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锻造师-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恙,估计是使了什么手段的。
现在见他成了赵祯身边的大红人又来与他套近乎。
这样见风使舵的人佑敬言是非常看不上的。
佑敬言从御花园出来之后便回了家。
而赵祯在征求了佑敬言的意见之后,自己又思考了很长时间才把包拯又叫进了宫。
“包爱卿,朕。。。”赵祯也是了解包拯性格的,他想减免赵允让的罪行,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才能让包拯一瞬之间同意。
“以你的意见皇叔该当何罪?”
“斩!”包拯对赵祯的踌躇没有丝毫的表情变化,只是在赵祯问出这个问题之后道出了这样一句。
“若是朕说削夺皇叔的王位,赦免他的死刑,你以为如何?”对于赵祯的这个问题包拯可是想都没又有想过的。
他知道在处理赵允让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会有阻力的,但是根本就没有想过最大的阻力会是来自于赵祯的。
“陛下,臣。。。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包拯并没有直接回答赵祯的问题,但是仅仅是这样一句回答,也足够说明他本身的意见了。
气氛在短暂的沉闷之后,赵祯才又继续说道:“无论如何他都是朕的皇叔,朕他对朕不仁,朕却不能对他不义。”
“这样吧,以王府的家财赔偿受害百姓你看如何?”
包拯对于赵祯说得这个问题也是纠结的,在思考了很长时间才说道:“好。”
包拯总得来说还是会为官的,赵允让损害的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赵祯了,既然赵祯都愿意赦免赵允让了,包拯就更没有必要紧抓着不放了。
在民间办案很多时候都讲究一句,民不告官不究,既然苦主不去告了,那官府就没有必要插手了。
“好,那明天早朝的时候,朕把这件事儿提一下就直接下旨了,只是这段日子以来辛苦你了。”
赵祯一直以来都懂得体恤大臣,包拯仅仅用了五天便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付出的辛苦恐怕不是一点半点的。
“李公公,你把长白山进贡来的人参给包拯拿一些。”
赵祯心里石头放下之后才有心思犒赏大臣。
第三百九十一章 和解
要是开始就想起来的时候那在佑敬言走的时候就给她了。
包拯对赵祯的赏赐当然得谢恩了,谢恩之后便离开了。
其实包拯对于赵祯放过赵允让心里也是有些不满的,只不过他不好再说什么了而已。
次日早朝的时候,包拯把近日以来调查出来的结果拿到朝堂之上清清楚楚的提了一遍。
“陛下,敬臣调查赵允让侵占百姓土地一万余亩,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包拯说道。
“皇叔,包爱卿所说的这些是否真实?”
“嗯。。。本王确实侵占过土地,至于多少亩,本王不记得了。”赵允让身上丝毫没有一点落魄的气势,对于赵祯的问题没有一丝犹豫便回答道。
看来他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对于自己将来的结果已经做好了准备了。
“是吗?看来包爱卿所调查的这些皇叔都认了,认不认又能怎么样,你想如何便如何吧。”赵允让极其淡然的说道。
看来他已经认定自己是难逃一死了。
“好吧,既然皇叔认罪,那朕剥夺你的王位,在你长子弱冠之后传他继承,并把你王府的私产赔偿与受害百姓,你是否服气?”
赵允让对于赵祯提及的这个问题惊呆了好大一会,还是有些错愕的问道:“你这是打算放过本王了?”
“说不上放过不放过,虽然你对朕不仁,但是朕却不能对你不义。”赵祯仿佛有些疲惫的说道:“无论如何你与朕身体里留着的是同一种血。”
赵祯被赵祯这话说得有些错愕,他一直以来都把赵祯的仁慈当做是一种软弱,从来就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赵祯的仁慈才救了他一命。
赵祯的这话一出,不仅赵允让惊愕更让朝堂之上的群臣惊愕。
他们可不以为赵祯说这话是在开玩笑的。
群臣对于赵祯的这个决定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也没有一个人去站出来反对的。
“皇叔,你是否有意见?”
