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锻造师-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言,朕会先颁布旨意公布皇后的人选,然后开太庙,告列祖列宗之后再做其他的事儿,你看?”
赵祯还这真的把佑敬言当成自己的客卿了,什么事儿都与他商量了!
佑敬言对赵祯的这个想法能做的只有答应,那时侯的任可是把这件事儿看得无比的重要!
商量完重要的事儿以后,佑敬言才与赵祯说起了闲话。
“陛下,这个客卿可是真的不好做啊,近几日一来朝中的那些大臣把我的门槛都快要踢破了!”
佑敬言在闲话之中也告诉赵祯,他与赵祯也是开诚布公的,望赵祯不要多想。
佑敬言怕他这个时候不说清楚,以后会有人在这件事儿上做文章。
毕竟,他要做的事儿可是得罪大多数人的。
“呵呵!”赵祯一笑:“这就是朝堂,敬言你从没做过官,等熟悉了就好了!”
赵祯呵呵一笑毫不在意,看来他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把这些东西看透了。
也对,皇帝的确能了解到大臣的生活。
“陛下,曹贵妃的弟弟还去找过敬言呢!”
佑敬言还是想知道,对于佑敬言她与外戚走得太近,赵祯会如何想。
佑敬言地这话一出口,赵祯想都没想便回答道:“景休?”
“嗯!”
“那小子倒是值得深交,要不是朕在这个位置上,那与他决对是不错地兄弟,敬言,你应该与他好好相交!”
赵祯对曹佾的评价可谓是很高了。
最后也没有问曹景休来找佑敬言干什么!
其实不用问也能想到,赵祯没问就间接的可以说明,他不反对佑敬言于外戚走得过于近!
这样的皇帝已经算是够开明的了。
“那敬言,你没有其他的事儿就先回去吧!”赵祯很快就下了逐客令了。
他既然已经抛弃掉了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励志做一个好皇帝。
首先的一点儿便是勤于政事儿,今天已经与佑敬言聊的够多的了!
“对了!”佑敬言正准备告退了只听得赵祯又道:“你有时间的话就替朕去看看李元昊使者吧!”
赵祯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用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
让佑敬言去看望又什么礼物都不拿,用心是什么?
不就是想让佑敬言给这个使者一个敢怒不敢言的下马威,也让自己不至于这么憋屈。
第一百九十五章 见使者
不得不说,赵祯只要是想做一个好皇帝,这也还是能办到的!
佑敬言痞痞一笑,给赵祯一个放心的眼神便离了皇宫。
他离开皇宫之后直接去了驿馆,对于赵祯的这个任务佑敬言可是欣喜地很。
现在这个时候,李元昊的使者又不敢与大宋翻脸,现在的大宋为了大局的考虑又不得不与李元昊妥协,那么大宋想找回点儿场子,那只有佑敬言这个白身来完成了。
佑敬言虽然是个白身,进驿站的时候也并没有费多少的周折。
他很快便见到了李元昊的使者。
“你是谁?”在佑敬言敲了两下房门的时候,很快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一个衣着明显与大宋服饰不同的中年男子出现了佑敬言的面前。
胡子老常,五大三粗的,倒是很有几分西北汉子的风格,说话也闷身闷气的,佑敬言一米八五的大高个站到这个汉子的面前也显得有些娇小了。
李元昊派这么一个人来出使,难道是向大宋示威的。
既然有示威的心思又何必更改一个年号还向大宋请示!
“佑敬言,是陛下的客卿。”佑敬言痞痞一笑,一点儿也看不出对眼前这个大汉的尊敬。
“怎么,你们皇帝同意我王更改年号了!”此大汉很是傲慢,对佑敬言也不放在眼里。
“这位兄台这话说得就不太合适了,什么叫我们的皇帝,难道西夏王有称帝的打算了?”佑敬言痞痞一笑,直接抛出了这么一个大问题。
佑敬言知道李元昊虽然有想法了,但是让他现在与大宋对着干,那么他是绝对不敢的。
要不然历史上大宋与西夏的战争也不能那么久之后才爆发。
更甚者,在准备了那么久之后与大宋作战还是输了。
如果他西夏他没有大宋与其贸易,用不了多久他就得自己消亡了。
有人会觉得此言有些不妥,但是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他西夏要想生活靠着的就是大宋为其提供的盐。
没有了盐,用不了几天人就完了!
佑敬言此话一出把眼前这个大汉呛得可是不轻。
“佑客卿,这可是欲加之罪,在下绝没有这么说,我王也绝对没有这样的想法!”
