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皇帝全传 >

第163部分

中国皇帝全传-第163部分

小说: 中国皇帝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耨斤的权力欲无限制地膨胀,甚至把宗真的一举一动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母子俩的矛盾就变得尖锐起来了。宗真把自己用的酒樽、银带赐给琵琶乐工孟五哥,耨斤知道后很不高兴,下令鞭打孟五哥。宗真怀疑是内品官高庆郎告的密,就派人杀了高庆郎。耨斤更为恼火,把宗真派的人捉住交付司法官审问,还要宗真前去对证,宗真生气地说:“我贵为天子,难道还要和囚犯一同受审吗?”从此就郁郁不乐,但并未发作。

重熙三年(公元1034年),耨斤和萧孝先等兄弟合计,想废掉宗真,另立自己的小儿子耶律重元。她没有想到耶律重元竟跑去向哥哥告了密。宗真这下可顾不得母子情分了,他设法把耨斤的亲信耶律喜孙拉拢过来,采用宦官赵安仁的计谋,率领卫兵出宫,先找借口扣押萧孝先,逼他招认废立的阴谋,吓得萧孝先抖索成一团。然后,宗真收回耨斤的符玺,派500名亲兵包围了行宫,他策马立于行宫东二里的小山上督战。耶律喜孙带人直接闯入耨斤的卧帐,把她弄上了一辆黄布小车,押到庆州(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七括宫软禁起来。又杀死耨斤身边的内侍数十人,分兵捕获耨斤的兄弟亲戚,或处死,或流放,耨斤集团被一网打尽。

二、吃喝杀赌政治腐败

翦除耨斤集团后,宗真亲政。但他所亲之“政”,不过是吃喝玩乐。辽境内的名山大川到处都留下了宗真追兔逐鹿的足迹,而且为了寻求更多的刺激,他常常去围猎一些虎熊之类的猛兽,即使因此搭上许多人的性命他也在所不惜。有个石硬砦太保郭三,只因打猎时见到猛虎战战兢兢拉不开弓,宗真就免了他的官。

宗真性格佻亻达落拓,放浪不羁。他曾和教坊使王税轻等数十人拜把兄弟,拜其父母。他兴趣广泛,虽然他曾下过一道诏令说,各级官员除婚姻祭祀时外,一律不得酗酒耽误事情,否则严惩,但自己却以纵酒为大乐事。他手下虽然酒徒云集,却从来没有出现因酗酒误事而被治罪的。宗真经常微服光临街市酒肆,还乘着酒劲说些下流活调戏村姑市妇。

宗真还好僧道,逢人就问:“你奉佛吗?”他经常请僧人讲解佛经,大办佛事,还提拔僧人当官,光官拜三公、三师兼政事令的就达20多人。在他带动下,许多贵戚望族也纷纷信奉佛教,把儿女舍为僧尼。他多次微服前往佛寺、道观拜佛求仙,道士王纲、姚景熙、冯立等人就是在他微行时受他赏识,后来升任显官的。

辽朝政治从辽圣宗耶律隆绪后期开始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嗣经耨斤专权,变得尤其黑暗。宗真亲政后,沉湎于吃喝玩乐,对国家大事不用心去管,国家未见起色。

三、议和有术征伐无能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双方互派使节,礼尚往来,保持了近30年的和平局面。就宋朝来讲,但求相安无事,尽力避免重开战端,辽朝方面,乐得每年坐收巨额“岁币”,也不再打算劳师南征了。但是,他们并未因此放弃借故敲诈的机会。

从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辽重熙九年起,宋朝与西夏进行了激烈的战争,连吃败仗,北部边防空虚。宗真听说此事,十分高兴,认为是乘火打劫的好机会。在重熙十年十二月发布伐宋诏令于全国,调诸道军队于南京,命萧惠及皇太弟耶律重元为将帅,开始做南犯的准备,并派人前往宋朝讹诈。

