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5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虽然也饱读圣贤之书,胸有才华,但却连参加朝廷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可李家却不限制,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一切不问,只看才华。
这次李家录取的一百人中,真正士族出身,官僚子弟的,很少很少。
“父皇,儿臣听说李家以后每三年要举行一次这样的读书人招募,选拔优秀士人去赵国公领地,充任书吏账房管事等职。这次参加考试者已经这么多人,而且他们的考试又是如此公开公平公正,儿臣以为等下一次再开考,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参加。”
“父皇,这些士人中不乏大才,他们更应当为朝廷所选拔录用,为朝廷效力啊。我们的科举考试,说实话,与李家的一比,真的是相差太大了。儿臣建议,朝廷也改革科举方法,由过去的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也实行糊名制等。另外,把那些科目改一下,那些专科另设时间考试,而进士科单独出来,就和李家的考试一样,提高考试难度,但那些优秀者,也要录取更多。一科只取几人几十人太少了,至少要取百人甚至更多,这样朝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补充。”
太子一席话,说的李世民很欣慰,太子已经能看的这么远了。
不过这个事情,李世民不打算马上就回答太子。
科举设立之初,本意是取士。但大唐是由那些新旧贵族还有士族们支持才建立起来的,朝中上下,关陇门阀,军功新贵,还有关东士族等,这些都是朝廷中最主要的力量,他也在选用寒门和普通小地主出身的士人官吏,但他们的实力还太弱。
朝廷科举选士不多,就是因为现在朝廷的这些勋贵官僚们,并不愿意看到科举取士太多。他们的家族子弟可以门荫入仕,那为什么还要去考科举?限制科举取士,他们的权益才更有保障。
不是李世民看不到现在科举的问题,也不是他不想改,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举改制,对于寒门和小士族小地主阶层来说,这是他们入仕,是他们进入政治的一个金光大道。但对于大士族来说,这只是可有可无。
而对于那些老门阀和军功新贵来说,则是坚持反对。他们都是凭军功凭门荫的,练武打仗就好了,反正当武官也能转文官。可一旦以后科举取士多了,那他们的子弟难道以后也得要拿起书本改学文,跟那些泥腿子们争科举名额?
李超当过科举主考官,可他却不把他在家里弄的这套弄到朝廷科举中来,自然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这一切的,李超不想跟满朝的勋贵和官僚还有那些士族做对,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让李世民不太高兴的是,李超不厚道。
他不在朝廷推行这套,却在自己家里搞起来了,还搞的这么彻底,不问出身,只论才取士。
朝廷做不到的事情,李超毫无顾忌的先做了。
看着李超一下子录取百名优秀士人,李世民真的有点妒忌。
“太子,欲速而不达,有的时候,并不是好的目的就有好的结果,还得有好的手段。科举改制这件事情,还得需要些时间,现在条件还不足!”
第830章 御驾亲临
第三更送上,求月票求推荐票,有没有打赏一两块的,上架半年了,那个勋章还没凑齐。? ?? ……
“李现在干嘛呢?他还没有答应出任尚书令吗?”李世民有些无奈的问旁边的王太监。这个李三,给自己家里招兵买马的倒是挺积极,一下子招纳了一百多个优秀读书人,都是朝廷科举进士级别的啊。
想想就心痛,那些人,本应当都入他的彀中才对的,现在却全跑李家去了。还有李家前后已经招募齐了三千户百姓,其中多数是工匠之家。三千户啊,一家平均五到六口,这是一万多人口啊。
李拿走了他六百里封地,现在仅赵国公领就又挖走了朝廷一万多人口,可他还不能反对。毕竟分封,那也是他的肯的。
“回陛下,李相正在府上招待客人。”
“萧相陈相二位吗?”
王太监小声道,“不止是二位,朝中十一位宰相,除了长孙相国和高相两位,其余八相都在李相府上做客。”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去了?”
“还有……”
“还有什么?”
“朝中南衙十二大将军,有九位也在李相府上做客,北衙四位大将军,也有两位在李相府上做客。六部尚书,都到李相府上做客了,还有九卿,有六个”
今天除夕,去李家拜访的文武官员络绎不绝,一般官吏甚至是勋贵,还见不到李相。今天能得李相亲自接待的,不是宰相就是尚书,要么就是侍郎和九卿,或者是大将军,最起码也得是个实封诸侯的国公。
李世民听的眼睛直抽抽。
若不是他对李够了解,而且今天也确实让萧瑀陈叔达他们去劝说下李,不然,就以现在李在府中招待的这些官员,李世民都能定李一个勾结串联朝中重臣,图谋不轨了。
不过转念一想。
李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要做这么容易犯忌讳的事情呢,难道,李故意的?这个家伙,上次不经请求他,就直接在楼烦关诱杀六万八千突厥俘虏。现在又在府上,公然这么高调的宴请这么多朝中重臣。
他这莫非想让自己一气之下,不让他当尚书令了?
