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66部分

重生苏联-第66部分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有这颗心,我做什么事情都会尽自己的全力,把自己的心思都拿出来。但无论如何,我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做得比别人好。”

  “不是啊,你刚才开会的时候,就表现得很好,而且很有信心。”曼图洛夫试图让维罗妮卡记多一些好事。

  “不,你不懂。”维罗妮卡晃了下手,说:“工作只是次要。”

  曼图洛夫体会到女人心里的复杂。这样一个事业型的女人,刚才才表现了对职位太低的不甘,现在又说工作其实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

  “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外貌才是最重要的。”

  曼图洛夫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美女。她长有一副五官精致,轮廓华美的脸,还有一对大大的,线条美丽的胸部,一双长长的,雪白的美腿。这样的美女,居然还觉得自己的外貌不够好,那怎么样才算是美女?

  “乌斯季诺娃同志,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女人之一,外貌方面已经超越绝大部分女人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黑玫瑰同志你听过吗?她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校花,无论我怎么打扮,我永远都比不上她。她的衣着打扮永远都比我有品位,出来的感觉也比我好。”

  黑玫瑰?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校花,这不就是卡蒂娅吗?

  的确,在打扮方面,卡蒂娅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她是从21世纪穿越过去的人,打扮比较时髦,喜欢穿原本60年代才流行的短裙,露出白皙的,线条完美的美腿。她的头上,还戴着一朵代表性的黑玫瑰发夹,性感的同时,又不失高雅。

  气质方面,“红色贵族”出身的她,身上更带着一股特别的贵气,同时也继承了父亲作为军人的刚强之气,既高贵又坚强。

  维罗妮卡带给人的感觉则有点不同,她穿的裙子比卡蒂娅的还短,两条白皙的美腿都露了出来,吸引了男士们的目光。裙子上身的部分也比较紧,塑出了优美的,性感的线条,同时还突出了球部的曲线,看上去十分性感,妩媚。

  在气质方面,维罗妮卡这个女强人总是散发着一种女强人特有的魅力。她能力高,职位高,颜值高,对男人的吸引力更大。再加上一头金色的头发,还有美丽的,碧玉般的眼睛,令无数男人为之倾倒。

  这两个女人各有特色,实在是很难比较。如果硬要比较的话,五官更加精致,皮肤更加光滑的卡蒂娅在颜值方面略占优势,但身材的话,真的很难比较,卡蒂娅腿长一点,但维罗妮卡胸丰一点。

  总之,两个女人都是难得一见的绝世美女,维罗妮卡作为其中一个,居然还对自己的外貌有所不满,令人感到十分不解。

  “我见过她,确实长得挺美的。但你更有魅力,更有能力。还有,你今天穿得真的很美。”曼图洛夫扫视了周围,说:“你看多少双眼睛在望着你?”

  维罗妮卡苦笑道:“美?你这不是在夸我。”

  “那你觉得我在夸谁?”

  “你在夸黑玫瑰,也就是卡蒂娅·克里缅娜·伏罗希洛娃同志。”维罗妮卡在自己的北上倒满红酒,说:“我今天从穿着和打扮都是从她那里学来的。她喜欢穿短裙,喜欢秀美腿,那我就穿得比她更短,果然引来了更多男人的注意。”

  在当时,无论是在苏联,还是西方世界,女人们都没有穿短裙的习惯。当时的裙子,裙摆都比较长,以及膝裙或者长裙为主。除了卡蒂娅这个穿越者以外,根本就没人见过或者穿过现代标准的短裙。

  穿越前,习惯穿短裙热裤的卡蒂娅,根本就不习惯当年这种以及膝裙为主的衣着,于是去列宁格勒找师傅订造一套裙摆短一点的裙子,刚好露出她的膝盖。

  结果,原本就是大学校花的她,马上在莫斯科国立大学里,引来了一股跟风潮。人们都穿上了裙摆较短的裙子,吸引了男人的眼球。维罗妮卡更把这点发挥到极致,“发明”了迷你裙。

  “乌斯季诺娃同志,你可不能这么说。你本身就长得漂亮,无论怎么怎么打扮,看上去都很迷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请相信我的眼光,给你自己点信心。”

  维罗妮卡想了一下,说:“真的吗?”

  “真的。”

  “是吗?曾经有很多男人这样夸过我,但我觉得他们都不是真心的。我真有这么美吗?”

  “你真有这么美。这是我的真心话,我从来都不会骗自己的同志。”

  维罗妮卡拿起酒杯,说:“那好吧,我相信你,为斯大林干杯吧!”