经过几度较量,宗真不费吹灰之力地敲诈来了20万银绢,喜出望外。他本来在即位之初得了个尊号叫作“文武仁圣昭孝皇帝”,这番令群臣给自己加上尊号曰“聪文武圣英略神功睿智仁孝皇帝”,册皇后为“贞懿宣慈崇圣皇后”,命令刻石纪功,大赦天下。一班倡议南伐的大臣也因此加官晋爵。

西夏在辽圣宗时曾向辽奉表称臣。景福元年(公元1031年),宗真把姐姐兴平公主嫁给夏国王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次年,德明死,李元昊继位。李元昊很讨厌身边的这个契丹女子,夫妻关系一直不睦。重熙七年,兴平公主死,宗真就遣耶律庶成前往责问,辽夏关系便日形恶化。

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九月,宗真亲率10万大军西征,另以皇太弟耶律重元为马步军大元帅率骑7000出南路,萧惠领兵6万出北路,浩浩荡荡直向西夏境内挺进。结果大败而归。

重熙十七年,李元昊死,子谅祚继位。宗真以为报仇的时机到了,次年七月,再次举兵西征,分为三路:萧惠为南路统帅,渡过黄河直指西夏东境;耶律敌鲁古率北路军突入西夏右厢地区,南下进攻凉州;宗真自将中军,随后进发。结果南路、中军皆败,多亏北路军在贺兰山俘获李元昊的妻子,及大批西夏官僚家属,并歼灭迎战的3000夏兵,这次战役才算没有彻底失败。

两征西夏的失败,表明辽朝威震天下的时代已成为过眼烟云了。但宗真的这两次败仗由于时间短,从总体上说并没有对辽朝社会产生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宗真在位的25年间,基本上属于太平岁月,辽朝内地比岁丰稔,边境屯田也继续有所扩展,辽朝农牧业经济在此时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从宋朝得到的巨额岁币也使国库中金帛山积,有效地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重熙二十三年,群臣又给宗真上尊号曰“钦天奉道祐世兴历武定成文圣神仁孝皇帝”。次年七月,宗真在前往秋山打猎时得病。八月,病重,召皇太子燕赵国耶律洪基到床前嘱咐了一些治国的要旨。几天后,宗真病死于行宫,终年40岁。谥号“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葬附庆陵。

第二百九十五章 道宗耶律洪基

一、继位佞佛宠奸诛直

辽道宗,姓耶律,名洪基,字涅邻,小字查剌,是兴宗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氏。辽重熙元年生,寿昌七年卒。公元1055~1101年在位。

耶律洪基6岁时封为梁王,重熙十一年(公元1042年)进封燕王,总领中丞司事,翌年,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重熙二十一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开始参预朝政。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即位。

少年时代的洪基性格沉静,举止严毅,每次入朝进见,连兴宗皇帝都为之敛容。但洪基作为储君,身边围上些趋炎附势的阿谀谄媚之徒,这种环境很快就把洪基改变成了飞扬跋扈、刚愎暴戾的公子哥。耶律宗真谕左中丞萧惟信,让他辅教洪基,使其“知君父之义”。然而,洪基没有从萧惟信那里懂得君臣之义,却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崇佛的思想。

洪基刚刚即位之时,也曾有过一点励精图治、虚怀纳谏的表示。清宁元平(公元1055年)八月,他下诏说:“希望士庶百姓能够直言无讳,意见可行者朕即采用,不可行者,朕也不以为多余。”十二月再次下诏:“朕无论是早晨晚上都心怀忧惧,生怕不称职位,很想听到直言,以纠正过失。”真有点求言若渴的模样,可谁知这第二道诏令刚刚颁发了6天,洪基就变了卦,命令:“事关机密,即奏朕知。凡是投书谤讪朝政,以及接受、阅读这种谤书者,皆弃市问斩!”有一次,洪基突然心血来潮想看看《起居注》,修注郎不颠和忽突堇不肯拿给他看,一则他本不该看,二则其中必然记载了一些他不好的言行。洪基因此很恼火,把二人各打了200大板,还撤了他们的职。谏诤之言不想往耳朵里听,遵守规定的人又遭到他不应有的处罚,朝政的败坏之风从此开始。

