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乱世有空间-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对他爹李大牛有了交待。以后他会常带着弟弟们来给先祖上香,看望爹娘。
回到家,司徒嫣觉得有些累,就先回屋去歇着了,李大郎带着二郎几个进了西次间里看书。
“大哥,你说小妹为啥要给先祖爷爷立坟?”二郎对先祖李二牛没啥感情,虽然没有不高兴,只是觉得奇怪。
“俺也不知道,可是爹在天上看着会高兴的。”
“俺倒是觉得小五这样做是为了俺们,那《三字经》里不是写着,‘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给先祖爷爷立了坟,俺们就有了祖宗有了可寻的根。”三郎想的并没有错,司徒嫣这么做是为以后着想。如果李家四兄弟将来有了功名,或得入朝堂,也就不会被人说没有祖荫,或被诟病不敬先人。只是这些过于遥远,司徒嫣没有和几人说起。
“三哥说的,俺懂,其实俺觉得这样也没啥不好,去看爹娘时俺们也可以看看二牛爷爷。”三郎的话,让四郎心里多少也有些明白,只是想的没有三郎通透。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读书、练字,再没说话。司徒嫣这一觉睡了有一个多时辰,睡梦中她梦到了奶奶在看着她微笑,她伸手要去拥抱奶奶时,奶奶就消失了。司徒嫣醒时脸上还挂着泪,她盯着透出微光的窗户,心里默念着,“奶奶,你过的好不好?是不是每天都有想起嫣儿,嫣儿想你了。”思念的泪水如泉涌般流下,无声的泪如何能洗去心里埋藏的思念和疼痛。
可她是司徒嫣,老天没有给她太多伤心的时间,哭了一会儿,司徒嫣就收了泪,听了听堂屋的声音,见李大郎几个都在西次间,这才出了屋去净房洗了脸,进灶房给豆芽浇水去了。
村里人这些天过的欢喜,最高兴的就是村正一家了,家里来来往往道谢、说好话的一波一波的。
这才把人送走,村正进屋看着他爹在搓烟草,忙接了过去,“爹,这村里人来了个全活儿,这几天都快把俺们家门槛子踩破了。”
“你就偷着乐吧,要不是那丫头出了这么个主意,你能担了这好名声。”
“呵呵,那也是爹看的明白。俺现在才有了当村官的感觉。”村正乐得合不上嘴,福婶儿从灶房走了进来,这几天她虽然忙了些,可心底里也是欢喜的。
“爹,俺一早就觉得那丫头是个福星,俺想把她说给小羊儿,可当家的说啥也不肯。”
“老大说的对,那丫头不是俺们这样的人家能留的住的。俺前些天出门遛弯儿,正好看见丫头送那个上次来送信的小子,俺看着那小子跟在丫头后头,就像个奴才,又是点头又是哈腰的,怕是这送信的说不定就是丫头亲大哥的奴才。能用得起奴才的,哪能是老百姓。俺总觉得这丫头还有啥事瞒着,只是她对村里没啥坏心思,你们也别想着去问她。她想说道时,自然会告诉俺们,也免得让她知道俺们多了怀疑,再把她逼走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司徒嫣已经处处小心了,可还是让这老村正看出了端倪。
村正和福婶儿对望了一眼,虽然嘴上没说,心里都是一紧,他们喜欢这小丫头,可要是这人来自啥富贵人家,那还真不是他们能攀的上的。这事儿也只在老村正几人心中留了个影,李家村的其他人却是不知情的。
126章,上县衙苦劝县丞,说好话回家过年
过了腊月十五第二天,司徒嫣上午和雪狼进山觅食捡柴,吃了午饭趁着李大郎几个读书练字的空,去了趟村正家。
“旺福叔,俺今天来是有事儿想和您还有五爷爷商量一下?”
“这丫头是又有啥好主意了,说吧,只要是叔能办的,一准儿给你办了。”村正得了甜头,一看到司徒嫣上门,就好像推门见喜鹊,想着一准儿是又要有啥好事儿了。
司徒嫣也看的出,这村正得了好儿,这几日正高兴着,就将自己的意思跟村正说了,“村正叔,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可村里全剩老弱妇孺了,叔伯哥哥们要是不能回来,这年过的也没啥念想了。”
“谁说不是的,俺头几天还去了趟县城,跟县衙的打听了,说是今年过年这些人都不能回家。可这事儿,是县令大人说了算,俺们能有啥法子?”
“叔,前几天阿牛叔回来的时候,俺听他说起,那些官差知道过年也要留在役上,看着这些服役的人而不能回家过年,可是抱怨的紧,想来县衙里定有不少这样的人,叔可以去找那县丞劝说一番,这腊月二十先让人回家过年,正月初五再去,谁也不会在大过年的给自己找不自在。”
“丫头,这事儿怕是不成,俺这去递个话儿倒是没啥,可这县承能听俺的吗?”
