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359部分

唐朝好地主-第359部分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咬金的梁洛仁进展顺利,在盐州遇到了一点抵抗后,此后一路顺利。破盐州,夺夏州,还北上把宥州也夺了。

    其实这几州本来也没有什么人了,本就不是什么富裕之地,兵马还多调到了灵州。又有梁洛仁这个带路党,除少部份人往北逃跑投奔突厥人外,多数地方都是望风而降。

    尉迟恭和刘感在陕北高原进展同样顺利。

    延绥一带,本就是稽胡人的大本营,有刘感他们带路,延、绥、银,一路势如破竹。

    李超坐在自己节堂的沙盘前,笑着往银州北面的胜州南部银城的位置又插上了一面小红旗。

    银城,也就是后世的神木。

    “尉迟将军让属下禀报大帅,他不打算打下银州就停下来。他要一直打到黄河东岸,打到河曲县去。”

    李超笑着摇头。

    河曲,距离长城名关偏关已经很近了。

    事实上,河曲县是在黄河的东岸,也就是在河东,是在后世的山西,现在是河东朔州境内了。

    现在的河东地区,大唐和突厥人的实际控制线,正是朔州南面边境线。

    偏关、河曲,都是刚好在这条边境线的南面,这条线上,长城自黄河东岸,一直往西,到了雁门关。

    尉迟恭比李超还要猛。

    李超还只想着打到银州,先停一停。

    可尉迟恭已经准备打到河曲对面,意思是要跟河东的长城防线连起来,要把整个关中北面的这条长城给夺下来。

    从灵州到银州的长城就有八百里了,而从银州再到河曲对岸,那可又是五百里长城。

    一千三百里的长城防线,守卫着整个关中北方。

    若是能打下胜州的南部,把关中和河东的长城防线连接到一起,这在防御上来说当然是最好不过了。

    不过胜州北面,就是河套平原的东套前套极近。

    李超世封的丰州算是东套的后套平原,而后世包头、呼和浩…特和喇麻湾之间的土默特平原,也就是敕勒川,就是后套了。

    这里如今是突厥人的大本营。

    自从当年启民可汗战败投奔隋朝,隋朝把代北给启民安置后。东……突厥人就一直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新汗庭,漠北的旧汗庭反而不去了。

    阴山南面的敕勒川,也就是呼和浩…特平原,现在是东……突厥人的汗庭,大本营。

    从河曲到突厥汗庭,不过四百里路而已。

    若是退守银州,那就增加了五百里的距离,防御上来说,更安全些。毕竟距离越近,那么要承受的攻击力度肯定越大。

    只不过尉迟恭如此勇猛,这其实也算是在李超的预料之中。他心里,未偿就没有想借尉迟恭之手,把关中和河东的长城防线连接起来的意思。

    不过尉迟恭和刘感各只带了三千人,六千人要在突厥人眼皮子底下守住这个口子,可不容易。

    “请郭总管和李总管来!”

    郭孝恪和李君羡闻令而来。

    “大帅,听说大老黑不听军令,贪功冒进,要打到河曲去?”郭孝恪一进来就笑着说道,“要不要我去趟胜州,把大老黑抓回来打屁股?”

    李超摇了摇头,“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听军令的事情可以回头算,但现在我们必须保住那六千兵马。我收到的情报来看,突厥人似乎对我们这次的进攻重视不足,这是个意外的好消息。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调整下战略,让老黑去打胜州。若是真能跟河东的长城防线连起来,虽会比较靠近突厥老巢,但整体防御会比较好。”

    “河东有李靖将军镇守,他肯定也不会坐视我们这边被突厥人打。因此我打算请二位各率一厢前往增援尉迟将军。到时你们自己看情况,若是形势好,就把胜州南部打上来,控制长城一线,和河东那边接起来。要是形势不妙,就撤回到银城,甚至直接撤回银州来。咱们把距离拉长,放突厥人南下来打。”

    一厢四千五,各率一厢,就是分兵九千前往增援,加上原有的六千,那就是一万五。

    “我马上派人给尉迟将军送信,把这个调整告诉他们,并放权让他和刘感再从降兵之中补充三千人。这样,在东面就会有四个厢,一万八千人。我相信,有你们四位将军,加上这一万八千人,还有河东李靖将军的随时支援,应当能守的住。”

    东面尉迟恭四将,一万八千兵。

    中部程咬金、梁洛仁、牛进达各一厢,兵一万三千五。

    李超亲自镇守西套平原,把守着最难守的一段,既要防范自丰州方向南下的突厥人,还得防范着自贺兰山西北来的突厥人,甚至还得防范着自西面兰会方向可能出现的敌军。

    李超亲自率五万人守着这片平原,把守东西长城的这个缺口。

    不但得防着陆上来的,还得防着水上来的。

    从灵州一直到突厥汗庭,这一千多里条的黄河河段,可是极适合航运的。

    也许,还应当着手建一支水师了。

    李超可是记得,历史上这里可是有过许多用船运粮运兵的记录的,最多的一次,甚至有人打造三百艘战船,配合陆路的进攻。

    朔方水师,听起来怎么总有点违和感啊,就是不如长江水师来的自然。

    宁夏水师?朔方黄河水师?


