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办法!有你的啊!”
王麻子也不敢怠慢,当即就把事情向史迪威报告。
当然。由于事关重大担心被日军监听,所以报告时没有说明详细内容,只说有个进攻计划需要与史迪威面谈。
史迪威原本还不是有很大的兴趣,但一听说这个计划是张弛提出来的,就不由椅子上坐了起来。接着就回答道:“我马上赶去曼德勒!”
两小时后张弛和王麻子就在曼德勒的一间小屋子里见到了史迪威,屋子是临时选定的,为了保密,屋了里只有史迪威、张弛及王麻子三人,接着在地上铺开一张地图就讲开了。
听完张弛的计划,史迪威不由连连点头:“这个计划或许可行,主要是这段时间我方工兵一直在伐木修路,抛往江里的漂浮物对日本人来说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他们不会怀疑什么。借着这些漂浮物……我们就有可能渗透一支部队到日军第十八师团的防线后方,这样一来就会打乱日军第十八师团的布署。使其无法层层防御……”
“呃……将军!”闻言张弛不由搔了搔脑袋。
“有什么问题吗?”史迪威看着张弛的表情不由有些奇怪:“难道你不是这样想的?”
“将军!”张弛不答反问道:“如果这样做的话,就算我们能打乱第十八师团的部署,但此去仰光有近六百公里……我们南下依旧要依靠公路,到时无论日军第十八师团后撤还是驻守仰光的第二师团前出,都会再次形成敌我对峙的情况,那时我们就很难再打破僵局了!”
史迪威不由点了点头。
这是很明显的,日军可以轻易做到再次封锁公路,他们只需要派出一个中队甚至一个小队驾着边三轮抢先赶到公路旁的某个高地然后构筑工事,就可以为日军主力部队在后方布署另一道防线赢得时间。
另一方面,像张弛的这种利用漂浮物渗透进日军防线的方法可以用一次但不可以再用第二次……日军不是傻瓜。不可能会一次又一次的上当。
所以,如果像史迪威这么打的话,也许可以取是一时的胜利,中**队可以往前推进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但很快又会被日军给挡住,结果还是一样会陷入僵持。
“那么你的意思是……”史迪威看着张弛。
“我的意思是……”说着张弛就指着地图,手指从曼德勒沿着伊洛瓦底江一直往下划,经过端迪运河后就进入仰光河直指仰光,然后重重地在仰光敲了一下。
这只让史迪威和王麻子张大了个嘴巴半天也合不拢。
“不不……这太疯狂了!”史迪威摇头说:“你竟然想直取仰光,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其中一旦被日本人拦阻在江河里。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尤其是端迪运河!”
史迪威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重点也的确就是端迪运河。
因为这端迪运河是连通伊洛瓦底江与仰光河的一个人工运河,其宽度仅容一艘远洋轮船通过,而且还有三十几公里长,如果在这里被日军阻击,那或许就意味着这支插往仰光的中国部队将全军覆没……中**队将会被堵在河上没有任何掩护的任凭日军轰炸和扫射。
张弛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反问了一句:“将军,英帕尔还能坚持几天?”
闻言史迪威就没有声音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点头回答道:“你说的对,我们只有这么一个选择!”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闪电战
“说说详细的计划!”史迪威望着张弛,眼里有些震撼,因为他还是不敢相信张弛会提出这么大胆的计划,尽管他早就知道张弛有独道的战略眼光。
“这个计划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张弛回答道:“首先,需要一个团左右的兵力在日军第十八师团后方迟滞十八师团的行动!”
“嗯!”史迪威点了点头:“这不难做到……一个团的兵力虽说与日军十八师团相去甚远,但他们是与我军正面的军队夹击日军,另一方面,他们的任务只是迟滞,那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选择在第十八师团后方炸桥破路,到时需要修路的就是日军第十八师团,这么做很明显会打乱其逐层防御的节骤!”
“更重要的还是……”张弛补充道:“这个团可以阻止日军第十八师团回援仰光,使我军穿插部队迅速攻克仰光成为可能!”
史迪威点了点头:“那么第二个方向呢?”
“第二个方向就是掩护部队!”张弛回答:“应该说,这个方向的任务最为关键,他包括收集两岸日军的情报,清除伊洛瓦底江、端迪运河,甚至是仰光河两岸的障碍,并占领重要的高地和据点,以保证我军船只能够顺利沿江、沿河前进!”
