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1:克里姆并没有忘记自己建立柏柏尔人民族国家的初衷,他建立的摩洛哥共和国其实称为柏柏尔共和国更加准确一点,领土不但包括了原来的西属摩洛哥与法属摩洛哥全境,还包括西撒哈拉北部、毛里塔尼亚北部、阿尔及利亚西部等柏柏尔人聚居区,比现在的摩洛哥要大得多。这样的做法明显有徇私之嫌,但由于此时的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都没什么国家观念,加之克里姆的极高威望,居然没有什么人提出质疑。。。。。。(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二章 克里姆的选择(上)
ps: 感谢书友“夏(⊙o⊙)殇”的打赏和书友“zkn”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因此刚刚以全票当选为阿联最高领袖“埃米尔”的克里姆对于军工及其必需的各种基干工业都十分重视,但问题是大型设备无法自产,被西方封锁中的苏中两国也都无法提供,克里姆再怎么讨厌西方国家,也不得不向它们求助,但人家肯不肯是一方面,现在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必须为此而选边站队则是另一方面。。。。。。
其实克里姆心底里是很不想急着确定阵营的,现在轴心国利用突然袭击获得了很大的优势、但同盟国则具备更大的战争潜力,而更加重量级的美苏两大巨头目前仍未介入,两大阵营最后谁胜谁负一时间还难有定论,对根基不稳、实力也难比列强的阿拉伯联盟来说,秉持中立、从中浑水摸鱼才是更加明智的做法。
尤其两大阵营都跟阿拉伯联盟存在着利益冲突,法国被“解放”了那么多殖民地就不说了,轴心国方面的意大利跟阿拉伯联盟也有很深的矛盾,即使阿拉伯联盟加对了阵营,战后也难免不被卸磨杀驴。。。。。。
所以克里姆一开始是希望从目前仍然保持中立的美国获得工业化方面的支援,但之前已经有了苏联和中国这两个教训,美国现在又已经完全走出了经济危机,不必病急乱投医。怎么可能再次犯二,而去扶植一个或许会成为未来劲敌的国家呢?
而且如今的美国还是资源出口国,对于北非的资源并无太大兴趣,甚至在国际市场上还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北非唯一的价值只是成为美国资本家倾销商品的市场,所以别说是可能增强军事实力的重工业了,就连轻工业和矿业,美国也不太愿意支援,若非克里姆抛出了“市场换技术”的方案,加之阿拉伯联盟如果太穷的话就买不起美国商品。美国人根本不会向阿拉伯联盟提供任何技术和设备的援助。但即使如此。美国人提供的“援助”在克里姆眼里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门类都远远无法满足他的期望。
至于购买,美国现在经济恢复了繁荣,政府的贸易禁令也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反正在国内也能卖得很好。即便不能出口也没太大的损失。因而阿拉伯联盟想要出钱买到需要的设备,难度比当年的苏联和中国要大得多,而且所需花费的代价要比当初趁着美国经济危机而落井下石的苏中两国高出何止十倍?从美国聘请技术人才也面临着类似的困难。就算是后世因为石油暴富了的北非恐怕都承担不起,何况目前石油才开始勘探、出口商品仅有磷灰石和橄榄油这两种?
这样一来,克里姆就只能加入两大阵营之中的某一个以获得阿拉伯联盟现在急需的各种支援了,而对于战争双方来说,仅仅是阿拉伯联盟的百万常备军,就已经是很大的筹码了,何况北非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其实,一开始克里姆是更倾向于加入同盟国的,因为阿拉伯联盟国土狭长、精华地带更是集中于沿海地区,所以天然地畏惧来自海上的威胁,只要不是别无选择,克里姆实在很不想与海军实力强大的英国为敌,为此他一直都没有向埃及等英国的殖民地发动进攻,这固然是因为埃及人虽然也是阿拉伯人、但血统却与西边的柏柏尔一系大不相同(注1),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克里姆对英国皇家海军有着深深的忌惮。。。。。。
由于法国投降了,克里姆基本上只需要与英国政府谈妥就行,这令他对入盟成功信心大增,但他却低估了英国佬多年以来养成的傲慢,而英国人过强的控制欲和防备心理更是令他十分不满。
什么实质性的好处都还没给阿联,英国政府便要克里姆先将其俘虏的几十万法军战俘移交给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政府以示诚意,这是克里姆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而且真将那几十万法国人送过去、增强了盟国地面部队实力的话,阿拉伯联盟对于同盟国的价值可就没有现在那么大了,他克里姆才没那么愚蠢。。。。。。
此外,担心民族解放浪潮波及到自己地盘的英国人还要求克里姆停止支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反殖民斗争,而克里姆却只同意不会派人进入英国殖民地,却依然坚持要帮助撒哈拉以南法国殖民地的人民获得独立和解放,至于黑非洲反殖民斗争自行波及到英国属地的情况,克里姆也坚持认为那是英国人的事,阿联对此概不负责,于是这方面也僵住了。。。。。。
而克里姆希望英国人援助阿拉伯联盟建设飞机、坦克、造舰等高端军事工业的条件,就更是被英国代表嗤之以鼻,背后嘲笑阿拉伯联盟不自量力。而担心战后阿拉伯联盟尾大不掉的丘吉尔甚至连大型的钢铁厂都不愿意援建,他只同意帮助阿拉伯联盟建设矿山和油田,完全将其视为类似殖民地的资源供应地,结果很自然地再次谈崩了。。。。。。
与同盟国方面谈不拢,就只能向轴心国方面靠拢了,但是阿拉伯联盟想要投向轴心国阵营,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障碍,与如今已经没了发言权的“自由法国”、即法国流亡政府不同,已经被克里姆先后歼灭超过50万军队、并且还被占去利比亚这一大块殖民地的意大利可是轴心国阵营的老二(日本此时尚未入轴)啊!
