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375部分

明末工程师-第375部分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贲军自然也会反击,虽然效果同样不好,但是光挨打不还手对士气伤害极大,虎贲军的炮兵时不时射他几百发。

  比起虎贲军的堑壕系统,江北军的壕沟没有铁丝网和暗堡,防御力差一些。但是线膛枪时代堑壕系统的防御力实在是很高,即便缺乏这些设施,也让江北军的防御体系十分坚固。从局面上看,即便虎贲军再派几万人来,恐怕也没法反攻打垮江北军的堑壕。

  这也是为什么在朝鲜和闯贼都被李植打败后,江北军依然敢独力对抗李植的原因。

  李植用望远镜在壕沟里看了好久,没有找到江北军的明显漏洞。

  左良玉和吴三桂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良将,在打仗调度上确实有几把刷子。尤其是吴三桂负责的东面战线,吴三桂甚至还把壕沟挖成了棱形,似乎有通过棱形布局发挥侧翼火力的意图,看得李植都不得不点头。

  郑开成问道:“王爷,江北军在淮安拖着我们,似乎是拿淮安城下的战斗当作练兵场了,怎么办?”

  李植想了想,说道:“拖着就拖着吧,他们也只能拖住我们三万兵力。他们练兵,我们也练兵。”

  “等我们河南的税务官和警察队伍建立起来,五万虎贲军从河南抽调出来,就是我们反攻的时候。”

  郑开成愣了愣,问道:“那岂不是至少还要一年?”

  李植瘪了瘪嘴,说道:“怕是要一年。”

  郑开成想了好久,说道:“好在这淮安城下僵持着也没什么伤亡,一年就一年吧。”

  李植点了点头。

  ####

  李植在淮安前线看了几天,就回到天津。

  天津和范家庄的气氛,依旧十分热烈。

  上个月听闻李植受封为天津郡王后,范家庄和天津的百姓张灯结彩,气氛比过年还要热烈。到处都是鞭炮和锣鼓,一些民间的舞狮舞龙队伍也自发地跑出来游街。大红的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百姓们还在门前插上了红色的小旗。

  这种小旗是李植发明的,从上个月起大量印刷制作,在天津和山东便宜出售,一文钱一面。上面画着七颗白色五角星。六颗是小的星星,一颗是大的。大星星在红旗的中间,象征着天津一镇。六颗小星星呈圆形围绕中间的大星星,象征李植麾下的六个省。

  这个旗帜其实就是李植的国旗了,说起来有些犯上。不过大明和西方互动很少,并没有国旗系统。所以李植搞出这种旗帜出来,这个时代的人也没有觉得这旗帜和大明的国家主权有冲突,从天子的京城到李植的一镇六省都没有人提出异议。

  李植在报纸上宣传这种旗帜象征着一镇六省,让大家广泛使用。

  李植一走到天津南面二十里,就看到欢迎的队伍全部举着这种小旗。

  打头的百姓举着一面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王爷视察归来!”的标语。旁边有另外一副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王爷册封郡王!”,再旁边还有一副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河南省光复!”

  李植有时候会在市政厅外面打横幅写一些标语,百姓们此时也学去了。

  上次李植受封郡王从京城回来,天津的百姓还没准备好横幅欢迎李植。这次李植出去视察花了一个月,百姓们就准备好了东西,此时全部打出来了。

  不光是横幅准备好了,这些百姓还准备了各式东西,用来欢迎李植。

  李植带着亲卫走进了一些,就看到道路两侧许多孩童跑了出来,把摘来的杜鹃花花瓣使劲往亲卫们身上洒。

  这次吞并朝鲜,又从闯贼手上收复河南,象征着天津系统的强大实力,让天津的百姓十分骄傲。而两个大省并入李植的系统后,施行李植的法律,又给天津的百姓带来无限商机,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利益。

  也许天津的百姓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商,但他们可以买工商企业的股票,从中受益。

  李植又往前走了一段,看到几十个民间的舞狮队在道路两侧跳跃舞动着,两边的百姓敲锣打鼓,把今天的欢迎办成了一次凯旋礼。

  李植笑着往前骑行,一路进入了张灯结彩的天津城。

  

今天剩下两章更新延迟一个半小时

  



  

  

  
  
  。

  
  谢谢大家。  

第七百七十四章 温度计

  在范家庄玻璃工厂的实验室中,李植看着玻璃匠制作的温度计,点了点头。

  温度计是近代工业的重要测量工具。没有温度计的话,一些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学工业生产完全无法操作。因为很多化工生产都是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的,温度高一点低一点就会失败。