那个大汉别看五大三粗的,也还算有些文化。
估计经常在大宋跑,时间一长也就了解一点儿大宋的文化。
以西夏的自身条件什么的,想要学习中原文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哦,在下以为阁下口中一个你们皇帝你们皇帝的,你王也有称帝的想法呢!”
本来还想压佑敬言一筹,没想到还没开始就被佑敬言给压住了。
那简直比吃了苍蝇还要恶心上不少。
眼前这个大汉还想呢,以前见到的那些宋人一个个的对他们这些来出使的人全都恭恭敬敬的。
基本上不会说一句重话,把他们惹不高兴了,顶多一甩袖子就走,过后不用他们说什么,该怎样还是怎样!
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竟然会与他这么强硬的说话!
佑敬言很快就进了大汉的房间。
这次那个大汉也不敢再小瞧佑敬言了。
说起话来也谨慎了很多。
“我王更改年号一事不知陛下考虑的如何了?在下在这里已经等候好几天了!”
佑敬言就知道这厮会再次提起这个问题的。
“这事儿总得容陛下考虑考虑吧,你王突然更改年号其用心是什么也得让陛下搞搞清楚,不是!”
这个大汉被佑敬言一说,那脸上的表情有些做贼心虚似的,梗着脖子一问:“我王有啥用意?”
“这在下就不知道了,不过…按你王的说法说什么我大宋明道的年号与你先王的名字有冲突,什么为避父名号,这些可都算是借口了。”
“我且问你,我大宋用这个年号好几年了,为什么早不提出来晚不提出来,偏生要在这个时候提出?”
大汉被佑敬言这个问题问得着实不好回答,大宋的那些问题在他说出这个事儿的时候,考虑的只有是同不同意,绝对不会这么直白的把这个问题问出来的。
他后悔没有把使团的其他人都叫上了,让他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受煎熬了真是不好受。
这个大汉根本就没想过如何应付这个问题,其实他来的时候就以为这事儿会很容易的便解决掉的。
为何?大宋的臣子皇帝的尽管都看出了我王的意图,但他们根本就不会主动出战的,而且他们更忌讳的是没有缘由的出战。
害怕打仗又害怕别人说三道四的。
所以,他才会堂而皇之的提出这个问题。
他们害怕上战场又想给自己找一个体面点儿的理由,所以在朝堂之上无论怎么争执,到最后还是会好不犹豫的答应了他的这个请求的。
那个大汉想了很多,但就是没有想到回答眼前这个少年的答案。
这本来就是你我心知肚明的事儿,这么一挑出来还真是不容易回答的很。
佑敬言最善于做的就是把别人难以起口的话就那么堂而皇之的问出口,最后往往搞得是别人很难回答。
等了良久,佑敬言没有等到那个大汉的回答,痞痞一笑又问了一句:“怎么?再下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哼!”那个大汉黑着脸冷哼了一声道:“你就是一个小小的客卿,无品无介的,我乃大夏的专使没有必要回答你的问题!”
既然回答不出佑敬言的问题了,那只有用他那惯用的那一套来唬人了!
“使节又何必恼羞成怒呢?肝火太旺容易生病!”佑敬言痞痞一笑道了一句。
他那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把那个大汉气的更是不轻。
“佑客卿,在下没有什么可与你聊的了,请回吧!”说不通,那就只有送客了。
佑敬言被下了逐客令了也不恼,慢慢的站起身来痞痞一笑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驿站的那些官员对佑敬言能如此春风得意的从那些蛮夷的使者房间里走出来可是惊奇的很。
以往哪个来这里与那些使者谈条件的大臣,无论品级大小,一出来全都黑着脸,让人避之不及。
像今天这位可是百年也遇不见一次!
里面的那个大汉气的鼻子都快冒烟了,想要扔掉手里那精致的茶杯,又不舍得,一口气留在心口上不来又下不去的,别提多难受了。
佑敬言从使馆出来之后,便直接哼着小曲回家而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曹国舅
佑敬言在西夏使节这里找到存在感后,心情可谓大好的很。
这么多年来,有那个大宋人从这些使者面前找到这么场子呢?佑敬言作为第一人不高兴那是假的。
佑敬言从驿馆出来之后,他觉得他有必要去曹府走一趟,既然赵祯不忌惮他与这些外戚走得过近,那么他更可以放心的与曹景休交个朋友了。
大宋街道的繁华绝不是能用语言形容出来的,佑敬言七拐八绕的才终于找到了曹府。
曹府大气磅礴,其底蕴一看就很深。
“找你们曹景休公子。”佑敬言对门口等着的那两个人短短的一句话,便有人恭敬的进去通报了,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蕴。
首先素质就在那里了。
很快曹景休就亲自出来了。
一看到外面的佑敬言马上就跑了出来道:“佑兄,快进来!”
