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后宫:勤妃传 >

第150部分

后宫:勤妃传-第150部分

小说: 后宫:勤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说的是在京中的八旗,水师是一向驻扎在黄河沿岸的,少在京中。他们空有满八旗子弟的傲气,又没有京中八旗的敬畏之心。”
  天高皇帝远,这些满人子弟不在皇上的监管之下,越发骄傲懒散了。
  “大清入关才不过短短几十年,当年随着先祖逐鹿中原的勇士,都到哪里去了?”
  皇上虽然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倒是绿营和汉八旗,待遇比满八旗差得多,战力和军纪比满八旗可不止好出一点点。”
  先前三藩作乱的战事,他就看出来了。
  当时吴三桂已经攻到了湖南,再多进一些,就要和大清划江而治了。
  他死马当作活马医,把能派出的军力都派出去了,绿营是最后派出的。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绿营的军力加入之后,大清的军队渐渐开始反攻。
  这时朝廷才注意到,这个苦哈哈的汉人士兵组建成的绿营,居然有这么强的战力。
  在北方的荒漠、草原和戈壁上,或许满八旗军队会更加厉害。
  但在南方,水域纵横,山峦叠起。
  那些地方原本就是汉人生活的地方,他们更为熟悉地形,更能适应作战环境。
  皇上自那时起才开始重视起绿营,给了他们更好的军备和生活物资。
  后来把陈文义兄弟两调去了绿营,之后陈文义屡建功勋,成为绿营的实际执掌者。
  一直到科尔沁一战再立军功,绿营的实力越来越强,待遇也和满八旗相差无几了。
  既然绿营可以建功,汉八旗也一定可以。
  皇上就把汉八旗的五万兵力调去了福建,填补满八旗水师的空缺。
  陈文心喜道:“既然汉八旗的士兵已经调去了,想来收复台湾,是指日可待了吧?”
  在她的前世,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她一直渴望着收复台湾。
  谁想到穿越到大清,竟然又遇到这件事。
  她隐约记得,历史上台湾被收复了很多次。
  那是祖国的宝岛,虽然总有人想要分裂它,它还是一次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康熙就收复过台湾,虽然爱新觉罗后世子孙不孝,后来还是把它弄丢了。
  皇上摇头苦笑,“哪有那么容易?台湾是个海岛,那些平民百姓都是靠着海生存的。福建总督竟然给朕上书,说是台湾的渔民都比咱们水师的士兵强。”
  陈文心噗嗤一笑,她实在没忍住。
  “这个福建总督是何人,竟然如此大胆?”
  “姚启圣,一个疯言疯语的糟老头子。朕就该把命人把他押回京中,狠狠地打他。”
  姚启圣?
  这可是康熙朝的名臣啊!
  陈文心的手抖了一下,不亚于她初次见纳兰容若的激动。
  姚启圣不见得比索额图、佟国维和纳兰明珠有名,但他的有名和这些人不同。
  索额图等人不过是仗着家族地位或是和皇上的姻亲关系,才能担任朝中一品大员。
  实际上他们不见得有什么过人的才干。
  就凭索额图说出舍弃台湾以保北境这样的话,陈文心就认定这是个目光短浅的草包。
  姚启圣就不同了,他一个科举出身的文官,屡屡立下战功。
  在八旗乡试中获第一,皇上让他担任广东的一地的知县。
  三藩作乱之时,他就曾经丢下知县的乌纱帽,带着本县的兵勇投奔军中,一起去打耿精忠。
  竟然就让他打赢了。
  可见他是个不拘小节、眼光独到的有才之人。
  而姚启圣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事迹,无疑就是在康熙收复台湾之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千万不可降罪姚启圣!”
  陈文心一着急,嘴上脱口而出。
  皇上要是真的生姚启圣的气,把他弄回京里,台湾怕是就收复不了了!
  皇上叫她吓了一跳,“怎么,念念听说过这个糟老头子?”
  陈文心正暗自懊悔,她一时情急脱口而出,现在如何圆回来?
  她灵机一动,轻轻地甩了甩头,用手扶住了自己的太阳穴。
  “玄烨,我头晕。”
  好端端地怎么会头晕起来?
  皇上捧着她的脸,“方才还大喊让朕不要降罪姚启圣,中气十足的。现在怎么就头晕了?”
  陈文心笑道:“胡说,我管你降罪不降罪姚启圣?我认识他是谁呀?”
  皇上忽然沉默了起来。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从前宫里的老嬷嬷常说,有时候人会突然冒出自己并不想说的话来。
  说完自己就忘了,还有些头晕。
  那话实际上不是自己说的,而是神佛借着人的嘴说的。
  皇上望向殿中的西南角儿,那里高高地供着一座金身佛像。
  这是大清先代皇帝入主乾清宫之时,特地在这里供下的佛,来保佑后世大清皇帝的平安。
  难道刚才,竟是这佛借着陈文心的口说的吗?
  说的是,前往不可降罪姚启圣。
  难道这姚启圣对于收复台湾有极大的助益,所以神佛保佑,特意借陈文心的口提醒他?
  皇上讪讪道:“没什么,是朕刚才恍惚听错了。”
  陈文心是不信鬼神的,还是别说出来吓着她了。
  见皇上这样说,陈文心松了一口气。
  这宫中关于鬼鬼怪怪的说法并不少,传说满人入关,占据紫禁城的时候。
  这后宫里有许多的什么嫔妃公主,都在宫里自尽了呢。
  所以皇太极作为第一个入主紫禁城的大清皇帝,一进宫第一大事,就是连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
  饶是如此,宫里的鬼神之说还是不少。
  陈文心就是听过鬼神借人的口说话的流言,才想到这个方法解围的。
  这话要是旁人说给她听,她肯定不信。
  但她说给皇上听,皇上是肯定会信的。
  一则皇上信任她,二则皇上相信鬼神之说。
  她心里有些惭愧,利用了皇上的信任欺骗了皇上。
  但这是善意的谎言,只要历史记载无误,这个姚启圣一定能够在收复台湾之役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只要能帮助皇上解决台湾这个心腹大患,这点小小的谎言算什么呢?
  陈文心拉着皇上的手笑道:“不过这姚启圣说话这样大胆有趣,想来不是平庸之辈。话糙理不糙,渔民靠海为生,在海战中比没见过海的士兵还强也是应当的。”
  “朕看他也是个有本事的,不然早就降罪责罚了。”
  皇上原想着看看这姚启圣究竟行不行,若是不行再一并处罚他不迟。
  现在殿中神佛开口了,他就更不能动姚启圣了。
  他倒要看看,这个糟老头子究竟有没有本事,能够把台湾收复回来。

