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189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89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一种军舰的水平装甲,但是轰炸机本身被敌舰防空火力击中的概率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至少好几倍。别说是大口径高射炮。就连小口径的速射炮(“密集阵”除外)都能够得着了(ps:珍珠港事变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战果,除了偷袭的因素外,港内的战列舰多已老旧,舰上防空武器、尤其是小口径高射炮配备不足、水平装甲厚度也不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同时一样是为了追求投弹精度。鬼子的轰炸机飞行员投弹前一定会尽量保持平飞以减小误差。可这样做同样增大了日军轰炸机被敌舰防空炮火击中的概率。。。。。。
  至于俯冲轰炸,倒是要比水平轰炸灵活得多,但问题是日军的俯冲轰炸机载弹量普遍偏小。不管是陆航的三菱九七式轻型轰炸机、川崎九八式轻型轰炸机,还是海军新装备的九九式舰载轰炸机,载弹量都只有400…450公斤,而机腹挂载的航弹更是只有250公斤重。客观地说,250公斤的航弹虽然威力略显不足,但对付重巡级别的军舰也勉强够用了,可问题是。。。。。。
  战后叶飞感慨道,“老军长(胡卫东)对小鬼子的脾性摸得太准了,他就知道鬼子一定会集中轰炸炮塔等要害部位,想要将咱们的军舰一下子炸沉,所以让造船厂特别加强了这些位置的装甲(不光是简单地加厚,而且换用了最新型的双面硬化装甲钢,使得两舰要害部位的防御力甚至超过了金刚级战列舰。。。。。。),结果小鬼子还真就死命地往这些位置扔炸弹。不过也得感谢鬼子投弹太准,如果扔偏了砸在其他位置,可能反而会比较麻烦。。。。。。”
  就这样,特遣编队以不足百人的伤亡(其中牺牲29人、重度伤残11人,由于舰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永久性减员的比例较高。)击落击伤敌机六十余架,令台湾日军航空部队孤注一掷的疯狂攻击完全破产,带着他们几近30万吨的辉煌破交战绩和并未受到实质性破坏的两艘军舰摆脱了日军侦察机的追踪进一步南下,这下日军想要恢复南洋航路的通畅,就非得派舰队不可。但令胡卫东惊讶的是,日本当局在这个时候竟然派人来解放区求和了,或许他们也终于意识到侵华战争注定会以可耻的失败来收场了吧?
  可是,虽然日本当局已经意识到东北难保,但他们依然希望可以继续保有旅大“关东州”,并在东北、至少是南满地区享受日俄战争之后、九一八事变之前的特权;而赤色党方面却要求日本完全退出中国的国土,并归还侵占多年的台湾、澎湖与钓鱼岛等周边岛屿(这个是胡卫东特别要求加进去的,当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岛。。。。。。),只同意在朝鲜独立、战犯的名单和战争赔款这三个问题上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双方分歧如此严重,谈判无疑是没法进行下去了,对此谈判双方都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倒是希望中日两国恢复和平而令本国受益的美国和德国要更加失望一些。
  其中美国是希望以此避免赤色中国彻底打败日本、从而获得日本的工业与科技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同时以调停之功逼迫日本当局向美国出让更多的权益,特别是那些美国很感兴趣的太平洋岛屿。。。。。。
  而德国则是希望可以重新脚踩两只船,毕竟中国对于苏联的牵制作用固然巨大,但日本的强大海军同样令德国人难以放弃,虽然因为技术与经济合作的关系,德国目前选择了偏向中国一方,但合作终究有结束的一天,德国人这种微妙的态度从其不顾中国方面的反对,坚持与日本进行舰载机技术方面的合作,就可见一斑了。
  不过就连胡卫东也不得不承认,没有日本人的帮助,毫无基础的德国海军很难在欧战爆发之前将陆基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改成性能合格的舰载型,但是日本海军获得了能够挂载1。8吨航空炸弹、载弹量大得完全不似俯冲轰炸机的斯图卡(日本海军希望藉此解决巴士海峡之战中海航轰炸机部队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之后,无疑将对中国海军本就不多的水面舰艇构成致命威胁。。。。。。(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二章 火力支援舰