这个李三,肯定还是想摞挑子,还想着去他的赵国公领。李世民现在真有一种把李的领地没收的冲动。
你想要摞挑子,朕绝不如你意。
“王太监,摆驾,朕也去李府,嗯,顺便把无忌和高相也叫上,今天,朕与中书门下的诸位宰相,就都在李府吃这个除夕饭了。”
王太监有些愣住,皇帝这是要干什么。
可他仔细打量皇帝表情,现这不是一时气话,皇帝好像真要去李府。
这都除夕了,再过一会天都黑了啊。
一边的太子听了却很高兴,“太好了,老师家的除夕饭,肯定好吃。”
太阳快落山了。
李府上的客人们也都准备告辞回家,今天除夕夜呢,肯定要在家陪父母妻儿吃团圆饭的,明天一早,还得早起参加正旦大朝会呢。
结果一名内传来了。
口宣谕旨,皇帝陛下正在来的路上,陛下说了,要与宰相和大臣们在李府吃晚饭,顺便谈点事情。
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下走不成了。
连后院的崔莺莺都惊动了。
皇帝驾临,这可不是小事,得做好接待工作。尤其皇帝说了要在府上吃饭,这更得准备好宴席了。
李接到谕旨,倒没太惊讶。
反正他在家的时候,皇帝也不是一次两次上门了,别的大臣,被皇帝上门一次,可能激动的都不知道手往哪放,但李世民经常来李家窜门,李也经常被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夫妇留在宫里吃饭,因此习以为常了。
外面其它的客人听说皇帝要来,也不敢久留了。大家各自识趣的告辞,皇帝这热闹可不能乱凑。
李做为主人,跟客人们示意告辞一会,便往后院走去。皇帝要来,做为家主他还是要交待一下的。
院里、廓下,一群勋贵子弟正在那里玩闹,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勋戚子弟,都是李的门生,年纪不大,但李家却不陌生,以前常呆,府里人也熟悉他们。
此时他们的父辈们在屋里说话,他们却在外面玩雪,堆雪人打雪仗,满院子疯跑,追打嬉闹。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也不知道从哪里逮了一只老鼠,然后这群家伙,就打算在老鼠的尾巴上绑上浸油的布条,然后准备点火,看着火的老鼠到处逃窜的样子。
李走过去,对着房遗爱的屁股就是一脚,把这小子踢的一个狗啃屎趴在了雪地里。
“蠢货,老鼠尾巴被点着了,岂不得疯狂逃窜?你们难道就没想过后果,这大冬天的,天干物燥,老鼠要是窜进了屋里,甚至是柴堆里,岂不一点就着?你们这群小兔崽子,今天是想来火烧我赵国公府的吧?”
房遗爱平时仗着老子是当朝宰相,是百官之,有点很得瑟的,结果被李一脚踢的狗啃屎,却不敢说半句话,低着头老实的去把老鼠尾巴上的油布取下。
“玩闹归玩闹,但记得有底,不要弄的不可收拾。”说完,李也懒得再理这几个这群家伙是他的学生,可这些孩子一来还小,二来他也没什么时间教他们了,因此真正管的也少。
李进了后院,崔莺莺正带着李家的一群女人,对着家里的仆妇管家们安排活计呢。
崔莺莺很有威严,刚生产不久的她精神很好,坐在上位置,家里其它的女人,如红线、采薇、婉言、四娘等,都站在一旁。
在崔莺莺的下面,家里男女管事各站一排,认真的听着崔莺莺的安排指派。一桩桩一件件,安排的井井有条。
李进来,对她们点头示意,让她们不用停下来,继续。
他自己在崔莺莺旁边的椅子坐下,家里几个较大的孩子年纪都差不多大,此时都已经会走路,还会说点话了。看到李进来,都在奶妈怀里向李呀呀的喊。
长子甚至都能清晰的喊出爹。
不过还的最好听的还是长女夏花,她的声音奶声奶气,又甜甜的。她看到李坐下,甚至蹦蹦跳跳的帮李拿来拖鞋,这简直是太可爱了。
李低头向着她咧嘴而笑,这小丫头,太可爱了。一见到她,总是让人开心。夏花越长越像崔莺莺,当然也有他的一点模子。这丫头和她娘一样的漂亮,头非常的黑而且直顺,皮肤既白又嫩,吹弹可破。
