生波澜,一种“天命在我”的神圣由感而来。

穆宗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成年即位者,他不是世宗册立的太子。世宗有过8个皇子,但有5个襁褓夭折,长大成人的只有二子载壑、三子载垕、四子载圳。嘉靖十八年,世宗分别册封载壑为太子,载垕为裕王,载圳为景王。那时兄弟三人都年幼,也还无事。可自载壑嘉靖二十八年死后,太子之位属谁,就成了天下瞩目的大事。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礼仪,当然是裕王应晋封太子。但事情并不如此。当时受宠的道士陶仲文提出“二龙不能见面”之说,皇帝是龙,太子当然是小龙,世宗听后索性不再立太子。这给景王载圳提供了可乘之机。载圳凭借母亲受宠的优势,走动内宫,争立太子,他的打算在宫中为人所共知。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严嵩对载垕也相当冷淡。就连裕王应得的岁赐也被他大量拖欠。载垕命运未卜,当然不敢向父亲提起,只得派手下人先给严嵩的儿子严世藩送上1000两银子,才得以补发。尽管如此卑躬屈节,可严嵩对载垕还是不很放心。一天,严世藩问裕王侍读官高拱、陈以勤:“听说裕王殿下对家大人有些不满意,是怎么一回事呀?”这对裕王及其侍从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在世宗、裕王父子不得见面,世宗对严嵩言听计从的情况下,如果严嵩感到裕王是威胁,一切变化都可能发生。陈以勤急中生智,从容地辩解道:“国家的继承大计早已决定了。裕王殿下的讳字,从后从土,明明是土地之主,这是皇上命名的意思。严阁老也格外看待殿下,殿下常说惟有严阁老才算得上社稷之臣。请问殿下不满之言从何而来呀?”这一席话,勉强保全了裕王的地位。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世宗打发景王去封地居住,而把裕王留京,显示了传位的意图。可是景王载圳离京后并没有停止筹划夺嫡。严嵩在嘉靖四十一年下台后,掌权的内阁大学士成为徐阶。有一天,世宗突然向徐阶议论起明成祖一度打算废太子,另立汉王继承大统的事。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亏得除阶多方为裕王圆承,才化险为夷。直至嘉靖四十四年,载圳病死于封地,载垕心中才一块石头落地——因为他已成为惟一的皇位继承人了!

载垕在王府多年,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批才能卓著的有识之士,如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这些人为载垕讲解古今,纵论天下,培养他的政治见识。在他们的影响下,载垕对嘉靖末年的弊政了然于心。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世宗死后,载垕立即批准了自己的亲信张居正与内阁首辅徐阶草拟的世宗“遗诏”,假父亲之名将其引起朝野怨声不止的弊政大部分废止。登基后,他又在即位诏书中肯定了“遗诏”中关于将蛊惑世宗炼丹求仙的道士逮捕下狱,付法司治罪;所有斋醮活动和造庙观、建宫殿的工程一律停罢;采买香蜡、珠宝、绸缎等例外采买全部停止;并起用嘉靖年间因上疏言事被罢撤、拘囚的海瑞等官员;同时又免除全国百姓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的一半田赋和拖欠的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赋税。诏书一出,群臣号啕感激,百姓竞相称颂,一时大得民心。经过一番初步治理,朝政有了一番新气象。

群臣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穆宗一方面为之欣喜,可另一方面他也看穿了宫廷政治的勾心斗角。坐稳皇帝宝座后,穆宗拿定了及时享乐,无为而治的主意。他为此先做了一番布置。和历代皇帝一样,穆宗先是选择忠诚干练的大臣分担政务,为自己巩固江山社稷。他将亲信的大臣徐阶、李春芳、高拱、郭朴留任内阁,又将身居裕王府时的心腹张居正、陈以勤授予内阁大学士的要职,参与内阁机要大事;在宫内,他把亲信的太监黄锦、王本、冯保、曹宪、李芳等人都安置在要害部位。经过这一番布置,穆宗以为自己的朝廷坐稳,可以安居宫内,静享富贵了。于是,他把日常朝政都推给内阁,连对大臣的操纵、协调的责任也放弃了。谁知事与愿违,在他对朝政大撒手的同时,内阁大臣们的倾轧就开始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闹得他在位6年,经常心绪不宁。

第一场内阁风波,发生在内阁中最重要的两位大学士徐阶和高拱之间。徐、高之争渊源于嘉靖末年。徐阶是多年的内阁元老,一位老练圆滑的政治家。高拱本是裕王的侍从讲官,素有大志,和张居正一起当过国立大学(国子监)的正副校长。徐阶为联络裕王,也是为日后的朝廷更替预作铺垫,于嘉靖四十四年把高拱和郭朴一起举荐为内阁大学士。照当时的社会风气,徐阶作为高拱、郭朴政治上的恩人,是有师生之谊的,理应受到尊敬。可是徐阶忽略了高拱机敏练达的卓越能力,以及位居高官后要求平等处事的自尊心,依然把高拱和郭朴当作后生晚辈对待,种下了纷争的种子。