“俺上次跟大哥进城交赋时,见过那县丞,俺觉得这人还算好说话儿,想来县丞也希望能回家过年,这役上圈着这么些人,县令都在任上没回家,他哪可能回家,俺觉得找他去说说有可能成。您去时俺给您带上两包点心,就算不成,叔就当是给县丞大人送年礼了,也没啥损失不是?”
“丫头,这事儿叔应下了,只是这东西不能让你出,叔进城去点心铺买些也就是了。”
“叔去买的点心,哪有俺做的好吃,再说了,买点心还要花钱,俺做的点心都是地里产的山上摘的又不花啥银钱。”
村正想着是这个理儿,也就同意了。司徒嫣回家,取了5两的白麦面,和5两的栗子,加了2两的白霜糖做了50块元宝栗子糕。又用5两的山楂和5两的糯米、3两的赤砂糖,做了50块喜旺山楂糕。每样取出十块用纸包好,其它的都收进篮子里挂进倒座房灶房的梁上,这倒座房因要存粮淹咸菜,所以并没有烧火,虽然没有屋外冷,可也算是有门的冰箱。
点心做好,当晚就给村正送了去,第二天一早,村正特意接上他爹一起去了县衙,毕竟老村正吃的盐比他多,见了县丞也好说话。
县丞这会儿正坐在县衙里发脾气,“真他娘的悔气!这县令也不知都想些个啥?他一个人不回家,连着俺们都回不去。”
屋里除了县丞还有录事等人,“县丞大人说的是。”几人都是芝麻绿豆的小官,无论是县令还是县丞他们谁也得罪不起,只能点头应着却不敢真的附和。
这时正好有人来报,说是李家村的村正有事求见。
这县丞早就听说这李家村的村正是个有眼色的,为了让村里的村民在役上好过些,竟然给官差盖棚子盘炕,他前些日子还去看过,往那烧得暖暖和和的炕上一坐,混身的凉气一下子就全散了,连他对李家村都高看了一眼,这会儿听报来人是李家村的,忙让门子领了进来。
老村正和村正进了屋,先给县丞和几个官爷行了礼,这才躬着身子将来意说了,“县丞大人,这眼下也快过年了,辛苦各位大人了。家里婆子媳妇们都盼着男人们回家过年呢!劳您给想个法子,也省得官老爷们都守着跟着一起受累。”话说完忙将手里提着的点心递到了县丞的桌上。
“你这村正当的还真不赖,什么事儿都为村民们想着,可这事儿我也做不得主,那可是县令大人的意思。”
“小的明白县丞大人的难处,俺可以替村民们保证,决不出来闹事,也不会让人跑了,过了正月初五俺就把人都送回来。”这事儿是村正和他爹商量好的,一是村里这些人他们了解,没什么刺儿头,兴不起啥大浪,再有这些人都托家带口子的,就是想跑也跑不了。
县丞心里一动,看了录事几人一眼,见这几人也眼睛犯光,想来是把这二人的话听了进去。要是个个村的村正都能做保人,这事儿兴许还真的能成,到时役上人都回了家,他们也就可以回家过年了。对这李家村的村正更是越看越觉得喜欢。
“这事儿我记下了,你先回去等信儿吧,可这能不能成的,也不好说。行了,你们先退下吧。”县丞虽然心里有把握可话却不能说满了,这也是为官之道。
等李家村的人走了,县丞这才将村正送的东西打开,“这不是咱们以前吃过的点心吗?这可是个好东西,可惜今年是个灾荒年,卖点心的没来。不会这做点心的就是这李家村的吧?”
县丞招呼几人一起尝尝,边吃还边念叨着李家村的事儿。
第二天腊月十八午时,县衙的官差就进了村,找到村正将官府的旨意说了,让他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去官府签个文契做个保人,就可以去役上将村里人接回来了,但要保证正月初六要将人再送回役上,少一个就要罚银十两。
村正点头应着,将官差送走后,这才和他爹商量起来。
“爹,你说这做保人不会出啥事儿吧?要是有人撑不住真跑了,俺家上哪儿淘换10两银子去?”村正对当保人有些担心。
老村正倒是一脸的无所谓,抽着旱烟和儿子商量,“村里人家都是个啥样儿的,你又不是不知,差不了的,而且过了小年就是大年,就算有人真动了心思,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远门的,到时你去接人时,再敲打一番,出不了事儿的。”
“那行,眼下也想不出啥好主意,就这么办吧!那俺去给丫头送个信儿的,也省得她在家里惦记!”
