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591部分

重铸清华-第591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倒是好,宁愿伏在地上吃那么点残羹剩饭,也不乐意飞上枝头重新变成凤凰,倒是闲散宗室和地下的这些旗人百姓们看的清楚,这世道不同了,抱着那么一点饿不死人的禄米,毫无作用,唯一想着这些银子抱住不放的也就只有你们在座的各位了,”肃顺站了起来,走到了大殿的中心,在位置和大门之间中间的位置上,驻足不前,继续说道,“世道变了,没有什么人可以躺在祖宗的功劳本子上睡大觉,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如今是行不通的,”肃顺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会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主角光环爆棚,今日原本的主角应该是醇亲王,而非肃顺,肃顺到了此地,喧宾夺主,彻彻底底就把醇亲王屏蔽成了背景,“这些人,就是杀鸡儆猴给你们看的!”肃顺大手一挥,外面不知道是谁又触怒了执法的侍卫,被打的哀声痛哭,惨叫声如有鸽哨,一阵阵的飘入殿内,“有功者赏,有罪者罚!顺改革者得利,逆改革者死无葬身之地!”肃顺目光炯炯,环视众人,“你们都清楚了吗!”

  那个花白头发的国公双眼痴呆,嘴里低声喃喃,“疯了,都疯了。”

  肃顺居然为了这个事情不惜得罪了所有八旗和宗室的人,谁都会骂走狗烈弓,而不是骂背后使唤这些人的主使者,肃顺不惜自身,这个时候。除了说一句“疯了”,谁还能就此表示什么呢?

  惇亲王澄郡王崇琦载凌等前面八位大臣一概站了起来,弯腰行礼,崇琦这个时候只能是心悦诚服,除了肃顺,这样天不怕地不怕不怕身后骂名的锋利钢刀,谁也压制不住八旗的这些匪徒无赖,“我等听命!”

  宝廷带着的闲散宗室跪了下来,他们这些宗室是最悲惨的,清朝虽然不禁止宗亲当差,但是当差的人到底也只有那么几个人,那么几个位置,多不到哪里去,这些人诗书了得,文化底蕴深厚,却没有出头之日,早就是怨声载道了,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反正没有什么可再失去的了,而反而有了更多的机会,从军读书当差,样样都是最好的前程,差事也远远比以前更多了起来。现在这个时候,只要是能够学业有成,就算是不能中科举当官,也能在外头谋一个不错的行当,从军军功自然是最贵,有了军功,自然爵位就能往上升,只要前头有这个盼头!谁都不愿意就等着那几两银子救济的,这些人跪了下来,“我等听命。”

  载询长叹一声,“各位为国如此,大家伙都是八旗的子弟,都是国朝功臣的后裔,龙子凤孙,咱们不出力,谁出力?”他一掀朝服的下摆,跪了下来,“我听命,坚决拥护同意此次八旗改革!”

  载询如此,宗室里头没人敢再说什么了,依次跪了下来,表示了同意之意,八旗的官员已经抓了一大半,剩下的人心知肚明,绝不是自己是什么清廉高尚之辈,只不过肃顺还留着一丝人情罢了,如果这个时候不抓紧点表明心意,只怕接下去都察院的牢房也会有自己的一个位置,也是接二连三的跪了下来,“我等听命。”

  “很好很好!”肃顺看着跪了一地的人,满意的点点头,他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表情,“这才是八旗的好样子,罚人的事儿我来做,别的事儿我就不管了,”他朝着高坐于上的醇亲王拱手告辞,“我先把这些犯事儿的官带到都察院去审讯,这里的事儿就交给王爷了。”

  醇亲王站了起来,神色复杂的把肃顺送了出去,这最大的恶人是肃顺做了,自己如果再躲避什么,也实在是说不过去,“把折子找出来,”他吩咐载凌,“在座的各位都签字画押吧。”

  除却被抓走的人,其余的尽数签字画押,这事情实在是千折百转,磕磕碰碰,直到了今天才算告了一个段落,谁也不知道八旗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大家伙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接下去,这个差事安排不了,八旗的事儿,就算是改了,也没有任何法子来可以让这些没有差事俸禄,也没有八旗丁银的人来如何安顿,不少人这时候是屈服了,但是还存了走着瞧的想法。

