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253部分

重铸清华-第253部分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陕甘平叛的将领快到了吧。”

  “三日前奏报,已经在太原了,”安德海自从开了车马行,对着这行程清楚的很,弯折手指头估算着什么,“估摸着七八日里头就要回来了。”

  “七八日?那赶得上,小安子,”太后信步走回储秀宫,安德海搭着慈禧太后的手慢慢走着,后头跟着一群侍女太监侍卫,“你说,冯婉贞的心愿能成吗?”

  “这不是太后一句话吗?”

  “不,她的心思虽然可怜,可我还要顾及着别人,这宫里头都是命苦的女人,万事不由自己,这种冤孽,我还是少做些才是,所以这些指婚,我是一概不乐意,除非他们是两情相悦的,”太后说着说着又想起了自己,如果没穿越,这会子应该是妻儿在怀了吧?

  或者是当年不进宫,从了荣禄,这会子也是极为安乐的一家了。太后摇摇头,不由得自嘲一笑,“今个真是想太多了,莳花,晚上寝殿点安魂香。”

  “是。”

三、梨花满地(一)

  

  “冰弦一蘸损柔葱,缓调伤春未肯终。良夜无人风触曲,满帘霜月浸梧桐。”不知名的歌声伴着琴声悠悠响起,两个穿着低品级朝服的官员匆匆走过亭台楼阁,不远处的山色含黛,云雾之中隐隐约约似有蓬莱仙岛,几个人显然是看惯了这人间绝景,目不斜视,只是跟着一个穿着六品鹭鸶的文官朝服的男子匆匆出来,那个男子正是被人称之为当今“北门学士”的提调升平署并报署官高心夔,多年不见,他不过是升了一品而已,似乎应该是属于仕途坎坷的那种,但是高心夔脸上似乎没有见到风霜愁苦之色,神色淡然,眼神坚定,偏过头小声得对着边上的那个人说道:“如今的报纸第一紧要就是把陕甘回乱的平叛故事都写上去,不妨多写一些平常士兵的故事,这些事儿真实又是极易引得大家关注的,”边上的人点头应下,又提了一个问题,“金陵来人,问报纸之事,两江是否可行?”

  高心夔眉头微皱,“这事儿是应该上折子请太后旨意才是,我这里怎么能定夺这个事儿?若不是太后决议不肯将报纸操办之权下放之外,必然是这个人太不懂事了些,回了他,也不必多说什么,对了,是谁来的?”

  “是一个姓王的,”那个下属笑道,“卑职听他说是大人的旧相识?金陵来的人都称呼他是湘绮先生。”

  原来是他!高心夔停下了脚步,“确实是旧相识,他如今在那里?”

  “似乎在江宁会馆。”

  “恩,”高心夔也不多说什么,“今个太后下诏要咱们把洋务的事儿在报纸上说清楚,分清利弊,这事儿不难办,可这升平署,”高心夔转过头看着另外一个属下,“有什么法子不?”

  “定下了商鞅变法、和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准备就着如今的形式再编一遍,到时候定下了本子,就让外头的戏班子进来学习就是。”

  “这个法子好,”高心夔赞许得点点头,“以古喻今,此外也再加几出日常的小戏,讲讲上海或是海外见闻,总不能让大家觉得洋人可怕才是。”

  “大人说的是。”

  几个人离开了升平署,从西偏门进了圆明园,太后皇帝御驾在前几日就进了园子,这会子正是春光明媚的时节,几个人进了圆明园,也不多说话,垂着手依次走近勤政殿,侍卫们验过腰牌,一个小太监把三个人领在了正殿前头的槐树下,“母后皇太后这会子正在和军机议事,你们且候着吧,”说完也不和高心夔几个人多说什么,径直走开了,三个人屏息静气候在前头,不多会,外头急匆匆得小跑进来一个花白胡子的仙鹤补服官员,高心夔偏过头一看,原来是陈孚恩,陈孚恩看见了高心夔,微微一怔,也不说话,点头示意一下就进了内殿,帘子翻开的时候,里头传出来一声不算轻声的话语:“此事万万不可!”

  跟在高心夔后头的两个人脸色惊变,只有高心夔似乎了解的很御前军机的谈话声,只是半合着眼不说话,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春日的阳光都已经变得火辣辣,高心夔的额头微微沁出了细汗,勤政殿里头响起了太监的“跪安”的声音,几个穿着四龙团补服和仙鹤补服的军机大臣神色各异地鱼贯而出,见到高心夔三个人,微微诧异,陈孚恩跟着贾帧后头出来,两个人还是悄声说着什么,贾帧看到高心夔,也是点头示意,只是在御前,不好说话,也出殿去了,过了一会,穿着玄色五龙补服的同治皇帝在太监的簇拥下也从勤政殿里头走了出来,边走边打着哈欠,高心夔见到,连忙甩袖子半跪下请安,皇帝满脸倦色,摆摆手,“免礼免礼,高心夔你来这里作甚?皇额娘宣召你?”

