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就没必要说了,我们费力建一个商城,为的是这条商路通畅,怎么可能放心把他完全交给冶利部呢?”
“我若是不答应呢?”
张超看着冶利屈葱轻笑着摇头,“你不会不答应的,你自己也知道,你就算不答应,我该在这里筑城还是会筑城,该驻军还是会驻军,只是如此一来,我们两家以后关系可就不好了。而且你们也会损失一年六千斤茶叶的地租,更别提那两成的税收,若是这商市做好了,你们的收入远不止这六千斤茶叶。”
冶利屈葱被这番话气的脸色白了又红,红了又紫,太欺负人了。
“难道张都护就完全无视贵国皇帝与我国大汗立下的盟约?”
“天高皇帝远,边地许多事务皇上也不是那么清楚的,还是得由我们这些边臣帮着皇帝处理。”张超一脸平淡的道。
张超这种无赖的行径,让冶利屈葱相当的无力。
他想要发出战争威胁,可自己都说不出口。说不定这个张文远,巴不得他提出开战呢。正如他所说的,他要在这里筑城开市,谁也拦不了。起码冶利部拦不了,若是吐谷浑派兵前来,那么刚签订的盟约就算撕毁了。
张文远在欺他不敢开战,欺吐谷浑不敢开战。
可冶力部确实不敢再开战了,甚至吐谷浑也不敢。
“冶利首领,合作共赢不是很好嘛,你看,这地还是你们冶利部的还是你们吐谷浑的,我只是租借而已。好比我在你们伏矣城买了栋房子,难道还不许我请几个护院?”
冶力屈葱很想说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可比的,但他找不到更好的拒绝理由了。
张文远现在说租,肯给租钱,那都是很给盟约的面子了,要不然,他强占,他冶力部也没办法,除非开打。
张超也早明白如今的形势。
他清楚的知道底限在哪里,要是张超强占了这几百平方公里的地,那等于就是把吐谷浑一刀斩成两半,将党项诸部给围在了东面,这肯定是要触及吐谷浑底线,说不好就得开战的。
张超也不想现在再打仗,因此他最终提了个租的办法。
吐谷浑不可能让唐朝把他们一刀切两半,而张超也不愿意他的商路有那么百来里的阻隔,他要彻底打通这段。
租,就成了一个妥协的产物。
“此事须禀报大汗!”冶利屈葱最后无法决断。
“这个没问题,我可以等你们回复的,不过最好快点,马上过年了,年后我就要动工筑城的。其实你们也别那么多担忧,我租这块地,付你租钱,建一座商市,顶多再建几座屯庄,到时你们往来依然是畅通无阻的,以后我们之间还能方便的贸易,多好啊?吐谷浑的牛马皮毛药材等,就可以方便的交换到我大唐的茶叶布匹丝绸瓷器等等,这不是很好吗?这商市一开,到时引来各国商队交易,收了税,你们还能得两成呢!”
冶利人骑马离开,渡过黄河回到自己的地盘去了。
“三郎,何必跟他们罗嗦,咱们直接过河,在那里筑城屯兵,冶利人根本不敢怎么样。”牛见虎嚷着道。
这两个月时间,张超一直在对新打下的这五县进行实际控制。
同时,他的洮州牙兵也扩充了,原来四都共二百人,现在则是四都八百人,每都变成了四队二百。
洮州府兵数量上依然是一万,这个总数没有变。
但张超从那些冶利士兵中精选出了八千余人,组成了平夷、镇蛮、伏羌三个军,每军两千八百人。不过这三个军并非正式兵马,而是为洮州的民兵。
他们的平时抽调接受训练,武器都存于军府武库之中。一旦战时,则可征召协防或者出战。
因为被为民兵,因此他们得到了一个优待,没有被发卖,而是成为洮州的官奴,他们的家眷也是官奴隶。
张超允许他们平时一起生活,也给他们的工作设置了报酬,如果立了军功,还能够放免。一免为番户,二免为杂户,三免为良人。
从官奴隶到良人,经过三次放免就能为良人了。这些冶利民兵,只要表现的好,也还能为他们的家人放免赎身。
张超给了这些人目标和希望,干的好将来能得自由。就算现在是官奴婢,张超也没有让他们过惨无人道的生活,他们受洮州官府的管辖,修路筑城耕地等等,分成不同的工作。他们的家眷也有安排工作,他们努力干活,一样能有温饱。
甚至他们做为民兵,还有机会上战场,有机会立功得赏,为自己和家人换取自由。
洮州府兵的数量没变,但实际军力却增强了许多,不仅有这三个吐谷浑民兵军。另外每县也都有一支乡兵,闲时也要接受训练,甚至这些选中为乡兵的百姓,平时也有资格佩带弓刀的。
只要有警,洮州现在总共良贱十五万人口,能够动员起码三万人来,这是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尤其这还不仅仅是征召民壮,这些人是要训练,并且有一定的装备的。
各县乡的乡兵,都分别隶属于各个弓箭社、大刀队、长枪会,各有侧重专长,让他们一旦集合起来,不但能成为优秀的预备队,甚至也能成为府兵的补充兵源。
以洮州现在的实力,打冶力部确实没压力,甚至都能吞掉他们。
不过朝廷已经和吐谷浑签了盟约,皇帝也下旨给过张超,让他收兵罢战。各种情况之下,弄个租界,其实是个最好的选择。
“收拾一下,明日启程回临潭,离过年也只不到半月了,我还得抓紧一些,要不然就赶不上朝集了!”