闻言史迪威不由皱了皱眉头,想了想就问着张弛:“曼德勒距离仰光有近六百公里,河道也许会更长,你有没有想过这需要多少军队?”
史迪威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而且这河道还是两岸,要做到这一点只怕远征军的几个师全堆进去都不够。
但张弛却回答道:“其实并不需要很多部队……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准确的情报,比如,我们知道在伊洛瓦底江某处有日军火炮封江,就可以在其上游放下部队登陆并在空军的掩护下对该处火炮展开进攻,在拔掉这些火炮后,这些部队就可以再次登船随船队前沿江前进!”
王麻子点了点头:“鬼子不会预料到我军这么快就突破其防线,而且我们还是以空、陆两军同时进攻其炮兵。短时间内将其拿其不会有很大的困难!”
“至于情报方面……”张弛说:“那就需要缅甸人及钦迪特部队的配合,有些重要的据点还需要他们事先占领或做好占领准备!”
“钦迪特部队是英国人的部队……”王麻子有些不放心的说道:“让他们参与,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应该不会!”史迪威回答:“这时候的英帕尔已经危在旦夕,英帕尔一丢印度就有危险。英国人虽然很讨厌,但他们还是知道轻重知道怎么做对他们更有利的!”
对此张弛表示赞同,英国人讲的就是利益,而这一点又决定了他们只能帮助中**队。
“第三个方向就是穿插部队!”张弛继续说道:“这需要集中密支那及曼德勒的大小船只,至少能运送一个师及装备。最好还能运载坦克及弹药。这个师的任务,就是在掩护部队的掩护下沿着江河直插仰光!”
“船只不是问题!”史迪威回答道:“只不过……驻守仰光的日军是第二师团,那可是整整一个师团两万多名日军,而且这个师团还是日军的甲级师团,战斗力十分强悍,以一个师一万余人的兵力对付日军第二师团……兵力会不会略显不足?”
张弛当然知道日军第二师团不容易对付,否则日军也不会让他们坐镇仰光了。
但是……
“这一仗打的就是攻其不备!”张弛回答:“日军第二师团的战斗力强悍没错,但是他们的防御方向主要是南北两面,北面防的是我军南下,南面防的是有可能从海上登陆的英军。而我军却是由西往东插入。是在其防御空白,再加上我们还有比日本人更先进的坦克,于是很有可能在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前就撕开他们的防线攻入仰光!”
史迪威不由再次陷入了沉默,良久,他才对张弛说道:“张……你知道如果这其中万一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的话,将会是什么后果?”
“当然知道!”张弛回答:“穿插部队将会陷入日军的包围,而且无路可逃!”
这是很明显的,这主要是因为穿插部队穿插的是远在远征军主力五百多公里的仰光,万一失败也得不到任何增援,到时除了跳海外只怕没有其它路可以走了。
“知道吗?”想了想。史迪威就看着张弛说道:“你这个计划,让我看到德国佬闪电战的影子,区别只是……德国佬的闪电战是用坦克在公路上走,而你……却是用船在伊洛瓦底江上走!”
张弛心下也不由暗赞了史迪威一声。看不出这老头还有点学问。
张弛这个计划就是学习了德国闪电战的战术,闪电战之所以能打得起来,并不是仅凭着机械化部队迅速突破乱打一气就可以,其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情报工作及掩护工作……要知道那可是机械化部队,高度依赖公路的机械化部队,这些部队在赶往目标的路上随便哪段公路、桥梁被炸毁。或是哪个重要的据点被敌人占领,都有可能造成“闪电战”闪不起来快不起来。
于是,德军在发动闪电战之前,总是要做足了情报工作,前期还要派空降兵甚至是乔装成敌人的侦察兵去占领重要的桥梁及据点或是欺骗、迷惑敌人以保证其机械化部队的畅通无阻。
同样的,张弛这个计划其实也是在情报工作及前期的铺垫之下,以一个师的机械化部队搭乘船只沿着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闪电战”。
当然,能不能这样打最终还是要看史迪威这个总指挥。
于是张弛就问着史迪威:“将军的意思……”
“我同意这个计划!”史迪威回答:“不过,我打算让新一师穿插至仰光,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意见?”
