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帝国攻略 >

第411部分

帝国攻略-第411部分

小说: 帝国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在那议论得让殿中都有些闹哄哄的诸国使节渐渐地安静了下来;都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地看向了我;看向那封还在传递当中的国书;更看向那名伏在地上;一脸惨白的倭国使臣乎那利。

    “这是什么意思?朕不太明白;还望汝能为朕解释一下。”我靠向了座椅的靠背;看着那跪拜于地的乎那利;不紧不慢地道。仿佛那些文武大臣的怒喝;还有使节们的震惊都是空气一般。

    “陛下;下臣以为;下臣觉得这是我家国主笔误;绝非不尊重天朝上国;不尊重陛下。”乎那利以最快的速度;以最响亮的声音答道;斑白的长须因其言语而微微颤栗。

    “真是这样吗?”我笑了笑;仿佛仍旧云淡风轻;又仿佛在看云卷云舒;但是;殿内的空气;已然凝重得令人险些窒息。

    “这是自然;还请陛下相信下臣;相信我倭国对于陛下;对于华夏帝国的敬畏。”乎那利深深地吸了口气;三角眼也瞪得炯炯有神;脸上的真诚;犹如同信徒在佛祖跟前一般真诚并虔诚。

    “那你觉得;失误;只会有一次吧?”我站起了身来;看着那拜伏于殿中的乎那利;淡淡地道。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寒意。

    “陛下放心;下臣可以向陛下保证;只此一次。”乎那利似乎暗松了一口气;以额触地之后肯定地答道。

    我点了点头;然后看是很随意地问了一句。“唔……有哪位卿家在前朝之时担当礼部官员?”

    “陛下;臣在前朝大业八年起曾任礼部郎中。”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朝着我恭敬地施礼之后朗声言道。此人名左英;目前在外交部担任侍郎一职;算是礼部有数的高官。

    “朕想问你;从前朝的开皇年间起;至大业年末;倭国使节前来朝贡过几次?”我看着他点了点头问道。

    左英凝眉想了想之后朝着我道:“启奏陛下;前朝从开皇年间;至大业年末;倭国共有四次来朝。第一次乃是开皇二十年;第二次是大业三年;第三次是大业六年;第四次是大业十年。”

    “国书可在?”我点了点头之后;朝着左英继续问道。左英不由得一愣;这才答道。“开皇年间各藩来贺;其国书皆在长安;而是之后大业二年已迁都至洛阳;故尔;之后的诸藩来使朝贡之国书;皆在洛阳。”

    “嗯;那就着人去取开皇二十年的国书过来;朕倒要看看上面的内容还有称谓。”我点了点头道。

    “臣遵旨。”左英领旨之后快步而去;而本公子坐回了御座上;看着乎那利那张显得很是复杂;甚至是越发显得苍白的脸庞;我的脸上;不由得多了一丝笑意;这一次;是真的开怀。

    “乎那利;你的脸色怎么这么不好?莫非是因为跪拜太久了体力不支?”我笑眯眯地看着这货;一脸好奇。“那就先起来先回到你的位置上;等国书来了;再议汝国之事。其他人继续……”

    接下来;还有十来个国家的使节前来朝拜。一晃眼;小半个时辰过去;而左英;终于拿着一个锦囊匆匆地步入了大殿之内。

    “启奏陛下;开皇二十年倭国来使所呈之国书在此。”左英连额角的汗水都顾不上抹;恭敬地双手奉上了这个装着国书的锦囊。

    “嗯;辛苦你了;元芳;拿来让朕看看。”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赶到礼部然后找到并送过来;足以说明左英的确是够勤快的。

    我接到了手中;拉来了锦囊的系带之后;看到了国书上的内容;果然;我的记忆没有错误;或者说;我穿越过来之前的历史时空;的的确确是按照历史书所记载的历史。

    于是;我看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我摇了摇头;将这份国书搁在了案几之上。“你方才向朕言及;方才那封国书上的称谓;乃是尔邦国主的失误。朕也同意;不过;朕相信;同样的错误;特别是在国政上;谁也不会连续犯下两错误。而现在;你却欺骗了朕。”

    “陛下何出此言?”乎那利再一次出列拜倒之后;一脸的迷茫状;不过;我看得更多的是他眼中的惊惧;还有一种破罐子破碎的偏执。看样子;这家伙应该清楚开皇二十年这份国书的内容。

    而当我往下看之后;不由得笑出声来;看到我在笑;所有大臣还有使节的目光都落在了我身上;不过都很是疑惑;不知道本公子在发什么神经。

    “开皇二十年;前来朝贡的使节;有你……”我的手指笔直地;犀利地指了过去;似乎直指乎那利的眉心;而乎那利的脸色不禁又白了几分。

    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绝望;不过;终究乎那利还是在笑。“下臣老朽;都已经记不得了。”

    “记不得;并不代表事情没有发生。”我把这封国书;递给了李元芳;冲他颔首示意。李元芳接到了手中之后摊开;然后大声郎声念道:“日出处之天子致书日没处之天子;无恙……”

    群臣哗然;诸国使节哗然;而本公子脸上的笑容越发显得狰狞。“朕问过你;失误;是不是只会有一次。而你向朕作了保证;肯定只有一次。那么;这封国书呢?”

