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的大明-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应熊初见陈圆圆,果然是天资国色。她戴一帷帽,四周有一宽檐,檐下下垂的薄绢长到颈部,以作掩面。即便这样,吴应熊也能隐约看出她的容辞闲雅,额秀颐丰。
“有劳少将军了!”吴应熊扶陈圆圆上马车,陈圆圆道。她苏州梨园出身,说话很慢,声音婉转动听,让人听起来浑身很舒服。
吴应熊等人临走,吴襄对京城能否守住最终心存一丝疑虑,他便让吴应熊想办法把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弟弟吴三辅,还有他的两位妹妹带出城。
吴应熊便让吴三凤和吴三辅换上锦衣卫的衣服,让两位妹妹装扮成陈圆圆身边的丫鬟,一同坐马车出京城。
京城门口守门的低级军官问起,太监王之心怒斥他们:“瞎了你们的狗眼!平西伯吴三桂的勤王之师就快到京城,皇上口谕,让本宫带他的家眷出城,以示恩典!”
守城的将士不敢多问,很快放行了!这时,吴三桂的关宁军离京城只有一百余里。吴应熊很快将陈圆圆送到吴三桂的大营中,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弟弟吴三辅和妹妹等团聚了。
吴三桂听吴应熊说父亲吴襄坚持督师京营,不肯出京,便长叹一声,道:“父亲倔强,现在只好听天由命了!”
“安天命,还须尽人事!”吴应熊对吴三桂说:“趁现在闯贼还未围城,我和兄弟们还要利用王之心的太监身份,趁乱绑架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出宫,以便日后父帅‘挟太子以令诸侯’!”
吴三桂叮嘱道:“熊儿,一路小心,速去速回!”
第十四章 文臣个个可杀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刘宗敏的两万农民军在居庸关前三里驻扎,旌旗在山谷中招展。
那天,天气阴沉,倒春寒的冷风一吹,北方残存的木叶凋零,大地一片萧瑟之气,居庸关的长城如一条苍龙盘在山上。
此前一周,唐通察看了一下居庸关的地形,此关果然是天堑之险,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关前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不要说人,就是鸟儿也难从此插翅飞进关内。
于是,唐通率领唐家军在居庸关闭关坚守,任凭刘宗敏的农民军跳起脚用各种方言骂他们是缩头乌龟也不出战!
刘宗敏下令农民军强攻,唐通就命令守军用红夷大炮远远猛轰他们,近了就火器反击。农民军的攻坚能力很差,双方僵持了大约一周时间,农民军的粮草不济,军心开始涣散。加上农民军本来纪律性就不强,他们想着唐通也不敢出城迎战,便渐渐放松了警惕。
十五日中午,唐通在城楼上,居高临下拿着千里镜察视敌情。千里镜也就是来自西方的望远镜,这时已广泛运用在明朝的军事上。
军事望远镜在明末其实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徐光启早在崇祯二年就已奏请装配三架望远镜以测天象,崇祯皇帝还亲自去用了望远镜,“颇为嘉叹”。能夜观星象,可见明朝的望远镜技术已经相当不错。
唐通用的千里镜,看三四里外的农民军,白帽青衣看得一清二楚。当时的气候处于小冰河期,燕赵大地不久前还下了一场春雪,唐通望见城外农民军有一些衣衫褴褛,躺在雪地上休息,东倒西歪,刀枪盔甲都随便扔在地上。有一些农民还支起了锅灶,取雪融化后用雪水做饭。
唐通也是明末一员虎将,他见此情形,觉得反击的时候到了,便下令城头的守军开炮,轰乱了农民军,然后打开居庸关的北门,带领八千唐家军朝刘宗敏的农民军杀去!
一时间,居庸关前“杀”声震天。唐通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挥剑杀了出去。
刘宗敏急忙命令大顺军集合迎战。双方在雪地上展开了激战!农民军毫无准备,乱成一团,鲜血染红了地上白色的积雪,眼看就要大败!
就在这时,居庸关城头忽然树起了大白旗,崇祯派去监军的太监杜之秩,见唐通率兵出了城,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私自大开所有城门投降!在居庸关城门附近的农民军一拥而入!
局势变化得太快,唐通的大军和刘宗敏的大军都没有丝毫心理准备,双方都看傻眼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居庸关竟然就这么轻易被农民军占领了!
杜之秩在居庸关城头举白旗向刘宗敏喊话投降,唐通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之后,气得当场扔剑在地,仰天长叹道:“皇上,唐通悔不该心慈手软,没杀了你派来的阉狗!上天要亡大明,非我唐家不救也!”
