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唐-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老,你这样很不礼貌的哦?哈哈哈!”
李昂一副嬉闹的模样,南宫紫烟却不敢如此,她上前郑重其事地向华老头行礼道:“贱婢南宫紫烟,见过华老。”
“免礼,免礼,快快免礼。”
南宫紫烟温柔知礼,华老头对她的第一印象还是很好的;加上还搞不清状况,自然是客客气气。
一番寒暄之后,华老头仿佛突然想起什么来,一拍脑门叫道:“小秋,小秋,把那些名刺拿出来。”
小秋听到叫喊,连忙抱着一堆名刺出来,李昂看了惊诧地问道:“华老,这是什么?”
对这件事,华老头大概也有些莫名其妙,他答道:“老夫还想问你呢,这是怎么回事?昨天和今天上午,来投名刺求见什么浣花溪居士的人络绎不绝。”
“浣花溪居士……。。嘿嘿……”
李昂拿过几张名刺来翻看。所谓的名刺,其实就相当于名片,不过唐人的名刺都要自己书写,而且要用红笺,你可千万别写在白纸上,既可书官职、郡里,也可写姓名、字号,形状呈卷式。
这次慕名来投刺的,有州学的师生,也有益州府的名士,数量多达五十八人。这两天李昂一直在城中忙自己事,却不知道,自从章仇可儿从萧鸾新开的书肆花五十贯钱买下那本《浣花溪诗集》之后,这本天价奇书更是名闻全城,引得大量好奇的读书人争相去书肆观看。
可书肆有规矩,除非掏钱把书买下,否则谢绝翻看。最终州学的一群学生忍不住好奇心,大伙集资,也买下了一本《浣花溪诗集》。
这下不得了,诗集中收录的二十首诗词,无不是流传千古的佳作,迅速在读书人中传开,各种手抄本顿时风靡整个益州府。
这就是大唐,人们对诗歌的热情超乎想象,浣花溪居士这个名称,也成了读书人口口相传的神奇人物。
许多人根据诗集上的“上溪村印刷坊”找来,询问印刷坊的人后,找到华家来。
李昂看着一堆名刺,哈哈地笑道:“华老,再有人来,你就说不认识什么浣花溪居士就行了,哈哈………”
“臭小子,你老实交待,那些诗可是你写的?”
“不是……。。华老别打!别打!我很老实的,哎哟,南宫姑娘看着呢,华老你给我留点面子行不………”
李昂正躲避着华老头的巴掌,院外又传来了人声:“请问,这是浣花溪居士府上吗?”
*********************
PS:今天断炊了,一张月票也没有啊,求月票!求订阅!
。
第0169章名额到手
院外又传来了人声:“请问,这是浣花溪居士府上吗?”
李昂出去一看,见两个头戴交脚幞头,身着圆领袍服,年纪在三十岁左右,仿佛出城踏青的的文人,相携而至。
一见李昂,两人双双行了一个揖礼,再次询问道:“敢问这位兄台,这里可是浣花溪居士府上?”
李昂彬彬有礼地回了二人一揖,答道:“二位兄台恐怕是走错地方了,这儿并非二位兄台所说的浣花溪居士府上,而是华佗第十八代传人华神医家……。”
华老头听到这,突然暴走:“臭小子!什么第十八代传人,老夫是第八代传人!第八代!”
“啊?不是第十八代吗?哦哦,想起来了,您是说过第八代来着,是第八代。”李昂连忙改正,过后立即又有些疑惑地说道,“华老,这有些不对呀?”
“不对?”华老头刚刚顺下的气,顿时又冲冠而起,你说你怀疑什么不好,你去怀疑人家的老祖宗,这不是找抽吗?华老头吹胡子瞪眼地喝道,“臭小子,你倒是给我说清楚,这哪儿不对了?”
