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士子风流 >

第8部分

红楼士子风流-第8部分

小说: 红楼士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是能再给我背一首王维的诗,并且将诗的意境给解读出来,这样我就会让你舒舒服服地坐下,要是你解不出意境,而只是在死记硬背,那就给我继续站着听我来讲。”贾代儒此时料定,贾兰只是个爱背书的呆子罢了。

    然而,贾代儒的话音刚落,就迅速被打脸了。贾兰嘴角上扬,吟诵起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贾兰心里暗自窃喜,前些天他从书柜里翻出了王维和陆游的诗词选集,认真地看了一遍,发现了不少自己前世学过的诗词,索性便认真地整理了一下,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贾兰注意到,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老古董平时作威作福惯了,贾兰是时候该代表学生来扬眉吐气一回了。这边却见老古董并不满意,说道:

    “别光背啊,说一说,这诗写了什么,意境如何呀?”

    贾兰不紧不慢,凭借着之前整理过的记忆,滔滔不绝地说道: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他们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着诗人。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够了够了!是你小子讲课还是我讲课,给我闭嘴坐下!”贾兰原本还可以继续说下去,却被贾代儒强行打断了。

    贾代儒再也不想看贾兰一眼,他恨不得可以找个法子来,让这小子从这个课堂上消失。不管怎样,面子还是要再争回来的,于是接着刚才的诗说道: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

    终于到了放学的时间,贾代儒还没有叫下课,却见贾兰在那里带头收拾,时刻准备着起身离开了。或许实际上并非贾兰带头,但在贾代儒看来,贾兰就是那个带头的。

    “每人创作一首五言诗,兰哥儿留下来写好给我看了再走,其他人可以带回家写,明天再交给我。”贾代儒故意刁难道,这个老古董心里还是十分介意贾兰刚才的傲慢。

    贾兰心想,不就是睡了个觉嘛,至于这么纠缠吗?得了!本公子今天就气得你心服口服!于是,他快速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孟浩然在贾兰的前世里,可是和王维齐名的呀!而这首《春晓》又是关乎睡觉的,如今在这个世界里,就算是贾兰的原创了,老古董,你瞧着吧,本公子睡觉都能睡出诗来!

    贾兰把写好的《春晓》恭恭敬敬地交到了贾代儒的眼前,然后看着老古董,很倾城的微微一笑,直到贾代儒看完这首《春晓》涨红了脸,贾兰这才大摇大摆地走出了课堂,心里早已经乐得笑开了花!

 第十一章 姑姑宝钗

    贾兰得意洋洋地走出家塾后,便急忙往家里赶了,路经宁国府的时候,他本以为大家还在赏花,可以凑个热闹。谁知,进了宁国府才发现,此处早已经人走茶凉了。

    正当沮丧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只见那身影鲜艳妩媚、风流袅娜,正是在梦里和他翻云覆雨的可卿。

    想到梦里发生的那些事情,贾兰一时难以缓过神。没想到自己会在梦里第一次见到秦可卿,还发生了难以启齿的关系。

    贾兰正想溜之大吉,却被喊住了:

    “哟!这不是大伯母家的兰哥儿吗?见到你大嫂嫂怎么转身就想跑呢?别躲着了,快过来给嫂嫂瞧瞧!”

    秦可卿是贾蓉的媳妇,贾蓉和贾兰一样都是草字辈的,虽然和秦可卿辈份一样,但毕竟有年龄上的差距,贾兰顿时感到不太自在了。

    “蓉大嫂嫂,我刚刚放学,本是来找我娘的,不见此处有人影,想必是散了,所以我便向回家去了,并非有意躲着嫂嫂。”贾兰为自己辩解道。

    “怪不得上午赏花饮酒的时候不见兰哥儿的人影,原来是上学去了,看来我们贾府里在读书的几个中就属你最有出息了。嫂嫂该怎么弥补你好呢?”秦可卿说着说着便笑了。

    贾兰听到弥补二字,不禁面红耳赤,摆手道:

    “不必弥补了,可卿嫂嫂,我还赶着回家吃饭呢!”

