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士子风流-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潜意识在清醒的状态及社会性的交往中被深藏在心底,它触及到了感官、性、隐私这一类被传统文化视为禁忌的话题。但情欲的折磨与生命的荒凉感并不会因此消失,它们会因为某诱因,在大脑管制松懈的状况下奔跑出来,横亘在那里,与自己对话。少妇的香闺便是诱发宝玉潜意识的外部条件。曹公大胆地写了这种潜意识,或者因为当时的主流文化容不下这种惊世骇俗的问题,所以他的用笔隐晦之至。
贾兰的思绪再次戛然而止,耳边隐约传来一阵阵呻吟声,此起彼伏!他靠近卧室的房门,侧耳倾听,那呻吟声恰是从可卿的屋里传出来的。
秦可卿不是才大病初愈吗?怎能有这样的声音传来!真是奇了!
贾兰记得,当时王夫人等到宁府为贾敬庆寿,曾问及秦氏之病。尤氏曾说,秦可卿病得的也奇,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还说,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诊病的先生也讲,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如此,专业的先生与家居的婆婆都不约而同认为秦氏病源在于心事忧虑。
想到这些,又听到那声,贾兰突然觉得一阵别扭,转身赶紧落荒而逃!
第三十六章 府试(1)
秦可卿的病慢慢地有所好转了,宁国府上上下下无不倍感欣慰。这天,贾珍决定,前往铁槛寺举行一场还愿仪式,以谢上天对秦可卿的再造之恩,让贾蓉负责办理此事,顺便通知一下老太太。
荣国府的老太太听说了此事,觉得这还愿仪式还是理当齐心协力,便吩咐王熙凤安排下去,和东府那边一起筹办。消息传开,最激动的莫过于贾宝玉了,他自然是要前去凑一下热闹的。
贾兰也想去见个世面,只不过李纨觉得他还小,不过既是还愿,还是可以考虑考虑的。最后,原本是不能去的贾兰,幸而因为刚通过了童生试,进学在即,便也趁机还愿去了。
贾兰通过碧月了解到,原来这铁槛寺是宁荣二公当日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只不过平常少有人去,因为路程有点儿远,来回一趟需要花费一整天,因此在那里过夜是必须的了。
王熙凤下令,其他的未婚姑娘们是一律不准前往的。毕竟一来路途遥远,二来这铁槛寺这些年,一直是为了京中老了人口准备,在此便宜寄放的。这寺庙中还预备有阴阳两宅,好为送灵人口寄居。姑娘们去了只怕觉得不舒服,还愿不成还染了阴气。
那宁荣二公的后辈们,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性情参商,偶尔有人前往那里,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晚上便会住在这里,而那尚排场有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
一路上,贾兰紧紧跟随着碧月,生怕半路跟丢了大部队。在这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他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一趟门呢!原本,碧月作为姑娘家的也是不应该跟来的,可是贾兰身边又没有伺候的小厮,王熙凤便同意了碧月跟随着照顾贾兰。贾兰问碧月怕不怕。碧月说怕。贾兰又问为什么还跟来。碧月说担心兰哥儿!
那边贾宝玉则一路伴随着秦钟,没有了姑娘们的陪伴,贾宝玉和秦钟便可以更加肆无忌惮了。秦可卿病愈,秦钟和他爹秦业是最高兴的,无奈秦业年老,就派了秦钟来还愿。
行了半日的路程,终于抵达了铁槛寺。当下和尚工课已完,吃过茶饭,贾珍便命贾蓉请凤姐歇息。凤姐见还有几个妯娌陪着女亲,自己便辞了众人,带着宝玉、秦钟往水月庵去。
原来这水月庵还叫馒头庵,在离铁槛寺不远处,因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那秦钟便只跟着凤姐,宝玉,一时到了水月庵。
水月庵的师太净虚带领智善,智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大家见过,凤姐等来至净室更衣净手毕,因见智能儿越发长高了,模样儿越发出息了,因说道:
“你们师徒怎么这些日子也不往我们那里去?”
净虚道:“可是这几天都没工夫,因胡老爷府里产了公子,太太送了十两银子来这里,叫请几位师父念三日《血盆经》,忙的没个空儿,就没去请安。”
这老尼净虚和凤姐正聊着话,那边秦钟,宝玉二人则在殿上顽耍,因见智能过来,宝玉笑道:“能儿来了。”
秦钟道:“理那东西作什么?“
宝玉笑道:“你别弄鬼,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她作什么?这会子还哄我。”
秦钟笑道:“这可是没有的话。”
宝玉笑道:“有没有也不管你,你只叫住她倒碗茶来我吃,就丢开手。”
秦钟笑道:“这又奇了,你叫她倒去,还怕她不倒?何必要我说呢。”
宝玉道:“我叫她倒的是无情意的,不及你叫她倒的是有情意的。”
秦钟只得说道:“能儿,倒碗茶来给我。”
那智能儿自幼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因常与宝玉秦钟顽笑.他如今大了,渐知性情,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那秦钟也极爱她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
今智能见了秦钟,心眼俱开,走去倒了茶来.秦钟笑道:“给我。”
宝玉叫:“给我!“
智能儿抿嘴笑道:“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
宝玉先抢得了,吃着,方要问话,只见智善来叫智能去摆茶碟子,一时来请他两个去吃茶果点心。他两个哪里吃这些东西,坐一坐仍出来顽耍。
谁想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中,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智能急的跺脚说:“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
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
智能道:“你想怎样?除非等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
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救不得近渴。”
说着,一口吹了灯,满屋漆黑,将智能抱到炕上,就云雨起来。那智能百般的挣挫不起,又不好叫的,少不得依他了。
正在得趣,只见一人进来,将他二人按住,也不则声。二人不知是谁,唬的不敢动一动。只听那人嗤的一声,掌不住笑了,二人听声方知是宝玉。
秦钟连忙起来,抱怨道:“这算什么?“
宝玉笑道:“你倒不依,咱们就叫喊起来。”羞的智能趁黑地跑了。
宝玉拉了秦钟出来道:“你可还和我强?“
秦钟笑道:“好人,你只别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
宝玉笑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帐。”
一时宽衣安歇的时节,凤姐在里间,秦钟宝玉在外间,满地下皆是家下婆子,打铺坐更。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在自己枕边。
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是疑案,不敢纂创.
