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工程师 >

第155部分

明末工程师-第155部分

小说: 明末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植让人把崔昌武召来,问道:“武哥儿,你愿不愿到我的幕府中做幕僚,我让你做文书幕僚之首,以后给你报个武官职位下来。”

  崔昌武笑道,说道:“姐夫如此盛情,弟弟自然愿意。”

  听了崔昌武的话,李植脸上一喜。崔昌武这么爽快答应李植,显然早就想跟李植干了。

  如今兵荒马乱,做科举进仕途的道路是越来越窄。虽然如今以文御武的惯例还在,但武将已经越来越跋扈。比如剿贼的左良玉、贺人龙,就根本不把杨嗣昌放在眼里。崔昌武与其继续苦读以求跃过龙门,倒不如跟着李植做武官。

  李植点了点头,摸着下巴说道:“好,以后你就是我幕府文案厅大使了,月钱十两,你先把总兵府的文案全部接手过去。有不明白的,问我问郑晖都可以。”

  崔昌武见李植上来就任命他为大使,十分高兴,又说道:“我看姐夫的幕府中不过寥寥数人,当真需要及时扩充人才!”

  李植顺口问道:“武哥儿有人才推荐给我么?”

  崔昌武点头说道:“我认识一个有才豪杰。若是他到姐夫的幕府中做事,必能助姐夫一臂之力。”

  李植说道:“我这里缺的就是人才。叫他来,我虚席以待。”

  崔昌武唱了一声喏,便立即去叫人了。

  到了下午,崔昌武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干瘦文人进来。那文人腰上佩着一把倭刀,虽然瘦,但浓眉大眼留着胡须,看上去十分精神。

  一进二堂,那文人就跪伏在地,大声唱道:“学生高立功见过太保大人!”

  李植喝了一口茶水,笑道:“高先生坐!”

  那高立功坐了下去。不过他不敢托大,只拿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神态有些拘谨。

  “高先生有功名在身?”

  “学生是个生员。”

  “原来如此!”李植笑道:“我妻弟崔昌武盛赞高先生大才,今日得见高先生,一定要好好请教高先生一番。”

  “学生不敢妄言!”

  “高先生不怕,这里没有外人,说什么都不会传出去!”

  高立功听到李植的话,这才拱手朝李植说道:“既然大将军问学生,学生便斗胆直说了。学生以为,如今大将军之势,却有龙困于池之形。”

  李植愣了愣,问道:“此话怎讲?”

  高立功拱手说道:“如今大将军兵强马壮,据守于天津。天津是南北漕运中心,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看似福地,实际上却是天子日夜关注之所,恰似困龙之池。”

  “如今天下局势败坏,烽火四起,大将军又屡立战功,正值用人之际,天子尚未对大将军起疑。但卧榻之内岂容他人安睡?只要边境安定局势稍好,天子定会对此京城锁钥之地有如此强军生疑。”

  “若到时候天子怀疑大将军,大将军如何进退?如何能壮大事业?到时候岂不是枉费大将军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

  这高立功虽然看上去有些紧张,但一开口说起话来,却是十分大胆。连天子的心思他也敢议论。若此时对上的不是李植而是一个迂腐官员,把他轰出去都有可能。

  李植笑了笑,问道:“高先生有何良策?破此困局?”

  高立功拱手说道:“我愿助大将军取东南小琉球,开荒殖民于彼地,成可进可退之局面。”

  李植摸了摸下巴,沉吟不语。

  小琉球就是台湾岛,此时人烟稀少,被称为小琉球。小琉球上面现在有荷兰人的城堡,有郑芝龙的小股移民点,但总的来说还是一片荒芜,亟待开发。

  李植说道:“小琉球离天津太远,来回不便。”

  高立功摇头说道:“我听闻大将军的蒸汽机船六天可以到日本平户,如此算来,十天便可到小琉球,二十日便能往返。这如何算远?即便是天津和京城之间交通来回,往返也要五日。”

  李植没想到这高立功连自己轮船的情报也知道。不过说起来,李植的三条船日夜在大沽和平户之间的航线上跑海,也不算什么秘密了。

  李植沉吟说道:“我如今只有三条船,一条船装三百人的话,三条船一个月也只能运一千人到小琉球。这要何时才能把小琉球发展起来?”

  高立功说道:“大将军只有三条船,可是因为造船工匠不足?”

