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张弛回答道:“中国人的确是尊师重道,我们也很感激美国方面对中**队的支援和教导,但这并不代表美**官就可以胡作非为……”
“胡作非为?”史迪威听到这个词颇为意外。显然他并没有从美**官那听到事实。
“将军,你应该把这件事情调查清楚!”张弛继续说道:“这几个美**官……”
说着张弛就把头朝那几个美**官扬了扬,说道:“他们在街上调戏良家妇女,甚至还对我们拔枪……我不知道美军军纪是怎么样的,我们中国人的军法。调戏良家妇女是杀无赦!我们揍他们一顿已经算轻了!而且将军应该知道这会给我们军队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任凭这种事发生,那么我们怎么能得到缅甸百姓的支持,怎么把日本人赶出去?!”
“他说的都是真的?”史迪威转头问着那几名美**官。
“不……那不是真的!”美**官狡辩道:“我们只是在开玩笑……”
“那么你们开玩笑的对像……她是个**?或者是自愿的?”史迪威强调道:“别打算欺骗我,这个镇子很小,我几分钟内就能找到当事人并把整件事情调查清楚!”
美**官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不,她不是**,也不是自愿的!”
于是史迪威就明白了。
“我不敢想像你会做出这种事,威尔少校!”史迪威眼里透露出愤怒:“你们让我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感到耻辱,同时我认为……以你们这样的行为不适合继续在这里做教官,你们就等着回国去面对军事法庭吧!”
“将军……”美**官还想说什么。却被几个宪兵给带了下去。
“你做对,张!”史迪威朝张弛点了点头:“下次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请继续这样做!”
史迪威走后,战士们就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流氓摸着心脏的位置庆幸道:“我还以为这次铁定要被赶回国了,没想到……美国佬还挺公道的嘛!”
“就是!”小浙江回答道:“这要是咱们的官,这会儿咱们多半都得卷铺盖走人了!”
张弛闻言不由苦笑了一下,应该说这也是国民党军队的弊病之一:官僚主义太重,当兵的基本不被当作人看。
应该说这也是史迪威训练部队的好处之一,他除了将**部队混乱的指挥体系连根拔除外,还会将各种陋习比如吃空饷、官本位等黑手通通斩断。于是就使史上的驻印军面貌一新有着十分强悍的战斗力……这可以从驻印军在第二次远征作战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十万驻印军的战果比国内重新组建的二十余万远征军部队的战果要大得多,伤亡也小得多。
打架事件之后,美**官在纪律上的问题也引起了史迪威的注意。往后在镇上随处都可以看以美国宪兵在巡逻,一旦有发现美**官、教官胡作非为就会抡起警棍一阵乱打并将他们押回训练营处置。
这一点的确是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中国士兵们的尊敬,就像战士们说的一样,如果是在**的部队里,长官才不会像史迪威那样给部下申辩的机会并公平处理。
但就算是这样,史迪威还是坚持“只要中国士兵不要中**官。尤其是中国将军!”的原则。
在这种偏执和先入为主的观念下,远征军表面上还是中国人担任连长、营长、团长等等,但其实每个指挥官包括张弛身边都有一个美国教官兼顾问,而这些美国顾问甚至都有权力命令连长、营长、团长……
也就是说,远征军实际上是由“蒋介石式遥控”转变为了“史迪威式摇控”。
对此,张弛无力改变什么,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不需要改变什么……现在让部队得到应有的训练并形成战斗力才是最重要的!
………………………………
第十四章 新一师
战术训练之后很快就是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甚至还有与空军的协同。
这才是美军训练的重中之重,就像美国教官冲着战士们吼叫的:“你们可以打不中敌人,但你必须学会将敌人的坐标位置报告给炮兵、坦克和空军!”
当战士们像往常一样端着步枪往上冲的时候,美国教官就在后头骂着:“你们这些傻瓜,忘了后头还有炮兵了吗?能用炮兵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冲锋?!”