洪基在位初年,朝廷中最得势的大臣便是萧革,此人奸佞狡诈,在兴宗时就已怙宠擅权。兴宗死前还托付他立洪基嗣位,现在他进封楚王,官任北院枢密使,更加横行不法了,但依然深得洪基的宠信。元老重臣耶律仁先甚有威望,洪基待他却不如萧革。洪基奉父亲的遗诏提拔驸马都尉萧阿剌为北府宰相、兼北院枢密使,与萧革同掌国政。萧阿剌忠直不阿,通晓世务,很有才干,他见萧革谄谀不法,就经常向洪基揭露萧革,怎奈洪基根本不听,萧阿剌只好称病告归,被洪基贬出朝廷任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留守。

清宁七年(公元1061年),洪基举行瑟瑟礼(即祷雨之祭),萧阿剌照例入朝,尽管遭受排挤,他仍然向洪基极陈利弊,言辞十分激烈。洪基暴跳如雷,拍着桌子命令把萧阿剌拖下殿去,用绳勒死,可怜萧阿剌一腔忠魂,死于非命。

二、有备平叛无奈杀宠

洪基宠信萧革,忠直之士或遭残害,或被排挤,朝政日趋黑暗,清宁九年(公元1063年)统治集团内部终于发生了大分裂。

耶律重元乳名吉只,是兴宗耶律宗真的胞弟,兴宗去世,洪基即位,虽然把重元封为皇太叔,不直呼其名,并特许入朝不拜,又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赐金券、四顶帽、二色袍,把重元之子涅鲁古封为楚王,官仁知南院枢密事,以空前未有尊宠对待,但重元因为没有当上皇帝,一直怀恨在心,伺机图谋不轨。清宁四年闰十二月,洪基生子名耶律潜。从此。重元、涅鲁古的谋反步伐更加紧了。

他们到处网罗党羽,密谋早日发动叛乱。涅鲁古劝重元装病,想等洪基前来看望之时将他杀死,篡夺皇位。重元觉着时机尚不成熟,尤其是德高望重的耶律仁先仍在朝廷,不敢轻举妄动,就把此事缓了下来。此时,洪基把耶律仁先拜为南院枢密使,改封许王。重元、涅鲁古无计可施。

清宁九年七月,洪基到滦河太子山打猎,除皇太后萧挞里、耶律仁先、耶律乙辛等人外,扈从诸官多数都是重元的死党。重元、涅鲁古见有机可乘,决定发动叛乱,岂知隔墙有耳,雍睦宫使耶律良得知了他们的阴谋,连忙报告了皇太后萧挞里。萧挞里知道自己和洪基的一举一动都处在重元的监视之下,便假称有病,召洪基前来,对他说:“局势危急了,这是关乎到社稷存亡的大事,应早做准备!”洪基却半信半疑。他采了耶律良的计策,马上召见涅鲁古。

这时涅鲁古正跑出跑进,紧张地布置着叛乱的准备工作,洪基突然派人召他陛见,他大吃一惊,知道阴谋已经泄露,慌忙把使者捆绑起来,不料使者用佩刀割断绳索,抢过一匹马,疾速逃回行宫。洪基这才彻底相信大祸即将临头了,吓得心惊肉跳,手忙脚乱,想逃到北、南院避难。耶律仁先劝阻说:“陛下若丢下扈从只身逃命,叛贼必定跟踪追击,况且事到如今,南北大王人心叵测,也未必靠得住,岂能贸然前往?”洪基就把抵御叛党的事全盘托付给了仁先。