一宿无话,至次日一早,便有贾母、王夫人和李纨打发了人来。来的人一来是看宝玉,要他多穿两件衣服,无事宁可回去。二来是来带贾兰先回去,说是李纨担心其他人要多留几日,想让贾兰还了愿就先回家去。
果然,李纨的猜测是对的。宝玉哪里肯回去,又有秦钟恋着智能,调唆宝玉求凤姐再住一天。
凤姐想了一想,还愿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日,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
因此便向宝玉道:“我的事都完了,你要在这里逛,少不得多辛苦一日罢了,明儿可是定要走的了。”
宝玉听说,千姐姐万姐姐的央求:“只住一日,明儿必回去的。”
于是王熙凤和宝玉继续留下,准备再住一夜,而贾兰则先随来人一起回家去了。
第三十七章 府试(2)
好久不见黛玉姑姑了,贾兰不禁甚是想念。
之前,林如海身染重病,从扬州来信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命贾琏护送,仍叫带回来。这贾琏的官职是个同知,即知府的副手,还是个虚衔,平日里也是闲的很。
没想,转眼几个月过去了。
方巧这会儿宝玉和王熙凤在一起,有人来回道:“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
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
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
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
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
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
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长住了。”
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她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待要回去,怎奈事情繁杂,一时去了,恐有延迟失误,惹人笑话。
少不得耐到晚上回来,凤姐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连夜打点大毛衣服,和平儿亲自检点包裹,再细细追想所需何物,一并包藏交付昭儿。
凤姐细细吩咐昭儿:“在外好生小心伏侍,不要惹你二爷生气,时时劝他少吃酒,别勾引他认得混帐老婆,回来打折你的腿!“
听说了林如海的去世,贾府上下无不唏嘘。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就是说,个人的努力最终敌不过命运,这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规律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突破的。
以贾家等其他身份相近的家族来推理,林家祖上显然也曾显赫一时,和贾家这类“功名奕世、富贵传流”的百年世家在地位上相差无几,同属封建上层贵族阶层。
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不过,由于贵族世袭并不具有永久性,所以,林家在“封袭三世”并得到皇帝特别恩赐加袭一代之后,就已经在实际上失去了自身的特殊地位。
官僚社会取代了过去的士族社会,保持世家的地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家族不能传之久远的原因在于公卿不是世臣。即非世袭官僚制这样的家族只有不断通过科举出仕成为世臣,才能保持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读书入仕不仅成为当时男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最普遍的手段,更是封建家族改变或保持自身社会地位的最可靠的方式。
科第出身者在官场所占比重之大,科举之优异者如状元榜眼探花等可直接授官的特别礼遇。这些都显示出科举考试在国家统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力。
也正因此,科举进身者尤其受人敬重,凡属历经举人、进士出身的官员,称‘两榜出身’或‘科甲出身’,是最正牌、响亮的资格。
林家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先是升至兰台寺大夫,后又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对于家族来说,林如海凭借自己的能力延续了家族贵族世家的社会地位。对于国家来说,林如海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品质,足以做封建士人之榜样。
林如海的官职实则就是针对专门事务进行监察的御史,负责管理监察盐政。为保证吏治的清明,统治者特别重视监察制度,御史一职因而及受重用。
御史上可规谏君主,下可指参臣僚,对国家政治得失、用人行政以及他们认为大利大害、应兴应革之事,均有发言权。只要不触犯皇权的根本利益,不造谣诽谤、挟私陷害,皇帝极力保护他们,并鼓励他们‘披肝沥胆、极言直陈’,即使所奏不当,亦不怪罪”,由此可见其地位之高。
也正因此,担任御史者,在忠于皇帝的前提下,首先必须具有出众的才能。只有进士出身才可以考选监官,而且还必须器识远大,学问渊博,通古今,善文章。善言辩,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不仅如此,御史还必须在个人品格方面清廉正直,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总之,能担任御史者,一般均是德才兼备之士。
在国家政权运行基本正常的时期,这类官员毕竟还是能够对吏治的澄清和纪纲的整肃起到一定程度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了特权者的恣意行为,牵制和消弱了地方势力的坐大与分裂,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林如海作为林黛玉的父亲,他的行为和命运变化直接影响了林黛玉的命运。正因林如海爱护女儿,才会有这样的嘱咐: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如今林如海也不在了,林黛玉失去了所有依傍,彻底成为孤女,只能依附于贾府,从此不仅要无依无靠,还生怕他们的多加嫌弃,开始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人生。
林如海转任两淮巡盐御史,直到死于扬州任上,前后管理盐政达五年之久。盐政大臣是朝廷为数不多的几个肥缺之一,即使林如海没有搜刮钱财,也有留下不少的财产。
按财产继承方面的律例规定,财产继承人的范围限制于直系卑亲属,共有三个顺序。
第一顺序是亲生子,只认血缘,而不管生母之身份地位。
第二顺序是拟制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