李昂掐着手指头,十足像一个算卦的假道士,他算啊算:“老华,您的老祖宗华佗华神医生活在东汉末年,给曹操治过头风,然后被曹操这个一代奸贼杀害,千古奇冤啊!不过,东汉之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隋唐………
这个嘛,细算下来,到如今少也隔了五百年吧,你华家才传承了八代,这不对啊,五百年传承八代,相当于一甲子才传一代,呃……。华老,您干嘛………”
华老头脸色已经变作了猪肝色,很显然,他算术不太好,当然,这下脾气也不好了,只见他抄起门边的扫帚,怒不可遏地吼道:“我打死你个臭小子,竟敢怀疑老夫……。。老夫让你胡说八道……。。”
那两个读书人还准备追问浣花溪居士的事情来着,却哪里想到,转眼之间已是扫帚翻飞,刚才还彬彬有礼的李昂,被华老头撵得翻墙上树,华家乱成一团,最后李昂跑了个没影。
两个差点遭受池鱼之殃的读书人傻眼了。
再见气喘吁吁的华老头扬声喊道:“臭小子,有本事你以后别回这个家!”随便把扫帚一甩,气呼呼回院去了。
院子里,南宫紫烟最为尴尬,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就连华小妹也缩着脑袋,小心地上去扶着华老头,期期艾艾地说道:“阿耶,李大哥他……。。他一向爱胡说八道,你……。。你又不是不知道,阿耶你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骨。”
“老夫行医大半辈子,到头来………唉!你说我能不气吗?”华老头突然意识到还有个南宫紫烟在场,顿时收了声,他老脸上不免有些尴尬。
你想啊,李昂把人带回来,才进院没多久,结果华老头就把李昂给打跑了,剩下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站在院中,这算个什么事?
“南宫姑娘,你快坐,别管那臭小子,到了老朽家里,就是老朽家的贵客。女儿啊,还不快带南宫姑娘进屋。”
“是,阿耶。”华小妹笑了,笑得很开心。
李昂拿着《浣花溪诗集》,以及一份活字印刷发展前景的策划书,再次到县城见了袁缜。两人谈了整整两个时辰,其间袁缜反复观看了他那份策划书,暗暗赞叹。这份策划书不光是策划了印刷业的发展,还要通过印刷业带动犀浦的造纸、制墨等相关的产业。
而这份策划书,实际上就相当于李昂县试的策论,而且这不光是纸面上的策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在上溪村施行了的。
有了策论,更有二十首佳对应考试中的诗赋,袁缜最后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上溪村印刷的所有书籍,必须在犀浦县城设立书肆批发,而不能设在成都城内。
犀浦离成都不过十里地,往来十分方便。这一点对李昂来说,不成问题,他只要跟萧鸾说一声就搞定了,于是一口答应了袁缜的条件。
至此,袁缜终于给李昂保证,马清泉会推荐他参加州试。
大唐各级科举考试其实还不太严格,比如《唐六典》中有规矩,每年乡贡的名额上州为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但后面还有一句“若有茂才异等,亦不抑常数”,意思是若真是才华优异的,也不受人数限制。
各级考试中,录取谁,主考官的主观意见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马清泉作为县令,要给他一个名额不难。
而且就一个名额而已,能不能通过州试,那就是你的事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笔交易马泉清和袁缜是赚了。
李昂回到华家之后,发现又有人慕名来找浣花溪居士,他便立即带着南宫紫烟回成都去了。
不回不行啊,人怕出名猪怕肥,一天到晚有人来拜访,光是打发这些人就够你忙的了,还有时间读书吗?
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在经史子集方面的底子还太薄,这些来拜访的人,难免会谈论到这些知识,等被人家问得哑口无言时,那画面就太美了!
神秘,咱必须保持神秘!这才是大人物的生存之道。
结果他刚回到成都城,就有读书人找到合江亭南侧的分公司。
那二十首诗词震撼力太强了,一两天之间,已经在益州府的读书人间传了个遍,五十贯一本的《浣花溪诗集》竟然破天荒地卖出了八本之多。
而各种手抄本更是大行其道,甚至让李昂都惊叹于这个时代竟然会有这样的传播速度。青楼楚馆的姑娘们,给那些词作谱上了曲,日夜传唱,走在成都的烟花柳巷你会发现,一时间传唱的全是浣花溪居士的词作。
慕名而来找李昂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他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他就是浣花溪居士。
不得已,李昂只得吩咐前院的伙记,但凡有人来找,都说他去火井了。只有这样,李昂才能躲在深深的庭院内,听南宫紫烟她讲解经书。
而且大唐进士科考试,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
李昂起步晚,从在火井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后,李昂就一直在努力攻读这三本大经。几个月专注于此,进步还是很大的。
******************
PS:求订阅正版!