  醇亲王看着点满了红手印的折子,长长的吁了一声,谁也不会想到,日后的多少年,这一幕成为了如何在正常的政治秩序下化解以前遗留下来政治难题的一个样板被历史学家反复拿出来讨论研究,许多抵抗这次改革的大V们在努力的抨击这次所谓的改革,“是在枪口上插着玫瑰花来掩饰暴政的罪行。”一个叫做李关重的大学教授这样讽刺的说道,“多少人在这次所谓的改革之中丧失了一切?包括生命家产和尊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政府都应该保证所有人的私有财产的安全,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要请求大家来促进国有资产私有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太强了,垄断了所有的优质资源,让这些原本可以致富的人受到了最大的损害,”他坐在美国华盛顿的办公室里面,痛心疾首的说道,“这是一个民阻的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吗?通过这次所谓的改革,其实就是剥削,来夺取了这些人的资源。”

八十三、两处齐发(十)

  “剥夺了这些人的资源,让所有的财富都朝着皇室和政府进行了滚雪球似的集中,所有的个人都成为了国家的牺牲品,英国人有羊吃人的时代,而清国的这个时代,我认为也存在了米吃人的情况。”

  李关重的一席话,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政治学家后沙日光在他的博客上写到,“李教授只是看到了多少人失去了家产,却选择性的遗忘了这些人的家产都是通过欺诈压迫贪污受贿来的不正当财产,也选择性遗忘了从此之后,原本八旗和皇室宗室的这些人的生产力被迅的解放了出来,单单从天津到大沽口再到开滦,再到保定和京城,这里的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内,因为充足并且素质高的劳动人口的催化下,爆了中国本土意义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无数的国有企业和工厂在这里崛起,提前将此地的重工业展到了和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地带等同先的工业体系,这个体系对于九十年代的中国来说是十分不易的,等于硬生生把一个区域内的工业体系上升了二十年的程度,当然这个和政府不惜重金来购置最先进的设备,扩大了理科的基础教育,是完全分不开的,而国有企业,包括镶红旗开滦煤矿公司,正白旗天津轮船招商局,水泥产量世界排名第一的正黄旗房山水泥厂,镶蓝旗唐山钢铁厂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内务府“联合利华”市这些等等,都是解决了许多的就业人口,并藉此挥了巨大的潜能,使得京城这里的八旗人口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就业意味着就能够提供产值,当然,李教授所说国有企业的僵化官僚化,效益低等问题,还是存在的,但是国有企业最大的作用不是赚钱,而是挥他的社会作用,解决就业保障民生,从这次改革之后,基本上的八旗人员都改造成了劳动者,并且提早许多年,在劳动者到达年龄无法再上班之后,通过用补丁银的名义放退休金,这一点是十分伟大的创举,这样的话国有企业,也就是八旗,成为了所有人重新羡慕的身份,而且这个八旗不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或者说,应该成为了一个职业,也就是说八旗成为了国有企业员工的另外一个代名词。国有企业员工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成为了一个骄傲的职业。。。。。。。”文末最后继续用犀利的结尾讽刺了李关重的可笑言论,“李教授大约是眼神不好,或者是被外国人绿油油的纸币迷惑了心智,居然是就看到了少部分人的利益,而故意没有关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通过这次改革,底层的八旗群众得到了工作,得到了薪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大部分人支持的,就是我们朝廷工作开始的目的,正如伟大的导师,中国最高领袖,慈禧太后说过的三点工作方针一样,请她老人家来指导你一点人生的经验:任何朝廷的方针政策对不对,要看以下三点,一是人民会不会过上好生活,二是国家会不会更加强大,三是经济能不能更好的展。很显然,八旗改革完全符合了这三条。”一时间“西圣教导一点人生的经验”又称为了微博上的热搜词,这是后事,暂且不表。

  肃顺上了马车,这在昔日和他做派是不同的,咸丰皇帝时候,大臣们出行都是坐轿子,现在都改成了一溜的马车,他坐在软垫子上,看着玻璃窗户外车水马龙,完全迥异于二十多年的样子,不由得难以自持,微微叹了一口气,“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没想到,不过是二十多年,这京城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恭亲王,算是厉害,太后,”他摇了摇头,“的确是厉害。”

  这时候他也不得不生出了心悦诚服之意,治国理政如何繁琐,牵扯之大,绝非嘴炮党能够理解的,“何不尽数杀之?”可笑,杀了这么多人,你想当桀纣吗?看着容易,自己下场,就知道这想成角儿是多么难的事儿了,名角儿要挨多少打啊?肃顺摇摇头,他心里最是明白,在宗人府那里大杀四方,心里是如何的痛快,在钦州的这么多年,心里是不是还是存了一团子火?

  这火绝不是名利之火,而是想要重新出山为官成就一番事业之火,慈禧太后果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给了自己如此大的权柄,就是昔日咸丰皇帝在时,也不敢把八旗尽数得罪,肃顺不介意被人当做杀人的刀,他只是介意,自己这把杀人刀,要杀的人越多,杀人杀的越快,自己的心里才觉得最是痛快!