注1:阿拉伯人和汉族一样是一个文化民族,而其内部的血缘差异比汉族还要大得多,主要有三系,北非中部和西部的柏柏尔血裔、埃及和北苏丹的埃及血裔和中东的“正统”阿拉伯血裔。
ps:所谓“正统”,不过是相对而言,经过上千年的突厥化(阿拉伯人的血统突厥化,突厥人的文化伊斯兰化,到底是谁征服了谁?),他们早已经不是当年阿拉伯帝国时期的阿拉伯人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三章 克里姆的选择(下)
ps: 感谢书友“夏(⊙o⊙)殇”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t…t
此外,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同样是小胡子积极拉拢的对象,因此克里姆一开始并不认为小胡子会为了拉拢自己而同时与最重要的盟友和一个重要的潜在盟友翻脸。事实上英国人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在谈判中那么强硬。。。。。。
但欧战爆发以来意大利匪夷所思的糟糕表现却令小胡子最终作出了令人意外的取舍,意大利陆军太菜他早就知道,克里姆义军曾经多次创造过击败三倍乃至五倍以上兵力意军的战例,而现在阿拉伯联盟的陆军人数并不逊于意大利、而其发展潜力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光比陆上实力的话,阿拉伯联盟打三个意大利都没问题。
其实,若非当初对意大利的海军还抱有较大的期待,小胡子只怕早就踢开意大利而拉拢阿拉伯联盟了,可塔兰托战役却将意大利海军的外强中干完全暴露了出来,对其彻底失望的小胡子当即无视意大利人将来难以避免的强烈反对,派出代表与阿拉伯联盟进行密商,当然小胡子并不愚蠢,在一切谈妥之前他是不会公开此事的,否则万一新盟友没拉拢过来、反而让旧盟友先反了目,那可就亏大了。
至于西班牙?他们早在残酷的内战和对摩洛哥的战争中将血流尽(两者相加,死难的人数不下百万。而西班牙此时的总人口还不到3000万,而经济损失就更是惊人,目前的西班牙还有一点守备国土的力量,但进攻的力量却已经根本谈不上了。),如果佛朗哥不识相的话,小胡子并不介意顺便灭掉,将其直接置于第三帝国的掌控之下。。。。。。
与英国人相比,德国没有海外殖民地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了优点,小胡子不会像丘吉尔那样担心反殖民斗争扩大,反倒鼓励阿拉伯联盟解放更多的殖民地。因为那些地盘基本都是敌国的。这就为谈判扫平了最大的阻碍。。。。。。
克里姆得知德方的这一态度后大喜过望,心中的天平立即就倒向了轴心国一边,而当小胡子同意向阿拉伯联盟提供全面的技术和军事援助(当然,“量”的方面不如之前与中国展开的合作。不过这本来就没有必要。阿拉伯联盟虽然国土广阔。人口也不算少,但和中国还是没法比的。)之后,克里姆很快就力排众议、决定与德国签署正式的同盟条约对盟国作战。但考虑到苏联和中国之前对北非反殖民斗争的支持,克里姆拒绝了小胡子希望阿拉伯联盟加入《**产国际协定》的要求,对此小胡子并不怎么介意,反正就算阿拉伯联盟愿意加入,他们对苏联也是鞭长莫及,能够帮着对付西方就已经很不错了。。。。。。
虽然双方的谈判是在秘密中进行的,但进度却快得惊人,从接触开始算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部谈妥了。根据双方正式签署的《德阿友好互助条约》,德国政府将在三年内向阿拉伯联盟提供总价值不少于10亿美元的巨额援助(只算纯粹的援助,两国之间的贸易不算在内。),帮助其建立起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却相当齐全的军工和基干工业体系,而被克里姆视为将来阿联经济支柱的采矿业也在德国帮助下飞速发展起来,比如摩洛哥的磷矿(占全世界的一大半)、阿尔及利亚的铁矿(总储量有大约40亿吨)和潜力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这个更不必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因为欧战爆发而滞留欧洲的中国地质勘探人员也接到国内的命令而纷纷前往阿联助其勘探矿藏,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同时在客观上也帮了德国一把。。。。。。