客观的说,美国教官所教的这些是正确的,那是一种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的一种战术。但美国教官不知道的是,战士们会有这样的打并不是因为他们笨,也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中**队一直都是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作战的,中国没有像美国一样的工业生产能力,没有几乎可以说是打不完的子弹和炮弹,甚至还有空中支援,所以也不可能像美国佬那样能用炮弹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人。
但不管怎么样,现在有了。
中**队的装备是仿照美军的编制:师部下辖一个榴炮营,每营配备105毫米的榴弹炮12门,每师成立两个山炮营,第营各装备12门美式山炮;每个团成立一个战车防御连,配备战车防御炮(战防炮)8门;每个营成立一个迫炮排,配备M1式81MM迫击炮4门;每个营的机枪连配备重机枪6挺,轻机枪18挺,60MM口径迫击炮6门及火焰喷射器1具。此外,每个师都配备了野战医院一所,每个排都配备无线电话机,还有大量的工兵器材供渡河和架桥使用,几乎就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
所以在这样的火力下,再加上美军强大的后勤供应,打仗时还真不需要像往常一样用人命去堆。
两个月的训练很快就结束了。
当然,两个月的训练时间对于一支即将走上战场的部队来说是仓促了些。尤其是这支部队还使用全新的美式装备及美式战术。
但一来是由于战士们在训练时有很大的积极性,二来是从国内调来的新兵大多都是有文化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更重要的还是……战士们一直都有上战场与敌人一较生死的压力。所以战士们个个都用尽全力学习。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史迪威本以为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达到的效果。
对于这个成果史迪威很满意,这主要是由于训练基地建立的比较仓促还不像他需要的那么大……目前基地每批只能训练一万多人,而每批训练时间却要三个月,那么要训练一支十万余人的部队就得两、三年的时间了。
而史迪威却明显等不了那么久,所以他一边训练一边继续拓宽基地。力争下一批就能同时接纳三万人,那么这样就有可能在一年内完成所有部队的训练和换装。
这会儿中国部队的训练进程比预期的还要快,这就让史迪威有些喜出望外……如果是两个月训练一批,再加上训练基地在不断的拓宽,这就意味着很有可能在雨季结束前就拥有一支六、七万人的部队了,到时用这支部队守住密支那防线,其余的所有部队都可以拉回来一次训练完,于是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训练及换装进程。
“但是……”史迪威有些不放心的对希尔总教官说道:“这支部队真的能打仗吗?他们的对手可是凶悍的日本人!”
“我不敢保证,将军!”希尔总教官回答道:“毕竟我以前并没有训练过这样一支部队!”
“你似乎对他们并不乐观?”史迪威问。
“当然!”希尔总教官回答。
“说说原因!”
“他们是中国人!”希尔总教官想也不想就回答道:“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一直都很糟糕,就算现在装备了美式装备也许会好些。但我认为最好还是不要对他们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两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将一支民兵训练成精锐的!”
“他们不是民兵!”史迪威对希尔总教官的话有些恼火。
希尔总教官耸了耸肩,回答道:“随你怎么说吧,我看得出来……他们中许多人对我们的协同战术不屑一顾,他们并没有实质的接受我们的训练!”
这一点史迪威知道是事实,毕竟训练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将他们的战术思想完全转变过来的,尤其这些中**人中有许多是打过仗的老兵。
于是这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混乱……有些部队使用中国的老式战术,而有些部队则使用美式战术,这无疑会在战场上造成灾难。
“那么……”想了想。史迪威就下定决定道:“我们就用实战来检验吧!”
“有实战来检验吧!”对此希尔总教官表示同意。
于是这支由工兵团扩编成的部队在第二天就搭乘汽车开往密支那。
与来时不一样的,它不仅仅是由三千余人变成了一万人,也不仅仅是全副美式装备……更是因为它拥有了一个新的番号:新一师。
新一师师长是从国内调来的一个名为陈善国的少将……对于这一点张弛并不意外,史迪威为了牢牢的把握住中国远征军的指挥权。采用的方法就是从国内调来一些在军队中没有多少声望的将军做为傀儡,就像远征军司令郑洞国一样。
让张弛感到意外的是,新一师一团也就是原工兵团的军官基本没变,就连木头营长也还是一营营长,而他据说在理论考试上就差点不合格,蒙乐增等人则很顺利的编到了炮兵营。
也许。这是因为工兵团之前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突出,所以史迪威担心若是做出大改变会将这支部队变成一支平凡的部队,又或者是史迪威相信他的美国顾问已足够控制这支部队。
但不管怎么样,至少张弛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的,因为他认为这些军官就是工兵团的灵魂,有他们在,不管这支部队的番号改成什么,他们始终都是那个在战场上发出耀眼光芒的工兵一团。
………………………………
第二十四章 阻力
新一师的到来很快就引起了密支那防线上中**队的轰动。
当然,这个轰动也仅限于战士们私下的议论,议论的话题就是这新一师有多少机枪多少大炮,还有数不清的坦克和装甲车,步枪还是不用拉栓的新式武器。
之所以要私下议论,则是因为中国士兵们不想让对面的日军知道此时密支那防线的军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战场上能尽量少的让敌人知道些情报是必要的,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敌人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伤亡。
但尽管友军部队都在羡慕新一师的装备,还是有些战士对新一师不屑一顾。
这其中尤其是一些中高级军官,他们总是“哼”了一声:“那有啥?这新一师是由工兵团扩编来的,许多都是没见过红的新兵,而且只两个月的训练……靠装备能顶个鸟用!”