  

第一百二十二章 滨河街公寓

  建设人民委员部的办公室位于特维尔区一幢五层楼高的斯大林式建筑里。

  在1939年,莫斯科的斯大林建筑都不是很高,根本就不能和战后出现的七姐妹(注1)相提并论。但就外表气势而言,这些各自不高的“老斯大林”们,一点也不逊色于高大的七姐妹。

  建设人民委员部大楼的外墙上,被加上了很多个精致华美的轮廊,增添了大楼的气势。建筑的正门被一个由深褐色石头砌成的拱廊所包围,拱廊上方挂着苏联的国徽,镰刀锤子的图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了耀眼的光芒,令人感受到共产主义的光明。

  在建设人民委员的办公室里,金斯伯格坐在了办公桌前,对刚进来的曼图洛夫询问了上任时间:“曼图洛夫同志。请问您什么时候能上任?”

  “金斯伯格同志,我估计要过一两个星期才能就任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因为我还要回新西伯利亚一趟,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才能卸任州委书记。”

  “好的,那你尽快吧。我的助手会给你申请住房,如无意外的话,你应该可以入住滨河街公寓(Дом_На_Набежной),那里居住环境很好,每个单位的面积都超过200平方米。”

  滨河街公寓位于莫斯科河畔,克里姆林宫的斜对岸。高层的单元都可以看到莫斯科河的景色,面向北面的高层单元更把整个克里姆林宫尽收眼底,是全市景观最好的公寓楼之一。但曼图洛夫并不喜欢住在这个地方。

  这幢公寓楼里,住了很多政府高官,当中有工业部门的,也有来自内务部的,甚至是在克里姆林宫里工作的官员。“未来”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还有“未来”的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也住在这里。

  在大楼里,如果说错什么话,或者做错什么事,都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同志”们发现。而且,到了晚上的时候,穿着内务部服装的人有时还会在这座大楼的走廊里走来走去,逮捕他们的目标人物,或者监视他们有兴趣的人。住在这样的地方,总是有点不自在的感觉。

  而且,1931年落成的滨河街公寓经过8年的岁月洗礼后,已经显得有点旧,外表并不讨喜,看上去只是一座普通的混凝土建筑。

  最重要的一点是,滨河街公寓离建设人民委员部有点远,附近买东西也不太方便,去哪儿也要开车。这对于讲求方便的曼图洛夫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点。

  “我不想住在滨河街公寓里。”曼图洛夫坦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金斯伯格扶了圆框眼镜,说:“那里的环境这么好,很多同志们都抢着申请入住滨河街公寓呢。”

  “那里离工作地点太远,我在莫斯科又没有车。听说特维尔广场旁边兴建了一幢新的公寓,那里离工作地点很近,附近交通方便,而且公寓的设计很好,不知道能不能考虑那里。”

  “我想你说的是特维尔大街6号和8号吧。那两座公寓的设计确实不错,只是还有一点内部工程还没完成,要等三个星期后才能安排入住。”

  “没错,我说的就是那里,您看能不能安排我入住特维尔大街8号?毕竟那里的位置比较方便,临近工作地点,居住环境又舒适。

  最重要的是,那里附近有很多商店,可以方便我妻子购物。工程没完工不要紧,我这段时间可以先住在附近的莫斯科大酒店,或者住在伏罗希洛夫同志的家里。”

  “那好吧,我会向住房分配的部门反映你的意愿。另外,我也会给住房建设局那边分配多点人手,争取在两周内完成内部工程,这样,你过两周,来到莫斯科后,应该就可以安排入住了。”

  “那谢谢您了。”

  离开建设人民委员部后,曼图洛夫并没有急于去火车站,而是去了共青团总部,找他的“情敌”,共青团第一书记尼·亚·米哈伊洛夫。

  这个地方,他曾经来过很多次。在他还是国立技术大学共青团委书记的时候,就经常来这里,代表学校团组织开会,或者出席活动。当年还是个小鲜肉,一个表面上挂着天真笑容的他,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神态成熟,但样貌依然年轻的人民委员。

  “曼图洛夫同志,想不到我能在这里见到您。”米哈伊洛夫把手伸向旁边的沙发,说:“请坐。”

  “米哈伊洛夫同志,我这次来,是为了喀秋莎的事情。”