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援后,新生的阿拉伯联盟国力迅速强盛了起来,不过这也得感谢当初西方殖民者在北非留下的良好基础。要知道当初西班牙与法国政府可是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注1)以近乎于本土的标准来建设的,虽然由于定位的关系而没有留下什么工业基础,可是三地居民的平均识字率却已经高达**成,以中国传来的技工速成法,这些文化程度较高的识字人口很容易被培训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再加上德国人大力支援的机器设备和高端人才,这三个地区工业化、至少是初级工业化的进度要比中国快得多,而超过三千万人口完成初级工业化所能拥有的工业实力,至少不会比现在的西班牙逊色。。。。。。
德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自然是要有回报的,首先,是德国海军可以在阿联沿海的任何港口停泊和补给,这无疑将令德国舰艇的作战范围大大扩张,而德国空军也可以通过协商、有条件地使用阿拉伯联盟境内的机场。作为交换,只要克里姆提出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地派出不少于一个满编装甲集团军的陆军装甲部队和不少于3个航空联队的德国空军来到北非助战,但作战对象仅限于盟军。
其次,阿拉伯联盟出口的各种矿产要优先供给德国,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由于两国的经济具有极大的互补性(甚至同类商品也是这样,比如摩洛哥盛产磷矿、而德国需要进口,北非煤炭和钾肥奇缺、而煤矿与钾盐却恰恰是德国的两大优势资源。),所以这一条算得上是互惠互利,并不能称之为是单方面的要求。
真正关键的,在于第三点,那就是小胡子要求克里姆进军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并继续向东进军扫平中东。这样一来,英国不但会直接地失去大片殖民地,而且英国本土与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也不得不绕个大圈子走好望角航线,不但浪费金钱,也给了德国潜艇更多的战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其被切断了也不为过。。。。。。
注1:与这三地相比,利比亚的基础相对要差得多(主要是宗主国意大利的工业化程度太低,甚至连日本都不如,而且意大利对利比亚的重视程度也要差一些,毕竟当时的利比亚人口少不说,资源也基本都没勘探出来。),但它的人口很少,连阿拉伯联盟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因此影响并不大。(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胡子的路线
同时,解放中东后,阿拉伯联盟的国力必然进一步跃升,尤其是人力和资源,这将很可能成为小胡子将来与终极大敌美国决战的坚实后盾。而且小胡子还认为,一旦印度与英国本土之间的联系切断,那么之前一直努力克制的中国政府很可能会忍不住出兵解放印度而坐上轴心国的战车,再加上现在秘密谈判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的日本将来也可以南下袭取南洋诸岛和澳洲,轴心国阵营的整体实力将较现在有极大的增强,而盟国的实力则此消彼长。。。。。。
“如果这一切都能达成,那么即使苏联和美国联起手来,也绝不是第三帝国的对手!”,这段时间以来因为一连串胜利而变得愈发骄狂的小胡子充满信心地yy道。
虽然小胡子的路线图只是他的妄想,但现在的阿拉伯联盟也确实有席卷中东的实力。由于担心中**队向印度发起全面进攻,英国人已经将印度的驻军总数增加到了上百万,其中英国本土和战斗力较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军队合计超过50万,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导致相邻的其他殖民地的防御力量大幅下降,毕竟欧战爆发后英国必须留足守备本土的军力,因此只能从别的殖民地和盟国抽调兵力,现在英国及其盟国驻扎于埃及、苏丹与中东的全部兵力加起来还不到20万,其中来自英国本土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总数也就10万上下,克里姆连总动员都不需要就能轻松解决。也就地中海沿岸因为有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存在而比较难搞。。。。。。
别的还好说,亚历山大港内的那两艘战列舰实在是令克里姆头痛不已,如今阿拉伯联盟虽然也建立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