“快去吧!只是到丫头那儿,别露出担心不愿来,让人看轻了去。”姜还是老的辣一点儿都没错,这老村正可比村正想的更多。
村正应了一声,这才出门,去给司徒嫣送了个信儿,“丫头,这事儿成了。小年就能把人接回来。这下俺们村可热闹了。”
“那还不都是旺福叔心善,帮着上下的打点,等叔伯们回来,家家都记着叔的好。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叔一下子帮了这么多人,满天神佛都会保佑您的。”
“你这丫头,这嘴就跟抹了蜜似的,这事儿还是你的主意呢,就算菩萨要保佑,也少不了你那一份。”
“俺可啥也没干,这上县衙的人是叔,做保人的也是叔,俺可受不得这香火。”两人又客套了一番,司徒嫣这才将人送出了门。
等吃午饭时,司徒嫣才将这事儿和李大郎几个说了,“小五,这事儿做的好,你咋不早说,俺也好帮你做点心。”
“点心不多,俺做着也不累的,俺还多做了些,等过年娃子们来拜年的时候,大哥就把点心当礼,分给村里的娃子们解解馋。”李大郎如今也算大人了,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也会到他家来拜年。这也是做点心时司徒嫣想到的,所以才多做了些。
“小五,那俺能吃一块不?”李二郎一听说做了点心,早馋的在那儿咽口水了。
李大郎笑着拍了二弟的头一下,“就你嘴馋。”
“那有啥,二哥想吃就吃,俺就这去拿。”
“大哥,不是俺贪吃,是小五做的点心好吃,别人做的给俺俺还不吃呢。小五,不用你动的,那点心搁哪了,俺自己去拿。”这前一句是说给李大郎听的,可这说后一句时,人已经出了堂屋直奔灶房去了。
司徒嫣不得不提高了嗓子吼了一句,“在倒座房的灶房里吊着呢,二哥小心着些。”
二郎一转身的进了倒座房,连回话都省了,只“哎。”了一声,就再没了声音。
“二哥,也给俺拿一块。”四郎朝着屋外一通的喊。
“得,还是俺去看看吧,小三、小五要不要也来一块?”李大郎下了炕,穿了鞋就要跟着去。
“行,大哥一样多拿些的,俺们都跟着吃些。”司徒嫣看三郎也在那儿偷偷咽口水,就让李大郎多拿几块。
还没等大郎出门,就见二郎将整个篮子捧了进来,“老二,你这是打算把一篮子都吃了啊?”
“俺哪有,就想着给小三、小四带两块,又不知小五爱吃啥,就都拿来了,等吃完了俺再挂回去。”看着李二郎傻笑的样子,屋里的几人都乐翻了。
四兄弟每人分了两块点心,司徒嫣喜欢酸甜口的,就挑了一块喜旺糕吃了。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特别是穷苦日子时的快乐,比富日子时的快乐更让人值得珍惜。在很多年后,司徒嫣的日子虽然富裕了,也常常会笑,可更怀念这个时候的快乐。
127章,小年夜家家团圆,一家一块血豆腐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做糖瓜,捏关东糖,司徒嫣从一大早就在灶房忙着。李大郎带着二郎几个在屋子里扎纸马,好留着晚上祭灶的时候用。
几人一直忙到过了午时,就听见村外一阵喧闹声,还夹杂着人的哭声,大郎几个都跑出去看个究竟,司徒嫣却没理会,今天是村里男人回村的日子,这要是没人哭才奇怪的。
没一会儿三郎先跑了回来,“小五,是村里服役的回来了,俺看着没咋瘦,人也还精神,定是那暖炕棚子顺了官差的意。”
“是啊,这人都平安就好,俺可不想这大过年的,又去哪家吃白席。”
“嗯,是啊,这去年比今年收成还好,可过年的时候俺这心里还是不得劲儿的,今年可好了,人都没事儿,刚俺还看着几个婶子蹲地上哭呢!”
两人一边聊,三郎一边帮司徒嫣烧火,“小五,俺看着你煮的这个血呲呼啦的,这是个啥?”
“就是猪血做的,和酸菜一起炖好吃着呢,俺之前做了一直存着,就等着这会儿拿出来煮着吃。”
“啥,这猪血也能吃啊?”
“当然能吃啊!这猪血有解毒清肠、补血壮骨的效果,吃着对身体好着呢!”司徒嫣偶尔也会将一些药理知识讲给四个兄弟听,也是让他们能多长点见识。
“这东西还有这个用啊?可俺看着村里人家杀猪时,都把这东西给扔了。”
“那是他们不会做,俺做的好吃着呢!”司徒嫣从锅里舀了一块,递给三郎尝尝。
三郎皱着眉本来心里还有些怕,可看小妹举着的双手,又不忍心扶了她的好意,只好硬着头皮吃了一口,“真好吃。又滑溜又软呼。”尝了一下,三郎就喜欢上了血豆腐。
“俺就说吧,三哥还不信。这个做好了,好吃着呢。”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