世宗末年,内阁大学士们的办公室随同皇帝迁到西苑。高拱为了回家方便,把家搬到西苑附近。他50多岁了,没有儿子,一是不放心家事,二是希望与妻妾团聚,于是经常偷空回家。世宗病危之时,一天高拱听到传言,小说下载说是皇上不行了,没来得及核实就把办公室里的器具搬回家去。这件事被吏科给事中胡应嘉知道了,作为失职大不敬提出弹劾。世宗处在昏迷中,对这类奏折当然不问。因此,胡应嘉的弹劾并没达到目的,对高拱来说是“有惊无险”。但高拱是个恩仇必报的政治家。他认为胡应嘉是徐阶的同乡,一定是受了徐阶指使。偏偏徐阶在草拟世宗遗诏这样的大事上,不与内阁的高拱、郭朴等同僚商议,却越过他们与裕王府的张居正策划,受了冷落的高拱满腔怨恨,他要等待机会报复徐阶。

机会很快来到了。隆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主持京察。京察是明朝考察中央机关五品以下官员的例行制度,每6年举行一次。杨博这次考察官员,雷厉风行地罢黜了不少官员,其中也有通常惹不起的御史和给事中之类的言官。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杨博的山西同乡却没有一个受处分的。这引起了负有弹劾责任的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们的公愤。第一个攻击杨博的又是胡应嘉。胡应嘉弹劾杨博挟私愤,庇同乡。这话倒是不错,可是胡应嘉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作为吏科给事中,在吏部办理京察时就参予其中。事前不提出异议,事后又提出弹劾,宽厚的穆宗对这种出尔反尔的言行十分不满,知道其中另有奥妙,于是下令内阁商量处罚胡应嘉。高拱一下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高拱让同样受到了徐阶冷落的郭朴在内阁会议上首先发言:“皇上刚刚即位,胡应嘉出尔反尔,欺君罔上,应该革职。”高拱马上响应。满心想保护胡应嘉的徐阶一看这阵势,也只好无可奈何地表示了同意。这下可惹翻了言官们的马蜂窝,他们倾巢出动,一起向高拱开火。穆宗对高拱有多年的了解,当然不会被几个言官所打动。他安慰高拱不要在意,继续安心从政。可朝廷中倒高派气势汹汹,确实让高拱的脸面没处搁,高拱要求徐阶代拟一道圣旨,给提出弹劾的言官一次廷杖,以缄其口。在嘉靖年间,言官弹劾大学士以后,如参劾不倒通常是要挨廷杖的,说不定还要罢官呢!高拱的要求有法可循,但徐阶并不愿为高拱而得罪言官,拒绝了这个要求。这激起了高拱的怒火。他指使自己手下的言官齐康弹劾徐阶,揭发徐阶的弟弟和三个儿子都是横行乡里的大恶霸,有凭有据。这下子更激怒了受徐阶保护的言官们,他们集合起来,将矛头一齐指向高拱,弹劾一次接着一次,逼得高拱实在招架不住,只好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五月辞官回乡了。高拱去后,言官们对郭朴还是不断攻击,到九月间,郭朴也辞职不干了。

这一次内阁风潮,徐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后朝臣利用言官互相攻击时有发生。但这却大坏了穆宗的心情。穆宗对于言官们的肆无忌惮,兴风作浪,穆宗深感厌倦。

二、和议蒙古巩固边防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九月,内阁的徐、高之争风潮刚刚告一段落,外患又起。蒙古俺答部数万骑兵攻入长城,扫荡了大同,严重威胁着北京的侧翼。同时蒙古土蛮部大军进犯蓟镇边关,虏掠河北昌黎,直至滦河。左右夹攻,使京师陷入战争的恐慌中。北京城立即戒严,敌情奏章如雪片般飞来。深居宫中的皇帝也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威胁,他命令大臣们讨论京师守备和边境作战方略。工科给事中吴时来上疏举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这3位抗倭名将,主张让他们到华北边防练兵备战,抵抗蒙古来犯。这个主张得到徐阶、张居正等大学士的竭力拥护,穆宗很快批准。谭纶本来总督两广军务,立即召回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戚继光被任命为神机营副将,不久又被委任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全部受其统率。接着又提拔西北边防名将王崇古为兵部侍郎兼宣大总督。整个华北边防由诸位名将运筹,使多年沿习下来的边防松弛状况为之一变。几位名将到任后,雷厉风行地整顿边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以戚继光为例,他走马上任立即布置加强防务。一是沿蓟州、永平、山海关一线续建长城,并在长城各重要部位设敌台1200座。这种5丈多高的敌台可以居高眺望,台壁坚固,台内分三层,驻扎100名战士,屯集足够的粮草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凭借这种精坚雄壮的工事,既得处战地要害之机,去长途奔袭之苦,又可长期坚守,互相呼应。二是组建战车营。这种战车每辆用4人推进,作战时排成方阵,外层设拒马,可抵御骑兵冲锋。自己的步、骑兵则居阵内以长枪和火器打击敌人的骑兵。一旦敌人溃退,战车阵则开门放出骑兵追歼。戚继光还把本地部队与调入部队的作战任务做了区分:本地部队专任敌台防御,调入部队专任策应出击。经过这一番精明调遣和严格训练,京师大门的防卫确实达到了军容严整,士气大增的要求。

与此同时,朝廷多次命令长城沿线的将领,要抓住时机与蒙古贵族缓和关系。宣大总督王崇古认真执行了朝廷的谋略,创造了建立友好关系的条件。他一再派人到蒙古地区进行宣传,广泛联系,并一再发表文告,宣布凡是从境外来投奔的平民和军人,都将受到安置接待。由于实行了这些政策,从蒙古地区来投奔的人口越来越多。隆庆四年(公元1507年)十月,连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也跑来了。这个青年的行动,成为明朝与蒙古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契机,对此后几十年的边境安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