第0170章热情似火
寂静的后园,秋风送爽,李昂在很认真地读着书,每天反复诵读抄写的,都是进士科贴经要考的三部大经《礼记》、《左传》、《老子》。
大唐在文化方面还是非常开放的,考试的内容并不限于儒家经典。
特别是最为朝野看重的进士科考试,贴经其实只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诗赋和策问。
而策问共要写五篇,内容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
这就需要士子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如果光是专注于儒家经典的话,很容易脱离实际,也就难以写出优秀的时事策论来。
诗赋和策论方面,李昂有优势,他要加强的反而是经史方面的学习。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南宫紫烟给了李昂很大的帮助。
听她讲解经史,对李昂来说是一种享受。美人芬芳,温柔婉转,甚至窗前桌上腾云播雨之时,李昂也让美人讲经史,美人那带着娇吟的腔调让李昂印象倍加深刻。
读书之余,南宫紫烟也少不得要给他讲解一些科举考试要注意的地方。
大唐的科举,并非三年一届,而是每年举行一次。
南宫紫烟拿过帕子,轻轻擦去额边的香汗,仰靠在李昂怀里说道:“李郎,自开元以来,虽然朝廷下了大力气肃整科举中的请托之风,但实际上无论是省试还是州试,还是以察举为主;
士子在应试前,都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呈送名流或考官,以期能得到他们的推荐。主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名声大的士子,录取的机率也就大。今年主持益州府考试的是益州长史卫长青,既然李郎已在犀浦县推荐的名额之内,李郎还应把这本《浣花溪诗集》尽快呈送卫长史,以示敬重。”
李昂点了点头,他现在名头是很大,但州试他还是要参加的,就当是熟悉一下大唐的考场气氛也好。
大唐的州试一般是在秋天举行,非州县官学出身的读书人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州县考试;
州试也叫解试,通过解试入选之后,于“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是以叫乡贡。
而要成为乡贡,并非一定要经过考试,也有由州县官员直接举荐,而成为乡贡的。
选送入京的乡贡和生徒,就有资格参加省试,也叫礼部试了。大唐的礼部试考不糊名,更无誉录之说,考试并不严格。
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及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
正因为如此,世后有人说“唐代科举考试只是一种虚假的形式”。
李昂不认识益州长史卫长青,而且显而易见,益州这种学风鼎盛的地方,现在投行卷于卫长青的人肯定多如过江之鲫,等闲人等,恐怕是欲入其门而不得啊!
南宫紫烟仰着螓首,用粉脸贴着李昂的脸颊轻轻厮磨了几下,柔声说道:“李郎,翠云楼的百合姑娘颇得卫长史钟爱,奴与百合有些交情,要不奴去找百合替李郎疏通疏通?”
李昂搂着她杨柳纤腰的手,慢慢的往上抚动,薄薄的绸衫下,细滑温柔,尤如一具巧夺天工的玉雕。
“先等等看吧,今天我要去拜会录事参军周亮,先看看他能不能帮这个忙再说。”
“嗯……。”南宫紫烟像是在回答他,又像是在轻吟。
自从赴火井以来,这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充实的时光,这种充实不光是身体上的,还有来自精神上的充实感。
李昂行事,总是别出心裁,请她这个青楼女子讲经史,这样的事亘古不有。南宫紫烟虽不敢言教,但能给他讲解经史,却是她有生以来最自豪的事。
窗外云淡风轻,秋园寂寂,室内炉烟袅袅,幽香袭人,靠在李昂怀里,南宫紫烟真不想起来,任由李昂的手在自己身上轻抚着,平原过了,巍峰如怒。
“李郎,此次去见录事参军周亮,要准备些礼物吗?如果需要,奴这就去给李郎张罗。”南宫紫烟挺了挺胸部,明眸如水,波光迷离,回望着李昂问道。
“礼多人不怪,还是准备一些吧。”李昂说着顺势在她那美丽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嗯,奴这就去准备。”正事要紧,南宫紫烟连忙挣扎起来,去给他准备。
如何待人接物,这是她从小就要接受的训练之一,在这些方面,只要李昂说一声,她很快就能张罗得妥妥贴贴的,根本不用李昂担心。
半个时辰之后,李昂就带着南宫紫烟准备好的礼物,再叫上伍轩,一同出门而去。
但他低估了自己如今在益州府的知名度,也低估了大唐民众对诗歌的崇拜和热情。他出门后,走在锦江的柳岸边,虽不时能听到有人在吟诵《浣花溪诗集》里的诗篇,但开始并没有太在意。
突然间,南侧的青楼上传来一声惊叫,“快看啊,那就是李郎君,他就是浣花溪居士!”
“啊!李郎君,请留步……。。”
青楼上的姑娘呼喊着,纷纷跑下楼来,柳岸旁听到叫喊的人,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也呼啦啦地围过来,乱纷纷地大喊李郎君。
等李昂反应过来,他已经被包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的读书人在通名道姓求指教。这些天李昂避不见客,可越是神秘,别人就越是好奇,对他热议不休;
那些绝品诗歌,让他在成都几乎已经与李白一样成为人们敬仰的名士。
要知道州试快要举行了,如果能得名士的一声赞扬,很可能会让自己加分不少。
那些青楼女子更是毫无顾忌,直接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