  ps:  感谢书友“看海开心胸”的打赏,顺便求下推荐票^_^
  不管如何,既然谈判不成,那就只有接着打了,事实上双方也都不是省油的灯,鬼子提出和谈本来就有缓兵之计的意思,而已经蛰伏了一段时间的中原野战军也乘此机会进入了临战状态。。。。。。
  如果从传统的路线前往东北战场,所需的时间必定很长,而且还会加大东北战场本就十分沉重的后勤压力,因此胡卫东的想法是走海路直接在旅大附近登陆,与华野形成南北夹击。从常理来看,胡卫东的这一计划完全不符合战争规律,制海权掌握在对方手里,制空权方面也不占优势,居然想要跨海登陆,那不是找死吗?但是胡卫东却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个对于己方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那就是渤海海峡实在是太狭窄了,最窄的地方仅有106公里,而且渤海海峡中还散布着不少岛屿; 各相邻岛屿间距离1。4~10。7千米,这正在陆军火炮的射程之内。如果日本海军的那些主力舰还在旅大,胡卫东还不敢冒险,但是既然它们已被调走,胡卫东自然要试上一试,而且为了这次出人意料的登陆作战,胡卫东和他直接领导下的军工部门还准备了不少特殊的武器装备。。。。。。
  登陆作战中火力支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反击,一开始人数还不算多的抢滩部队几乎肯定会被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守军赶下海。可是中国海军仅有的两艘大舰却都已经派了出去。光靠剩下的几艘驱逐舰和从美国买来的轻巡,根本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对岸火力支援,因此胡卫东很自然地想到了让陆军火炮上岛,但只要一动手,就必然会引起鬼子注意,而遭到日军舰艇和飞机的攻击阻挠,甚至鬼子还会派兵抢占那些之前没有占领的小岛,到那时就得与其逐岛争夺,进攻的突然性没了,而且夺岛行动完全暴露在鬼子海军和航空部队的优势火力之下。损失必定极大。这可不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胡卫东的一贯作风。。。。。。
  为此胡卫东很自然地想起了后世“火力支援舰”的概念,其实类似的军舰早就有了,那就是所谓的浅水重炮舰。可是胡卫东却并没有选择这一较为传统的方案,虽然浅水重炮舰与同等火力的主力舰种(最大的浅水重炮舰火力与战列舰相当)相比无论是造价还是建造时间都要少得多。但对于造船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负担。何况现在中国有限的造舰产能还几乎全被与德国合作造舰的计划所占用了。因此胡卫东最终选择了后世新中国海军的做法。那就是让火箭炮上舰。。。。。。
  当鬼子的主力舰队离开旅大之后,中国舰船只要善用雷达,至少夜间完全可以自由出入于日本海军那已经是四处透风的封锁网。而122mm火箭炮那几乎达到40公里的最大射程,又可以令火力支援舰免于遭到日军岸炮的反击。至于日军航空部队的威胁,由于火箭炮的特性,火力支援舰并不需要、也不可能长时间对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数轮、甚至一轮火箭弹打掉之后就可以立即撤回港内,此时天应该还没亮呢,以日军飞机那几乎可以完全忽视的可怜夜战能力,怎么可能威胁到火力支援舰?退一万步讲,即使有火力支援舰被击沉,损失也不算太大,因为无论是用来改装的自由轮、还是上舰的火箭炮,价格都很便宜(自由轮的市场价是100万美元一艘,至于火箭炮,它的主要成本从来都是火箭弹。),需要的操作人员也相对较少,因此就算没了,胡卫东也不会太过心疼,在战争年代的军事将领眼里,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只不过是一些数字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胡卫东现在终于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
  此外,火箭炮上船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不需要炮座之类的额外结构,因此所占的空间相对要小得多,一艘空载排水量仅有7000吨(满载排水量约16000吨)的自由轮竟然可以装上不下50门122mm40管火箭炮(时间太短来不及定做了,直接就用陆军型的装上去。),这一点就连胡卫东起初都有些惊讶,要知道后世中国海军改装自老旧053hg型导弹护卫舰的516号火力支援舰上也只装了5座122mm50管火箭炮而已,虽然其吨位不如自由轮,可是这差距也未免太大了点吧?