“没有,本王服了,你确实能做一个好皇帝的,放心,日后本王一定安分守己。”赵允让信誓旦旦的的保证着说道。
听了赵允让的这番保证,赵祯了然一笑。
“好了,皇叔,你回去吧,好好收拾收拾,这几天家里人肯定也担心坏了。”
赵祯能够这么着就把赵允让放回去,更加让朝臣觉得不可思议起来。
解决掉这个问题之后,赵祯的心情变得也大好起来。
范仲淹一看这么个情况吧,立马进言说道:“陛下,这几日臣等商量着出台了几条新政策,请陛下过目。”
范仲淹还是很会挑选时机的,这个时候赵祯的心情也好,赵允让的事情也刚刚落下帷幕,正是实行新政的关键时期。
要不然等那些大贵族们缓过气来的时候,新政实施起来的阻力恐怕会更大。
再说了,这个时候黄河水患也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在沿岸地区也是颇为得民心的。
其实赵祯本心之上也是想实行新政的,所以对于范仲淹的奏请立马微微一笑说道:“是吗?拿上来!”
李公公有了赵祯的命令之后,立马下去把范仲淹手里的新政给拿了上来。
赵祯结果之后详详细细的看过之后才对范仲淹说道:“不错,这个你们拿去看看。”
赵祯对于朝臣们道了一句之后便命令李公公把新政给拿了下去。
朝臣们对于新政的意见当然是褒贬不一,就在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赵祯便开口了:“既然你已经都准备好了,那你就写份儿诏书,朕把他宣告天下之后,这个新政就算是开始实施了,你看?”
赵祯还在征求范仲淹的意见。
“好!”对于赵祯这么爽快的答应,范仲淹显得那是无比的高兴。
这项新政他可是准备了好长时间,那时间长的估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有了赵祯的这句话之后,新政便彻底开始如火如荼的实行起来了。
准备工作进行了那么久,这下总算是实施了。
在早朝过后,佑敬言便听闻了朝堂之上发生的一切。
没想到的是赵允让竟然会亲自来拜访佑敬言了。
在牢房之中走了一招的赵允让显得,怎么说呢,对,好像淡然了不少。
以前的赵允让虽然温和但是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现在的他淡然了不少,好像对功名利禄什么的都不太上心了。
“王爷,这怎么在大狱之中走了一遭之后大变了一个样啊。”佑敬言对赵允让开着玩笑说道。
以前两人可没有这么没有任何不同心思的说句话的屎忽,以前两人无论说什么都参杂了别的心思。
“是啊,本王,不,我现在只是一介平民了,不过,现在整个人都好想轻松了不少。”赵允让笑着说道。
“无官一身轻嘛。”佑敬言随即痞痞一笑道:“其实也不完全是这个理,敬言是没有官职,但是好像也不轻松。”
“你小子天生就是个劳碌的命。”赵允让笑得也很轻松,那笑容之中再也没有其他的企图了。
“听说你家的饭菜堪比皇家的御膳房,老夫还没有吃过,今日是否有幸一品啊?”赵允让竟然对佑敬言提出了这个要求。
看来对过去的那些事情真的是放下了。
“当然,当然。。。”佑敬言当然不会拒绝赵允让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要求了。
对于他来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强吧?
“秋娘,刘鸣,辛苦你一趟,做几个小菜。”
很多人都愿意到佑敬言这里吃饭,那是因为佑敬言家里的饭菜确实香。
这个手艺可是未来一千年之后才有的,在大宋朝可是没有的炒这个词的,受那里人的喜欢也是在所难免的。
佑敬言与赵允让这两个昔日的死对头能够坐在这里饮酒着实是非常的不容易的。
“我败在你手里其实一点儿也不冤,别看你小子平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其实骨子里还是挺有能力的。”
赵允让分析着自己失败的原因。
“要是当初我把你收在我的麾下,估计现在成事儿的就是我了,你说是吧?”
赵允让问这句话开玩笑占据着很大的成分。
所以佑敬言也痞痞一笑与他开起来玩笑。
“那是肯定的,就以我佑敬言的能力,不说一个大宋朝,估计但但凡人能到达的地方都能被我收入囊中。”
第三百九十二章 辽使节到
其实佑敬言与赵允让本来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再说了赵允让的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怨不着佑敬言的。
所以一顿酒饭之后,两人的矛盾也算是化解了。
范仲淹搞得新政倒是真的蛮有成色的,短短几天就感觉整个汴梁城城中有些许不一样的地方了。
佑敬言原本等新政彻底有起色的时候再处理宋辽边境的问题,反正也在乎这么一点儿时间了。
没想到的是,佑敬言还没出手呢,辽使便堂而皇之的出现了大宋的朝堂之上。
不论两方再背地里如何的争分相对,但是辽使的到来,赵祯还是很热情的接到了他。
“使节,这也不年不节的,你来大宋是有什么事情?”赵祯温和的问道,但是也颇具威严,丝毫不失大宋皇帝的威严。
“皇上,我陛下命臣前来问问你,你是否又对我大辽出兵的意图?”