第478章 意想不到的会面

    第三更送上!谢谢兄弟们的打赏和月票,谢谢。更完这一章,还有111章!

    褚遂良登门的时候,李超正在厨房做饭。

    虽说李超如今都是挂着平章事、兵部尚书衔的朔方镇节度使,一方封疆大吏,实力地方诸侯。但做饭那是李超的爱好,谁也管不着。

    唯美人和自己的胃不可辜负啊。

    其实美食也不需要太多花样,不一定要多么的复杂,也不一要多么稀有的食材。对李超来说,去繁就简,回归朴实简单,反而是真正的享受美食。

    灵州出产的水稻,糯米。

    灵州虽地处西北,可这里却盛产水稻,灵州的米一直都是贡米。质地纯正、洁白晶莹、滑润柔软、香甜爽口,软糯好吃。

    据说灵州稻米,营养都比一般的大米高的多。

    舀几碗灵州糯米,淘洗干净,放过淘锅,架上土灶,烧火煮。

    李超把米架上锅后,就开始去准备其它食材,而郑婉言则头上包着帕巾,腰上系着围裙,坐在灶前烧火。

    很难想象一个五姓七宗出身的名门千金,居然这样一副农家小妇人的装束,坐在火灶前烧着柴火。

    可郑婉言就这样做了,而且并不像是在做秀,李超自认为看人还是较准的。郑嫁言真的很认真,而且看的出很享受这种夫妇一起做饭的感觉。

    砧板上摆着几样食材。

    胡萝卜、胡葱。。。。。

    古代的蔬菜品种其实很多,诗经里面,记载的蔬菜就有二十多种。到了秦汉时期,据说主要食用的蔬菜有五种,葵、藿、韭、葱、蒜。

    葵以前称为百菜之主,唐时也还有,称为寒葵或寒菜,不过口感较差,营养也一般,现在吃的人较少,种的也不多。藿,则是大豆苗的嫩叶。

    大豆苗的叶子并不好吃,还不如豌豆嫩苗好吃,豌豆在汉代的时候传入中国,豌豆荚和豌豆嫩苗,都是极新鲜好吃的。

    尤其是现在有了铁锅有了炒菜之后,这豌豆荚、豌豆苗可都是快炒素菜中极受欢迎的。

    其实古代的蔬菜品种,都有自己的历史,总结起蔬菜历史,也相当一部另类的史书。

    比如姜,最早称为南夷之姜,这种如今最常见的食材是由南方的少数民族培育出来的。葱呢,是齐恒公伐山戎带回来的战利品,称为戎葱。

    后来又有了新品种胡葱,胡葱也就是大葱,茎叶粗短,根若金灯。

    胡葱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除了胡葱,还有胡蒜、胡荽、胡椒、茴香等,这些带着胡字的菜,大都是在汉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

    胡蒜,就是后来的大蒜。胡荽,其实就是香菜。

    历史上,中国的餐桌上的果蔬,胡系列的还有胡瓜、胡豆、胡萝卜等。

    莴苣原产西亚,是隋朝用重金从外国使者手里求得,故又称为千金菜。

    菠菜则是从泥婆罗国传入,也称波波菜。紫甘南,也一样是隋时传入。

    除了这些胡字辈的蔬果,历史上还有番字辈和洋字辈的,比如番茄洋葱等,一般来说,番字辈的,主要是由两宋元明时由番船带入,番茄、番薯、番椒、番石榴、番木瓜等。

    而洋系列的,洋葱、洋姜、洋芋、洋白菜(卷心菜)等,则我是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隋朝的时候,有不少胡菜,但没有番菜、洋菜。