  米哈伊洛夫还以为曼图洛夫是以“情敌”的身份上来说话的,趁在对方发火之前,连忙澄清了关系:“曼图洛夫同志,我知道您指的是什么,我和她之间半点关系都没有,请您不要误会。”

  但米哈伊洛夫这次猜错了,曼图洛夫并不是一个公私不分的人。他基本上只会在人家的办公室里谈公事。当然,私事有时也会谈一点,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公事。

  “米哈伊洛夫同志,我想您误会了,我从来都没有误会过您和喀秋莎之剑有什么关系。我这次上来,是想跟您谈谈公事上的事情。”

  “和卡蒂娅·克里缅娜有关的公事?”米哈伊洛夫很好奇,这个州委书记千里迢迢跑来这里,是想说什么公事呢?

  “没错,是公事。”曼图洛夫进入了话题,说:“是这样的,我最近被任命为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要在莫斯科这边工作。”

  “您的意思是……”米哈伊洛夫一听就知道曼图洛夫向表达什么意思,“请我把卡蒂娅掉回莫斯科?”

  “没错,就是这样。您看莫斯科这边有什么空缺的职位适合她?”

  “这个……我要查一查。如果她是普通干部的话,那就好办,这边还有很多空缺需要人手。但她现在的身份已经是团州委第一书记了,这个级别或以上的位置实在是没有空缺。”

  “我明白,所以我才来找您。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就等等,或者把她安排到雅罗斯拉夫州或特维尔州,只要她愿意就行。”

  米哈伊洛夫翻了些文件,然后说:“雅罗斯拉夫州、和图拉州州委都可以安排。但您觉得她会接受吗?”

  “应该会的,这几个地方离莫斯科比较近,至少我们俩每周都能见面。”

  米哈伊洛夫皱着眉头,说:“这几个地方还是太远了。但没办法,莫斯科这边真的没有空缺,也没有准备离开共青团,去其他干部工作的人。

  这样,我先把情况反映给党中央组织局的同志们,还有负责人事的中央书记马林科夫同志,看他们能否在莫斯科市委、州委,或是党中央机构里安排合适的工作。”

  “好的,那麻烦您了。”

  “不客气。”

  ……………………………………………………………………………………………………………………………………

  注1:七姐妹是七座位于莫斯科的,斯大林式高楼,分别是:莫斯科大学主楼、艺术家公寓、库德林广场大楼、莫斯科列宁格勒酒店、乌克兰酒店、外交部大楼和红门大楼。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事特权

  到了十一月底,新西伯利亚已经下了第一场雪,温度也下降到了零下十度的水平。

  这对于穿越前的曼图洛夫——一个来自中国南端的男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忍受的水平。但穿越后,在西伯利亚生活二十多年的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从来都没有试过冻伤,更没有患过有关的疾病。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西伯利亚是一个寒冷的地区,这不单只是人们的印象,还是铁一般的事实。到了冬天,那里确实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要寒冷,但这并不代表那里不适合耕作和畜牧。

  事实上,新西伯利亚州的农业和畜牧业一直都很发达。在鄂毕河西岸的广阔地区,有着一大片肥沃的可耕地,面积超过三十万平方公里。

  这两年来,在曼图洛夫的努力经营之下,那里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大型国营农场,以机械化,系统化,集团化的方式,高效地生产大量的粮食。

  除了国营农场以外,当地的集体农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了1939年秋季,新西伯利亚集体农场的数目已经上升到了五千个。而且这些集体农场还有一定的规模,绝大部分都是中型集体农庄,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型集体农庄,大部分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设备由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工厂——新西伯利亚179厂提供。

  把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数字加起来,新西伯利亚州的粮产量其实已经达到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三分之一,白俄罗斯的三分之二,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有望在二战爆发前,成为苏联的后备粮仓。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新西伯利亚州的食品工业也被发展了起来。多家食品加工厂在新西伯利亚市、卡尔加特市、克麦罗沃市等各个城市设立。

  除此之外,新西伯利亚州的畜牧业也是重点发展的对象。直到1939年秋季,猪的存栏数目已经达到了40万头,奶牛的存栏达到了36万头,牛奶的产量增加到70万吨,肉类产品的产量也提升到了11万吨。

  当地生产的肉类也会被送到新西伯利亚州的肉类食品加工厂里,制成罐头,送到苏联各大城市,还会送到驻扎在苏芬边境的红军手上,为即将进攻芬兰的苏联红军提供高热量的肉类产品,包括苏联特有的,斯拉夫人的最爱——“萨洛”(腌肥猪肉)罐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