    “别急呀,这饭在哪吃不是一样,今天可是赏花的日子,花园里的梅花开的娇艳着呢,大伙儿今天都赏过了,就差你了,嫂嫂陪你一起先去赏花,然后你留在宁国府吃饭就是了。”

    贾兰还想推辞但已经来不及了,秦可卿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贾兰,朝着花园的方向走去了。

    “可是,我娘不知道我在这儿,会担心我的。”贾兰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理由。

    “别担心,我这就让丫鬟去通知大伯母,就说你今儿留在我这儿赏花、吃饭。”秦可卿说着,便吩咐身边的两个丫鬟说:

    “瑞珠,就由你去一趟荣国府吧!宝珠去吩咐厨房准备酒菜,兰哥儿学习了一天,估计是饿了呢!”

    秦可卿把两个丫鬟都支走了,只有贾兰陪着她在花园里赏着梅花。秦可卿越发的靠近贾兰,贾兰就越发的觉得头晕目眩,只闻一阵香气袭来,也不知道是梅花的香气还是可卿身上的香气。

    终于挨过了赏花的时间,离开花园后,贾兰又被可卿带去吃饭,就着佳肴喝下了几杯美酒,让贾兰感到惊讶的是,秦可卿这位大嫂嫂一点也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孩子。

    酒足饭饱之后,秦可卿领着贾兰去了房间,美美地睡了一觉,直到听到外面有人喊,贾兰这才醒了过来,不知时辰。

    原来是丫鬟碧月来带他回家,贾兰听碧月说,本以为吃过饭就会回去,谁知天都黑了,还不见人影回来,母亲李纨在家里等着着急,就让碧月来接了。

    碧月在贾兰的身上闻出了酒味,猜测回家之后少不了一顿骂。果然,李纨知道贾兰喝了酒,责骂一顿后,还禁止贾兰以后再去宁国府,更不许见秦可卿。

    贾兰从李纨的语气中听得出来,她并不喜欢秦可卿这个晚辈。

    第二天,贾兰起得晚了,本想偷懒一天,不去上学,见李纨气急败坏的样子,贾兰只好硬着头皮出门了,这个时间铁定是要迟到的了。

    在上学的路上再次遇见了贾芝。贾芝读书所在的私塾距离贾府较近,所以贾兰偶尔和贾芝遇见也是正常的。只不过在这个时间点就奇怪了。

    “贾芝,你怎么和我一样还在路上,这么晚了还没去上学?”贾兰不解地问道。

    “今天没去上学,再过一个月就是县试的时间了,我现在正要去县署礼房报名呢!”贾芝解释道。

    贾兰心想,反正今天也迟到,不想被老古董摆一副臭脸,干脆跟贾芝一起去县署礼房看看情况,虽然他还没有做好准备报考,不过先去了解一下也无妨。

    见贾芝一幅急着走的样子,贾兰说道:

    “我跟你一块瞧瞧去!”

    “那有什么好瞧的,像你这样的身份,准不了直接进国子监,根本不需要参加这些小考,你可别误了学业!”贾芝显然不明白贾兰在想什么。

    贾兰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贾芝实情,说道:

    “我其实压根就不想靠着捐钱进国子监,我已经跟我娘说好了,过几年先参加童生试。”

    贾芝没再说什么,带着贾兰一起朝县署礼房的方向去了。

    童生试,是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县试由县官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

    礼房是知县衙门办理祭祀考试等事务的下属机关。俩人到了县署礼房,便看到了一群人围在礼房门外观看墙上粘贴着的公告。

    礼房的大门一开,大家开始排着队伍,进行报名了。贾兰感觉热闹得很,却见贾芝愁眉不展,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一问才知,贾芝在等其他四个小伙伴一起作互结保单。

    在县试的报名过程中,报考者除了填写个人履历外,还要互结保单或者廪生具保。

    个人履历包括本人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同时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的人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互结是指考生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也叫五童互结保单。

    也可以请本县廪生具保,称之认保,保其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践业。

    完成以上,才可以准予考试,名册分存县署。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贾芝遥望远方,叫喊着。

    贾兰随着贾芝的目光望去,只见几个人影三三两两地走来。到了近处,贾芝才发现只有三个人是他认识的,便问:

    “怎么就你们三个,小胖没来?”