    当然,古代中国百姓也培育了不少菜种,比如白菜、油菜、茭白、韭黄。

    李超爱做饭,但许多后世普遍的食材蔬果这个时代,在唐朝却没有。

    西红柿、洋葱、红薯、花生、土豆、辣椒、卷心菜、西葫芦、花菜、甘蓝、苦瓜,这么多的食材都是没有的。

    最让李超痛心的是,辣椒这么重要的菜,也没有。

    没有辣椒,多少菜都做不了,虽说他也开发用茱萸替代,但却还是无法达到辣椒的效果。西红柿蛋汤也吃不了了,酒鬼花生、盐水花水也没的吃。

    连苦瓜都没的吃。

    好在没花生还有蚕豆、绿豆、刀豆、豌豆、扁豆等。

    地三鲜吃不成了,没土豆和青椒,可起码茄子在晋代就传入了中国,杨广就最爱吃茄子,还钦命为昆仑紫瓜。

    现在初夏季节,比起冬春时,蔬菜还是不少的。

    把胡萝卜先切片再切条然后切成丁,把熏制的极好的灞上火腿,取一块下来,洗净后同样切成丁。

    如红砖一样漂亮的火腿,散发着好闻的气息。

    一边切,李超就忍不住直接捡起一根塞嘴里嚼了起来。上好的火腿其实早就熟了,不用再加工都能吃,咸中带香。

    把胡葱切丁,再切了几根小葱,切成珠。

    几样配菜切好,李超洗了手,坐灶边跟郑婉言聊天。

    一边生火煮饭,一边聊些诗词歌赋,特别有格调。

    饭煮开,李超把饭捞起来,放入木甄之中再蒸。先煮再蒸,虽然有些麻烦,但这样蒸出来的饭,却极外的清香爽口。

    把饭捞出来,放入甄中,同时把切好的胡萝卜丁、火腿丁还有胡葱丁一起抖入饭中,再加了点猪油。

    盖上盖子,架在锅里水中,继续蒸。

    “真香!”

    不用多久,当一阵阵浓香散发出来的时候,这一锅火腿糯米饭,也算是蒸好了。

    端起甄,揭开盖子,蒸汽跑出,带着浓香扑面而来。

    “大帅一定又在做火腿糯米饭,真香啊,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啊!”崔琰在外面高声喊道,大笑着进来。

    郑婉言对着崔琰行了一礼,叫了声表哥。

    “表妹好。”

    崔琰现在跟李超也习惯了,都不用李超招呼,直接就去端碗,还直接拿了一个装汤的盆,抄起勺子就上。

    装上一大盆饭,然后还不忘记抓了把切好的小葱,撒在上面。

    低头猛嗅。

    “太香了,我先开吃了!”

    李超擦了手,拿了两个碗,给自己和郑婉言一人装了一小碗。

    晶莹的糯米饭中夹着红色的火腿和胡萝卜丁,还有青翠的小葱,青白的大葱。

    不用加盐也不用加其它的作料,火腿中的盐份渗透到饭中,猪油融化浸入饭里,让这碗饭又香又好看,晶莹油亮。

    夹起一筷子,吃一口,想两口。

    崔琰埋头一阵猛吃,一口气吃了小半盆。

    “哦,忘记说了,褚遂良来了,就在花厅侯着呢。”说完,他继续埋头猛吃。

    郑婉言笑道,“崔表兄好像半个月没吃过饱饭一样。”

    “哦,实在是三郎做的这个饭太好吃了,吃的我都想流泪啊。”

    听说褚遂良来了,李超笑着道,“不是说先领他去休息两日吗,怎么直接领这来了?”

    “我是按你说的转达了,可这位却非要先来拜见你这个上司啊。我一路观察,发现这个褚遂良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傲啊,挺和气的啊。一到灵州,立马就赶来见你。这看起来,不像是来找茬的啊。”崔琰道。

    “你以为坏人还会在额头上刻坏人两个字吗?同理,如果是来找茬的,那么他就更不会把心思表露在脸上了。”

    “我去,这小子居然还想来找茬,想玩阴的啊。我去收拾他!”崔琰就要放碗。

    “坐下,好好吃你的火腿饭。咱们不管他是来玩阴的,还只是来做事的,我们都好好待他。不一定要急着出手,可以后发制人。在这朔方,任谁想跟我们玩,我都能奉陪。”

    李超又拿了个桶,装了一小桶火腿饭,然后拿了双筷子。

    “走,去见见。”

    崔琰端起碗,又打了一碗火腿饭,然后跟郑婉言道个别,跟在李超后面。

    花厅。

    褚遂良正坐在那里,厅里也没仆佣奴婢,他坐这里好一会,也不见一个人出来,甚至连个婢女来倒杯茶都没。

    就干坐那里。

    脚步声传来,褚遂良转头。却看到李超腰上寄着围裙,手里端着一个饭桶。

    一股好闻的香味传来。

    “褚馆主,好久不见了。怎么一到灵州,就过来了。都中午了,还没吃饭吧?我刚好在做火腿饭,一起吃点。”

    李超把饭桶放到桌上,直接给他打了碗火腿饭送到他面前。

    看着递到面前的饭,褚遂良迟疑了下,还是接了过来。来的路上想过千百遍和李超见面后的情形,却从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

    “饭好香。”褚遂良最后只憋出了三个字。“饭里加了从灞上带来的火腿,这可是最正宗的灞上火腿,熏制了一年时间,还是用果木熏制的,肉更香。而且这腌制时用的盐也不一般,用的就是这朔方夏州产的青盐,青白粒大,腌肉味道最佳。快偿偿,看合不合口味。”

    褚遂良扒拉一筷子,嗯,真的很好吃。

    糯米饭的绵软,火腿的咸香、胡萝卜的脆甜,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