  ☆、第二百四十章 闹鬼

  第二百四十章 闹鬼
  如果陈文心早知道会发生后来的事情,她宁可老实告诉皇上自己是穿越来的,也不会装神弄鬼欺骗皇上。
  因为,她也被旁人装神弄鬼了。
  这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
  宜贵人死后没几日,宫里就传出了不堪的流言。
  说是宜贵人死得冤枉,又不是在午时死的,所以鬼魂回来宫中作祟了。
  这日大格格和二格格在翊坤宫里用午膳,陈文心体谅她们两不在父母身边,所以多有照顾。
  常常时不时地接她们来翊坤宫喝茶吃点心,问问她们在宫里有何不惯之处。
  两个格格和她的关系也亲近了许多,尤其是她派白雪和白霏在钟粹宫伺候,让她们两的日子比在王府里还轻松。
  在王府的时候,八位嬷嬷负责教导她们礼仪,管束她们的起居。
  夏日不能贪冰,西瓜多吃一口就要板起面孔来教训。
  冬日不能玩雪,裹成一个棉球到走廊上站站也不肯,只有恭亲王和王妃要见她们才能出门。
  再到生活上的琐碎小事,何时就寝何时晨起,无处不在嬷嬷的管辖之中。
  一向厉害的八个嬷嬷,碰到了白雪白霏也没了办法。
  她们虽然年高老成,毕竟是恭亲王府的奴才。
  如何比得翊坤宫的大宫女尊贵?
  白雪和白霏是看惯了陈文心的生活习性的,也知道她不喜欢老嬷嬷们过分管教小主子。
  她们放纵着两位格格自由玩耍,嬷嬷们不高兴也不敢表现出来。
  按着陈文心的话便是,只要两位格格规矩不错,身体康健,其他的尽管由她们玩去。
  过不了一两年她们就会被送到蒙古去和亲了,现在不玩高兴了,这辈子怕是都没机会玩了。
  二格格年纪小,作为恭亲王的嫡女,生来养尊处优。
  她平时一向是看大格格的脸色说话做事,偶尔自己说起话来,显得十分不过大脑。
  “勤娘娘,你听说了吗?宫里闹鬼啦。”
  大格格的手抖了抖,夹起来的一绺茄丝儿差点抖回了盘中。
  她瞧瞧地在餐桌底下踢了二格格一脚。
  “哦?二格格哪里听来的这话?”
  陈文心知道二格格就是这样的性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藏不住话。
  似她这般也好,不会像大格格一样过于谨慎,有什么话都不敢说出来。
  她不说,陈文心连该怎么对她好都有些不好把握。
  “奶嬷嬷说的,她是听钟粹宫的小太监说的。奶嬷嬷还说了,来翊坤宫要早些回去,怕到晚上……”
  “二妹!”
  二格格语不惊人死不休,大格格连踢了她好几下都不管用,急得出言喝住了她。
  她一贯听话,一听自家姐姐语气这样凶起来,再也不敢说话了。
  陈文心知道二格格的后半句是什么,“奶嬷嬷是不是说,怕到晚上宜贵人的魂儿来翊坤宫找我报仇啊?”
  二格格小心地打量着自家姐姐的神色,见她一脸无奈,并不阻止她回答。
  她便小心翼翼地点点头,“勤娘娘真聪明。”
  大格格忙道:“勤娘娘,二妹不是有意吓你的。是奶嬷嬷不好,二妹还跟着学。”
  这宫里的人多多少少都对鬼神有忌讳之心,只是嘴上却不能说出来。
  越是忌讳,说出来越会引起恐慌,使得后宫不宁。
  两位格格住的钟粹宫里除了她们两,便是奴才们。
  应该说钟粹宫是这宫里最远离纷争的所在了,现下连钟粹宫都听到这样的话,那后宫各处想来是传遍了。
  她笑道:“大格格,你也觉得奶嬷嬷错了吗?”
  她们心里都不喜欢嬷嬷们管束太过严苛,也因为被管习惯了,从来不敢说嬷嬷们一句半句不是。
  方才大格格竟然说,是奶嬷嬷不好,倒叫陈文心有些惊讶。
  大格格点点头,“嬷嬷们自己教过的,这后宫里是不许议论这些怪力乱神之事的。别说宫里,在咱们王府也是这样。”