    “陛下;那是朝贡给前隋文帝的国书;而非是朝贡今朝之国书。所以;仍旧只能算一次。”乎那利咽了口唾沫;很是艰难地说道。

    “无耻之尤”魏征忍不住厉声怒喝道。“尔小国;安敢如此怠慢宗国?

    “何以敢怠慢;若是怠慢;那么;下臣今日就不该现身于此;向上国陛下朝贡。”乎那利很是坚定地;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绝决说道。

    “天皇?……我华夏有社稷以来;皇帝;皆谓之天子;而汝邦小小一国;却居然以天皇谓之。”我冷冷一笑。“倭国安敢辱朕;安敢辱我华夏?”

    原本似乎还有些不以为然的大臣;在这一刻;脸色都黑如锅底;一双双杀意腾腾的目光;都落在了乎那利的身上。

    “陛下;倭国这等蛮夷小邦;也敢妄称天皇。岂能轻饶”韩世谔大步而出;双目如电;恶辣地盯着乎那利;就好像是在观察;怎么下刀;才能够让他的头颅痛快地与颈项分离。

    “我华夏乃是堂堂宗主;尔邦既来朝贡;请求归藩;却言辞狂妄之极……

    “这等小国;安敢如此;当诛之”

    大臣们杀气腾腾;义愤填膺;而就连不少的藩属国使节也同样跳了出来;一副同仇敌慨。特别是新罗国和那吐谷浑叫嚣得最凶。一个是经常被百济和倭国轮的倒霉鬼;而另外一个是靠抱着我华夏帝国大腿吃饭的主。

    看着那些气得咆哮不已的文武大臣;还有那些一脸震惊更多是在看戏的朝贡使节;我很满意。过去;或者说未穿越之间;但凡是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多少也曾听说过倭国妄自尊达在与隋朝交流期间装逼的故事。

    而本公子就一直很好奇;倒真没有想到;成为华夏帝国皇帝之后;我就曾经查阅过档案;然后就看到过这土份国书;当时本公子气的鼻子都歪了。

    可惜;那个时候;华夏帝国才刚刚据有关中;天下仍旧多在诸雄手中。更是因为当时;倭国的使节尚未出现。另外就是;我华夏帝国的海军也尚未成形

    所以;哪怕是当时本公子拿着这份国书在那指天画地跳脚骂娘;也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没有意义;本公子自然不会去做。所以;我决定等。

    等华夏帝国变得强大;等华夏帝国的水师变得强悍;等着华夏帝国令世人侧目;令他们主动过来朝拜。

9…10 21:43:14|8999215

第七百零六章 他们比传教士高尚多了



    而今日;条件已然一一满足。然后;身为华夏帝国的皇帝陛下;我自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挑起这些骄臣傲将心中的怒火。特别是在大年初一这样的大朝会;当着无数第一次前来我华夏帝国朝贡的诸国使节面前出了这么摊子事。

    大庭广众之下;而且是当着这么多诸国使节的面;被赤裸裸打脸。正所谓生可忍;熟不可忍。叔可忍;婶不可忍。一想到这件事很有可能会在大朝会之后传扬到无数藩国处;或许到了那时候;华夏帝国会成为那些无知愚民;而且是蛮夷之地的无知愚民笑谈间的话题。

    所有人都出奇的愤怒;甚至带着上了几丝疯狂与强烈的杀意。

    很欣慰看到这样的局面;如此一来;倭国;还来不得改名为日本;还来不及学习我华夏帝国的思想文化。他们就该被剿灭;被荡平;被踏平。不如此;怎么能够显示出我华夏帝国泱泱大国的威仪?还有那可号令天下的宗主风范?

    理由既然无比充足;华夏帝国朝庭和天子的颜面当着这些诸国使节没办法下台之后;唯一的处理方法;那便是用战争;用倭国的血;方能抹平;或者说是安抚到我们那愤怒到了极致的心灵。

    乎那利;这位曾经与苏因高同为使节在十多年前来到隋朝;朝拜杨坚这位前朝开国皇帝的倭国使节;再也无法回到他的家乡。除了他;还有随行的十三名准备来华夏帝国读书学习的遣华留学生。

    全部被押入了天牢之中;然后;等待着;华夏帝国出兵将其国荡平之后;他们才能够从天牢里爬出来;然后与其国主一起受审。

    “五年之内;朕必遣大军;向倭国讨要一个说法让天下诸国都看清楚;朕虽仁德;但绝对不会轻饶任何一个胆敢挑衅我华夏帝国的国家和民族”大朝会落幕之时;我向着文武百官;还有当着无数藩国使节的面如此说道。