尤其是那对乌黑的眼珠着,无比的漆黑。
李换上女儿拿来的拖鞋,虽然他脚上其实也穿的是双棉拖鞋,他一把将她抱起。
夏花嬉嬉的笑着,搂着他的脖子,坐在他的膝盖上。
李笑着拿下巴的短须却刺她的额头,然后她就嘻嘻的笑着躲开。崔莺莺还在那边吩咐事情,而他们父女俩就在那里乐此不彼的玩着躲胡子的游戏。
这个小丫头,李刚回来,她却一点也不认生。叫起爹来,是那么好听,真是他的小棉袄。
崔莺莺交待完,让下人们离去。
“陛下怎么突然要来?”她问丈夫。
“肯定是好久没吃我做的菜了,十分想念,因此就来了。”李开着玩笑。崔莺莺瞪了他一眼,丈夫都是如此尊贵身份的人了,可有时候,却总喜欢开玩笑。要是在房里还好些,可这里还有好多人呢,尤其还是当着孩子们的面。
郑婉言抱着女儿坐到李身边,“陛下肯定是为相公迟迟不肯接下尚书令职而来的。”她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丈夫会一直拒绝这个任命。
“也许吧。”李伸手去逗弄更小点的女儿,她才一岁多点,还不会说话,但会笑。李逗她,她就冲着李笑,十分可爱。
“相公为何不肯做尚书令?”
“觉得这个官不好当啊。”
崔莺莺却哼了一声,“妾身却觉得相公出门一趟,被人勾走了魂。相公一心想着离开襄阳去赵国公领,这是嫌弃我们这些家里的女人了,想要跟外面的野女人双宿双飞吧?”
李明知她说的是李秀宁,却明知故问,“外面的野女人,谁?”
崔莺莺气极,“哼,谁?那么多,妾身可弄不清楚。”她想起来,那个东女国的王女最近也进京了,听说还生了个女儿,想想就气。
赵四娘给李倒了杯茶,李接过,说了声谢谢,慢慢的抿了一口。
“你真不打算接下陛下的诏书?”崔莺莺问,丈夫在外面有李秀宁有青鸾,这些都是既成的事实,吵也没用。她现在倒更关心的还是丈夫接不接这尚书令任命之事,这件事情,弄的宰相们都过来劝说,现在皇帝都要亲自驾临了。
李苦笑。
“你觉得我还有选择吗?”
他心里确实不太想接这个官职,原本还想着拖一拖,说不定李世民就改变主意了,可现在看来,李世民是打定了主意了,那这事也就没法改变了。
明天就是正旦大朝,他没时间劝李世民改变主意了。
“相爷,夫人,陛下驾临,请接驾。”李管家进来禀报,心情还很激动,皇帝驾临啊,做为李家的大管家,他感觉与有荣焉。
李抱着女儿起身,“走吧,恭迎圣驾去!”8
第831章 和太子的约定(第四更,感谢dennydgc的万赏!)
谢谢兄弟们的打赏!
李府。
襄阳城里的李府,今年秋天时也把长安城时御赐的七重门楼修起来了,因为皇帝特赐宰相府第牌匾,因此襄阳城李府的门楼还比长安的多了一重,为八重门楼。
李府门前,百官下马,士庶行礼。
今天,李府的中门大开,恭迎圣驾降临。
李世民过去拉起李超,牵着他的手同行。
李超笑呵呵问,“陛下晚上吃点什么?”
皇帝面上带着笑,心里却已经在骂李超了,真当朕除夕夜跑过来,就是为了吃的?
“朕突然想吃芋泥。”
“好,臣亲自为陛下烹制。”
君臣手牵手进入李府。
进入府中大厅,房玄龄杜如晦一众宰相,还有秦琼程咬金一众大将军也重新过来向皇帝参礼。李世民扫了一眼厅中这些重臣,不是宰相就是大将军,要么就是尚书侍郎,或者国公的。
这李家还真是群英汇集。
“王太监,你回宫去请皇后以及太上皇一起前李府。今年的除夕,朕就在李府与民同乐了。”末了,他又加了句,“把海南王等诸王与请过来吧。”
李超站在那里,李世民今年还真要在李家过年啊。连太上皇和废太子等都要一起叫过来了。
然后皇帝还没罢休,又让人把李道宗李孝恭等宗室的诸位国公们也都叫来。这些宗室,原来都是封王的,李世民两年前继位之初,就削了不少个王,改封为县公。然后这次,把李孝恭这样的宗室名王,都一并降了,宗室里,除了李渊和李世民爷俩的儿子,再没有一个王。
李世民说要吃芋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