  李植点头说道:“我在天津只找到一批造船匠,两个半月只能造一艘船。”

  “此事容易,我前些年也出过几次海。我知道在登州、莱州等地有不少船匠。造大人新星号那样的尖头船,可以在多地联系多批工匠五艘一起造,三个月可以造出五艘。”

  “大人招兵买马,容易引起天子的怀疑。但如今海禁实际上已开,以大人的身份造几艘大船,天子不会怀疑什么。”

  这高立功还跑过海,还认识造船匠?倒不是个只会虚谈的秀才,李植高看了他一眼,琢磨着殖民台湾的可行性。

  高立功说道:“若是大将军还担心船舶不足,可以买海商现成的商船改造。就我所知,查云克的四艘船就停在港里不开了,天津另一家海商张家的两条船也因为生丝价格太高不跑海了,大人大可以把他们的船买过来。船上的船工也可以一起雇下。”

  “有查云克和张家的六条中型船,再在登州造五条大船,在天津造一条大船,三个月后大人就有九条大船六条中型船,一个月可以运三千多人到小琉球,一年可以运送几万人过去!”

  “到时候垦殖小琉球,自成一片我汉人的王道乐土。”

  

第三百二十七章 垦荒


  听着高立功的话,李植沉吟不语。???

  高立功说道:“将军大人,如今粮价一日比一日贵,已经涨到三两一石。我听闻将军大人在范家庄开设平价粮店,以二两一石的价格向民众售粮,让百姓凭粮票购粮。但若是将来粮价涨到四两、五两,将军的平价粮店如何能继续维持低价?”

  “粮价一涨,物物都涨。将军大人不涨月钱,范家庄的百姓就陷入贫困。将军如果大举涨月钱,又如何涨得过这纷乱时局下的物价?如果将军大人的事业局限在范家庄,危如累卵,必将受外界动荡影响。”

  “小琉球地方辽阔,土地肥沃,只有开了小琉球,大举垦殖稳定粮价,将军大人的产业才固若金汤。”

  “小琉球地处南方,日照充足,一亩地年收三石大米。一个农夫耕作二十亩水田,可以养活几十人。”

  李植终于被高立功说动了。

  乱世中产业,实在是太容易受外界波动影响。大明朝的物价一天一天上涨,一天比一天乱,在受灾地方甚至出现拿着银子买不到粮食的局面。如果不找一个地方大力垦殖作为后方,范家庄的安逸生活也难以维持。

  李植给工人二两月钱,如果这二两月钱买不到一石、半石粮食,那工人的家眷如何生存?工人如何还有心思为李植生产产品?

  虽然李植在天津各县开有私田,如今有三十九万亩私田。但这些私田产量低,所产的粮食对于稳定天津的粮价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而在台湾开垦水田,一亩地的产量是天津旱田的三倍,事半功倍。

  只有把台湾的农业展起来,李植才有足够的基础支撑天津的工业。

  李植点头说道:“高先生大才,所言确有道理。”

  “大将军缪赞了,学生只是跑过几年海,知道一些海外事情。”

  李植说道:“那就请高先生为我联系造船匠人,在山东开造大船。高先生既然去过小琉球,自然是知道哪里有跑琉球航道的向导的?再请高先生为我联系几个老练的向导来。”

  高立功拱手说道:“学生一力为将军大人联络!”

  李植沉吟说道:“高先生熟悉海外事务,不如就在我幕府海外厅中担任大使职位吧,专门参赞开拓海外事务的种种事情。他日若是高先生立下功勋,我必为高先生求个官位来。”

  高立功听到李植这样重用他,脸上一喜,匍匐跪地喊道:“学生愿为大将军效鞍前马后之劳!”

  ####

  和高立功说好了造船的事宜,李植就让高立功到登州、莱州等地联系船匠开造大船。造五艘船大概要五万两银子,李植预支了二万两,让十个信得过的老会计带着银子去各个造船地做财务,控制支出制作账簿。

  李植又从王家湾中找了十个懂得高密度肋骨怎么造的造船匠,去登州莱州指导那些传统船匠——大明的商船往往都不造肋骨,即便有也很少,造船匠不了解密集肋骨的船只结构。王家湾的船匠已经造了三条密集肋骨大船了,在这方面已经是专家。

  高立功动作很快,十二月三日,山东就传来消息,五艘大船已经开造,要不了三个月就能全部造好。

  十二月五日,李植以郑晖为帅,让他带上两百士兵,八百泥瓦匠和烧砖、烧石灰匠人,在向导的指引下,开三条大船前往小琉球。

  三条大船暂时不跑日本贸易也没关系,李植每个月利润都有盈余,能够承受轮船在别处使用的成本。

  说起来,在台湾开垦新田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年头最贵的就是粮食,如果李植能够成功开大量农田,那到时候的利润甚至会过日本的贸易收入。

  这次开小琉球,李植决定让郑晖挂帅。

  郑晖精明沉稳,善于组织复杂事务,李植的四十万亩私田都是他组织开垦的。如今天津武清、宝坻二县的二十万亩李植私田都已经建成,冬小麦已经种上了。郑晖没有什么事情,正好让他去小琉球张罗开的事情。