赵祯心眼那是转的非常的快,马上朝着大臣疑惑地望了一眼之后才满是不解地对那个使节说道:“这话是从何说起?”
“那为何有一千铁骑在宋辽边界一带活动呢?”
“哦。”赵祯恍然大悟一般,良久之后才道了一句:“你说这个啊?”
“去,召佑敬言进宫。”赵祯对李公公下了一道旨意。
“你等等,让佑敬言与你来解释吧。”赵祯竟然把这个问题直接推给了佑敬言来解释。
其实赵祯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他本来就不会演戏的,因此也实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了,所以只有让佑敬言来帮他解围了。
李公公去的时候,佑敬言正在房间里逗着李冰的儿子玩呢。
“大人,李公公到了,他找你有急事。”刘鸣在外面敲着门喊了一句。
“这个时间正是早朝的时候,难道是又发生什么大事儿了吗?”佑敬言在心里嘀咕着道。
佑敬言把手中的拨浪鼓交给了秋娘,临出去的时候还对梅花说道:“好好休息,不要太过劳累,好好休息上一个月再说,李冰你多买点儿有营养的东西好好给梅花补补。”
佑敬言能对一个丫鬟做到这些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因此梅花和李冰两人很快被佑敬言这句话给感动的稀里哗啦的,两人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跟在佑敬言的身边效忠。
李冰安顿完梅花和李冰之后,便直接拉开门往外走去。
“李公公,我每次看见你就头皮发麻。”佑敬言一见面便痞痞一笑这样道了一句。
“呵呵。”李公公无奈一笑,继而才道了一句:“陛下有旨,命你立马进宫。”
“好吧,我就知道见到你就没有好事。”
一路上佑敬言也从李公公的口中得知了此刻赵祯找他进宫的原因是什了。
“看来狄青把那一千人训练的挺有成效的,他辽人害怕了。”佑敬言痞痞一笑,那语气满满的都是自豪之情。
“你想得怎么与常人不一样啊?”李公公听了佑敬言这些颇为自大的话有些不赞同的说道:“别人听了咱家说得这些事儿难道不是应该想得是如何解决掉这个问题吗?”
“解决?呵呵。”佑敬言痞痞一笑说道:“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魑魅魍魉都是纸老虎。”
“走吧,今日已经不同往日,让我去会会这个辽使。”
佑敬言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狂妄的资本了,大宋已经有了与辽斗一斗得能力了。况且这个时候在辽境内可是极其不安定的。
佑敬言最喜欢干的就是这种趁人之危的事儿。
佑敬言紧赶慢赶的赶到朝堂上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在后,这让当时那个代步工具只有马,而宫殿之中有不允许骑马,李公公全凭两条腿往那里赶,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是非常快的了。
佑敬言一上朝堂,首先就是像赵祯行礼,在行李之后便痞痞一笑对着那个使节说道:“这位就是辽使吧?”
“是,你是佑敬言?”
“正是在下。”佑敬言痞痞一笑丝毫不避讳的回答道。
佑敬言在自报名字的时候,那个使节的态度就极其的恶寒。
如此看来,佑敬言的名字在辽国也并不怎么好。
其实佑敬言已经见识过辽使对自己这种态度了,在大夏他们也不是没碰见过辽国的使节。
他们当时倒是趾高气扬的很。
不过佑敬言还是喜欢他们对自己的这种态度,最起码可以说明自己是占据上风的。
“你来我大宋有何事?”佑敬言装作不知其中的缘由问道。
“何事?你陛下让本使节问你,在宋辽边界驻扎一千铁骑的用意是什么?”
“用意?能有什么用意?”
佑敬言痞痞一笑反问了一句:“这一千铁骑是驻扎到了你辽国土之上?还是妨碍你辽国百姓了?”
“都没有?”那使节根本就不知道佑敬言问这话的目的是什么,不过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还是这样回答了佑敬言。
“既然都没有,那敬言就不明白了,上使这样质问我们?凭什么?”佑敬言有些狂妄又有些无赖。
这个使节被佑敬言说得彻底没有了应对之词。
他也听会见过佑敬言的使节说过佑敬言是如何的不好对付,但是从来就没有想过佑敬言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无赖上不少。
“我倒想问问辽国军队也曾三番五次侵扰过我大宋百姓,我陛下也没有派使节质问过你们的皇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