这话虽然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成份,但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新兵部队最大的缺点就是看起来威风凛凛,但一到战场上就怂了……这一点在国内甚至是不久前的第一次缅甸战役都得到有力的证明。
史迪威也很想知道中国士兵再加上全套的美式装备会有怎样的战斗力,所以迫不及待的就想打一场仗。
但他同时也知道打仗这事急不得,而且这还是参训部队的首战,如果这第一仗打坏了,则很有可能会对之后的训练甚至是战斗造成很坏的影响。
于是在新一师到达了密支那后,史迪威并没有马上把它拉到前线投入战斗,而是分散到二线的丛林里进行适应性训练。
所谓的适应性训练,就是让刚刚从后方进入战场的部队有更多的时间适应一下战场的地理、气候等,给战士们一些准备和过渡的时间。
但其实适应地理和气候都是多余的,原因是孙布拉蚌距离密支那不过一百多公里,其气候和地理环境几乎与密支那一样。
然而这个适应性训练还是有必要的,就像友军部队说的,新一军里有许多是新兵,而且还是从未打过仗的新兵。他们在进入密支那起就变得有些紧张兮兮的了,尤其是在一次“帮忙事件”之后。
那是部队进入适应训练的第三天,正在战士们进行紧张的训练的时候,一支运送伤员和尸体的车队在经过山脚下的公路时由于雨天路况不好被堵在公路上动弹不得。于是战士们就主动停止训练到公路上帮忙修路、推车。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友军之间互相帮助嘛,而且在车上的还都是烈士和急需救治的伤员,为他们做这点事是理所当然的。
但很快张弛就发现战士们尤其是后来补充进来的新兵眼里有些异样,接着张弛就明白了:这一辆辆汽车,前半部坐着一堆伤员。后半部则横躺着一排用雨衣包裹着的尸体,有的已经碎断成几块,被包成了一圆形的团。
这些尸体静静地躺在车厢里一动不动,他们不会告诉生者他们经历过怎样惨烈的战斗。
但是战士们却知道,就在不久前,他们可能还活生生的,像一个个脱缰的野马似的冲向敌阵。
这一刻,新兵战士们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而在面对这死亡威胁时,回去后士兵和军官的表现又截然不同:士兵一个个变得孤僻、沉默寡言、焦燥,肚子里就像塞满了火药。一点小事都能让他们大发脾气,甚至还有些战士公然跟条例对着干。
而这时军官却显得平易近人了,每天都像是赶场似的往下走,师到团团到营,营到连连到排……过去对士兵凶巴巴的军官此时全变成了笑面菩萨,有时还会跟士兵们称兄道弟的拿出攒下的烟挨个儿递。体罚士兵的事就更是绝迹了,对士兵们的违法乱纪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看见。
这是为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在**部队里呆过的人都知道,凡是喜欢在士兵面前称王称霸与当兵结怨的官,在战场上不仅不会有士兵真心替他们卖命。冷不防的后脑勺或是后背挨一枪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这些张弛倒是不在乎,这或许就是老兵与新兵的其中一个区别:像张弛这样从小兵一步步走上来的军官,那几乎就可以说是部下的救命恩人,而且部下也知道跟着他生存及打胜仗的几率更大、在战场上更放心。于是就别说会在背后放冷枪了,部下们还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