  李植第一个运到小琉球去的,是泥瓦匠、烧砖瓦匠和烧石灰匠。

  到了小琉球百废待兴,先要建房子住。支持新移民的粮食和衣服都可以运过去,但是砖瓦和石灰运过去就不划算了。烧砖瓦和烧石灰的原材料随处可得,所以李植让烧砖瓦和烧石灰的匠人先去,在当地建成烧砖烧瓦的砖窑和烧石灰的石灰窑,供应产品给后续移民盖房子。

  水泥是作为压舱物,随船运去台湾的。有了水泥、石灰和砖瓦,上岛的泥瓦匠就可以开始建造房屋。

  至于士兵,则是保护这些匠人的。

  李植给雇佣的开荒匠人三两每月的月钱,这些匠人都十分兴奋,忘掉了开荒时候的危险。他们平日里在天津只有一两多的收益,一下子收入翻一番如何不兴奋?

  李植也给士兵们每月一两的开荒补助,并承诺开荒时候伤亡同样有抚恤,有荣勋。

  李植让郑晖注重勘探,选一个好的落脚点。第一个落脚点要位于河流附近,以利于灌溉,还要有大片平原适合耕作。

  出时候,李植带着锣鼓队,敲锣打鼓把第一批出开荒的人员送到了大沽港口。上船前,李植又叮嘱了郑晖一句:“小琉球多疟瘴,建立定居点时候要把周围的草木烧干净,避开大规模的蚊虫,清除定居点旁边的积水。到了岛上第一时间要把厕所建起来。定居点建好后就挖井取水,避免喝不干净的河水。”

  郑晖虽然比李植年长一些,但这些年跟随李植,已经习惯了听从李植的命令,点头说道:“好的大都督,我一定注意卫生,把第一个定居点建好。”

  “如果有野人来骚扰,士兵立刻格杀勿论,不需要手下留情。”

  “我明白了,大都督。”

  李植说道:“这次若是成功开荒,明年我为你叙功升官。”

  郑晖是个上进的性子,听到李植的话眼睛一亮,大声说道:“大都督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在那里盖好大房子等你。”

  李植笑道:“小琉球多鹿,没事时候可以打几只野鹿改善伙食。”

  郑晖等人哈哈大笑,挥手上船。

  三艘大船用船桨划出大沽港,在港口外燃起了蒸汽机,喷着浓黑的烟雾向东面开去。李植一直目送到船只看不见了,才回天津。8



第三百二十八章 稻农

  送走了郑晖,李植就开始在天津征募佃农。

  如今范家庄附近十几个州县的百姓都知道跟着李植干有好日子过,那些跟随李植开荒范家庄和静海县的头两批佃农,如今已经过上了缙绅老爷一样的生活——吃饱穿暖,住砖瓦房子,有肉吃,有烟抽,有茶喝。

  即便是大将军今年在武清、宝坻二县新招的佃农,好日子也马上就要到了。将军大人的旱田水利设施完善,每五口人还借牛一头,那新开的田里麦子长得十分肥绿,眼看着就要有一个大丰收。

  附近的百姓都红着眼等着李植再募新佃农,一个个只揪心自己在范家庄没有亲戚,无人做保。这次他们听说大将军要雇人到小琉球开荒,不需要亲属做保也能应募的消息,一个个争先报名,唯恐落后。

  只用了十天时间,李植派到各地去募集佃农的吏员就收到五万农民的报名。要不是吏员们不再接受新的报名,那报名的人还要更多,十万人都止不住。

  农民们只认他们看得到的东西,他们这些年看到了跟着李植干有肉吃,他们就认准了跟着李植的道理。

  至于这次招募的佃农是去小琉球开垦的事情,农民们也没有多想。反正跟着大将军干不会错,就算是去别处开荒生活也不会差的。

  得知招募佃农这么顺利,李植颇有些感慨。如今在天津附近,自己的名声已经打出来了,附近的百姓们一听说李植召集人手做些什么,就千方百计地加入进来,根本不怀疑会有不好结果。如今李植在天津,说得上是一呼百应。

  天津已经成为李植的大本营。无论海外的殖民地建得如何富饶,李植都不会离开这个大本营。李植的工厂在这里,军队在这里,亲人们也在这里。海外的建设,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

  得了五万应募佃农,李植让吏员们从这些佃农中选取了五千户已经成亲,但年龄不超过三十岁的健康佃农作为第一批移民。这些佃农年富力强,有利于整个垦荒点渡过最初开荒时候的疟瘴高发期。同时他们都已经成亲,以后就不会有给他们找媳妇的困难。

  这年头结婚讲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