此时已是半夜时分,仁先急忙下令把车辆首尾相连,在行宫外围成了道防线,亲率官属近侍30余人骑马在圈外摆成阵势。刚布置停当,涅鲁古和亲信萧胡睹就率领400多名叛党簇拥着重元向行宫冲杀过来,涅鲁古跃马向前,近侍详隐官阿厮看得真切,一箭射去,正中涅鲁古前胸,涅鲁古从马上栽了下去,当场毙命。头目一死,叛党气焰大挫,重元只好率残兵败将撤回行帐。

重元的死党、殿前都点检耶律撤剌竹对重元说:“事到如今,我们只有死战了,现在应乘行宫没有防备,连夜劫之,大事可望成功。”重元知道行宫方面兵少将微,想想自己的实力已经大增,今夜只要四边包围,截断行宫与外军的联系,明日不愁不会得手。当晚,这伙人叛乱还未成功,就迫不及待地做起了皇帝的美梦,萧胡睹率众拥立重元为帝,商定了位号,萧胡睹自己当上枢密使,然后大吃大喝庆贺起来。

到黎明,重元等人才又带领2000猎户向行宫杀去,他万万没想到五院部节度使萧塔剌和北面林牙承旨耶律敌烈的勤王援兵已经到了行宫。众猎户本来是被耶律撤剌竹裹胁而来的,见势扔下武器四散而去。重元见势不妙,率几个随从向北逃。被耶律仁先追杀,斩耶律撤剌竹,活捉萧迭里得、古迭。萧胡睹投水而死。重元拔剑自刎。

洪基转危为安,握着耶律仁先的手说:“平定叛乱,全是卿的功劳啊。”他以黑白羊祭天,论功行赏,把耶律仁先晋封宋王,官拜北院枢密使,并亲自起草制词加以褒奖,还命画《滦河战图》以彰其功。耶律乙辛、萧韩家奴、萧德、耶律良等人也加官晋爵。然后下令捕杀叛党余孽,萧胡睹的5个儿子及父亲萧孝友全被杀死,萧革这时已经致仕,因他的儿子是重元的女婿,参与了叛乱,他也被凌迟处死。萧革民愤极大,至此才正刑典,一时人心大快。

三、逼妻杀子淫逸身亡

在道宗朝中,除了萧革之外,耶律乙辛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咸雍五年(公元1069年)乙辛官拜太师,洪基亲自下诏许他便宜处理四方军旅事务,把军政大权全部托付到了他的手中,乙辛从此权震中外,他的威势实际上越过了身为皇帝的洪基。乙辛威权在手,开门纳贿,到他家送礼的人比肩接踵,凡是巴结讨好他的立蒙擢荐,比较正派的朝臣却横遭斥逐。

当时敢于和乙辛抗衡的只有皇后萧观音和皇太子耶律濬。

萧观音是兴宗的大臣萧惠的女儿,洪基担任燕赵国王时,她就嫁给了洪基,洪基即位后,她被册为皇后,尊号“懿德”。她不但姿容冠绝,而且才华出众,擅长写诗,精通音乐,能自制歌词。洪基每有诗作,也总令萧观音属和,夫妇两人一唱一和,感情十分深厚。萧观音生了耶律濬之后,洪基对她更加爱恋了,有专房之宠。然而,洪基是个性格乖戾,喜怒无常的人。他极善骑射,酷爱打猎,所骑骏马名号“飞电”,驰骋起来,风驰电掣,瞬息百里。萧观音不能不对丈夫的安全担忧,因此多方劝谏。洪基虽然表面上接受了萧观音的意见,但内心里却对她产生了反感,从此很少与她见面了。

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六月,洪基安排皇太子耶律濬兼领北南枢密院事,总揽朝政。耶律濬小名耶鲁斡,是洪基的独子,自幼聪明,好学知书。洪基曾对萧观音称赞地说:“咱的儿子如此聪慧,岂不是上天赐予的吗?”耶律濬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文武才干。清宁十年(公元1064年),他随洪基在中京打猎,连发3箭,箭箭皆中。洪基大喜,专门为此设宴庆贺。耶律濬6岁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