农民军蜂拥而至,唐通不想做无谓的挣扎了,他也下马率部投降了刘宗敏的农民军。
居庸关破,李自成的大军随即赶到。头戴紫绒金花毡帽,身穿金黄宽袖滚龙袍的李自成,对唐家军的投降很是高兴,他立即加封唐通为定西侯,赏白银四千两!还让他立即写信招降老熟人吴三桂!李自成还不知道吴三桂的西征大军已经杀到京城附近了。
然后,李自成在居庸关上大犒三军,整顿兵马,第二日率三十万大顺军攻昌平州,这是京城城外最后一城,仅有守军两千人。对李自成来说,他也没有料到,东征后期竟会如此顺利,京城简直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居庸关一破,京城里人心惶惶,很多明朝的文武大臣,也顾不上上朝了,赶紧收拾行李,携带家眷外逃南京。守城的军士趁机大肆受贿,收了银子就放行。
京城更加混乱不堪,守军一个个也人心惶惶。
明朝的兵部听说居庸关破,连忙派人给崇祯皇帝送了这最新军情。三月十六日早朝,崇祯在皇极殿和寥寥无几的几个大臣商议对策,他的内心也很惶恐,简直不敢相信这消息,连声问身旁的太监王承恩:“居庸关怎么这么破了,唐通呢?”
王承恩跪泣道:“唐通率部降贼了!现在贼人已经杀到了昌平!”
崇祯皇帝又问:“杜之秩呢?”
王承恩怕崇祯皇帝不再信任太监,不敢实情相告,欺骗崇祯说:“杜之秩自杀殉国了!”
崇祯这时也顾不上嘉奖杜之秩了,心想昌平州乃是弹丸小地,守城军士只有两千人,是断难守住的,现在能依靠的,就只有京营禁卫军了!
崇祯便问王承恩道:“李建泰的禁卫军呢?回京师勤王了吗?”
王承恩扑通一声跪倒在大殿上,泣不成声,说:“皇上,锦衣卫来报,李建泰…他也降贼了!”
原来,京师三大营的十万禁卫军,此时有一半被大学士李建泰带到保定去抵抗李自成的心腹大将刘芳亮了。李自成的大军攻下太原后,兵分两路。刘芳亮率了七万大军,由太原出太行山,进入豫北、畿南,直趋保定,配合李自成从大同出发的东征军夹击京城。
李建泰率领五万京营禁卫军到了保定之后,因为五个多月没有发饷,他此时对禁卫军也已经失去了控制力!于是他既不敢率军南下抵抗刘芳亮的农民军,也不返回京师勤王。
崇祯派太监责问,李建泰躲在保定上表崇祯:“臣愿率五万禁卫军奉皇太子前往南京。”
崇祯大怒,再派心腹太监严加斥责!结果,李建泰怕性情多疑的崇祯下一道圣旨就是把自己给杀了,便和保定巡抚徐标商量,一起投降了刘芳亮。
听闻这个噩耗,崇祯皇帝的精神一下子崩塌了,现在贼军从南北两个方向逼近京师,勤王之师不见人影,刘泽清称病拒绝应诏,吴三桂和王永吉的勤王之师也迟迟没有音信!好不容易来了个总兵唐通,还投降了李自成。
崇祯苦苦寻思着退路,但此时他谁也指望不上,便把求助的目光望向朝堂上寥寥无几的三四个大臣。
首辅大臣魏藻德此时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投降李自成了,仍然没有逃走,照常上朝。
崇祯朝魏藻德吼道:“首辅大人,如今你有何对策?只要你开口,朕都答应你,马上照办!”
魏藻德半天没有说话,又沉默不语装君子!
崇祯看着大殿上的几位大臣,越看越生气,平日里伸长脖子议论国事,口口声声忠君爱国,抨击别人一个比一个有道德优越感,但现在真出事了,屁都放不出来一个!不,明朝国戚、襄城伯李国桢这时还真放了一个响屁,是真屁,他吃坏了肚子,憋了一上午,实在憋不住了!
魏藻德这憋着的屁又臭又响,崇祯听了很无语,吼了一上午,也口干舌燥了,示意身边的内侍太监赶紧上茶!
崇祯这时候恨透了他手下的臣子,很想把这些阿谀奉承之人推出午门斩首,但他到底没有那种做昏君的勇气,内侍太监上来茶后,崇祯用手指在茶杯里蘸蘸水,在御案上飞快地写下了一行字。
王承恩以为圣上有什么秘密旨意,伸长脖子过来瞧,那行字是:“文臣个个可杀!”
写完,崇祯皇帝又用袖子把御案上的字迹擦去,站起身,无奈叹道:“朕如果守不住祖宗社稷,朕可以死社稷!”
“若圣上死社稷,臣等誓死跟从!”魏藻德连忙带头跪下,嚎啕大哭表决心。魏藻德身后的三个大臣,也是一片哀痛之声,哭哭啼啼,他们旁征博引,从不食周粟的伯夷,讲到南宋崖山之战后跳海的忠臣,表示要跟随崇祯一起殉国,并歌颂崇祯敢于死社稷的高风亮节!
魏藻德等人这一番撕心裂肺的表演,连一向沉得住气的崇祯皇帝也看不下去了,他怒摔了手中的茶具,魏藻德等人才抹了一下眼泪,止住了哭声!