  对于想生产底火,将米尼步枪升级为后膛步枪的李植来说,温度计是必须的工具。早期底火雷酸汞的反应温度是在五十度左右,没有温度计,雷酸汞的制备是不可能的。

  温度计并不是很难制作的东西,实际上,1593年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曾发明了最简单的玻璃温度计。这种温度计是敞口的,用水做测量物。

  这种温度计很快被后人改进,敞口的玻璃管被密封,水泡被缩小,测量物也被改为了水银和酒精。1742年瑞典人摄尔修斯使用酒精制作了著名的摄氏温度计。他将水的结冰温度定为0度,将水的沸腾温度定为100度,开创了通行于大多数国家的摄氏温度计。

  李植要生产的,就是这种摄氏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构很简单,并不涉及到什么高科技,只需要玻璃匠人的娴熟技艺。对于生产了近十年各色玻璃制品的玻璃工厂老匠人来说,生产温度计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李植把设计图交给匠人们,匠人们很快就制作出了合格的温度计。李植传授给匠人们的唯一一个诀窍就是密封酒精时候是在高温下密封,这样到了室温时候酒精就会收缩,在管壁上产生一段真空。在这些真空上面画上刻度,就能用来测量物体的温度了。

  最后李植得到了一根带有刻度的管状温度计。温度计长四十厘米,直径三厘米,可以方便地射入各式杯、盆容器中。

  玻璃工厂和钢铁工厂的主管蔡怀水跟着李植,看着李植手中的温度计,惊奇地问道:“王爷,为什么这酒精在玻璃管子里面会上下移动?当真是神奇!”

  李植笑了笑,说道:“你不是在理工学院也进修过么,这就是物理课上学的热胀冷缩原理。物体在温度高的时候,体积会变大。在温度低的时候,就会缩小。你们课堂上的老师应该做过实验给你们看吧?”

  蔡怀水这才想起当初确实学过这么一个知识。只是他没想到这个知识竟能用来测量温度,连声赞道:“王爷果然是星宿下凡,果然是圣明。”

  李植笑了笑,将温度计在沸水里量了量,果然那酒**面不断上升,停在了100度的标示旁边。他又让人用硝石制作了一些冰水出来,用温度计测量冰水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确实停留在零度刻度上。

  大型温度计初战告捷,李植让匠人们继续生产用水银做测量物的体温计。体温计需要将温度计的体积做得更小,刻度标记得更细。虽然不需要做到后世体温计那么小,但直径也不能超过一厘米,这有些挑战匠人的工艺水平。

  不过这体温计是医疗科学的利器,对于想建立现代医学体系的李植来说是必须的。有了体温计,医生就能明确诊断病人是否发热。所以虽然有些困难,李植还是让玻璃匠人们钻研攻关,琢磨怎么做出那么精细的体温计来。

  让匠人们研究体温计,李植带着几个勇敢的匠人转到另外一所实验室里,准备生产雷酸汞。

  在李植穿越前的后世,枪械的底火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四氮烯、叠氮化铅、氯酸钾、三硫化二锑和硝酸钡等无汞击发药。但是对于李植来说,那些后世的安全底火生产工艺极为复杂,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李植所能生产的,还是不稳定,高毒性的雷酸汞。

  李植走进实验室,看了看产于雷酸汞试制的十名匠人,笑道:“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要生产的是一种很危险的化合物。”

  听到李植的话,匠人们都吸了一口气,脸上一个个都紧张起来。

  这十名匠人都是理工学院的毕业生,都是中年人,是理工学院年纪最大的一批毕业生。

  这次李植要试制雷酸汞,从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中招募勇敢应试者。李植给出的条件十分优厚,月钱五两。而且一旦出现爆炸或者化学事故造成试验者伤残,不但一次性补偿一百两,授予英雄称号,而且以后市政厅每个月发三两七钱的伤残补助。

  有一百两银子,可以买一个鞑子女奴做丫鬟伺候自己了。三两七钱银子,足以让自己和丫鬟都过上体面的生活,甚至可以再养两个孩子。李植给出的优厚待遇,足以让应募者免除后顾之忧。

  所以最后理工学院毕业生中有四百多人报名,可谓踊跃。

  不过考虑到一旦出现事故导致真的伤残,残疾的年轻人可能有钱也讨不到媳妇。所以最后李植还是招募了十个已经有儿有女的中年毕业生——理工学院录取时候不考虑年龄,所以中年毕业生也有一些。

  李植看了看紧张的匠人们,又说道:“不过不要紧,真的残了有抚恤金。如果成功试制了,你们以后调到其他岗位月钱都提高一级。”