  “现在可好,奶嬷嬷自己带头说了,还教坏二妹来。”
  大格格怕她恼怒二格格,所以顾不得嬷嬷了,只想替二格格撇清关系。
  没想到陈文心听完很是赞许,她点点头道:“大格格以后就要这样。嬷嬷们再贵重,那也是奴才。奴才犯了错,主子就要教导她们。”
  “大格格是她们的主子,就应该训斥她们,责罚她们。知道了吗?”
  大格格没想到陈文心竟然教她训斥嬷嬷们,她一时犹豫了起来。
  嬷嬷们是管教她们的,哪有她们反过来斥责嬷嬷们的?
  “大格格不教训她们,日后她们不是在你们面前嚼舌根,而是到外头嚼舌根那可怎么好?那人家只会说,恭亲王府的奴才不规矩,会连累你们和你们阿玛的名声的。”
  大格格听到这话豁然抬头,她进宫之前额娘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事事留心维护好恭亲王府的名声。
  她虽是庶出的格格,到底是恭亲王的血脉,在宫里就代表着恭亲王的门面。
  她时时谨记着,所以就算陈文心待她再好,她也不敢过于自在。
  现下一听嬷嬷们会败坏恭亲王府的名声,大格格就坐不住了。
  “勤娘娘,我知道了,我一定管教嬷嬷们。”
  她握紧了拳,就算嬷嬷们再可怕,她也不能退缩。
  她心里也知道,陈文心是真心待她们好才不计较。若换了旁人,说不定就要直接责罚起嬷嬷们了。
  若是恭亲王府的奴才在宫里被嫔妃责罚了,这事传出去,究竟于王府的脸面不好看。
  与其如此,不如她这个王府的正经主子亲自教训。
  陈文心轻轻地摸摸她的头,“大格格不必这么紧张,我也是想你能在奴才跟前能立起威信来。日后不论你到了哪里,才能心里不慌,不叫人欺负。”
  这句日后不论到了哪里,大有深意。
  以大格格的聪慧,她自然听懂了。
  陈文心的意思是,她要从现在起学会管教奴才。日后就算远嫁蒙古,也能够好好保护自己。
  她又看向二格格,“二格格,如果下回奶嬷嬷再和你说这些混账话,你就教训她,知道吗?”
  二格格是恭亲王王妃的嫡出之女,按理来说应该比大格格更强势才对。
  可现实正好相反,二格格还不如大格格,反而行动处事都要看大格格的脸色。
  大格格再聪明谨慎,也护不了她一辈子。
  二格格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看向大格格,反正姐姐怎么做,她也怎么做就是了。
  鬼怪这种无稽之谈陈文心自然是不信的,然三人成虎,她不得不在意后宫的安宁。
  皇上政务繁忙,已经是焦头烂额。
  这点小事,她若是不处理好,难免又惹得皇上分心。
  因此,两位格格一离开翊坤宫,陈文心就把小桌子叫来问话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宫里好端端的怎么传出这种话来?”
  小桌子也听说了这个风声,正在追查。还没查到,就被陈文心叫来问话了。
  他道:“奴才打听过了,说是永寿宫负责洒扫的小太监见到了宜贵人。宜贵人的魂儿在永寿宫徘徊,说自己死得冤呢。”
  陈文心翻了一个白眼,小桌子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他知道自家主子是不信神佛的,和她说这些话,在她看来自然是无稽之谈。
  小桌子自己也不信,这个宜贵人做了多少坏事,还敢说自己死得冤?
  一光是这一点,他就觉得不可能。
  “见着鬼的就那个小太监一个人吗?还有没有别人?”
  “回禀主子,这个小太监被吓得在床上养病去了,又换了一个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