    “他突然决定不考了,说是没有准备好,怕考砸了留个心理阴影,要过几年再报考。”另一个人回答道。

    “那怎么办,只有四个人,做不成互结保单。”贾芝有点恼火。

    “你这不正好多带了一个人吗?”这是在说贾兰呢!

    贾芝看了一眼贾兰,略加思索了一下,说道:

    “不行,他今天就是先来了解一下情况的,还没有做好准备。”

    “不,我已经做好准备了,算我一个吧!”贾兰毫不犹豫地说道。

    贾芝诧异地看着贾兰,见他表情坚定,便不再多说什么,转而向其他人说道:

    “好吧,那就算他一个,我们五个人互结,话可先说好了,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保证考试不作弊。”

    听到作弊二字,贾兰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个他可是无法保证的啊!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了,他那高大上的作弊,任是谁也无法拆穿的。

    于是,五个人一起排在了队伍后面。终于轮到他们,贾兰开始在报名表上填写个人履历。

    姓名:贾兰

    年岁:六岁

    籍贯:京城

    体格:匀称

    容貌特征:无

    曾祖父:贾代善(殁)

    曾祖母:史XX(存)

    祖父:贾政(存)

    祖母:王XX(存)

    父亲:贾珠(殁)

    母亲:李纨(存)

    填写好个人履历之后,五个人分别在互结保单上写上了自己的姓名,交给礼房的官员核验一番后,报名也就完成了。

    距离县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贾兰目前比较担心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如何向母亲李纨禀明今天的冲动之举,另一个是考试的内容。

    虽然贾兰早已经向李纨表明了自己不仅国子监,而要参加童子试的想法,也算是劝服了李纨,可是如此仓促地报名了县试,肯定免不了会被责备几句的。

    贾兰回到家里,便把报考了县试的事情告诉了李纨,谁知,李纨也只是略显生气地说道:

    “竟然你已经决定参加童生试了,尽早报考也没有错,多几次的机会中就是好,就担心你因为时间准备得不够,这一次考得不理想,就意志消沉。”

    “不会的,娘亲,不管考得怎样,孩儿是不会气馁的,何况万一孩儿不小心还就真考过了呢!”贾兰这样说道,心里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把握。

    “一次考过,这样最好,要是没有生那场大病,我倒是不担心,可是你现在可是落下不少功课了。”李纨似乎不太相信贾兰会考过。

    “对了,娘亲,竟然已经决定不捐监生了,上次跟你商量了,用那些钱置办一些田产,可好?”贾兰之所重新提起这事情,是生怕这贾府不知何时就突然败落,到时候了流落街头就不好了。

    “好是好,可到哪里去买这田地,再说吧!你小子考试都来不及了,还有闲心考虑这档子事?快给老娘回书房学习去!”李纨脸色一放,赶贾兰去了书房。

    贾兰处理完了第一件事,现在要处理第二件事了,这县试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无非仍是四书五经和五言六韵诗罢了。

    县试的自由度比较大,由县令决定是考五场还是四场,第一场叫正场、第二场称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场称面复,每场一个白天,隔一天一场。

    不过考生只要将正场考中了,便不必参加‘初复’和‘再复’,只需等待五日后的第四场面试即可。

    那些正场考不中的,就只好老老实实再参加初复,若是再不中,还能考‘再复’,要是还不中就只有等下次县试了。

 第十二章 国子监

    昨天刚和母亲李纨提起置办田产的事,这第二天,贾兰便遇见了一个贵人,刘姥姥。还真别说,这刘姥姥想必是能帮他买田置地的最好人选了。

    当时,贾兰刚好出门准备去上学,由丫鬟陪着,正走出荣府的大门,却见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小孩站在石狮子前,左顾右盼。

    “碧月,等一等,瞧那两个人在我们家门口鬼鬼祟祟的,我们先看看再走。”

    贾兰一时觉得稀奇,便拉着碧月一起停下了脚步,回头站在路边的一个角落里,远远地驻足观看着那老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