  “回皇上的话,是母后皇太后宣召的。”

  皇帝点点头,“你这些日子开始弄的报纸还不错,难为你了。”说完也不待高心夔说什么,转身就走了。这时候出来了养心殿总管梁如意,原先的养心殿总管杨庆喜已经告老出宫去了,梁如意对着高心夔笑道,“娘娘在里头等着你了。”

  “公公,”高心夔对着梁如意微微拱手,“今个可是有什么难为之事?似乎当道诸公神色不太对劲。”

  “咱家也说不清楚,”如意伺候先帝爷时候的机灵劲都没了,如今是木头木脑的,一问三不知,“事儿商议了许多,娘娘也说了好些话,不过这政事我一个奴才,怎么知道?高大人快进去吧。”

三、梨花满地(二)

  时间轮转,昔日在咸丰皇帝驾前言笑无忌的小太监也终于变成了沉默寡言半个字不多说的总管太监了,高心夔见了如意的样子,微微一笑,也不多说什么,转过头示意两个下属跟上,越过勤政殿高高的门槛,到了东暖阁里头,素日里召见高心夔等人都是在芳草丛,那里雅致素净,也不如勤政殿里面压抑肃穆,不过今日太后也没有挪地方,只是在东暖阁里头见了高心夔三人。

  高心夔三人跪下请安,如意让三个人起身,依旧跪在地上回话,珠帘之后的皇太后声音带着疲倦,“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是,”高心夔依次把这些日子做的差事和接下来的计划一一说出,等到高心夔说完,又让后头两个管着升平署和新闻署的属下拾遗补缺了一番,太后点了点头,拿起宝座中间的纸笔写了几句,“还有别的差事,新闻署要准备一个专题,恩,就写汉唐明以来外国流入中国的物种、风尚,再讲这些东西是怎么样改变中国的,每期写一点,也不用很严肃,从小入手,以小见大,总要新鲜活泼才是。升平署,看看,什么时候也走出去,园子里的供奉技艺精湛,宫里头的人一年到头看不了几次,定个章程,让他们出去演,安德海说了一次,说内务府办一个大戏楼,我瞧着这个动作不错,但是稍微显快了些,不过可以在英烈祠定期摆一次,上演英烈传等戏,也让英雄们看看乐子,这两件事儿,你们去办,总是,不怕没新意,就怕墨守成规,好了,下去吧。”

  皇太后迅得打了两个下属,只留下高心夔一个人,高心夔默不作声,直着身子低着头跪在垫子上,慈禧太后微微叹气,从珠帘之后站了起来,默不作声的安德海连忙扶住,慈禧太后走到皇帝御座边的炕上,宫女们奉上茶,太后摆了摆手,“起来吧。”合着盖碗喝了半口,满脸倦色,闭目养神了一会,才对着高心夔说道:“刚才议了好多事情,可惜没有几件是成的。”

  “其中有一件必然是左宗棠提议的南洋水师。”高心夔垂着手回道。

  “这内外关防的人,都应该拉下去打死,”太后不屑得出声,“什么事儿都没个定论,下面的人都知晓了,不过也罢了,这事儿,原本不是密旨上来的,不是密旨上来的,自然是人人知晓了,伯足你以为此事为何不成?”

  “必然是军机重臣们觉得财税不足,”高心夔沉静说道,“不足以支撑另外一支舰队,旧年立北洋水师以来,除去训练水师,开设学堂之费用以外,定好与洋人每年一千万两之订船合同,虽然这几年没有每年都购买,但每年军舰并水师军火费用在八百万到九百万两之间,还不包括上海一地私底下补给给水师学堂的费用,除却每年固定的河工、八旗百官俸禄、购买军火费用之外,这些年多了一个大军平叛的费用,少了一个纳捐的钱,”高心夔脸色古怪的很,“这样一上一下,户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再者,中枢一直的观点就是北疆平定即可,南洋之地,若是能有水师自然是最好,若是两下比较,自然是北洋更为关键。”

  “纳捐一事,不可再为!”慈禧太后斩钉截铁得说道,“这个钱就算是再多,我也是不能再开这个头,若是如此下去,永无宁日!”