  听到李植的话,匠人们有些紧张的脸上又露出喜色。理工学院毕业生的基础月钱是三两七钱,提高一级就是五两左右了。这样的月钱一拿着,生活就直奔小康水平。到时候整个家庭都会富裕起来。

  这个险值得冒。

  李植一挥手,便让匠人们进入实验室,开始试制雷酸汞。

  雷酸汞的生产其实也不复杂,只要手上有硝酸、汞和酒精,再有温度计的配合,就能生成。不过这玩意有剧毒,而且极容易爆炸。

  匠人们按照李植的安排,在长颈瓶中倒入少量的汞,然后倒入硝酸反应2…3小时直到汞完全溶解,将乙醇加热至50度倒入一个敞口杯中,将硝酸汞小心的倒入乙醇中。

  反应非常剧烈。

  李植站在五米之外,看着那名匠人用长镊子举着的沸腾试剂。

  众人都盯着那敞口杯看,希望一次性成功。然而众人还在许愿,就听到砰一声,那玻璃敞口杯爆炸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来水

  爆炸声吓了周围的工匠一跳,十个工匠一个个抱头倒地,生怕被爆炸的火焰伤到。

  爆炸提高了敞口杯内化合物的温度,剧毒的气体冒了出来。

  好在敞口杯中的雷酸汞数量有限,爆炸的气浪不大,只是将玻璃碎片溅到一米多外。即便是那个操作反应的工匠也没有受伤。

  那些有毒的气体也没有在实验室里弥漫。实验室墙壁上方装着一个蒸汽机带动的抽风机,不断地将实验室中的空气抽出实验室外排放。所以毒气只在实验室里停留了几秒,就被抽风机抽出室外了。

  虽然爆炸了,但是并没有人受伤。

  李植苦笑了一声,暗道这底火的科技倒是不容易掌握。

  其实李植估计这玩意制备应该不复杂,毕竟雷酸汞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已经被j。孔克尔制作出来。而到了崇祯二十一年,西方的雷酸汞制备已经基本成熟,可见技术难度并不大。

  但是这种化合物的制备显然是有一些窍门的。李植在穿越前也想了解一些雷酸汞制备的方法,相关的资料却被政府严格管控,根本不让民间人士查阅。所以哪怕李植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也不了解具体工艺。

  向西方人去学习具体工艺不太现实,此时的雷酸汞还未用于枪械底火,生产工艺只掌握在少数博物学家手上。李植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寻找这些博物学家,真要去欧洲寻觅,估计要花上几年的时间。

  所以只能自己摸索。

  虽然早就做好了以身犯险的准备,不过真的面对危险的时候那种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十个工匠被爆炸的玻璃杯吓到了,脸上都有些惊悚,慌张地看着李植。

  李植说道:“好了,大家都看到雷酸汞的不稳定了。加热时候这种物质尤其容易爆炸,大家操作要注意。”

  “以后试验时候不准使用手操作玻璃杯,全部要使用镊子远距离操作。试验时候也必须在抽风机下面操作,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不过试验还是要继续的。大家开动脑筋研究为什么雷酸汞制备过程中会爆炸,试验安全的制备方法。”

  “若是最后研究出来了,所有人奖励五十两银子。”

  众人听到五十两银子的奖金数字,眼睛一亮。这个数字足够在范家庄买大半栋小别墅了。这样的收益足够让工匠们冒些险。他们又兴奋起来,开始打扫满地的玻璃碎片,准备下一次试验。

  李植见工匠们一个个充满干劲,点了点头,离开了这个实验室。

  ####

  三月初一,李植指挥建筑工人,在王府中,也就是原先的国公府中开始搭建自来水系统。

  李植要建设这个时代的第一个自来水系统。

  对于用水全靠桶的大明来说,自来水实在太方便了。当初李植穿越最初那几个月,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自来水。没有电还能忍,没有自来水实在是不能忍。洗个手都要去院子里的水缸中舀水。洗个澡,要吭哧吭哧搬几桶水到澡房中。

  即便是现在,范家庄的百姓都要在别墅中立着好几个大水缸,厨房一个,洗手池一个,院子里下水道旁边一个,占了家中好多地方。

  即便李植发明了抽水马桶,提高了领地百姓的卫生水平。但抽水马桶却还是靠用户提水桶为水池加水,十分不方便。

  自来水系统,迫切需要引进。

  后世的老式自来水系统使用的是镀锌管。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李植知道这种水管的镀锌层其实就是一种摆设。用上十年,钢管内部的镀锌层肯定是会脱落的。那些年龄超过二十年的民宅中,自来水管一割开,里面全充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