崇祯皇帝让王承恩立即给吴襄传旨,让吴襄速率京营剩余的三万禁军到外城的彰仪门迎敌。然后,他站起身,一挥龙袍宽松的衣袖,无奈地说:“诸位退朝吧。”
退朝之后,魏藻德顿时觉得脚步轻快了许多,走出长安门时,还罕见地哼起了京剧的小调。
这时,明朝国戚、襄城伯李国桢一路小跑,追上前问:“首辅大人,看来皇上是下定决心不走了。如果皇上真的殉社稷,我们真的也要跟着去死吗?”
“皇上不走啦!”魏藻德笑道,凑到李国桢的耳边悄声说:“这对我们来说,是大好事呀!冤有头、债有主,皇上不走,李自成就不会殃及无辜的百官。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诸位同僚站在同一战线,说什么也要劝说皇帝留在京师的原因呀!”
李国桢听了这话,一脸沮丧,想笑却没笑出来,他毕竟是皇亲国戚,到时候李自成会不会放过他的家族还不知道!
第十五章 太子和九公主
居庸关破了,魏藻德等大臣也都退朝了,大殿里空荡荡的,崇祯皇帝一屁股坐在龙椅上,心情十分沮丧,哪也不想去!
崇祯皇帝第一次感觉到,明朝要亡了,他竟要成为亡国之君,上天是有多么不公平!他这么努力,兢兢业业当一个好皇帝,不近女色,勤勉朝政,比他那些几十年不上朝的祖辈们强多了,为何他要做亡国之君!
没有时间多想,太监王承恩又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昌平州新任总兵官李守镰誓死不降,徒手格杀数十自己人之后,拔刀自刎,昌平守军投降闯贼了!
“什么?昌平守军也降了??”崇祯站起身,疯狂大笑,道:“晋军中除了周遇吉,一炮不放地降了!居庸关前,唐通降了!保定,李建泰也降了!现在昌平守军也不战投降了!这些人统统该死!朕现在该怎么办?怎么办?”
这时,崇祯皇帝身边的司礼太监徐高道:“皇上,不如我们也早做准备,降了吧,也许还能保住皇族的性命……”
噗嗤一声,徐高的话还没说完,就身中一剑,口吐鲜血,倒地而亡!
崇祯皇帝听他说了个“降”字,“刷”地一声拔出了悬挂在御座旁边的尚方宝剑,刺穿了徐高的心脏!
就这样,这个为崇祯捐尽三万两家产,对大明皇族忠心不二的太监徐高就这样死了,他倒在血泊中,睁大眼睛,血顺着金銮殿流了一地,到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死了!
崇祯皇帝也没解释为什么要杀徐高,他踉踉跄跄下旨:“宫中所有太监,都上城楼守城,朕要御驾亲征!”
王承恩见徐高的尸体横在面前,没有多说一句话,便组织了三四千位太监匆匆上了京城的城楼,宫内顿时乱成了一团!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京城里更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就在这时,吴应熊等人身穿锦衣卫的服饰,进了京城,和大太监王之心一起混进了皇宫。
当时,已经是晚上,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大多数太监已跟着王承恩去守城楼了,宫里只有一些低级宫女,她们见了王之心,都赶忙低头行礼,躲着走。
王之心带着吴应熊等一群锦衣卫,如入无人之境,沿着故宫中轴线往东南走,进了东华门,直奔大明皇太子朱慈烺所居的东宫!
紫禁城上空的夜幕满月高悬,清辉漫撒,钟粹宫殿顶形态各异的走兽十分清晰。月影下,一位体态微胖的太监领着十余个穿飞鱼服、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匆匆而来,他们正是东厂提督太监王之心和吴应熊等人,他们要去皇太子朱慈粮下榻处——紫禁城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当晚,吴应熊穿锦衣卫指挥使的服饰,带着满云龙等人穿过坐北朝南的钟粹门,那是一座带斗拱的单檐歇山顶琉璃门,左右嵌有琉璃花饰照壁,只见钟粹宫大殿内红烛高照,随风摇摆的火焰,好像随时都有可能灭掉。
王之心走在前面,示意吴应熊还要往前走,一行人便到了钟粹宫的后殿,左右两侧是较矮的耳房和卡墙,自成小院,在后院甬道西侧还有一座井亭,朱慈烺便在后殿的寝宫里休息,已经睡着了。
王之心是崇祯皇帝身边的红人,属于级别较高的宦官。当时多数太监都奉命去城楼守城了,东宫只有两位小太监,身穿红色蟒衣,头上戴三山帽,脚下粉底皂靴。
“皇上口谕,闯贼逼近,即刻带太子去南京!”王之心假传圣旨道。
“遵命!”不一会,带官帽的小太监去将一位圆脸少年带到王之心的面前,那少年便是崇祯的第一个儿子朱慈烺。
吴应熊一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