  肃顺在胡乱想着什么,都察院已然到了,御史素来是没有上下尊卑等级的,对于都察院的一把手,敬畏的情况不多,但是今日所有在京的御史尽数到齐,在都察院外列班,见到肃顺下了马车,齐齐鞠躬,“下官叩见总宪大人!”

  如此煊赫,肃顺自然是十分得意,得意之余,不免长叹,果然自己最想念的还是官场,有了这个破绽,慈禧太后拿捏自己,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人有欲念,就是会受制于人,肃顺凌然点头,“起身!”

  到了大堂之上,御史等2官又在大堂内等候,准备行第一次见面的跪拜大礼,却被肃顺拦住了,“如今既然已经不时兴这个跪拜之礼,在都察院里头就免了吧,大家伙都是一个大锅里头吃饭的,不需要如此尊卑分明,我新来此地,先要办好两件大事儿,大家伙都听到了!”

  他威严的说道,地下的人一齐低头听命,“第一件,是我押送进来的这些八旗官儿,不管什么法子,都要让他们认罪伏法,人带进来,这事儿我就暂时不直接管,就问你们结果是了,第二件,就是要查办杨白案!”

八十四、风云再变(一)

  

  肃顺目光炯炯,海东青一般的锋利眼神扫视众人,“杨乃武和毕氏一案,三法司会审已经了解,证明两人并无私情,并查清楚死者乃是病故,绝非两人合谋**害人,三审定谳,不用再更改,有关官员的惩治,为何还没有拿出来?里头这些年,官官相护,相互捂盖子,案子三年多了,到现在相关人等的处置还没定下来?是何道理!”

  “回总宪大人,这案件刑部已经定案,官员的处置还要看吏部的意思,不是咱们都察院一家定的下来的,现如今还在沟通,呈报给军机处的折子,还未成型。”右副都御使为难的说道,到了中枢的层面,就不是一家一户,哪一个部院自己就说了算的,这点在右副都御使看来是千难万难,但是在肃顺看来却是半点不难,“不用沟通了,想吃猪头肉,又想当如来佛,人世间哪里有这么轻松愉快的道理,想要在其中拿好处的人,才会觉得这些人无法处置,三日之内,把浙江官场上和此事有关系的人,都要一概处置掉!自己门风不慎,外人自然就是瞧不起你,写折子上奏,浙江按察使降三级,调任西北什么府去当按察分使,杭州按察分使,免职,惩治此两人监察不严之罪。”

  这是先处置自己的人,要知道,全国各地的按察使不敢说,但是东南一带的按察使,已经都是都察院出身的专业官僚的,这些算的都察院的种子选手,将来进入都察院自然不必说,刑部、礼部、大理寺这些地方,都是将来都察院这些人最好的去处,这是在部院里头,如果地方上也容易升任藩台抚台这些地方封疆大吏,这些人算是精心培养的,但是却还处置的如此严重,地下的人微微一凛,均知道这次这位新主官是要懂真格的了。

  果不其然,壮士断腕,所图甚大,肃顺继续说道,“浙江这些牵连到的官员一个也不许放过,最轻的处罚,就是革职!”

  “大人,请恕下官多嘴,”右副都御使顶着肃顺的眼神,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忍着头皮发麻说道,“并不是我等风宪官不敢行处罚之事,李总督乃是西圣的爱将,在浙闽治疆十年有余,这些浙江官场上的人,都是他的麾下,因是顾及着李总督的颜面,这才拖延至今,未有处置,再者都察院商议了好几处,西圣爷都未曾表态,故此,不敢有什么处置。”

  “糊涂!太后娘娘若是愿意护住李鸿章的面子,还轮得到机会,需要你们来说三道四吗?可见你们一点圣心都把握不住!”肃顺毫不留情的呵斥道,地下的一群人被说的灰头土脸的,“正是你们圣心都揣摩不住,才会一直拖延至今!”这是很明显不给前任留面子了,所幸前任并不在现场,“今日我才上任,原本许多话我是不能说的,但是大家伙有的知道我,有的不知道我,知道我的人知道我的性子,不知道的,我在这里头不妨也说一说,当差做事,最要紧的就是尽忠职守,尽忠自然不用多说,就是报效朝廷,报效国家,这职守呢?如何解释?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差事干好,把自己职能分属之内的事儿料理妥当,咱们是风宪官,本职的工作就是弹劾调查官员违法犯罪之事,搞那些和光同尘,一团和气的事情,不是咱们这些御史该干的,都察院风宪官必须根据犯官的犯罪情况拿出自己的处罚意见,提供给我,或者是军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