第380章 带兵入京
第三更,4500张月票加更!
时间已经是腊月中旬,张超身为定西都护、洮州都督、刺史这样的封疆大吏,按朝廷制度,每年的年底是得进京朝集的。
每年的年底,天下各州都要派出代表入京朝集,是为朝集使。朝集使一般是都督、刺史及上佐。
都督和刺史最低也是四品,高者为三品。州上佐指的是长史和司马,这也是五品官职。每州在京城还有专供朝集使们居住的州邸,相当于驻京办。
朝集使做为地方代表,一般规定是每年的十月二十五日前就要抵达京城。不过如今还是开国之初,地方事务多,尤其是边关之地,还有很重的军事任务。因此张超这个都护兼都督再兼刺史,只要在年前赶到京城就行。
朝集使上京,任务有三个。
一是参加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并参加一年一度的正旦大朝会,并向皇帝贡献方物。这个制度,很有点两会的架式,每年年底,天下各地的重要官员们云集入京。这也是中央对地方的一种控制手段,不但吏部会亲自考核各州的朝集使,连皇帝也一般都会亲自面见这些地方大吏,询问一些地方情况。
同时,朝集使还有一个责任,那就是进贡方物。一般各地官吏进京进献方物的同时,也会押送一些钱粮入京。
朝集使们在京,除了去吏部等衙门接受考核后,就是等候皇帝接见,然后十天上一次朝,等正旦大朝会结束之后,便又陆续要返回地方。
朝集使在京的时候,也是可以上上奏章,发表些朝政议见的。
每年元旦,天下三百多州的都督、刺史、上佐们,齐齐参加大朝会,向皇帝朝贺,并进贡四方贡物,这种君临天下,四方来朝的威仪,让皇帝和朝廷对于地方控制力极强。
朝廷有些要罢免甚至逮捕一些地方不法的重要官员,也往往会选在他们入京朝集的时候动手。
另一方面,地方刺史、都督、上佐每年亲自入京朝集,也让朝廷中央和地方上有了更多的交流,皇帝和地方大吏之间的沟通更加详细。
唐初可不像到了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长官,根本不进京,随便派个属吏在京替他办事就行了。藩镇长官们长年不进京,也加剧了地方失控不听号令等情况,让藩镇割据更加的严重。
不过在唐初,是没有几个敢不去朝集的。除非遇战乱、灾害等。
张超因为先前在打仗,才得以推后入京,还算是特例了。
回到临潭,张超就开始准备入京。
洮州朝集的有数人,张超这个都护、都督、刺史要去。然后就是都护府、都督府和刺史府的上佐也要去,副都护韦云起,都督府长史许敬宗、司马苏定方,还有刺史府长史马周、司马岑文本。
他们六人都要入京朝集。
“见虎你们四个也跟我回京,带上牙兵。”
另外老爹也将一起回京。
七娘和崔莺莺她们也要一起回京,这个洮州代表团最后凑了近一千多人。
除了八百牙兵护卫,还有一支运输队,押运的东西不少,既有要进贡的洮州方物战马等,也有黄金、皮毛等一些东西。
此外代表团里还有一支朝贡团,是来自白狼国、白兰国、多弥国、吐蕃国,还有东女国和西山八国等,凑了十八个番邦。势力大的,如吐蕃,拥有数万兵马。其它如东女国,也拥兵两万,白狼白兰弥三国也有一万兵。
其它如西山八国等一些小番国,虽然也自称国,其实都是只有两三万人口的小国,多数都是在川藏边界一带生活。
由于张超的积极招商,使得这些番邦都到洮州来贸易,张超跟他们关系还不错。这次,张超早早的就让人给这几国的国王送信,邀请他们派使者入京朝贡。
张超描绘了不少与大唐结交的好处,还真把这些人都忽悠过来了。
眼下大唐初立,张超觉得自己凑了一支十八国使团入京朝贡,肯定能让李渊非常有面子。
“三郎啊,咱们入个京而已,要带这么多人?”