佑敬言这个时候来,不用说皇宫之中八成是有了消息了。
“我就不进去了。”佑敬言摆摆手道:“景休,不远处有家茶舍,我们去那里坐会吧!”
佑敬言是想与曹景休交朋友,但他也不至于要走进曹家大宅。
世家大族的内部生活他还是少插手为好。
曹景休对佑敬言的这个建议当然不会反对。
两人很快并排着走进了佑敬言口中的那间茶舍。
别看这是佑敬言的提议,但他也没有真正来过这里,一进来也像个好奇宝宝似的,四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能来这里的人都是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或者试图想要把自己伪装成风雅一些的人,所以一进茶舍绝对后安静,除了在泡茶之时发出的一点儿流水声之后就没有了其他的声响。
每个桌子前都有人在行云流水的展示着自己的泡茶功夫。
佑敬言与曹景休很快便找到了一个空闲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个地方倒真的与后世佑敬言在温成瑞介绍下去的那间茶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追求高品质生活看来是任何时代人的共鸣点儿。
不过观察了一会儿之后,佑敬言很快便发现在这里喝完茶的人都会主动把该留的银子留下。
身处这样的地方久了也会很快被这氛围给熏陶成一个风雅之人了。
“想不到佑兄你也喜欢这样的地方,景休一直都以为你是个侠客呢?今天看来你还真的是一个文人。”
在佑敬言泡茶的那么一会儿功夫,曹景休便出言打趣着佑敬言。
“怎么说?”
“那小弟就直言了,你身上哪有一点儿文人的酸腐,倒是很有一些侠客该有的仗义,说起话来也直来直去不像一些文人非得在后面加一些之乎者也的点缀。”
曹景休说完了,佑敬言的茶也泡好了,他沉吟着道:“这话说得很对,也不只你一个人这样说过了,至于说我的身份?呵呵,与你说实话,要说让我与那些士子一同参加科举,估计我连童试都过不了,要是让我谈谈兴国安邦的计策,我就是用这些通俗易懂的口语也能与朝堂上的那些人辩上他个几天几夜。”
佑敬言这话说得可谓是自信满满的。
“我告诉你,你好比不信,我佑敬言有的本事才敢在这里与你吹嘘,没有的本事说也不会说的。还有你可别以为我只有这些本事了,要是让我上阵抛头颅啥热血的,我敢说我在整个大宋的将军面前也能排上他个名号,可谓是文能安国武能平天下。”
只有熟人佑敬言才会这么说的,这样一来可谓是把他的技能都给表现出来了,不是可信之人佑敬言还不与他说这些呢。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嘛!
其实佑敬言这么说是想把曹景休给拉到自己的阵营里,首先一点儿曹景休绝对值得信任,其次一点儿他那高贵的身份在很多时候都能用到。
“真的啊?”佑敬言这么一说,曹景休除了佩服便是震惊。
他早就看出眼前这位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少年郎的不简单了,要不然他姐夫也不能非要他做自己的客卿吗?而且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对他这么信任了。
曹景休年纪虽小,但是经常接触这些弯弯绕,也很快便能想通其中的关键问题。
“我佑敬言虽不是出家之人但向来不会打诳语的。”佑敬言自顾自的喝着茶也不管曹景休心里怎么想,反正他有问题要问就回答上他一句。
“那,那佑兄可否教我?”曹景休不确定的问道。
“景休你自幼都是接受的最优等的教育恐怕不需要我再传授你什么了吧?”
这个时候该拿的桥还是得拿,要不然他一下子答应了,曹景休事后恐怕得回答他的用意了。
“小弟是接受优秀先生的授课,但是学到的都是些纸上谈兵之学,哪里有佑兄实践之中得到的东西实用呢。”曹景休的一番话可谓是说得是情意切切的。
“小弟生在曹家,世人都羡慕者小弟的锦衣玉食,可小弟又时刻羡慕着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每日干什么都完完全全由自己做主,可小弟我呢,每天无论干什么都得为家族考虑,时刻都要回想自己所做所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