    这一次;没有哪位大臣再跳出来叽叽歪歪什么劳师远征会劳民伤财。更没有哪位大臣跳出来告诉我要以德服人。因为;被当众打脸的是华夏帝国;他们也等于是被集体当众打脸。如此情形之下;怕就算是条狗;也会恶狠狠地朝着倭国的方向狂吠几声;更何况是强大而战无不胜的华夏帝国君臣。

    朕的这番话;不是放空炮;更不是打嘴炮;而仅仅只是告诉这些诸国使节;更是让天下知道;朕;或者说华夏帝国;将会在五年之内;派兵踏足倭国;然后;世间将不再会有倭国之名。

    “为啥非得等上五年?就凭着交趾之地的水师;一次便可将五千将士送至倭国;五千华夏帝国精锐;当可灭其国矣。”瑶光妹子犹未解气地地道。

    退朝之后;文武重臣随着我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内坐下品茗香茶;一面愤愤地讨论着朝堂上方才所发生的那一幕。

    “娘子;朕若仅仅只是想要出气的话。五千精锐;的确足够擒其国主;但是;朕所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个。”我笑呵呵地看着这位气得两颊微鼓;犹如秋天的红苹果一般可爱的娘子温言解释道。

    “那还能有啥?倭国地不过数郡;能有什么好东西?”瑶光妹子一脸好奇地看着我道。

    “倭国盛产金银;而金银正是我华夏所急需之物。”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杜如晦说出来的。而他说出这话时;房玄龄、武士、韦云起等好几位文武重臣的脸上;都是一脸的理所当然;当然;愤怒仍旧滋润在他们的脸庞上。

    仿佛不如此;他们就变成了赤裸裸的抢劫犯;又或者是被羞辱之后要去镇压异端的正义使者。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群十七世纪拿着圣经的传教士;不过;屁股后边同样挂着一把已经上好了膛的火枪。

    他们会用告诉那些土佬冒们什么是和平与友谊;什么是相互帮助;什么是高尚情操。当然;这只是讲给对方听;自己要于的就是烧杀抢掠;把别人的都变成自己的;把美好的都踩踏成垃圾。

    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他们至少要远远比那些西蛮子的传教士高尚多了;至少他们会孔子曰;孟子云。

    瑶光妹子一脸错愕地看着我;然后看了一眼那些理所当然并且理所当然的大臣们;当然;也还有一脸悻色有些不好意思的大臣;例如魏征。

    但是;他们都没有出言表达反对;而杜如晦太赤裸裸的说法;这才让某此脸皮较薄的大臣面露赫然之色。

    “这个说法;臣第一次听到。”魏征似乎觉得不辩解一下;不足以说明他的道德水平犹在常人之上。

    “这是自然;倒真没想到;区区一个小小的倭国;居然有这么多的好东西。”杨恭仁一脸的理所当然状。

    然后;瑶光妹子释然;冲我嫣然一笑。“陛下是想要占了那远在海外的倭国?那一定挺远吧。听说倭国可是在新罗之东。而新罗可是在高句丽之东。昔日杨广三征高句丽而不得;莫非夫君您有了更好的办法?”

    “当然有;用船呗。”我笑了笑;给出了我的答案。“你或许觉得那倭国似乎很遥远。其实;真的不远。”

    “殿下;从交趾乘船出发;只需十余日;便可抵达倭国;而若是从山东之地出发;只需要四日光景便至。”杜如晦的话让瑶光妹子还有不少尚不清楚我华夏帝国航运业的大臣都不由得一呆。

    “这么快?”魏征也不由得发出了这样地一声惊呼。

    武士作为主管工业和航海的尚书;想了想便飞快地报出了一个令人惊胆战的数握。“……是的;另外就是;我们之前在交趾之地所建造的战舰和船只大多都在三百吨左右。满载装载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六百到七百人;而今交趾舰队的船只虽然只有三十七艘;不过连同那些同等级商船一起;足有五十八艘;一次;可载两万五千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以及两个月的辎重从交趾过海抵达倭国。”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自然也包括我。因为我已经想到交趾的舰队想必要比之韩城舰队要强大许多;但是还真没有想到已经强大到这样的地步。

    “已经这么强大了?”我不由得喃喃地道;记得当年;韩城船厂所建造出来的第一艘战舰;小到可怜;可怜得不像是一艘战舰;战舰之上;站上十来个人;似乎就能够将甲板占满。

    而今;却已经能够承载那么多全副武装的帝国士兵;还能够航行那么远的路途。实在是令人感慨并令人畅怀。

    “昔日;前朝北征高句丽;发兵百万;需民诀八十万日夜不停;连续运输;堪够兵吃马嚼。若是十万兵马;亦需六万民诀随之。”韩世谔看着窗外;口中犹如自语;又似乎在告诉所有人。

    “而今;只需要五十八条船;便能运数万劲卒及两月辎重;至万里之外。实乃闻所未闻也。”

    “其实;前朝当时也有一只水师;可是;只为偏师;再加上当时的水师主帅太过轻敌;反致十万前朝精锐;在平壤城下输尽了颜面;被高句丽人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