  在晚清,进入官场的主渠道,除了科举,就是候补了。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上海以为题表文章说:

  吏部近日派各司汇录已经注册候补候选人员之衔名共计二十五万七千四百余员,其未经注册者尚不在内,中国官场之人才亦云伙矣。

  坐落在上海租界里的这家著名的报馆,不知从哪里弄来了这条消息,如果文中数据准确的话,这说明清末官场后备的队伍,就有25。74万人,其中还不包括没有注册者在内的。

  按理说,作为官员的后备队伍,在正常情况下,人数多少应该看在编官员的编制数量,才能估算出二者的比例是否恰当。据统计,晚清官员编制在4万人左右。按照这个数字,候补官员队伍应是正式编制的6倍多,这个数量可够惊人的了。

  晚清时期,候补大军为什么会如此浩浩荡荡,庞大无比?一个主要的原因即在于清政府的纳捐政策。

  纳捐,实际上就是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公开买卖官爵的一种不合理却合法的行为。

三、梨花满地(三)

  

  卖官一事,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历史上少说也有两千年之久了。秦始皇时,就有纳粟一千石,拜爵一级的记录。汉袭秦制,继续纳粟拜爵。汉以后各代,关于卖官鬻爵的事情,同样不绝于史书。清入关以后,虽然历朝有停止捐纳的上谕,然而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卖官一事事实上并未真正停止,实与清王朝存亡相始终。

  晚清时期的几个皇帝,个个叫穷不迭,将国家官爵明码标价,大卖特卖。既然政府公开卖官,官职自然就成为了商品,官场也就成了一种可以明码标价的大市场。

  从某种程度上讲,金钱与官职交易,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交易,买卖双方都具备了双重身份:在这场交易中,买方也具有卖方的身份,卖方也具有买方的身份。买者用钱买了官,有了将本求利的基础,就可能在此后的任职之内贪污腐败,一本万利;卖方卖去了政府要求官员之能成为为国家服务的官员的标准,卖去了官员应该遵守的规矩,卖去了官员应该承担的义务,同样卖去了官员的从政良心和对国家的忠诚。既然千里做官只为财,买方成交后,上任后尽管捞本赚足就是了,别的事情找政府,找皇帝去,本大老爷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而政府作为卖方,虽然暂时得到了金钱,换得了财政危机的暂时缓和,却也因此形成了贪污成风、无可救药的吏治,这是卖方与买方双方的利益和性质所决定的。政府在出卖官职的同时,也把政府的尊严、官场的廉洁与官员应该遵守的责任与义务全都折价变卖了。这种情况,朝廷也心知肚明,可就是不愿意停止下来。

  道光二十九年,道光皇帝在召见官员张集馨时就曾道出了他的担心:“我最不放心的是捐班,他们素不读书,将本求利,‘廉’之一字,诚有难言。”张集馨问捐班既然不好,何以还准开捐?道光皇帝拍手叹息说:“无奈经费无所出,部臣既经奏准,伊等请训时,何能叫他不去,岂不是骗人吗?”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国势日弱,国家财政确实十分困难。为了开辟财源,以卖官鬻爵为内容的捐例之风大开,这是政府道德与政治智慧的严重滑坡。卖官买官的结果,不仅造成国家的名器不尊,仕途拥塞,还导致清王朝官员素质的严重下降、吏治的日趋腐败、民心的逐渐丧失,所有这一切,都无疑大大加速了清政权衰亡的历史进程。

  “近十年来捐途多而吏治坏,吏治坏而事变益亟,事变亟而度支益蹙,度支蹙而捐途益多,是以招乱之道也。”慈禧太后说道,“这原本是饮鸩止渴的事儿,起初是为了评定发逆捻贼,又有洋人为患,不得不广开纳捐,如今与洋人交好,国内又是平定了回乱,断不可再行此途,若是再如此下去,再多的京察大计都是空谈!”

  据清朝野史记载,浙江山阴县人蒋渊如看到官场有利可图,若买到知县的官职,每年少则可捞得银子几千两,多则可达10万两。但他一时又拿不出那么多的本钱,于是便想出与其他4人集资捐买的办法。蒋渊如出资最多得任县令,其余4人则分别担任刑名师爷、钱粮师爷或办事、守门的家丁,而所得赃款按集资多少分成。于是,5人通力合作,上下其手,贪赃枉法,年收入银子竟高达20多万两。3年后,蒋渊如等人虽以贪污罢官,但5人皆如愿以偿,贪污中饱,满载而归。

  “是,”高心夔也只是分析现实情况,没想到太后如此激烈,应该是在军机处受到了颇多掣肘,果然太后继续愤愤说道,“军机处的自然是掌柜,知道柴米油盐贵的很,这一个大出息不愿意丢掉,可是毕竟这凡事不能都朝着钱看,若是这买官卖官成了入仕的主要途径,那岂不是这日后就看谁有钱就能当道台,当巡抚,当军机了?”太后想到日后灯塔国的富翁号令白宫的样子,觉得是前车之鉴,额,是后车之鉴,要提高警惕,当然如今还不到这个地步,“军机处虽然勉强应了下来,可这怎么办,还是个问题,你的意思,我先问问。”

  “太后的意思是?”

  “军机处要明发诏令,即可取消纳捐,并追及咸丰元年以来纳捐候补官员之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