张弛与王麻子互望了一眼,接着就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没意见!”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丛林之虎
计划很快就展开了。
最先行动的是新22师66团,这个团是大多数都是一路打过来的老兵,所以战斗经验丰富纪律也很严。
其实要说起拥有老兵最多的应该还是新38师,原因是新38师的战斗基本是保持着美式的作战风格,打仗时常常是飞机和大炮往前使命的炸,这样打推进的速度虽慢,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士兵伤亡小,士兵伤亡小就意味着部队里的老兵多……如果像日军第十八师团那样,打几场仗下来补充了十几次新兵,那基本是把整个第十八师团的兵都换掉了,于是这第十八师团也就不再是以前的第十八师团了。
之所以不派新38师去执行这个任务,是因为担心新38师更擅长用美式战术,他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手里弹药,而且有时还会出现怯战也就是下意识的不敢与敌人肉搏、近战的现像。
而此次要执行的任务是渗透到第十八师团兵方迟滞、破坏日军第十八师团的防御和布署,于是让新38师上显然不怎么合适,它更适合放在正面与日军第十八师团对峙。
新22师就不一样了,这个师打仗时尽管拥有美式装备及大量的弹药,但还是猛打猛冲,敢于跟日军打近战打肉搏战,因此新22师才会被称为“丛林之虎”。
这“虎”,说的就是新22师的凶猛慓悍。新38师是“鹰”,鹰指的就是其擅长远距离观察敌人,一旦逮住机会后就会给敌人致命一击。
66团对日军的渗透进行得很顺利,他们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准备。
说到这一点还有赖英国人的雨衣……英国人的雨衣是个好东西,这不仅是指它质量好,更是由于它的功能。
这雨衣张弛手里也有一套,平时披在身上就是雨衣,休息时把几个雨衣拼接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帐篷,如果要碰到需要泅渡,就把所有的装备往雨衣里一塞一绑……雨衣又成了泅渡的浮具。士兵可以轻松的抱着浮在水里的“雨衣包”过河。
此时的66团用的就是雨衣的这个功能,只不过他们还利用“漂浮物”进行一些必要的伪装,接着就一队接着一队的沿着伊洛瓦底河“漂流”下去。
因为有夜色的掩护,还有新38师在正面的进攻和炮击干扰。所以66团的渗透进行得很顺利,只用一晚的时间就分成了几批渗透到第十八师团后方十余公里并在丛林中集结。
当然,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意外,66团走丢了十几名战士。
这让66团团长刘希志十分紧张,因为这十几名战士万一要是被日军俘虏并说出了什么。就有可能会暴露部队的战略计划。
但后来发现这个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这十几名战士是由于连日作战又困又累,这会儿在江里漂着舒服了,竟然不知不觉的睡着了而错过了登陆地点,等他们各自醒来时才发现已经飘到了后方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位置。
不过这十几名战士倒也机灵,他们虽然各自在不同的地点而且也没能互相取得联系,但都不约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就地在丛林中隐藏起来。
这个做法当然是正确的,这时的他们如果乱跑就很容易被后方的日军发现,其结果要么是被击毙要么就是被俘,而如果他们在丛林中潜伏……就可以等着自己的主力部队层层防御退到他们所在的位置,那时他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回到部队了。
接着投入战斗的就是新22师65团。确切的说应该是65团再加64团一个加强营做为预备队。
他们的任务就是与钦迪特部队及缅甸人配合,在情况互通的情况下为穿插部队提供掩护。
正如张弛与史迪威讨论的那样,这个任务其实才是最艰巨、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钦迪特部队与新22师之间的情报互通及配合,再比如空地协同,再比如65团内部各营的配合等等,这其中只要一个环节出错,都很有可能会使这次穿插出现意想不到变数甚至是满盘皆输。
幸运的是,新22是一支在战场打出来的部队,他们在进入缅甸前就已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经过缅甸的战事尤其是换装美式装备增加了通讯设备后,部队之间的配合就更是游刃有余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正是这支部队,被国民党号称为“****老大”、“天下无敌”的部队。在历史上回到国内后却被解放军给打成了“天下鼠辈”,最后在东北战场上被击溃就连廖耀湘本人都被解放军俘虏。(注:廖耀湘是在48年的辽沈战役中战败被俘。)
这其中当然有新22师回到国内后就受国民党**的指挥体系限制及失去强大的后勤等原因,但同时也从侧面折射出了解放军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