  但胡卫东转念一想,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516号火力支援舰上还保留了原来的舰炮和部分防空反潜武器,这些都占据了不小的空间,而自由轮是商船,无论是甲板面积还是内外空间都要比军舰大得多,又只需要装火箭炮这一种武器,自然数量要多得多了,要知道历史上由自由轮改装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上面可以配备28架飞机呢?而122mm40管火箭炮的陆军型只需要一辆普通的卡车就能装得下,体积还不到舰载机的几分之一。。。。。。
  火箭炮的威力虽大,但持续性不好,因此就需要抢滩登陆的部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展开兵力并建立巩固的滩头阵地,而中原野战军
  司令部拟定的作战方案是以抢滩登陆的行动吸引旅大日军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夺取渤海海峡上的各个岛屿,这样如果抢滩登陆的行动十分顺利,中原野战军自是可以乘势大举登陆,一口气拿下旅大,即便进攻不顺,只要能够拿下那些小岛,在上面将炮兵阵地建起来,不再有主力舰队保护的旅大日军一样是死定了。。。。。。
  这就对负责抢滩登陆任务的海军陆战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他们的师长胡涟却显得信心十足,拍胸脯保证说要为野战军打开通往大连的道路。不过海军陆战师现在也确实兵强马壮,虽然这几个月没仗打,却给了他们充分的训练时间,使该师的指战员逐渐纠正了很多适应陆军作战方式而非海军陆战队的习惯,对于各种海军陆战队应该掌握的技战术也更加娴熟。此外,海军陆战师这段时间里还新添了不少新式的专属装备,这一切都令其看上去更像是一支真正的海军陆战队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 登陆花园口

  在轻武器方面,海军陆战师是中国继新38师之后第二个全部换装八一式枪族、红星系列迫击炮和“长缨”火箭筒这“小三件”的整编师;而在重武器方面,海军陆战师在解放军的所有师一级的部队当中更是率先装备上了军工部门最新生产出来的152mm加农榴弹炮,而且是整整24门,但这还不算最牛的,海军陆战师居然还配有自己的防空部队、(两栖)装甲旅和师属(水上)侦察机大队,说该师是解放军历史上首个多兵种混成整编师并不为过。
  此外,在人员上海军陆战师也远远超出了一个师的程度,这次跨海登陆战之前海军陆战师的总兵力已经增加到了5万多人(包括非战斗人员),比国内大多数的军都要多出一大截。在此战之前,海军陆战师已经装备有24门152mm加榴炮、36门122mm加榴炮、48门107mm12管火箭炮、54门105mm轻榴弹炮、153门120mm迫击炮、324门82mm迫击炮、18门双联装37mm高射炮、24门双联装25mm高射炮、72挺12。7mm高射机枪、702挺通用机枪、486门60mm迫击炮、1053挺班用轻机枪、1053具火箭筒、21048支突击步枪、1053支狙击步枪、81支反器材狙击枪;此外还有近6000辆汽车、上百艘登陆艇(大型登陆舰由野战军司令部在战前统一分配)、28辆水陆坦克、60辆两栖装甲车和12架水上侦察机。
  值得一提的是,海军陆战师两栖装甲旅装备的水陆坦克与两栖装甲车上都应用了最新开发出来的双面硬化装甲钢技术。因此防护力大大增强,而且由于双面硬化装甲原理上与复合装甲十分接近,因此对于聚能破甲弹的防护能力比动能弹更强,这令海军陆战师的两栖战车面对鬼子步兵时更有信心,要知道日本人再怎么抠门,在吃了那么多次大亏之后也不可能再忽视反坦克问题,如今的日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大量装备利用聚能原理反坦克的枪榴弹、火箭筒和反坦克炮。
  必须说明的是,海军陆战师装甲旅装备的“1939”式水陆坦克是洛阳拖拉机厂根据胡卫东以历史上新中国“63式水陆坦克”为模板草绘出来的设计草图完善而成,因此先天上就比厂里之前山寨鬼子九五式轻型坦克再不断改进而成的八一式轻型坦克强了许多,甚至即使将其视作常规的坦克。也只逊于t34和德国才开始秘密生产的黑豹坦克。而两栖装甲车虽然因为要承担部分人员运输的任务、装甲厚度因而受到了极大限制。仅有6…12mm,但因为双面硬化装甲越薄优势就越明显,其依然足以抵挡别国所产的任何一款钢芯或者穿甲子弹(口径不大于13。2mm)、以及口径不大于75mm的非穿甲弹的攻击,其他方面的性能虽然并不算特别出色。但整体而言也算得上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装甲车了。何况它还是水陆两栖的。。。。。。
  其实本来胡卫东还想将两栖突击车也提前搞出来的。但那个对发动机的要求太高,实在不是现在的中国所能研制出来的,但是有近百辆两栖装甲车辆和之前从美国订购和自己仿制的百余艘登陆舰艇。以及“火力支援舰”的强大对地火力配合,胡卫东对于这次堪称是解放军历史上破天荒头一次的两栖突击行动还是有些信心的。。。。。。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胡卫东刻意为之,海军陆战师的登陆地点选择了大连附近的花园口,历史上甲午战争时日军正是在此登陆,进而夺取大连和旅顺,奠定了甲午战争的胜局。但与甲午战争时清军的不设防不同,鬼子在这里还是安排了部分守军的,然而他们毕竟没有想到要在这里修筑海防要塞(每个可能的登陆地点都修建海防要塞的话,就算是老美也吃不消,更不要说是鬼子了。),仅靠一千多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和承受不了重炮轰击的营房哨所,根本抵挡不住海军陆战师率先登陆的一个精锐主力团。
  虽然日本海陆军矛盾重重,但在两面受敌而又地域狭小的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