“这次可不仅仅是我们入京朝集,我们还要押送许多牛马皮毛黄金等物入京,这都是我们洮州上缴朝廷的税收和方物。价值几万贯的东西,岂能有失?何况,这次还有十八国使者入京,我们一定得做好准备工作!”
已经死赖在张超的牙兵里做都头,根本不再回去当车骑将军的牛见虎四个,虽然有时大大咧咧的,但也并不傻。张超的话并没有糊弄住他们。
“三郎,我觉得还是少带些兵好,带这么多兵入京,好多人看着呢!”
张超没有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再着八百牙兵入京啊。
可是不带也不行,上次李世民突然前脑发热,都准备跑到陇西来投奔他了。幸好后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劝住了,李世民若是突然就跑到陇西来,那不成了皇子出奔?这样跑来,那不等于是造反了?
虽然李世民想要揽个送亲使的名头在身,借送公主和亲吐谷浑之机先去吐谷浑,然后回来时去陇西找张超,可这事情还是太过鲁莽了。
你堂堂皇子,是说想去哪就能去哪的?
你突然拐到陇西去,皇帝会怎么想?
一直盯着他的太子肯定就是要一顶谋逆的帽子扣上去的,甚至李渊估计都会这样想。后来房玄龄派了个人到陇西秘密见张超,传递了一封密书。上面是用他们以前约好的暗语写成的,一封较安全的密码。
看过那封信后,张超就烧了。
但内容他却是一直记得的,房玄龄说秦王最近情绪很不稳定,几度想要离京出走。言外之意,李世民已经有些绝望了,他想要拼命。
怎么拼命,当然就是出外造反了。
这是张超最不赞成的,也是最怕的。
李世民只是个二皇子,上面还有太子和皇帝呢。他若是在京城搞个宫…变什么的,还是有些机会的。但如果跑到外面来造反,那肯定就得打仗。
到时多少人愿意跟着李世民?
李世民的情况甚至会比朱棣差的多,比较朱棣起兵时,朱重八死了,是他侄子在当皇帝。可李世民的爹李渊还活的好好的呢,李渊要是调兵勤王,那些将领岂会不听?
李世民的手里可没有多少兵,跑来陇右,张超手里一万兵,还有半数是李渊的元从禁军。这些府兵,到时是听张超的跟着李世民造李渊的反,还是直接就讨逆勤王,还真两说。
还有一点,李世民若是造反,就算能有人响应,也不可能马上就能攻下长安。这仗一打,说不定就是几年,甚至更久。到时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甚至是梁师道等,以及不少本就没安稳几年的边地,那些人会不会也跟着趁乱而起?
到时新生的大唐会不会因此分崩离兮,再次天下大乱?
张超没法肯定,但这种可能性很高。
天下大乱对谁都没有好处,而且这种计划,成功性太低了。
张超知道李世民沉不住气了。
现在朝中的局势,与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李渊虽然对太子有些失望,也曾透露出想要换储的想法,可却被大臣们打消了。
打消了换储念头后的李渊,已经开始雪藏李世民。甚至有消息,听说李渊计划把李世民改封为蜀王,封到蜀中去。据说这个消息是李世民妻子长孙氏在宫里结交的妃嫔透露出来的消息。
一旦李世民真的改封为蜀王,那按制度,非皇帝诏不得离开封国,不得入京,他这个蜀王那就只能在那里混吃等死了。
李渊真要把李世民封到蜀中去,是不会给他机会造反的。
顶多只有一州之地做封国,封地而不统兵,也不管民,说白了就是送去蜀中养猪的。没有兵,管不了民,只有千八百护卫,能干什么?
房玄龄他们打消息了李世民要离京的想法,让他稍安稳了下。可是李世民让房玄龄跟张超说,他等不下去了,希望张超能够想到办法,还让张超这次入京,无论如何也得带些兵马进京。
这真是难为死张超了。
他虽在洮州跟个土皇帝一样,手握生杀大权,可离开洮州,他就没有这种权力了。地方都督入京,带几个护卫没问题,可带多了,那就非常危险了。
最后张超也只能拼了。
打着押运洮州上缴税款和方物,还有护卫十八国使团的名义,调了自己的八百牙兵护送。为此,他还特别